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生态学实践教学在地理科学类专业中的应用问题探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1-05 共4799字
摘要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但高校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现象,已成为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尤为突出。2014 年国家颁布实施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 年)》,积极引导和推动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促使地方本科院校发挥其学科专业建设优势,加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培养面向生产一线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就地理科学类专业来说,钱学森认为地理科学是具有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应用技术三个层次的学科专业[1],地理科学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就是要使其成为既具有地理基础理论,又掌握地理应用技术的复合创新型人才。应用生态学是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解决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生态破坏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是应用生态学的核心内容[2],这与地理科学类专业复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相契合的。但是当前国内在地理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诸如培养目标定位及方向不明确、毕业生就业难等,这些问题的实质在很大程度上是培养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尤其处于转型发展时期的地方本科高校,对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法和途径的深入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基于以上认识,结合近年来在地方高校的教学实践,对地理科学类专业应用生态学实践教学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转型发展高校地理科学复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借鉴。

  1 地理科学类专业应用生态学课程教学体系的实践特点。

  地理科学类专业应用生态学课程的教学体系是一个由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应用技术三大教学模块贯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动态的、开放的“知识--技能--应用”复合系统[3].应用生态学课程教学体系具有突出的应用属性,三大教学模块中,应用理论模块是应用生态学的核心,主要包括农业生态、森林生态、草地生态、城市生态和污染生态等反映应用生态学学科发展的核心理论。应用技术模块是分别对应于上述应用理论而发展起来的工程技术、生态规划与管理等应用技术。这一应用属性与地理科学类专业的应用方向及毕业生社会服务需求之间形成了内在的共性和契合,应用生态学的应用属性为地理科学类专业应用人才培养提供了知识与技术基础,而专业应用方向与社会服务需求又影响着应用生态学应用属性的展开,而且日益提高的社会服务需求也对地理科学类专业应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应用生态学涵盖了农业生态与农业生态工程,森林生态与林业生态工程,草地生态与草地生态系统管理,水域、湿地生态与流域管理,旅游生态与生态旅游规划管理,污染生态与环境生态工程,城市生态与城市生态建设,景观生态与区域生态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全球重大生态问题与对策等内容[2,4-5].而从地理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来看,主要集中于城市与村镇规划,旅游规划与开发,土地规划与评估,水利开发与工程,环境与生态规划,环境咨询与环境影响评价,房地产开发,地理信息系统,资源调查,测绘和工程施工等规划设计、开发和工程领域的企事业单位,计委、城乡建设、国土资源、环境保护、旅游管理、农林和水利等行政管理部门,以及考取研究生以及在教学研究机构从事地理相关领域的教学研究等。由此可见,应用生态学与地理类专业的就业需求紧密契合,这也体现了应用生态学在地理科学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加强应用生态学课程实践教学符合转型高校地理科学类专业的发展需要,也有利于更具针对性的地理学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

  2 地理科学类专业应用生态学课程实践教学内容设计。

  一直以来,地理科学类专业相关课程的实验教学多以教师讲解演示为主,实验类型也多为观摩性、验证性实验,而技术性、综合性、设计性和生产性实验则较少,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往往缺乏主动性和探索性。应用生态学的课程实验以往也大多仅安排一些基础生态学的传统实验项目。应用生态学虽然具有突出的应用属性,但往往具有较强的宏观性和综合性,这也是以往应用生态学实践教学难以开展的主要原因。为了强化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转型高校必须在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上进行深化改革。因此,应用生态学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应在以往较单一的基础生态学实验项目的基础上,针对地理科学类专业方向,增加技术性、综合性、设计性和生产性实验、实习项目。基于以上认识,应用生态学课程的实践教学应从三个方面进行内容设计。一是应用生态学基本方法与技能的实验项目;二是针对某一应用技术专题所开设的技术性、综合性、设计性和生产性等实习项目,这是应用生态学课程实践教学的核心内容,需要格外重视;三是探索性、创新性实习项目,这是应用生态学创新性实践技能训练的拓展环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实施。

  2.1 应用生态学基本方法与技能训练。

  该项内容为基础生态学常规实验项目,主要包括生态因子的测量、植物群落数量特征调查与种的多样性测定、种内种间关系分析、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调查、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野外调查与观测、样品采集(包括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样品的野外采集)、土壤养分和有机质测定、污染水体重金属含量测定以及植物光合作用测定等。此类实验一般在相应的理论讲授结束后即安排实施,实验场地根据实验内容需要可以安排在野外、室内实验室或实验基地等。此类实验适宜安排 5~8 项,需要 10~18 学时。通过此类实验项目的实施,可以使学生在生态学基本技能与方法上得到训练,为后续的应用生态学专题综合实习及其它探索性实习的开展奠定技能与方法基础。

  2.2 应用生态学专题性综合实习训练。

  应用生态学课程教学体系是脱颍于生态学,又吸纳了生物学、地学和许多产业科学的知识而形成的一门开放性科学。应用生态学的应用理论与应用技术涵盖了农业生态与农业生态工程等 10 多个学科分支方向,可以根据各分支方向的应用特点及可操作性,开设不同专题性综合实习。结合地理科学类专业特点及社会服务技能的需求,认为适宜开设的专题性综合实习内容包括:小区域或庭院生态农业模式调查与设计,生态园林调查与设计,生态工业园区调查与设计,环境要素(大气、水、土壤)污染监测与评价,工矿企业(污水处理厂、燃煤电厂等)污染物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利用工艺调查,自然保护区(森林、湿地、水域)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旅游景区生态环境影响调查与评价,小区域生态环境规划以及某地景观分析与景观生态规划等。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