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货币银行论文

银行流动性创造的机制及货币政策协调

来源:财政科学 作者:徐海霞
发布于:2018-04-02 共15188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货币银行学论文【第一篇】】货币银行学论文(精选5篇)
【货币银行学论文【第二篇】】影子银行系统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与建议
【货币银行学论文【第三篇】】 银行流动性创造的机制及货币政策协调
【货币银行学论文【第四篇】】基础货币相关知识探析
【货币银行学论文【第五篇】】抗日时期鲁西银行反假货币斗争

  【第三篇】论文题目:货币政策与银行流动性创造问题研究述评

  
  摘要:历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已然昭示金融危机的核心问题是银行如何创造流动性, 流动性创造对于一国金融稳定来说至关重要, 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的关键环节。而近年来货币政策的目标不仅在于调控宏观经济的物价稳定, 而且还通过影响银行流动性创造来维持金融稳定, 货币政策是影响银行流动性创造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 新时期的金融监管改革越来越关注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相协调的问题。本文从流动性创造及其特征入手, 对银行危机中的流动性不足、流动性创造机制、货币政策影响银行流动性创造的传导渠道及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相协调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文献进行述评。
  
  关键词:金融危机; 流动性创造; 货币政策; 实体经济; 宏观审慎政策;
  
  现代金融中介理论在交易成本和风险管理方面的突破, 明确了商业银行的两个核心职能为流动性创造与转移风险, 这使得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得到金融当局和理论研究的充分重视。2007年始发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主要发达国家的银行系统一度陷入流动性危机, 2010年巴塞尔协议Ⅲ首次引入流动性监管指标, 以及2013年6月我国银行体系发生流动性风险而引发“钱荒”现象, 上述事件无不对我国银行业的流动性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当前, “分化”已成为世界各国央行货币政策的主旋律, 而中国新常态下货币政策更加注重结构调整, 此时应适当运用货币政策来调控银行流动性创造, 这不仅可以带动实体经济的发展, 还可以降低金融行业的系统性风险。Berger&Bouwman (2011) 的研究发现, 宽松的 (紧缩的) 货币政策会增加 (减少) 银行流动性创造, 这种效应在正常时期更显着, 而在金融危机期间并不显着。而Acharya&Naqvi (2012) 也指出, 次贷危机之前美国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流动性泡沫不断积累, 从而引发了危机。彭兴韵 (2007) 认为, 由于严格的金融管制, 上述危机对我国金融机构产生的影响不大, 但是近年来央行着眼于银行体系的流动性管理已经成为货币政策实施的中心内容之一。鉴于此, 本文将以流动性创造为切入点, 对国内外学者关于货币政策如何调控物价稳定和金融稳定的文献成果进行述评。
  
  一、流动性创造及其特征
  
  流动性 (Liquidity) 的概念由凯恩斯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第一次提出, 可以分为宏观流动性、机构流动性和市场流动性三个层面, 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满足存款人提取现金和支付到期债务的“基本流动性”与借款人贷款需求的“充足流动性”之和。而银行流动性创造的概念则是由Diamond&Dybvig (1983) 首次提出的, 他们认为银行体系的本质是一种流动性创造, 即通过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表内业务将流动性强的负债转化为流动性差的资产, 为社会创造流动性。之后, 随着商业银行业务的不断扩大带来了资产负债表表外业务的快速发展, Kashyap、Rajan&Stein (2002) 进一步指出银行流动性创造还可以通过贷款承诺、信用担保、授权额度等表外业务活动来实现。
  
  (一) 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因素
  
  关于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因素研究, 可以概括为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如Gorton&Pennacchi (1990) 、Diamond&Rajan (2000, 2001) 提出的“金融脆弱-挤出效应”假说, 认为银行资本比率越高则流动性创造越低;而Allen&Gale (2004) 、Thadden (2004) 与Coval&Thakor (2005) 的“风险吸收效应”假说, 恰恰从相反的角度提出银行资本越高则吸收和承担风险的能力越强, 进而流动性创造能力也越强。Detragiache&Rajan (2006) 、Jiminez (2008) 与Rauch&Steffen (2009) 研究发现, 经济发展形势与宏观经济政策会影响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创造。
  
  (二) 银行流动性创造的测量方法
  
  关于流动性创造的研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用什么指标来测量。当前国内外学者认可的银行流动性创造的测量方法有两种:LTGAP法和B-B测算法。后者是前者基础上的完善。LTGAP法首次运用相对值来测量银行流动性创造, 定义了一个新的指标---流动性转换缺口 (LT-GAP) , 该指标= (流动负债-流动资产) /总资产。LT-GAP是一个相对指标, 它可以反映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大小, 当LT-GAP<0即流动负债<流动资产时, 说明银行流动资金充足, 流动性风险较低。第二种方法是B-B测算法, 这是一种更为全面的、可以量化的计算方法。它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 将银行的资产、负债、权益以及表外业务这四项都分成流动性、半流动性和非流动性;第二步, 对各项目赋予权重, 如非流动性资产权重为0.5, 流动性资产权重为-0.5, 同理流动性负债权重为0.5, 非流动性负债权重为-0.5;第三步, 计算出四类流动性创造指标, 有Cat/Fat、Cat/Nonfat、Mat/Fat、Mat/Nonfat.
  
  上述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后发现, B-B测算法是在LTGAP法的基础上进行完善而产生。首先, LTGAP法计算的指标是一个相对值, 而B-B测算法计算而得的是一个绝对值, 这样, 当我们仅仅对不同银行的流动性创造水平进行比较时, 前者比后者更为简便, 但是如果我们对流动性创造水平的具体数值进行对比分析时, 就需要使用B-B测算法。其次, LTGAP法中的流动性转换缺口指标并不全面且缺乏综合性, 它认同银行将流动性存款转为非流动性贷款的表内业务流动性创造, 而排除了承诺贷款及其他表外业务对流动性的影响, 故不能全面衡量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高低。B-B测算法是一个相对更全面的流动性创造测量方法, 它包含了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所有项目, 既有表内业务也有表外业务, 因此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流动性创造数值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已有文献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普遍关注是不容质疑的。虽然对于流动性创造的相关认识并没有达成一致, 但是众多学者都运用B-B测算指标进行流动性创造的实证研究, 由此得出了较为一致的结论, 即流动性创造是商业银行的核心职能, 并且货币政策的实施通过影响银行流动性创造来改变银行风险, 从而进一步影响实体部门的发展。由此, 银行危机及其扩散所依赖的流动性创造路径应运而生, 这使我们能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解决相关问题。
  
  二、银行流动性创造的机制研究
  
  现代金融中介理论认为流动性创造和风险转移是商业银行的两大核心功能, 而两者之间既有共同点, 又存在区别。当银行将无风险的流动性负债转化为有风险的非流动性资产时, 一方面转移了风险, 另一方面还创造了流动性;但银行风险转移相同的情况下, 也可能创造出不同的流动性。
  
  Adam Smith (1776) 就曾指出银行流动性创造对苏格兰的贸易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认为“当时贸易和工业快速增长, 其中银行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而Diamond&Dybvig (1983) 首先对流动性创造进行定义, 并利用三期模型论证了商业银行究竟如何创造流动性, 提出流动性创造源于其资产转换能力, 银行通过存贷款业务使得贷款者获得流动资金, 而存款者获得流动性高的存折, 由此整个市场的流动性增加。银行拥有的流动性负债及非流动性资产越多时, 银行流动性创造能力越强, 反之银行内部存在闲置资金时流动性将会下降。另外, 他们还分析了流动性创造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所带来的银行体系不稳定。银行经营的特殊性可能产生的挤兑现象将使得银行陷入支付危机, 因此, 金融危机爆发以后银行面临挤兑风险时流动性将趋于不足, 此时政府干预可以采取的救助方式有:存款保险、最后贷款人制度和流动性创造。
  
  近年来国内相关研究方兴未艾, 曹元涛 (2009) 、李卓琳 (2010) 以银行体系的稳定性为主体探讨了金融危机中银行流动性创造与救助的问题, 认为处理银行危机时债务豁免和不良资产清算的选择取决于贷款期限。孙燕琳 (2011) 基于期限转换理论和脆弱的融资结构理论阐释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机制, 从时间和资本两个角度实证检验了流动性创造及如何衍生流动性风险的过程。杨金梅、张军 (2013) 分析了抵押品渠道如何创造金融流动性及其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提出中央银行应当关注抵押品市场创造流动性的能力并控制好其潜在风险。
  
  (一) 货币政策与银行流动性创造
  
  新常态的经济背景之下, 近年来我国经济面临着一定的下行压力, “货币政策”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词, 对此央行为了刺激经济而打出了法定准备金率、基准利率、人民币汇率、逆回购等一系列组合拳, 由此形成基于稳增长的宽松货币环境以保证市场的流动性充裕, 进一步降低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然而, 当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效应受阻时, 流动性将会流向资本市场, 金融资产价格不降反升, 从而加剧国内经济的下行压力, 此时逆向循环效应会促使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由此可得, 货币政策不仅能有效地调控宏观经济中的物价稳定, 还可以通过影响流动性创造等来调节金融稳定。
  
  纵观国内外关于货币政策与银行流动性创造问题的探讨, 学者们的研究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的研究焦点是货币政策如何影响流动性创造的传导渠道, 第二类的研究焦点是货币政策与流动性创造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在第一类研究成果中, 国外文献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主要归纳为三组:货币渠道、信用渠道和风险承担渠道。第一组研究认为货币政策的传导只能以货币路径来实现, 即传统货币渠道理论。Mishkin (1995) 依据银行贷款与其它非货币资产 (如股票、债券) 之间的不同替代性, 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为两类:货币渠道 (Money Channel) 和信贷渠道 (Credit Channel) .传统货币渠道包括利率效应、汇率效应和其他资产价格效应 (如托宾q理论和财富效应) , 认为金融资产只有货币和债券两种形式, 两者之间是完全替代的, 货币政策是通过影响金融资产价格 (即利率) 来调节资金成本, 进而影响投资需求和经济产出。另外, 货币渠道依赖的理论假设是金融市场具有完全信息, 故忽略了现实中的不完全信息及不完全市场等问题。其实, 货币渠道理论最早由Taylor (1995) 提出, 他通过对西方七国的实际利率与总产出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而提出了“泰勒规则”, 发现与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能够维持长期稳定的唯一相关变量是利率, 这说明利率可以成为货币当局的有效调控方式。另外, 陈飞、赵昕东和高铁梅 (2002) 、孙明华 (2004) 都运用我国上世纪末的季度数据对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进行实证研究, 发现货币渠道比信贷渠道对经济产出的影响更大。
  
  第二组研究是迄今理论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最重要的观点, 并试图修正货币渠道理论的缺陷。它借助于信息经济学的主要思想, 阐释了银行存款与债券不能完全替代, 货币政策通过银行信用途径来影响实体经济。信用渠道理论认为, 由于信息不对称、金融市场不完全、合约成本等普遍存在, 通过建立一个包括货币、银行贷款和债券三种金融资产的模型, 说明了“外部融资溢价”的存在, 即微观经济主体的外部筹资资金成本与内部筹资机会成本之差, 而货币政策的强度和结构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是外部融资溢价的大小。Bernanke&Blinder (1988) 假定银行贷款和债券之间完全可替代, 在传统IS-LM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包含货币渠道和信用渠道的CC-LM模型, 由此论证了货币政策的实施如何影响货币供给曲线LM和信贷供给曲线CC, 且信用渠道在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Bernanke&Gentler (1995) 进一步根据存量及流量的特征将信用渠道分为资产负债表和银行贷款渠道, 两种渠道中货币政策作用于实体经济的方式不同, 前者影响厂商的资产净值, 而后者则影响银行提供贷款的数量和价格。Bernanke等 (1992, 1998) 首先论证了货币政策传导的资产负债表渠道的存在, 认为企业资产净值的顺周期产生了投资顺周期性, 这种“金融加速器”放大了经济周期的作用。而Kashyap等 (1993) 从厂商融资构成的角度验证了银行贷款渠道的重要性, 认为若银行贷款渠道成立的话, 紧缩的货币政策会减少银行贷款, 则厂商将以非银行信贷来弥补银行信贷的减少, 反之厂商将会减少其非银行贷款资金。
  
  第三组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是一种新颖的、独特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Adrian&Shin, 2009) .2007年次贷危机以后, Borio&Zhu (2008) 最早提出了货币政策的风险承担渠道, 认为货币政策作用于银行的风险识别和风险容忍度, 通过改变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来影响其资产价格和资产组合风险水平。Dell'Ariccia等 (2010) 构建了一个两期理论模型用来阐明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取决于银行的杠杆率与资本充足率。当政策利率下降时, 资本充足率高的银行其风险承担增加, 杠杆率高的银行风险会降低。而Fabian (2011) 则通过构建一个无限期动态模型, 解释了有限负债制度下银行为了增加利润将会提高其贷款风险, 导致银行承担的风险明显高于内部化存款人损失的其他融资计划。此外, Maddaloni等 (2011) 、Delis&Kouretas (2011) 通过对欧元区数据的实证研究得到, 低利率导致了银行信贷标准的放松和银行风险承担的提高, 因此高资本充足率可以降低货币政策对银行的上述不利影响。
  
  从上述研究中可以发现, 央行货币政策影响银行相关决策行为的传导过程可能是多种渠道的综合影响结果, 他们并不是独立地发挥作用, 而是在整个传导过程中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已有文献从理论和实证角度论证了货币政策影响银行流动性创造直至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 其中货币渠道由于忽视了信息不完全现象而存在理论上的缺陷, 而信用渠道以合理的理论假设弥补了上述缺陷, 但是由于日新月异的金融创新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不同于传统银行信贷的新型金融工具, 因此信用渠道的发挥也受到一定局限。另外, 关于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研究已达成一定共识, 但关于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因素中最重要的资本充足率并没有形成一致结论, 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第二类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货币政策与流动性创造之间的关系及影响因素上。货币政策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会因银行资本金、银行规模及银行风险等因素而存在差异。Rauch&Steffen (2009) 利用德国银行业数据测算了其流动性创造水平, 并运用GLS方法对银行业流动性创造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显着增加银行的流动性创造, 以此带动经济增长。而Berger&Bouwman (2011) 提出货币政策是否有效一定程度上决定于货币政策如何影响银行行为。他们利用美国近24年的银行业数据对这种影响程度进行实证检验, 结果显示:在正常时期, 紧缩的货币政策可以通过表内业务来减少小银行的流动性创造, 但货币政策对大银行的流动性创造无显着影响;而在金融危机时期, 对于各类银行而言, 货币政策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均非常弱。另外, Achary&Naqvi (2012) 从银行内部治理的代理角度, 构建理论模型假设阐释了长期宽松的货币政策会促使银行盲目扩大房贷行为, 由此创造出过多的流动性并可能引发潜在的金融危机。
  

点击查看更多:货币银行学论文
原文出处:徐海霞.货币政策与银行流动性创造问题研究述评[J].财政科学,2018(01):87-97.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