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小组合作学习法在高职法律课中的使用和效果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6-11 共5495字
论文摘要

  当今世界发达国家普遍重视高等职业教育,把它作为人才输出的重要手段和人才培养的方向之一。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由最初的规模扩张正向现在的内涵建设发展过渡。其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课堂教学建设,改革课堂教学手段和方法,是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措施。各高职院校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和创新,加快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逐步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产生学习动力,发展学习个性,变教学为导学,突出学生以小组形式的参与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以“学生的学法”为具体研究内容,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价值取向的创新教育模式。

  一、合作学习教学法的基本理论
  
  合作学习教学法是在教学中运用小组,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以“生生互动”为主要价值取向,并辅之以“师生互动”、“教师间的互动”以及“完全互动”等内容。完整意义的教学过程本来就是“教”与“学”的统一,“教”为“学”服务“,学”是“教”的落脚点,科学的教学观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这个主体。合作学习的目标在于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并把合作学习与主体参与、差异发展、体验成功并列为四大教学策略。这种活动方式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双边共同活动的过程,两者缺一不可。“学”是活动的主体“,教”是活动的主导,能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双方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教学活动的最大效应,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符合“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现代教育观。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古老的教育观念和教学实践,其源头可以追溯到人类纪元初期,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在西方,早在公元 1 世纪,古罗马昆体良学派就指出,学生们可以从互教中受益。1806 年合作学习小组的观念从英国传入美国,受到美国教育家帕克( Park) 、杜威( Dew-ey) 等人的推崇并被广为应用。这种学习方式最初主要被用于中小学校的各科教学,并在20 世纪70 年代中期至80 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逐渐形成了一种较为完整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因为其实效显着,受到世界各国教育界的推崇,并成为一种主流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如今合作学习法在英、美、德等大多数西方国家的大中小学教育中已被广泛运用,并逐步发展为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合作学习在西方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历史发展,已经探索了诸多的方法和策略,如团体调查法、小组活动比赛法、共同学习法、小组教学法、思考交流法等。

  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古典的教育名着《学记》中就有“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记载,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中国古代许多私塾也采取“高业弟子转相传授”的办法教学。然而合作学习教学法这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在我国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时间并不长,目前主要是针对中小学校的英语、数学等科的教学进行实践和研究,也创造出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合作学习模式,如自主 - 合作 - 探究的学习模式。在法学教育中,台湾学者李敖曾着书强调了互动式教学六法中的合作学习法,但是在国内法学教育中关于“小组合作学习法”的实践和研究则相对较少。

  二、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在高职法律课教学中的应用
  
  ( 一) 明确教学目标
  合作学习法的教学实验将通过改革传统教学的诸要素,对法律教学的教学素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及完善,从而创设一种积极、开放、动态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法。“以做促学”,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使法律课程的教学质量得以真正提高,使学生的司法实践操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乃至综合素养整体提升。合作学习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在开放式、探索式的学习过程中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法律基础知识,学生出勤率高,学习态度踏实,能对深奥的法律知识有更形象和丰富的理解。同时,教师应格外重视合作效果的信息反馈,对合作小组予以恰当的评价、并实施一定的激励政策。这样各小组成员在小组长的带动下,在组织这些有意义的课内外活动中,增进了了解,加深情感。此外,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法律职业岗位有了更多的认识,对相关法律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以及能力要求也更清楚,自身的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 二) 分配合作小组
  合作小组包括课堂中正式的、课后非正式的,以及实训环节中相对稳定的合作小组,使学生在不同的环节得到锤炼。首先,教师应重视课堂座位的编排以及课后小组的整合,引导学生认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建立互相信任、团结互助的合作小组,合作小组成员以 8 至 10 人为宜,每组设小组组长一名,记录员一名,汇报员一名。合作小组的分配方式包括: 同组同质、异组异质或者同组异质、异组同质。同质合作小组在完成某种学习任务的时候,由于基础相同,他们才能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能力。例如有些同学能够适应并且也喜欢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可以在一些问题上达成共识,从而得到跨越性发展。但是,在组建小组时也不能完全听任学生自由组建同质合作小组,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别、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以至社会家庭背等方面的差异来安排小组成员,同组异质、取长补短,异组同质,分组竞赛。其次,任课教师要选择最佳合作时机,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合作学习是在个人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是独立学习的升华。合作学习有三种情境: 个体性、合作性、竞争性,它不但强调集体荣誉而且重视个人责任,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地把握时机,选择有合作价值的内容,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既发扬了教学民主,又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机会。

  ( 三) 设计合作方式
  1. 小组情境表演合作学习法。模拟法庭是法律课程中非常重要的实训内容之一。情境表演超越了传统的模拟法庭形式。任课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展现知识产生发展的实际背景,设法激活学生已有的法律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新旧对比,同化新知识,从而使学生看到法律知识的来龙去脉,体验到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事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直观情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表演趣味。具体步骤为①教师讲解相关内容后分配各小组表演任务; ②各小组按照教师分配任务完成表演准备工作,例如分配小组成员撰写调解方案,现场模拟调解等; ③各小组进行职业场景设置( 律师事务所、法庭、公司、法律服务所等) ; ④各小组进行角色人数设定以及分配( 律师助理、有关当事人、法官、法律服务者等) ; ⑤各小组按照案件处置训练步骤分别进行情境案例表演; ⑥教师分析( 感知-理解-深化) .除基本理论知识外,合作小组同学要熟悉相关职业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和核心职业能力,如诉讼代理人、律师助理、法律服务工作者的主要工作任务等等。

  2. 小组法律辩论合作学习法。伏尔泰说过: 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扞卫你说话的权利。首先,对于学生容易混淆或者存在争议的教学内容,由教师提出问题或者罗列争议的观点,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教师选定辩论内容并分配各小组任务; 其次,小组成员内部分工合作完成小组任务( 小组合作分工学习、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学习) ; 最后小组成员内部展示学习成效,推选口齿清晰,思维敏捷的辩手代表。这种教学方式,通过同学之间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锋,畅所欲言,潜移默化地训练学生作为未来基层法务工作者应有的法律思维和法律精神。

  3. 小组知识竞赛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从示范开始的,竞赛式教学法弥补了示范的不足。将学生进行分组知识竞赛,使学生能逐步熟练运用基本的法学分析技能和相应的法学知识。在知识竞赛中,教师能及时发现问题,帮助学生了解技能的含义和运用方式,并通过亲自对技巧运用的展示,使学生掌握法学分析基本方法和知识点。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形成严谨的法律逻辑,同时对学习“法言法语”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4. 小组交流研讨合作学习法( 小组举办讲座合作学习法) .任课教师在课程内容上要密切关注司法改革,及时讲解最新立法动态、相关司法解释,教学进程紧跟国家法制建设,使该课程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应用性。例如针对 2012 年 8 月 31 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 < 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 的 > 决定》布置各小组理论学习任务( 阅读材料和读书记录) ,进行交流研讨。需注意的是教师要给小组成员提供充分的讨论、交流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充裕的时间,不能让合作学习成为优秀学生的一言堂。

  5. 小组集体阅读、观摩影片合作学习法。借助文学作品的情感力量对学生产生触动和影响,使其体会到“内心向善,同情弱者”是法律工作者的重要品格。具体步骤为①教师讲解相关内容向各小组推荐法律文学作品和影片; ②各小组自行确定具体的法律文学作品和影片; ③各小组安排时间进行集中阅读和观摩; ④合作小组内部之间讨论并交流心得( 读后感、观后感、在线交流等) ; ⑤各小组之间讨论并交流读后感、观后感( 讲演法、反思法) .例如,很多学生在观摩电影《马背上的法庭》之后纷纷落泪,他们深切地感受到法官不是法律的奴隶,司法的过程也不是流水线生产,法律的局限性和概括性以及现实生活的复杂性决定了个案的正义总是与法官的意志、价值观、学识等密切相关,因此,法官应提高学识和素养,以足够的智慧驾驭司法活动。

  6. 小组调查访问合作学习法。以往法律课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主要途径,从而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严重的依赖心理。调查访问教学法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使学生懂得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如何恰当地学到相关的知识。教师在讲解相关内容后分配各小组调查访问任务,如采用个别采访、问卷调查、表格调查等形式到学院附近基层法院、司法所、律师事务所等调查其司法为民的具体措施,访问法院的法官、律师等,并制作一份相关的书面社会实践与调查报告。

  三、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在高职法律课教学中的效果分析
  
  由于近几年高职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这种状况导致高职院校生源质量急剧下滑,良莠不齐,致使职业教育成为“非优等生教育”的代名词。“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 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 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可见,要成为一名称职的高职教师,在授课中,要尽可能多地要求每位同学,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每位同学,让每位同学对自己都有信心; 要区分高职学生与高教学生外部的群体性差异,也要区分高职学生内部间的个体性差异,扬长避短,因才适用。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立足于高职院校。学生是受教育者,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使学生具有充分的动力,主动学习,善于学习。同时,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打下“终身学习”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在这方面,合作学习法无疑是有积极的作用。通过教改实验、问卷调查、访谈座谈、考试成绩等多种实际、客观、综合的评价分析方式,我们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相对传统教学法而言,具有以下优点: ①教学手段符合高职学生特点,学习目标和任务明确,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和生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②学生积极性高、自主性强,职业能力得到训练,法律理念认知水平和逻辑思维水平得到提高,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③创建教师情绪良好、学生情感积极、课堂气氛和谐的课堂最佳合作情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竞争观、合作观和养成良好的社会协作技能,在法学知识教育中促进人文素质培养,提高了学生就业时的市场竞争力。

  然而,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是把双刃剑,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 ①合作小组内部学生的成绩考核问题。合作小组成员大部分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但不可避免也有少数学生很漠然。因此,如何对合作小组内部学生的成绩考核问题将是这种教学方法要继续完善的一方面内容; ②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待提升。教师要开展好合作学习法教学,自己首先要熟悉自己相关专业所对应的专业要求和职业要求。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强化对教学技能以及教育心理学的学习。例如合作小组分配原则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组内成员各有差异,又有互补作用,这样就对教师的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合作学习是在个人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法律课教学中,基础理论的阐释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应从启发者的角度,通过条分缕析,启发学生沿着教师的逻辑思路深入思考; 同时借助于提问和暗示,引导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并举一反三! 在此基础上,教师再选择最佳的合作时机,合理、适度地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等等。

  教学的艺术不仅仅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培养人,就是培养他获得未来,快乐的前景的道路。作为 21世纪的高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转变教学观念,做到职业教育与能力本位相接轨,要通过教学研究、探索,发现新规律,形成新的教学理论、方法。如一味遵循传统教学方法,墨守成规,则难以适应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的要求,成为落伍者。诚然,合作学习绝不已经是一种十全十美的教学模式,还有很多相关问题需要我们关注、思考和解决,这些都将不断鞭策我们继续努力、勇于探索,从而取得更多、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福泉。 我国合作学习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 6) .
  [2]宋安妮,刘莉丽。 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基于“合作学习”的大学英语教学[J]. 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2010( 5) .
  [3]曾琦。 合作学习研究的反思与展望[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 3) .
  [4]张奠宙,黄荣良。 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合作学习---以数学学科为例[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7( 12)。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