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水利论文 > 生态环境保护论文

“人”到“人”的设计——产品设计

时间:2016-11-11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本文字数:6167字

  4.3 "人"对"物"的设计--环境改造设计。

  保护项目中的环境改造设计在项目结构中是直接体现以生物的需求位置要目的来进行设计活动的部分,设计的范畴包括对自然环境改造为更适合大鲵习性的大鲵繁育基地设计,大鲵繁育槽的设计以及和人产生联系保护带的设计。繁育中心的设计理念参考了法国文森纳动物园(Parc zoologique de Vincennes)这座建于1934年的动物园翻新,"环保、教育"是翻新项目的设计重点,以动物为主体的设计对象,人则成为了设计需要考虑的次要因素,颠覆了人们对动物园的看法,"解放动物"是设计师的主题,动物在动物园将生活得更舒适、更符合野性习惯,同时大量的绿色建筑与太阳能使用也表达了可持续设计思路。

  4.3.1 繁育中心基地现状分析。

  梵净山大鲵保护繁育中心拟建于梵净山国家级保护区外围,选择邻近保护区、靠近天然水源及植被繁茂的地区,选址工作及中心运营监管将由梵净山保护区管理局联合各合作单位共同完成。本项目的主要参与方之一铜仁市渔政管理所为铜仁地区水生动物资源的主管部门,其针对大鲵的主要职能包括:保护野生大鲵资源及栖息地,执法及惩处违法行为,鼓励驯养繁殖及合理开发利用,发展人工增殖放流,恢复野生资源。因此,梵净山保护区管理局与渔政管理所的紧密合作可以进一步确保大鲵保护繁育、野生种群监管与保护、野外增殖放流及放流后监测等方案的执行。而本项目的另一主要参与方伦敦动物学会目前正与中国的学术单位开展着由英国达尔文基金支持的中国大鲵保护项目"中国大鲵的可持续未来"(No.19003):贵阳学院负责大鲵种群调查及监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洞穴大鲵和地表大鲵比较研究" No.

  31360144),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负责大鲵保护遗传学研究,陕西师范大学负责大鲵疾病诊断及监测。强健的科研团队与技术力量可以为大鲵保护繁育中心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撑,使其成为首个大鲵保护繁育示范点,未来用于全国推广。

  4.3.2 繁育槽、生态繁育场地设计。

  大鲵保护繁育中心的建设将结合环保组织"两栖动物方舟"的实践经验 (Zippel et al.

  2006)及现代动物学的管理体系,根据现有的建于日本、美国和中国的隐鳃鲵科异地繁育模型(图4-4)发展有效的杂交体系。鉴于不同的大鲵种群间存在着显着的遗传差异(存在潜在亚种、甚至种的可能)(Murphy et al. 2000),我们将对梵净山地区及其周边的大鲵进行种群遗传学研究,选取当地的、清楚来源的种群作为繁殖亲本。梵净山大鲵保护繁育中心需尽量构建仿天然的养殖系统,以保证大鲵的健康及对野外环境的适应性。我们拟建4个分开的大鲵繁殖水槽(5雄5雌一池),并各自设有专门的检疫区及非繁殖养殖区。每一个繁殖槽分别由6个小池组成,模拟自然状态,使雄性自然地进行巢穴竞争。同时拟建2个幼鲵池及饵料养殖池。根据"两栖动物方舟"检疫条例2:"进行野外引种的相关设施建构标准"(Zippel et al 2006),保护繁育中心将采用专门的疾病检疫及治病管理方案。例如对养殖池的排放液在排入河流前进行热压处理或沉淀过滤,尽可能地减少疾病散播的可能性,或在排放口建立活动水阀,当疾病出现时,可以及时使养殖池与外界隔离。此外,我们将对养殖的个体进行定期疾病检测,以便及时防控潜在疾病。本项目的主持人之一Andrew Cunningham教授是全球野生动物传染病防治专家,将为保护繁育中心提供即时的生物安全、防病及治病方案。同时,来自伦敦动物学会的其他两栖动物保护繁育中心的经验技术可以确保大鲵保护繁育中心是人性化的、功能性的。

  中国现有的养殖体系正尝试仿生态养殖,或模拟自然生境,或人为圈围天然河流进行养殖。若我们把中国现有的养殖经验同日本、美国的模型相结合,将可以建成一个理想的保护繁育体系。资源管理方法将遵循"两栖动物方舟"的实践经验及建议,例如高水质、遗传管理、生物安全检测、最优养殖体系、适宜气候条件、优质饵料及全面方案记录等。

  为了优化保护繁育中心的遗传管理,我们将为大鲵个体建立血统书,并冻存精子。同时采用涡流模型最大可能的保护养殖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此外,参与该项目的学术单位将进一步进行野生大鲵种群资源及生境调查,划定适宜的放流点,并开展全面的科研工作配合保护区及渔政管理部门策划、实施长期有效的野外增殖放流、放流后保护、管理与监测等工作。而保护繁育中心所建立的技术专家平台及管理方案还可以辅助养殖场进行遗传、疾病防控及科学管理等,支持其长远发展、保证其自我可持续性从而缓解养殖业对野生大鲵种群的威胁。同时,保护繁育中心的建立及未来的保护区放流活动还可以与该项目的其他内容相结合,例如梵净山生物多样性宣教中心的公众保护教育、社区参与、保护区管理等。

  4.3.3 半开放保护带设计。

  梵净山地区村子、旅游区与大自然几乎没有太大的界限隔阂,山山相连、水域相通,黑湾河从梵净山景区内流出,灌溉了周边的农田,人们也有修建小路可在水中活动,我们的调查员曾经就在景区水域内发现了盗猎大鲵的勾网陷阱,梵净山管理局的人员也表示梵净山保护区占地面积广阔,保护区与当地村落不能完全隔绝,导致盗猎的现象很难管束、屡禁不止,因此恰好处于畔并且处在景区外沿地带的繁育中心需要形成封闭的保护环境。不仅如此,笔者认为与景区结合的保护带规划也是非常必要的。

  保护带设计需要对繁育中心周边的自然环境合理规划,同时也要沿黑湾河将保护带扩展至景区外的旅游商区、居民区,形成文化的保护带。繁育中心可以半开放可供参观,景区内以繁育中心为重点区域,严格执行已有的保护区管理规定,更要以主题路标、趣味景观等传达保护信息。可供参观的大鲵繁育也必须严格控制人类活动对动物的干扰。日本的大鲵繁育参观是直接可以将大鲵繁殖巢上覆盖的水泥板打开观察,但是大鲵繁殖是需要一个绝对安全的环境,野生大鲵繁殖巢是石头形成的洞穴内,并无光线直射,自上而下的观察将原本微弱的光忽然变得敞亮会使大鲵感知到人类活动感到不安。另外梵净山的繁育中心处于人流纷杂的旅游景区内,不影响大鲵活动同时可以实现参观目的的展览方式需要设计师进行合理设计,笔者认为利用繁育中心所处的坡地形态,将繁育中心分为将观展区与繁育区两个封闭空间,两个空间共用墙体装上通透的玻璃,游客可以平行视角内直接观察,大鲵的活动也不会受到人为干扰。

  繁育中心外的保护带主要与旅游商区连接,梵净山管理局在对商区的宏观管理上也有一定的执行权力,以保护区为宣传的旅游景点,商区也应当有绿色环保的形象,旅游商业销售与保护相关的产品,保护理念由商业行为对游客传达也可成为保护途径之一,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一点,实现经济的整体优化的原则,在规划中的生态与环境。

  4.4 "人"到"人"的设计--产品设计。

  设计师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亦在通过产品对购买者传达自己的观念,通过对产品的消费行为支持大鲵保护的这些购买者即是潜在的保护者,通过产品购买,这些潜在保护者直接从经济上支持了物种保护,将产品赠送或是带回自己的环境,通过产品的故事向另外的人群传达保护理念,这些潜在保护者也逐渐成为了显在保护者,甚至成为保护后续的志愿者中的一员,当然这是较为理想的状态,然而产品对人的客观影响不容小觑,一件优秀设计的产品可以让人产生欣赏的愉悦感,"愉悦功能非理性偏重于个体自由的诉求,更容易满足个人化的需要,激发人的感性心理快乐情绪。

  因此产品设计中非理性色彩浓重,可以更自由,更生动富于变化,更适合使用者情感欲望和自我表意性需要,同时强调使用者"参与"和"唤起"心理,即亲身参与或想象性参与,同时唤起使用者愉快的心理情绪。"保护行动衍生产品从功能、外观等因素使人产生愉悦感,从而形成良性的产品互动,或继续购买分享,形成保护观念的非刻意传播,这即是设计师通过物进行了"人"对"人"的设计思考。

  4.4.1 旅游产品设计。

  保护区的旅游产品主要理念也必须由设计师对产品的设计对购买旅游产品的游客传达保护的观念,甚至通过产品唤醒这些潜在的保护者的环保理念,从而一己之力参与环保,是设计师们最希望看到的结局,因此旅游产品必须把握市场变化,要让游客产生购买欲望,这就需要设计师有敏锐的设计直觉,较高的审美水平并且对市场需求有准确的了解。

  生态旅游产品的设计,需要结合具体的当地自然资源特色、文化并找到主题形象,将其发掘并抽象。形成产品的唯一性与主题性,这一点日本在大鲵的相关产品上就做得较为成功,当地妇女们收集过时不用的和服花布,再次拼接缝制做成荷包、玩具等相关产品(图4-6),产品形象生动又不失美感。但与日本不同的是,我国的当地居民并没有形成良好的保护文化,村民也没有如日本平民那般高的生活"幸福感",很少有时间与心思自发制作这些手工艺品。

  如果政府能扶持、当地特色成为当地产业的一部分,逐渐会有居民参与到其中。然而这些设想需要很长时间实现,还需要考虑实际的干扰因素在内,因此,就目前来说,旅游产品开发依然停留于设计师设计、厂家制作然后销售的形式,那么需要量化的产品设计就需要考虑制作成本与市场需求。

  以大鲵为旗舰物种的旅游产品可以作为独特的主题商品开发,并通过展厅与商品的结合向游客宣传大鲵的生态知识及民族文化,大鲵保护繁育中心的研究进展、梵净山的其他两栖类、其他旗舰物种及生态系统多样性、大鲵等旗舰物种面临的威胁及公众可参与的保护行动,从而促进积极的保护态度,让公众认识到保护濒危野生动物及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并最终承担保护义务,例如不消费野生大鲵。由于梵净山是我国着名的旅游景点,吸引着众多海内外的游客,更有游客亦是形成了了解中国大鲵保护、了解大鲵周边环境的目的进行的生态旅行,这种旅游方式正在逐渐兴起,因此,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必须将保护教育的理念贯穿其中,这样才能是设计产品主客体观念由产品进行直观传达,设计师对生态保护的理念可以由游客购买行为得到传播。

  我们在研究生态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发现何梅青对旅游产品设计提出的四个原则亦是可以运用与梵净山区域旅游产品设计中的,内容如下:

  生态旅游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 生态学原则。即从生态学原理出发,进行生态旅游产品设计。生态设计包括:旅游设施应尽量选择在自然保护区的外围,服务设施"因陋就简",采用天然原材料;在道路的修建上,以自然地貌为基础,避免城市化道路设计;自然保护区内使用太阳能、风能或电能为能源的交通工具,减少污染。

  2) 绿色营销原则。针对绿色消费市场的绿色营销是防止生态旅游产品进入衰弱期的有效途径。

  生态旅游产品的设计应从保护环境、反对污染、充分利用资源的角度出发,通过利用自然资源,变平常为珍贵等措施,满足旅游者的绿色需求,实现营销目标,同时对社会或环境有所贡献。

  3) 以生态旅游产品设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生态旅游产品设计既要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筹集资金,同时也要给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使当地居民在经济上受益,从而提高地方参与旅游开发的积极性,还要使当地居民在思想上自觉重视保护环境,从而减少和杜绝自然保护区屡禁不止的破坏环境现象。

  4) 注重科学与人文因素。首先,生态旅游产品的设计要依据科学研究的成果,而对旅游资源进行调查与评价,就是为旅生态游产品的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其次,旅游就是旅游者购买旅游经历的过程,因而生态旅游产品的趣味性、愉悦性就显得十分重要,它直接决定了旅游者的感受、体验和愉悦程度。这需要在生态旅游产品设计中融入人文因素,如众多的神话传说、历史传说、民间传说等。尽管这些素材无法提供科学的明证,但透过这些传说可能会发现某些历史或文化的讯息,这些素材的代代传承本身就意味合理性,有其文化生存的土壤,对于这些人文资源,当然也能开发为生态旅游产品。

  4.4.2 NGO 发起自主公益产品设计--观念传播。

  在项目跟进中笔者了解到,一些国内外的 NGO 发起的公益项目是严格不允许产生商业行为的,这么做是为了防止参与项目的人员以公谋私,因此,在 NGO 是否可以形成自主公益产品这一观点是历来有所争议的。但笔者认为,国内外情况有别,国外发达国家的 NGO 若能得到政府的认可,是可以定期获得政府的资金支持的,NGO 成员中的研究院等相当于有一份事业,另外发达国家由于个人经济得到保障,因此集结志愿者是可以说相较于我国是更容易的,我国参与保护的志愿者组成要么是相关研究学科的学生,要么是抱有巨大的激情来参与其中的社会人士、商家,然而参与过程中,几乎都是抱有某些个人利益目的参与其中的,我们并不能说这样参与的行为不好,只是由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大家都需要生存,全力以赴参与保护,放弃个人的事业规划,这样的人确实不可多得。这在中国却不同,亦如本次中国大鲵保护项目,组织、发起者与资金提供均是在国外,而真正的保护行动却在国内完成,达尔文基金对本次项目提供了数目不小的资金,然而这笔资金更多的被用于生物科学的研究、科学仪器的购买之上,对于保护可持续中重要的公众教育方面3年仅仅有5万元的额度支持,这就导致了前面提到的经济、时间制约形成的保护或许无法持续的问题,生态保护不仅仅是生物生态学的问题,也是社会学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在本项目中需要允许一些市场介入,需要有产品的营利来支持项目的持续与NGO 结合志愿者自主开发一些产品,达到到参与者与保护双赢的目的。这在我们在项目初期在本校进行了设计保护讲座并想集结一些设计师作为志愿者却无一所获以失败的行动中可以知道非生物学科志愿者难以参与最大的问题还是本次公益项目无法获得经济支持,如果设计师参与其中,设计作品除了展示平台之外还能获得销售权力,部分资金可回流于保护公益,相信不仅仅面对于设计师,面对社会人士也会有更多人积极参与进来。

  但盲目地商业开发也是很危险的,这就会形成一些非法集资、以公谋私等负面情况出现,因此在集合各个社会角色参与的生态保护项目中,政府可制定政策或者合同签约等形式对这些消极行为进行约束,有时候在面对众多的社会问题时,政府也可能会出现失灵状态,为保证社会的稳定,非政府组织作为企业和市场、政府和国家的合作伙伴,也就有义务以及责任帮助政府协调整个社会事务。与工艺项目在 NGO 的联系下,各个部门以及社会资源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并相辅相成,由 NGO 组织发起,专业设计师为设计的公益产品将能获得一个平台网络得以产生价值,由此合法的 NGO 会有合法的资金来源继续公益项目。

  在参与过程中笔者也对 NGO 产品设计进行了思考,梵净山乃西南地区的佛教与自然保护圣地,来这里礼佛并感受自然之力的游客占大多数,旅游产品中可以运用佛教元素与自然元素设计一些实用、轻便并且能传达自然保护概念的设计产品,因此,笔者尝试设计了一款实用可爱的旅游产将莲花座与大鲵外观形成视觉元素的便携矿泉水瓶加湿器,加湿器所占体积不足一个杯子大小,便于携带;另外的水来自于户外喝剩下矿泉水,以此传达节约用水、大鲵生活环境需要湿润、干净的水资源的环保概念。

  4.4.3 环保意识的传达。

  我们在设计旅游产品和维持项目持续的设计产品应以生态保护为主要设计主旨,因此在大鲵保护项目中产品设计应遵循绿色设计可持续可回收的3R 原则,即 Reduce、 Reuse、 Recycle(节约、回收、再生),因此旅游产品的设计应当以旅客买回去使用完后可以再利用,使用可降解、可回收材料生产旅游产品;公益创意产品可以用回收材料,制作,结合保护文化设计,形成具有鲜明环保特色的设计产品。在保护活动中尽量节减资源、使用环保纸、旧物改造等可回收、可重复利用性质为主要材料选择。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