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管理心理学论文

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的管理心理学分析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7-22 共5090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大学教师工作压力的心理学探究 
【第一章】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的管理心理学分析绪论 
【第二章】工作压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3.1】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现状 
【3.2  3.3】高校教师工作压力产生的原因 
【第四章】减轻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的建议与对策 
【结论/参考文献】大学教师工作压力缓解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所作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部长周济认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历史阶段,科教兴国两个新的奋斗目标。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是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换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专门机构,承担着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当仁不让地成为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这两个目标的中坚力量,也将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体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高校教师是高等学校教育的主体力量,是高等学校三大职能得以履行的关键所在。

  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恢弘的社会改革和文化改革引起的各种价值观的互相冲撞,在原本相对平静的校园中掀起了阵阵波澜。与此同时,教育领域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机制的创新、教育岗位的竞争,新知识新技术的引进等方兴未艾,教师无论在知识经验、教学能力上,还是在心理素质上,都面临巨大的压力[1].随着我国加入WTO,一方面,外国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不断涌入我国,丰富了我国高校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手段;另一方面,西方各种文化思潮在当代人身上也不断加深烙印,“人才”的概念被不断重置,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更新。这一切都增加了我国高等学校培养社会需要人才的难度,也成为高校教师工作压力不断增长的重要原因。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的众多研究调查数据表明,教师职业逐渐成为高压职业。1997年,通过对104种工作的评价,Cary Cooper教授认为英国最具压力的20种工作中,教师排第四位。而最近英国卫生与安全管理局(HSE)的一项调查中,教师已经成为工作压力最大的职业。教师的工作压力如果得不到正确的梳理不仅会给教师自身带来消极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会影响高校三大职能的实现和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因此,对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进行研究并提出缓解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的可行的建议是非常有必要的。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论文的撰写尝试将高等学校管理学、高等学校管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应用于高等学校教师的工作压力的研究中,通过深入分析新形势下,我国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状况及其产生的原因,重点研究高校教师工作压力与高校组织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从教师个人,组织环境等角度提出一些解决措施,希望能有效缓解我国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大、身体素质逐渐下降等问题,并进一步完善我国高校组织环境。

  1.2.2 研究的意义

  如前所述,高等学校是实现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换为人力资源优势这一目标的根本机构和场所,也是实现我国科教兴国国策的具体履行者。而高校教师是高校教学、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的具体承担者和关键,被公认为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然而,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另外,信息传播的渠道也逐渐增多,高校教师不再是学生知识获得的唯一来源,高校教师在信息方面的权威地位面临着挑战。这些,都对高校教师备课的信息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增加了高校教师的隐性工作时间和教学工作的压力。另一方面,在和平发展的大环境下,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发展经济,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增强着自己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事实上,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国家间的竞争已经逐渐成为人才的竞争,成为高校科学研究能力和教书育人能力的竞争。

  进入 21 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正在进行着深刻的教育理念的嬗变和教育制度与观念的变革[2].然而,我国高等院校和世界一流学校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可以说,我国高等学校的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我国高校进一步发展的机遇。我国很多高校都提出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等目标,为了实现我国高校的跨越式发展,我国的高等院校做了很多改革的尝试,如改革高校教师人才引进政策、高校教师职称晋升的管理办法等,希望能够引进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激励高校教师进行科学研究、提高其科学研究能力。这些都对高校教师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成了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源之一。因此,对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高校教师工作压力源和解决办法,无论从教师工作压力的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缓解我国高校教师工作压力大的实际层面,都有着深刻的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1.3.1 国外相关理论与实践

  “压力”源于物理学术语,也被称为“应激”,从行为学和生理学的角度讲,是指个体对某一没有足够能力应对的重要情景发生时的情绪和生理反应。压力的研究始于医学领域,加拿大的Selye将压力现象称为“一般适应综合症”,并于20世纪70年代被应用于工作场所,“工作压力”一词随之产生。工作压力也被成为职业应激。1977年, Kyriacou and Sutcliffe在《教育评论》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教师压力的文章,这是“教师压力”首次作为论文中心议题出现。他们认为教师工作压力是“教师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如生气、发怒、紧张、沮丧等,这些都是来自教师的工作方面。”利特和特克将教师的应激定义为,“在面对威胁到其幸福安宁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又力所不能及的情况下,教师所经历的不愉快、消极的情绪和苦恼、忧伤[3]”.

  对于教师和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较早地得到了国外学者的关注,相关的研究也很多,并有专门研究教师工作压力的教师支持网站,成为学术探讨和互相交流的场所。如Wendy Moore认为教师无疑是个高压的职业,并对教师因为工作压力过大而得到了赔偿的相关案例进行了总结和讨论。最近,在英国卫生与安全管理局(HSE)的一项调查中,教师职业已经成为工作压力最大的职业。此外,很多国家都开始关注教师的工作压力,希望帮助高校应对未来的挑战,开始通过帮助高校进行组织改革,考虑通过改革一线教师的相关政策等手段,希望能够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促进教育的发展。

  对于影响工作压力的定义和产生的因素,学者们有不同的观点,但总的来说,主要集中于组织和工作特点、个体、社会这三个领域。例如,美国职业安全与卫生研究所(NIOSH)的工作组认为工作的性质正在飞速改变。

  现在,工作压力威胁着工人的健康,又进一步危害着组织的健康。工作压力应被定义为当工作的要求与工人的能力、资源和需求不匹配时,所产生的有害于身体和情绪的反应。几乎所有人都同意工作压力与工人和工作环境之间的互相作用有关。但在工作压力的产生过程中,在是工人的自身特点还是工作环境因素更重要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虽然个体的差异不能忽视,但科学数据证明特定的工作条件造成人们的压力。一些例子证明工作条件是工作压力产生的关键因素,防止压力产生的首要策略是重新设计工作和改善工作环境。工作环境包括:任务的设计、管理风格、人际关系、工作中的角色定位、职业发展、工作环境等[4].英国卫生与安全管理局(HSE)将压力定义为人们面对过度的压力或者其他种类的需求时所产生的消极反应。导致压力的原因有需求、控制、支持、关系、角色和变革。又如在英国诺丁汉大学的工作、健康与组织学院(I-WHO)的报告中,Stavroula Leka, AmandaGriffiths, Tom Cox认为工作压力是当工作的要求和压力与工人的知识和能力不符,并挑战了工人的应对能力时人们所产生的反应。压力在很多工作环境下都会产生,但当工人从领导和同事那得到很少帮助,他们对工作缺乏控制或无法控制他们的需求和压力时,情况更为糟糕。差劲的工作管理会导致工作压力,而工作管理包括:工作的内容、工作量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参与和控制、职业发展的机会、组织中的角色、人际关系、组织文化以及工作和家庭之间的关系等[5].

  而且,很多国外的研究机构和学者都希望通过研究工作压力,达到缓解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并开设了一些网站,帮助大众了解工作压力、工作压力源,如何缓解工作压力,希望能帮助有工作压力的人走出困境。NIOSH认为要缓解工作压力有两个不同的措施,即压力管理和组织变革[4].

  Stavroula Leka, Amanda Griffiths, Tom Cox认为解决压力的措施包括工作和环境的设计,组织和管理的发展,员工培训,开发更为敏感和负责的管理体系,改善职业健康条件[5].

  1.3.2 国内相关理论与实践

  国内关于工作压力的研究,尤其是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的研究开始较晚。

  舒晓兵、廖建桥认为压力工作成因有刺激说、反应说、刺激--反应说和主体特征说。压力的刺激说认为压力是外界环境对个体的一种刺激,把压力看作是外界环境刺激引起的个体身心的紧张和恐惧等。该学说强调压力的强度不能超过个体所能承受的压力极限。压力的反应说认为压力是个体对环境要求的一种反应,是一种主观感受。压力的刺激--反应学说,认为工作压力的产生是因为个人的主观动机或者愿望与客观环境所提供的满足发生矛盾而引起。压力的主体特征学说认为压力的产生与个人的某些主体特征有关,特别是与主体的需求与其能力有关,当个体有较高的需求与期望发生,但又感到自我能力有所不及时,就会在行为过程中感到压力[6].于文宏、李焰将工作压力总结为动态说和静态说。动态说主要指将工作压力理解为一个动态过程,既包括压力源和压力结构,又包括压力一系列作用过程的系统概念[7].

  学术界对于高校教师心理压力的研究,起初所涉及的内容一般集中在高校教师心理压力的外在表现方面。比如,张曦艳认为高校教师心理压力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消极行为增多、生理疾病增多[8].马苏江认为高校教师的压力来自工作、生活诸方面的矛盾、挑战与压力,导致诸多心理问题,如未能得到及时的化解与调试,将会影响其身心健康和工作[9].他强调教师个体的原因,认为减轻压力的方法是教师自己进行心理调试。邢晓源认为心理压力产生于新出现的社会问题、社会期望与教师实际水平之间的差距、社会不良风气、经济收入偏低等[10].陈林兴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取得试验数据,采用量化的手段研究高校教师工作压力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但结果不很理想[11].总体上看,研究者对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的应对措施关注较少,或主要是从大范围着眼提出理论构想作为应对压力的方法,或更多的围绕教师自身努力提高其抗压性来解决,缺乏针对性、现实性和实际操作性。

  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认识到社会、高校是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的重要压力源,因此,社会和高校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为高校教师创造良好的生存与工作的环境。例如,刘志成通过分析新时期高校教师产生工作压力的原因,提出社会应理解教师的工作,高校应注意教师工作环境,教师人际关系的改善等问题[12].毛春梅,陈家麟认为高校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在新时期,除了传统因素影响心理健康外,还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包括:新时期高校教师身份的下降;新时期高校教师压力的增大(教学工作量的压力,岗位竞争的压力,发表论着数量和等级的压力,科研立项的等级与金额的压力,职称评定的压力,教学质量评定的压力);新时期高校教师的人际关系紧张。因此要从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三个层面着手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13].这些研究拓宽了研究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的思路,对于缓解高校教师工作压力也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从高等学校这一高校教师的工作环境也是高校教师的主要工作压力源入手,研究现行高校人事分配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高校组织环境变革的研究尚不多见。

  1.4 研究框架和内容

  1.4.1 研究的内容

  管理心理学是一门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学问。伴随经济全球化,它的时代意义更加彰显,应用范围更加宽广,并呈现出注重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组织文化和学习型组织建设并举、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相渗透等研究新视野[14].论文在管理心理学中个体需要、动机、组织激励等理论的基础上,以我国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的研究为切入口,深入分析我国高校教师工作压力产生原因,研究高校教师工作压力与高校组织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为减轻我国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完善我国高校组织环境提出一些建议。

  1.4.2 研究的框架

  本研究以我国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为切入点,首先整理相关的理论资料,以管理心理学和工作压力的管理理论作为理论支撑,然后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笔者的调查结果了解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现状,深入分析教师压力产生的原因,最后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角度提出对策,以期缓解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具体的研究路线和论文结构如图 1-1 所示。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