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财经高校审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改进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7-05 共1615字
论文摘要

  一、财经高校审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1.招生规模

  以 2010 年的招生数据为例,我们发现各财经高校审计专业的招生规模互有区别。规模最大的是以审计为主打的南京审计学院,其 2010 年的招生学生数是 138人;浙江财经学院和安徽财经大学的审计专业学生各有100 人;规模最小的是吉林财经大学,只有 35 人。平均而言,调研高校审计专业的学生数是 80 人左右。

  2.目标定位

  就审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而言,各高校显示出不同的目标。第一类院校以培养“能够胜任审计工作的专门人才”为目标,即突出强调学生的审计专长,典型院校是南京审计学院、安徽财经大学和吉林财经大学;第二类院校则对学生培养方向的设定更为宽阔,不专门强调审计职业,而是以塑造复合型、应用性的财经人才为目标,代表院校有天津财经大学和浙江财经大学;第三类院校对审计专业学生的培养甚至超出了财会领域,典型院校是山西财经大学,其以培养“能够从事审计鉴证、资产评估、工程预算、管理咨询、会计服务、税务筹划等工作的人才”为目标(见表 1)。
  各高校审计专业目标定位与专业课程开设表
  3.课程设置

  首先,就数量而言,各财经高校审计专业一般开设5~6 门的审计课程,但多的如南京审计学院设置了 8 门审计课。其次,各高校都开设有一些基本审计课程,如审计学原理、基础审计学、内部审计和财务审计等。第三,为顺应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各高校有针对性地开设了一些审计课程。最后,各高校也基于自身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开设了一些特色审计课程。

  4.办学特色

  我们对各财经高校审计专业的办学特色予以了总结,如表 2 所示。可以看出,各财经高校审计专业的办学各有侧重。南京审计学院将现代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工程管理学等内容与审计专业教学相结合;天津财经大学强调审计专业的双语教学,并设置了计算机模拟实验室;浙江财经学院突出了专业的实践教学,构建了实践、实习、论文和创业四环节的教学体系;山西财经大学注重资产评估相关内容的学习和培训;安徽财经大学强化学生审计问题实际处理能力的培养;吉林财经大学将审计专业校内实习与校外实践相结合.
  各高校审计专业办学特色总结表
  二、财经高校审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改进

  1.控制招生规模,强化精英教育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效果的进一步显现及未来人口出生率的降低,以后我国高考的学生数将逐年下降。基于此,为了实现精英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审计人才,各财经高校应严控招生规模,在维持目前招生水平的前提下,有可能的话还应逐渐降低招生规模。

  2.明确目标定位,培养财经人才

  尽管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是审计学,但教学定位不应只限定在审计,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审计的重要性在经济活动中的各方面都得到体现,如政府部门的经济效益审计、高级管理人员的离任审计、上市公司财务审计等。因此,财经高校审计专业以培养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财经人才为目标。

  3.优化课程设置,实现与认证教育相结合

  与其他行业的显着区别是,注册会计师审计是一个职业化的行业,从业人员需获得相关资格认定。因此,为了帮助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进行准备,我国财经高校审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与国际会计师资格考试相结合,将相关会计师资格考试的课程纳入审计专业的本科教学中,在引进先进教学体系的同时,帮助学生尽快通过相关资格考试。

  4.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目前,财经高校的审计教学基本上局限于课堂讲授,教学内容局限于书本,教学方法局限于灌输。审计与其他专业不同的是,它更多的是要解决“怎么样”(会计信息和其他经济信息是否合法、公允)以及“为什么”(以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支持所作的审计结论)的问题,需要很高的职业判断能力。因此,我国财经高校审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还应加强实践教学,通过学生实践的方式提高其职业判断水平。

  参考文献:
  [1]梁素萍.审计专业人才培养新思路———基于审计实验教学模式设想,《会计之友》,2009第1期.
  [2]饶艳超,陈建勇和袁也.计算机审计专业人才培养及教学问题研究,《会计研究》,2008第10期.
  [3]杨东平.高职审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第8期.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