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骨伤科论文

骨嗜酸性肉芽肿的X线、CT和MRI表现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12-14 共4440字
摘要

  骨嗜酸性肉芽肿并不少见,但其临床和影像表现并不完全一致,影像学表现具有复杂多样性,需要与其它骨病相鉴别。为了提高本病的诊断准确性,减少误诊,笔者回顾性分析了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嗜酸性肉芽肿的X线、CT和MRI表现。

  1 材料与方法

  收集17例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嗜酸性肉芽肿患者的的资料,其中男性12例,女性5例,年龄2岁~40岁,平均年龄10.3岁。主要临床表现:15例局部疼痛或压痛,10例出现局部软组织肿块或肿胀,3例脊柱疼痛伴活动受限,7例患肢运动障碍,1例有外伤史。

  17例患者均行CT检查,增强3例;10例行MRI检查,增强7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者6例,9例行x线平片检查。CT扫描仪为Philips 256排螺旋CT机。对比剂采用欧苏,剂量1.5mmol/kg,流量3~3.5ml/s.MRI扫描仪为SIEMENS 3.0T.扫描采用常规SE 序列T1WI、TW2I、STIR,行横轴面、冠状面及矢状面扫描;对比剂采用马根维显,剂量0.1mmol/kg,流量2.0ml/s.

  2 结 果

  本组17例中,单发者16例,多发者1例。单发者中颅骨6例,长骨4例(骨干2例,骨骺1例,累及干骺端和骨骺1例),骨盆3例,脊柱3例(胸椎2例,腰椎1例)。多发者为累及胸椎和锁骨。

  颅骨6例,其中颞骨3例、顶骨1例、额骨1例、颞窝区1例。CT表现为病灶直径约1.0~4.3cm,CT值约40~55HU,呈圆形或类圆形溶骨性骨质破坏。4例以板障为中心向内、外板侵蚀,边界清楚而不光整,无硬化缘及无骨膜反应(图1)。1例病灶内见纽扣状及小片状死骨。4例呈稍高密度结节并伴2例周围软组织增厚。5例MRI示骨质破坏区向颅骨内外形成软组织肿块,病灶在T1WI序列上以等、低信号为主,在T2WI序列上以等、高信号为主,其中1例内伴稍短T1、T2信号,增强后呈边缘强化(图2、3),3例呈不均匀强化。其中颞窝区肿块累及邻近脑膜,局部脑膜呈线样强化,未累及脑实质。

  长骨4例,其中胫骨平台骨骺1例,肱骨中段1例,股骨上段1例,累及股骨远侧干骺端和骨骺1例。X线平片示4例病灶均位于骨髓腔内,3例呈不同程度的膨胀性骨质破坏,2例见层状或葱皮样骨膜反应,较致密,骨膜反应与骨皮质外缘间均有菲薄线状透亮间隙,其中骨膜反应中断1例(图4)。CT示骨质破坏区内为软组织密度影,边缘较清楚,其中1例边缘见轻度硬化,1例骨皮质见小钻孔样破坏(图6),1例病灶内见斑点状死骨,2例形成软组织肿块。

  MRI示病灶T1WI以等、低信号,T2WI以高信号为主,骨质破坏区及邻近髓腔出现明显骨髓水肿。2例病灶周围软组织内形成较对称的薄层环带状长T1长T2信号,累及范围超过骨质破坏区,呈袖套状包绕病灶,增强后可见明显强化,袖套状改变显示更加清楚(图7)。增强后病灶强化较明显,其中2例强化较均匀(图5),另1例呈不均匀环形强化,内可见坏死。

  脊柱3例,其中胸椎2例(1例为多发病例),腰椎1例。病变椎体均表现为压缩变扁,密度增高,前后径加长,上下径缩短,呈"钱币状",椎间隙均正常(图8)。1例伴局部梭形软组织肿块。

  骨盆3例,均发生于髂骨,呈溶骨性骨质破坏,边缘多不规则,周围可见硬化边。1例病灶内可见斑点状死骨(图9)。1例病灶可见明显的层状骨膜反应和软组织肿块。2例MRI表现为稍长T1、长T2信号影,1例边缘伴有较完整的环状短T2信号,周围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骨髓及软组织水肿。

  锁骨1例(图10),为多发病例。表现为锁骨胸骨端的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边缘较清楚,病灶内无死骨,无骨膜反应,周围伴软组织肿胀。

  3 讨 论

  3.1 临床特征 骨嗜酸性肉芽肿属于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良性局限型,约占75%~80%,是一种以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为特征的良性肿瘤性病变,好发于20岁以下的青少年和儿童,男性多见,男女之比为2.5:1[1].本组17例病例中男12例,女5例,20岁以下患者16例,与文献报道相符。病灶多为单发,多发病变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本组1例为多发,患者为4岁女童,累及胸椎和锁骨。本病可发生在任何骨,但最常见于颅骨、脊椎、骨盆和股骨。临床表现比较轻微,多表现为局部肿痛及功能障碍。部分患者是因外伤就医时偶然发现。

  3.2 病因及病理 1940年,Jaffe和Lichtenstein首先报道了本病,当时认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炎症反应,病因尚不明确。目前,有研究认为本病是一种原发性免疫调节性疾病,免疫系统的成熟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年龄越大,免疫系统越成熟,病情相对越容易控制[2].组织学上,本病属于网状内皮细胞系统增生性病变,主要表现为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病变背景为炎症改变,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增生,灶状出血、坏死及其组织反应。

  Huvos研究指出本病具有特征性的"暂时现象",即病变的发展和消退都很迅速[3].此现象与病理发展关系密切。组织病理学上分为以下三期: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期,肉芽肿形成期和修复期。每期对应不同的临床表现,早期主要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周围伴软组织肿块。晚期以组织修复为主,主要表现为骨质破坏减少,骨质增生、硬化增多,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以上病理变化导致本病具有多发病变此消彼长和自限自愈的特点。

  3.3 影像学表现

  3.3.1 颅骨:颅骨病变常见于额骨,其次为顶骨和枕骨。病灶呈溶骨性或穿凿状骨质破坏,形态不一,称为地图颅,为本病所特有。若内、外板破坏程度不同,可呈"双边征".病灶内常见残留斑点状死骨,称为"纽扣征".病变可跨板障、跨颅缝生长,局部形成软组织肿块。CT可以更好的显示病灶的内部结构,骨皮质有无破坏和有无软组织肿块等情况,肿块多呈稍高密度影。病灶边缘较清晰,晚期可出现硬化,提示病变具有良性趋势。MRI上肿块T1WI多呈低-中等信号,T2WI多呈混杂中等-高信号,病灶周围髓腔及软组织明显水肿,类似于炎症的表现,增强扫描病灶强化[4].有研究认为病灶周围的水肿和强化方式与病灶的分期密切相关,早期和进展期病灶水肿和强化明显。修复期水肿减退,强化减弱,随着时间延迟病灶可出现分隔状不均匀强化,但强化程度明显低于进展期[5].以上MRI影像表现提示病灶具有炎症的病理过程,对病变的诊断有提示意义,有利于与其它恶性骨肿瘤周围组织侵犯相鉴别。

  3.3.2 长骨:好发于骨干,其次为干骺端,罕见于骨骺。本组病例中,发生于骨骺1例,累及干骺端和骨骺1例,与文献报道不一致,原因可能与本组病例数过少有关。长骨病变多呈不同程度的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形态多样,常见多囊样洞套洞征象,病灶内见残留骨嵴[6].病变早期和进展期边界可以模糊,修复期边缘可见硬化。有研究显示病变不同时期周围硬化的范围不同,越到后期硬化越广泛[7],病变的侵袭性越低。CT上骨皮质可出现特征性的"小钻孔样骨质破坏",其形成机理尚不明确,可能是由于病灶直接侵蚀并穿通骨皮质所致,此征象少见于其他疾病。骨皮质内缘可呈弧形压迹,提示肿块生长缓慢,邻近骨质呈受压改变。病变周围常见葱皮样骨膜反应,密度均匀较致密,成熟度较高,且与邻近骨皮质间可出现薄层透亮影。骨膜反应累及范围较广,多超过病变范围[8],值得注意的是,少数病灶可以出现骨膜反应中断破坏形成Codman三角,容易误诊为恶性肿瘤[9].

  本组有1例病灶出现上述Codman三角,需与恶性肿瘤相鉴别。恶性骨肿瘤的骨膜反应一般不成熟,边缘模糊,密度不均匀且低,可形成特征性的放射状骨针,提示肿瘤侵袭性强,破坏性大。MRI病灶T1WI多呈等或低信号,T2WI多呈高信号。病灶周围可出现"袖套征",表现为病灶周围软组织内出现薄层带状长T1长T2信号,对称性的包绕病灶,增强后明显强化,袖套状改变显示更加清楚。"袖套征"是病变早期和进展期的特征性MRI表现,其形成机理尚不明确,可能是由于病变的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性和恶性之间,早期病灶向周围侵袭时受到邻近结构的制约,于病灶两侧形成薄层长带状影[10].

  3.3.3 椎体:常见于胸椎和腰椎,以单发为主,也可以同时累及多个椎体。一般不破坏椎间盘,椎间隙无明显狭窄。病灶主要表现为囊状膨胀性骨质破坏,病灶内可见残留骨片影,边缘可见硬化。部分病灶可累及附件区和椎旁软组织,压迫脊髓,需要与转移瘤相鉴别。后期椎体常发生病理性压缩骨折,呈典型的致密平板状改变,即"扁平椎".本组发生于脊柱的3例均呈扁平椎改变。Jaffe认为,15岁以下的扁平椎多由嗜酸性肉芽肿引起。MRIT2WI信号较复杂,表现为以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可能是由于病变正处于不同的病理阶段[11].

  3.3.4 扁骨:骨盆、锁骨、肋骨、上颌骨以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为主,边缘可有硬化和骨膜反应,可伴软组织肿块或肿胀。骨盆病变多位于髋臼上方,边缘多出现反应性硬化,病变可累及髋臼和骶髂关节,甚至引起关节半脱位。肋骨和锁骨病灶常见软组织肿块和骨膜增生。上颌骨病灶可出现"悬浮齿"征[12].

  3.4 影像学检查比较 影像诊断中,X线检查是基础,能直接且宏观的发现病灶,其表现取决于病灶的位置和分期,局限性在于密度分辨率过低,对病灶内部结构显示欠佳。CT为横断扫描,避免了骨骼间的相互重叠,常能发现平片显示不佳或者漏诊的病变,能更好的显示病变内部结构,如病灶内的死骨、骨皮质的破坏程度、修复期病灶纤维间隔的形成等,而对本病软组织肿块的显示不如MRI清楚。MRI对病灶形态的显示逊于X线平片和CT,但其具有较好的软组织分辨率,能更好的显示骨髓、软组织和骨膜反应的异常,更能准确反应病变所处的阶段,与病理学的分期更趋一致[5],还可以多轴位扫描,更好的显示病变。

  3.5 鉴别诊断 颅骨嗜酸性肉芽肿主要与以下疾病鉴别(1)骨髓瘤:好发于老年人,表现为颅骨多发大小不等或相近的穿凿样骨质破坏,边缘模糊或清晰,无硬化边,可伴局限性软组织肿块。实验室检查可见特征性的本-周蛋白,骨髓穿刺可见骨髓瘤细胞;(2)血管瘤;好发于中老年人,病灶内放射状的骨小梁为本病的特征,病灶周围软组织肿块内可见条状或片絮状钙化影,增强后明显强化。(3)转移瘤;好发于中老年人,有原发病灶,表现为颅骨单发或多发的溶骨性骨质破坏,边缘模糊,结合临床病史诊断不难[13].长骨嗜酸性肉芽肿主要与以下疾病鉴别(1)尤文氏肉瘤:多表现为范围广泛,边缘不清的渗透样或虫蚀样骨质破坏,不出现"小钻孔样骨质破坏",硬化少见,病灶内可反应性成骨,形成放射状骨针,病灶周围形成明显的软组织肿块。(2)骨髓炎;急性骨髓炎有急性炎症的病史,表现为明显的红肿热痛,容易鉴别。慢性骨髓炎有急性发作的病史,骨质增生硬化,骨干增粗变形,窦道形成后皮肤可有脓液流出。而嗜酸性肉芽肿形成的"小钻孔样骨质破坏",其破坏区较小而规则,无脓液流出。

  脊柱嗜酸性肉芽肿主要与结核鉴别,结核多累及椎间盘,椎间隙变窄、消失,并可见典型的的椎旁冷脓肿形成,椎体骨质疏松明显,骨质硬化少见,骨质破坏无明显膨胀性,附件较少累及。而脊柱嗜酸性肉芽肿椎间隙多保持正常,可见特征性的扁平椎,附件可同时受累。

  由于嗜酸性肉芽肿具有炎症和肿瘤的双重特征,故其影像学表现具有多样性和易变性,虽然其具有上述一些特征性的影像表现,但仍有部分病例很难与其他疾病相鉴别。本组17例术前误诊8例,误诊为尤文肉瘤的1例,其它恶性肿瘤的4例,骨髓炎和骨结核的2例,骨囊肿1例,误诊原因主要还是对本病的影像学表现不够熟悉。因此,熟悉本病的MRI、CT和X线特点并结合临床资料,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对于不典型病例,确诊仍需病理活检。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