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工程经济学》教学方式的弊端及实验教学的实现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8-01 共3413字
论文摘要

  《工程经济学》是一门既古老又新兴的、正在发展中的学科,它是研究如何使各项工程活动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的一门学科。工程经济学应用工程学和经济学的综合知识,研究工程项目的投资问题和生产过程中的工程经济问题,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和相互交叉的边缘学科。《工程经济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经济知识课程,它紧密结合我国经济建设及工程经济学发展的实际成果,对有关经济现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进行分析。我国自1998 年1 月提出改革投融资体制以来,伴随国家经济体制逐步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各类投资主体更加关注投资建设的投入产出效果,更加关注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成功率。因此,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必须掌握适当的工程经济学知识,《工程经济学》对培养工程技术人员、工程管理人员的经济意识,增强经济观念,运用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全面认识和分析工程项目的经济性问题,都起到关键性作用。

  目前,《工程经济学》课程是建设部高等教育工程管理专业评估委员会规定的工程管理类专业经济平台课的 4 门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工程技术与经济效果之间的关系,熟悉工程技术方案选优的基本过程,全面掌握工程经济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进行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能力。

  一、目前教学方式存在弊端

  1.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较单一
  目前《工程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主要是以传统的教材为依据,按章节灌输现成的知识点,即使有案例,也是针对某个知识点的小例题,完成某些简单的计算,而不是把系统知识整合以后的具有操作意义的实际的完整的训练。缺少案例教学、互动教学等内容丰富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课程模式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基本采用单一传递、讲授、灌输的方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2. 不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
  目前的《工程经济学》教学中,实践性教学环节比较薄弱,课程结束以后,相关的实践也比较少,学生缺少实际体验的过程,很难全面系统地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具体方法,导致学生不能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缺乏实际操作能力。

  毕业生到用人单位后普遍反映在专业培养中实践和动手能力的训练不足,到工作岗位后许多能力都需要进行重新培训。就业单位的反馈意见主要是学生的基础较好,但实际动手能力不够。

  二、建立全新的《工程经济学》实验教学体系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

  全新的《工程经济学》实验教学体系必须建立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的基础上,对人才培养来讲必须充分重视实验教学工作。因为实验是学生认识世界的基础,是知识创新的源头,任何新的科学创意都来源于科学实验。

  全新的《工程经济学》实验教学体系必须建立在两个全新的认识上,一是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既是两个独立的环节,又是相互密切联系的整体。要树立实验重要的思想,实验检验理论,把创新人才的培养放在实践第一的基础上。二是教学实验的安排,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培养创新进取的科学精神为宗旨安排教学实验的形式与内容。

  三、作好实验软件建设,编写实验软件

  定量性是《工程经济学》的一大特性,技术经济分析涉及大量函数模型及经济指标的计算,虽然书后所附的复利表可以帮助学生查找得出数据,但还是有不少的计算,因而,为减少计算的工作量,提高学生以后工作的效率,能够灵活利用 Excel 进行相关计算就显得非常必要,因为 Excel 软件具有直观简明的表格功能及丰富强大的函数与数据处理能力。

  在上述实验思想的指导下,按照“高标准、高起点、仿真性、实战性”的原则,我们以现代经济分析理论和方法为依据,运用 Excel 软件和 VBA 编程工具,全面、系统地建立工程经济分析、管理、决策模型的一般方法和实现手段,完成《工程经济学》实验软件。学生可以利用该软件系统进行反复实习,模拟现实的工程管理环境和管理问题,以及综合运用相关经济分析理论和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各个教学段落都安排学生上机实验操作,要求学生对每个案例进行详细计算、全面分析、论证和评价,撰写实验报告,主讲教师对每位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细致的指导。通过具体的上机实验操作,使学生熟悉具体业务的操作程序,掌握操作方法,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实验教学的实现
  
  1. 基本思路
  围绕课程的基本内容、技术要求,筛选学科中与培养能力直接有关、并且使用效率较高的专业知识内容,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上机试验教学。按照“从易到难,逐步接近工作实际”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在《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设计、构 建、组织学生完成几个实践性教学综合训练,即通过学生上机实验培养和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知识运用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通过知识成果和能力成果来体现学生的学习成果。

  2. 组织过程
  首先,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 5—7 人,设组长一名。

  其次,小组中每个学生每次必须完成 1 份实验报告,然后将成果交组长,组长作好登记及成绩初评。

  再次,由组长召集组员进行讨论、交流,并根据各组员成果的特点,综合整理推荐出 1 份代表本组的成果。然后,各组选出代表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全班参与讨论、质疑,教师当堂分析点评,给出各小组综合成绩交组长,综合成绩不及格的小组必须重做。

  最后,根据小组综合成绩及小组各成员对该成绩的贡献,小组成员讨论确定各成员的评定成绩。

  五、完善考试考核方法

  学生较重视考试成绩,因为考试成绩决定学生综合测评的名次和奖学金的等级,甚至直接影响到学生毕业后人生道路的选择。因此,考试成绩应该真实、有效地体现学生对课程的学习与把握情况。《工程经济学》不仅理论性强,而且与现实结合紧密。对这门课程的考核,既要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评判学生灵活运用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计划进行“理论课平时成绩、理论课考试成绩、实验课成绩”三位一体的考核制度改革,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力求全面、公正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充分考查学生对课程的整体把握能力,真正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与素质,切实考出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实验课考试单列成绩,安排实验课考试。这既是对学生实验效果的检验,也是对学生联系实际能力的检验,又是对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检验。实验课考试成绩不合格者,取消理论课考试资格,学生必须重修该课。实验课成绩包括平时成绩,期末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主要根据实验报告成绩评定,占 50% ( 50 分) ,期末成绩为实验课考试成绩,占 50%( 50 分) 。

  每位学生最终的课程总成绩 = 理论课平时成绩 ×20% + 理论课考试成绩 × 40% + 实验课成绩 × 40% 。这种考核制度不仅有效地避免了闭卷考试造成学生死记硬背、高分低能的现象,同时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工程经济学》课程的建设和学生素质的提高。

  六、实践教学的效果

  从学生提交的作业、考试成绩可以看出,实践教学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1.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实践教学弥补了理论教学的不足,将实践辅助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提高了学生对工程经济学的感性认识。

  2. 提高了团队合作意识
  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交流时的焦虑程度,远远低于当着全班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焦虑程度; 合作学习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 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和相互依赖有助于增强学习者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为以后的实际工作积累经验。

  3. 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在实验室进行实践,学生实际参加工程项目的经济分析,提高了学生对工程项目的认知能力和掌控能力。实践教学全方位、立体式的教学功能,培养并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步入实际工作岗位打好了坚实的基础。学生毕业后,很快就能适应复杂的工作环境,为企业创造价值,得到领导和同事的好评。

  参考文献
  
  [1]余剑英. 建筑工程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初探[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 1) : 156 -158
  [2] 张晓萍. 工程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J]. 工程经济,2007( 3) :26 -27
  [3]许婷华.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 中国冶金教育,2007( 1) :37 -39
  [4]粟国敏. 提高《技术经济学》教学质量的思考与实践[J]. 科技和产业,2009( 3) : 105 -108
  [5] 徐公达. 技术经济学课程建设探讨[J]. 中国教育导刊,2008( 11) :78 -79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