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微观经济学知识讲授的方法革新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6-11 共3855字
论文摘要

  《微观经济学》是教育部规定的高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在培养合格的经济类创新人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要求执行教学任务的经济学老师,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更新教学内容,适应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学习经济学不是为了大家以后都成为经济学家,这门课更重要的目的是,教给人们一种思维方式,就是Think like an economist(像经济学家一样的思考)。因此,在讲授各个知识点的时候,应该不断地与现实经济相结合,一方面使理论与现实互相印证,另一方面也鼓励学生尽快培养“经济人”(也称为理性人)的思维方式。

  1、使学生成为“当事人”

  经济学教材中首先强调了尊重消费者选择权的前提下实现消费者利益最大化。高等教育过程中,学生也是一名知识的消费者,要想实现学生消费者的利益最大化,必须尊重学生的消费选择权。传统课堂上教师“独白”学生“默默承受”的过程,学生无权决定自己的消费方式,无法享受到消费的快乐效用,也难以实现能力的提高。

  实际上,高等教育过程不是简单的知识“消费过程”,而是人力资本投资的过程,在得到消费快乐的同时还要实现学生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人力资源的回报率。经济学理论作为一种人文资源,应当把学生作为知识的“当事人”,创造平等的教学氛围、有选择性的课程体系和充满探索激情的教学领域,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知识的获取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个性需求,针对个性需求设计适合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开展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每传授一个知识点,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并且能够提出相应的问题,进而运用所学理论来回答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知识消费过程。

  2、多问多答

  学生勇于提问、勇于回答问题才能培养出创新能力。据2001年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一份调查显示:课堂提问中,学生从不打断教师的讲课,提出自己的问题的高达93%,学生从不针对教师讲解的观点,提出不同意见的高达91%,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相互质疑的机会非常少。在微观经济学讲授过程中,我们设计了多问多答环节。对于某一个知识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相应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学生可以自答,也可以互相回答;对于同一个经济学问题,不设置标准答案,让每位学生都提出自己的看法,只要回答符合经济学理论逻辑,并且能自圆其说,老师就会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的学习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分析能力,提高了知识运用的创新水平。

  通过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为主动的知识运用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3、教学内容的精心安排

  与其他学科相比,微观经济学内容多、模型多、难度也大。教学内容的改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妥善处理好数学模型与经济运用的关系

  经济学中使用数学分析工具是必不可少的,其中数学模型的构建和运用有一定的难度。微观经济学理论对于初学者来说比较抽象,教学过程中,重点理解经济模型的理论涵义的同时,尽量以简单的容易理解的方式把模型知识传授给学生。强调模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现实经济中的实践运用,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乐于接受。

  3.2多运用案例知识,愉快教学

  教育家斯宾塞指出: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学生于快乐之中掌握知识。“愉快教学”要求创造快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集中学生注意力。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实中的经济案例就是一种愉快教学的体现。

  下面是几个有代表性的例子。

  分工协作的好处。“分工协作”理论是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的经典思想,分工使工人专门从事某项操作而提高劳动效果。在讲解分工协作的好处时我们运用了中国寺庙中弥勒佛和韦陀佛的案例:弥勒佛热情快乐,可以招来更多的香火,但他丢三落四,不会管理账务;而韦陀佛却是管账的好手,但他成天黑着脸,太过严肃。佛祖把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勒佛坐在门口负责公关,而斤斤计较的韦陀佛则坐在后面负责财务。

  在两人的分工协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这个案例既符合中国国情,又易于理解,学生很快就领会了分工协作的好处。稀缺性与选择。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人们必须在资源的诸多用途中作出选择,选择最有利的资源使用方式,使现有的资源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为人们创造尽可能多的财富。但是选择就意味着放弃,因为你选择了资源使用的A方案,就必然放弃了这些资源能够用于B、C、D……其他方案所可能带来的收益。因此,有稀缺就必须作出选择,有选择就必然有放弃。如果爱情能够与稀缺和选择相联系,爱情也可以成为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在讲授这一环节中,可以联想到一首歌中的歌词“十个男人七个傻,八个呆,九个坏,还有一个人人爱。”说明在女性的眼中,好男人只占全部男人的十分之一,因此,好男人也是一种稀缺资源。你喜欢好男人,其他女性也喜欢。对于男性也是一样,选择一个出身穷苦家庭的漂亮美眉就有可能失去一个相貌平常的富婆,选择花前月下就有可能失去升职的机会……。每个人的工作、生活都与选择相联系,可以找到很多与选择和放弃相关的例子。这些例子与现实联系紧密,通俗易懂,学生也乐于接受,对知识的理解也很有帮助。

  均衡的理解。均衡指一种相对静止的平衡状态,比如在供求均衡时,就是供给和需求相等的状态。微观经济中“均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并且它出现在不同场合中的具体涵义又是不一样的。怎么能更好地理解“均衡”呢?在讲授中我们联系到了现实中这样的一个例子,一位女性朋友想买一套房子,她希望这套房子的面积足以让丈夫在家里待得住,又不至于大到让婆婆觉得非要搬过来住才不浪费空间。这就是一个均衡问题。现实生活中,人们要面对的均衡问题随处可见。比如做生意,也是一门寻找交易各方利益均衡点的艺术。由于不同的人审美观不同,对均衡的理解也不一样,因此,与不同的人合作,就会有不同的均衡点。而均衡点具体落实在哪个点上,往往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客观标准,很大程度上受主观的影响。也就是说,所有的均衡都不是人们预先所能设定的均衡,而是当事人在彼此博弈的过程中实现的均衡。所有谈不成的生意或合作不下去的项目,都可归结为交易各方对利益均衡的不同认识,而又找不到一个共同认可的均衡点。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指的是选择某种方案时你所放弃的其他方案可能带来的收益,因为资源的稀缺性,有选择就必然有放弃,放弃就会产生机会成本。比如现实中,很多有钱人都有婚外情,而且离婚率也比较高。为什么?用经济学的概念来解释是,男人有了钱之后,专一地与妻子相守的机会成本会变得很高,因为富有的男士通常都会吸引不少女性的靠近,其中不乏优秀的女性。若他选择继续和妻子专一相守,就意味着要放弃和其他可能是环肥燕瘦如花解语的女性风花雪月了。惹来千古骂名的陈世美,抛弃糟糠之妻秦香莲,和公主成了亲。若不从道义上看,而从经济学的角度理解,也是个机会成本的问题。与现实相联系的案例还有很多,只要精心组织,就可以与教学内容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3.3先进教学手段的采用

  使用先进的教学工具,如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等,把深奥的经济理论、复杂的图表、模型等以图、像、文、声并茂的形式,生动、形象、简洁、直观地演示出来,既能增加课堂上的知识信息量,节省教学时间,又能活跃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推动学生理解和掌握枯燥、抽象的经济理论,同进也能促进教学方法的规范化、科学化。

  4、实践性教学

  过去我们往往只注重课堂教学,不重视理论知识在实践生活中的运用。其实,实践是获取和消化知识的重要途径,并且它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习了经济学理论,不去现实中亲自体会,学生很难真正理解,更不会去运用它。微观经济学理论与现实中的各个方面密切相关,每一个知识环节都可以到现实中找到实践的领域。比如:供求知识,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考察某种商品的市场供给和需求状况,亲身体验商品世界中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的过程,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供给和需求规律了;在讲授消费者行为理论时,可以让学生以一名消费者的身份去体验消费者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在消费实践中理解效用的主观性以及提高消费者效用的方法;在讲授生产者行为理论时,让学生站在一个生产者、一个企业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可以到现实中寻找某一个企业加以考察,或者自己模拟一个企业来实践生产者利润最大化的实现过程;在讲授市场结构理论时,针对四种不同的市场类型: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和垄断市场,让学生自己到现实市场中寻找这样的市场和厂商类型,通过与现实的结合,能更好地掌握四种市场结构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各自的重要特征;在讲述企业的性质时,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科斯定理,可以在实践中寻找一些会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考察它们在减少污染排放过程中运用了哪些经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安排经济实践活动是对教学内容的重要强化和补充,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有互相促进的效果。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微观经济学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因为这一理论学科对现实经济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学无止境,“教”也无止境,为使高校学生真正掌握这门专业技术知识,创新和改革教学方法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知识传授者们坚持不懈地努力,这也体现了我们对经济发展更快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文岚.高等教育大众化后西方经济学教学的思考[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2):209-211.
  [3]胡朝举,高雪.高等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J].科技信息,2008(36):69-72.
  [4]金明善.经济学家茶座[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5]丁娟娟,丁敏.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当代教育科学,2008(9):61-62.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