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在俄语视听说课设定中培养非智力因素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7-31 共3453字
论文摘要

  学习的成果是由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决定的。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人们常把俄语视听说课教学的实际效果,笼统的归结为教学方法的问题、学生智力差异等外在因素,而对非智力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影响很少会深入考量。在当前大学统一招录学员的机制下,同一所学校内学员的智力水平的差异是有限的,在统一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效果却千差万别,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因此,非智力因素才得以被逐步重视,并被认为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非智力因素的概念

  非智力因素,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在 1935 年提出。燕国材在 1983 年发表了《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文,引入了非智力因素这一概念,引发了教育界的普遍重视和进一步的思考。当前大多数学者认为,智力因素是指人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比如感知、想向、思维、记忆、注意等一系列稳定的心理特点,具有相对稳定、变化缓慢的特点。而非智力因素是与智力因素一个相对的概念,主要体现为心理上的意向性,如心理需要、爱好兴趣、意志力等等,具有潜在性和易变性等特点。
  研究表明,人才培养的成败与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对应、相互作用,合理的外界条件可以促其相互转化和促进。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智力因素负责理解、吸收、转化知识信息,在知识的理解和认知的活动中起重要作用; 非智力因素决定着对这些知识本身的喜好或者厌恶、是坚持下去还是转移注意力,对学习活动起到的是推动和调节的作用。两种因素是相互作用的关系。另一方面,智力因素更多表现在学习过程的生理条件,对学习起到的是直接的作用,是学习活动的执行系统,在学习中具体表现为会观察、会记忆、会想象、会思维、会注意。非智力因素是学习过程的心理条件,对学习起到的是间接的作用,属于学习活动的动力调控系统,具体表现为愿学、好学、乐学、勤学、自学,而不仅仅局限在教学活动过程当中。从这个角度讲,两种因素又是相对的关系。任何一个学习过程,都包含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共同作用,学习的效果都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俄语视听说课中的非智力因素

  那么,非智力因素对俄语视听说课学习起着何种作用,如何充分调动人的非智力因素? 从前文可知,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教学活动中,需要注重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才能收到理想效果。其中,尤其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培养,从激发兴趣、调节情感、磨炼意志、养成良好的性格特征与学习习惯入手,最佳目标是形成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促进学习,有效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良性互动。
  俄语视听说是俄语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俄语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美国学者保尔、兰金( paul Rankin)教授曾对人在社会日常生活中语言使用情况进行过统计,以整体为 100 计算,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
  视听说课把多种媒体、网络内容引入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师生互动,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视听说课上,学生一边听,一边看,一边学会用外语思考、归纳、演绎达到正确听辨、理解,锻炼听觉记忆和听力理解能力。不同于传统的物理、数学、生物自然科学学科,语言教学本身就具有鲜明的人文性,具备强烈的民族、民俗等文化内涵,体现在课程本身,就是对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营造一个视听说全方位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愿学、好学、乐学、勤学、自学,以“无痛”的方式接受语言教学,视听说教学模式本身就具备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并重的特点。
  1. 激发动机,引起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来自正确的动机。孔子在《论语》里面讲: 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知者不如好之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良好的外在环境只对怀有浓厚兴趣的人发挥明显作用,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方式,如多对学生提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其求知欲; 发挥其个性特长,帮助体现自我价值; 建立具有激励作用的机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同时应当营造一个愉快、温暖、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为其用外语交往搭建平台。充分尊重学生,多做鼓励和引导,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激发其追求提高的内生动力。
  2. 控制情感,引发兴趣。情感是外语学习的根本动力。外语教育家斯特姆说: “情感对语言学习的作用,至少与认识技能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些”,从与学生的交流中得出一个结论,许多学生在学习俄语时有恐惧感,尽量回避问题,极少以俄语进行交流互动,我们可以姑且称之为学习外语的“心理屏障”。俄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随时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健康交流,理解学生的苦衷,搭建亲切、平和、包容、激励的平台,帮助他们排解忧虑,鼓励他们勇于尝试,消除对学习外语的恐惧感,逐步克服学习外语的心理屏障。如果能够的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成功调动其热情和注意力,使他们对俄语充满激情,那么学习就会变成一种享受,学习的效果会有很大改观。

  三、在视听说课设定中培养非智力因素

  俄语视听说教学中,要把非智力因素培养与视听说课训练两厢结合,可以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 建立适宜的评价体系。评价具有衡量教学效果、发现存在问题、指明教学方向、调动师生积极性等功能。以往的评价体系忽视了俄语学科的特点,系统的语言教学被认为的强行切割成零碎的知识点,只侧重知识的简单、机械化的学习、记忆和考评,以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分数的作用被无限放大,忽视了俄语学习的人文性。俄语视听说的评价应适应学科特点,学生的课堂互动、听说读写均被纳入考评系统,评价方式的转向必然引起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的方式的转变。评价方式的转向必然引起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的方式的转变,学生可以从单纯的应试学习中解脱出来,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重新燃起对俄语学习的兴趣。
  2. 采用亲切的教学方式。如果一种语言的学习,在教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机械的记忆、理性的语法逻辑思考,而少了应用的激情,学生的学习无疑是痛苦的,因为他们就无法体验到语言的文化内涵和蕴含的魅力。视听说课,采用的是贴近生活的教材,采取的是声光电等科技手段综合的教学手段,以感官上良性刺激为纽带,要传授给学生的不只是语言知识,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域外人文素养,引导学生身临其境的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以切实的互动性平台提升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3. 适当拓展的学习内容。俄语学科作为一种语言体系的教育,与其他学术学科存在着一定的区别。让学生爱上俄语课,就要注意培养形成语言文化的素养。这应该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靠几篇课文是根本不可能达到目的的。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本以外寻求载体,进一步拓展学习内容,开展如文学社、话剧团、读书会、影视剧评论会等等,都应是俄语视听说拓展教学范畴内的应有之义。俄语的学习,视听说课起到的应该是引导学生课外学习、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课内外的学习紧密联系,使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成为俄语视听说课的必要外延。把学员从课堂成功引导到课外,应该看成是视听说课成功的标志之一。
  在视听说课程的设定过程中,还必须注重以下几点:
  一是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活动。视听说各环节都应当重视学生们的主体作用,针对学生特点和兴趣设定课程,强调在“做中学、用中学”。
  二是注重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视听说教学课的目的就在于激发学生兴趣,以兴趣学习带动主动学习,核心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要善加引导,在视听说教学之前,要求学生收集材料、材料; 在教学活动之中,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基础之上,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学生在项目实施前自主搜集的资料在小组范围内共享。
  三是注重题材的多样性。注意采集新闻热点、影视大片、历史重大事件等影视媒体素材,着力形成集知识性、趣味性、多样性于一体的教学平台,增强学习的带入感。善于多角度取材,向学生充分展示真实的俄语应用环境和丰富多彩的交际场景,增强学生对俄语交际情景的感性认识。
  四是建立资源共享平台。视听说课教师虽然课堂口述教学内容较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学工作量的较低。相反,对于教学资源这一视听说课的核心,往往需要大量时间和心血去选材和准备。视听说课教师之间应建立共同开发平台,成果共享; 应建立统一的多媒体资源库,建立开放性接口,学习者或教师都可以成为资源的贡献者和受益者,实现教学资源的师生共享。

  【参 考 文 献 】
  [1]崔丽莹. 外语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及其策略[J]. 高等农业教育,2003( 1) .
  [2]李滟波. 非智力因素与外语学习[J]. 山东外语教学,2001( 1) .
  [3]班文涛. 漫谈俄语视听说课[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 5) .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