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发展农村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1-27 共5534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探究
【第2部分】农村信息化发展开题报告
【第3部分】农村信息化推进分析绪论
【第4部分】农村信息化含义与发展意义
【第5部分】 发展农村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第6部分】农村信息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7部分】农村信息化模式构建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三章 发展农村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3.1农村信息化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3.1.1城乡居民共享信息资源不对称,数字鸿沟较为明显

  与城镇相比,城市与农村在信息资源共享上存在倾斜,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在基础信息设施上的差距仍然体现在信息分布的密集性和范围上。因为现代城市中已有着丰富的无线网络资源,而农村家庭相对拥有的信息资源服务却仍然少的多。农村家庭的“四电”普及率(广播、电视、电话、电脑)还明显偏低,尤其是“四电”中的最后一电。农村网民数量远远低于城市,据电信部门提供数据,我省互联网IP地址总数有560万,而农村IP地址仅有100多万。

  2、信息化应用水平存在一定差距。目前农村信息化更多地应用在指导农业生产和基本娱乐方面,将其作为生活甚至是学习的工具的比例则较小。此外,我国农村地区的受教育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尽管党和政府早已推行了九年义务教育,但只是部分地区和年龄层的人享受了资源,这并不能使青壮年农民的文化水平得到大面积的改善,这在我我国西部的某些贫困地区体现的尤为明显。农民的文化水平的低下大大地抑制了信息的推广和应用,偏远地区的农民仍然无法掌握运用对于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以及农业技术信息,由此可见农民的信息文化水平对信息化作用的发挥有着深远的影响气3、获取信息的能力与意识存在较大差距。除占少数的文化层次比较高、头脑灵活的种养大户、经纪人、村干部、学生、外出务工人员等人群外,更多的农民因受到多方面条件的限制,并没有获取和应用信息的意识。

  3.1.2多部门都应统筹推进农村信息的统一

  在各级政府的带动下,农业信息化发展正在稳步提升但有多重标准评价目前我省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缺乏统一的标准。对于认识农业信息化与农村信息化内涵上不一致的现象目前有着各种不同的评价标准,农村民生急需的信息化指标也尚未建立,如文化、医疗、教育方面等;各部门考核优秀型示范村镇的方式标准都不一样,因此我们应该更加科学的计划发展的方案;农村信息化相关标准及技术均缺乏规范,影响到信息的利用及兼容性;农村在理解信息指标方面也有分歧。缺少有利于广泛参与的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是造成这些不统一的根本原因,如果这问题不解决,就会影响农村信息化科学的发展,造成资源浪费。

  3.1.3信息资源建设依旧分散,实用易用信息延伸不足

  湖北推出“12316”省级“三农”热线服务平台、“农信通”和“手机报”等三个农村信息化服务建设项目希望能够解决“最后一公里”这个问题。但各地信息化建设仍存在差距,资源分散,信息更新慢以及质量不高,缺乏统一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是信息进村入户目前的显着问题,信息化建设目前对新农村建设还没发挥作用。县域部门主要集中了农村信息化发展的主要资源,但还没有切实的结合农民的信息需求,导致了实用、易用的信息资源的依旧缺乏。

  3.1.4农村信息化建设仍然有很多道路要走

  农村依旧处于信息化手段普及的初期阶段,首先建设农村信息服务体系需要的大量基金还有待解决,否则无法保障长期规律的运转;其次,国家及政府还并未重视制定运用信息化农业的激励政策,现有的省级相关奖项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的出入。想要实现“工业引领农业、城市扶持农村”这一理念,只注重科技创新而忽略技术普及的做法是存在缺陷的,这将导致社会力量很难积极的参与到农村信息化建设中来。

  3.2 发展农村信息化存在问题的对策

  3.2.1培育农村信息化发展的优良环境

  1、法规需完善,标准需合理,全面推进农村信息的信息发展

  为了有效保障农村信息工作的进程,加快制定与其相关的管理制度,推动建设逐渐的向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我们应该对与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和信息采集、加工、分析、共享、发布(服务)等方面、环节,建立相应的制度。研究制定相关的软硬件技术标准、数据标准、信息釆集和处理标准等,重点制定农村的信息采集、存储、加工、处理标准和信息服务规范,加快制定农业的信息分类和编码的标准。

  2、加强领导,切实规划

  社会信息化总体规划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一定要纳入农村信息化工作,加强组织以及领导。农村信息化的领导小组必须做好规划管理与监督工作。当局必须履行其职责,与农村农业部门负责传达信息的整合密切合作;信息产业厅负责提供设备保障,技术支持和应用培训;财务部负责协调财政,规划和农村信息化投资基金的密切监督使用效率;通信,广电部门负责,尽快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在农村地区的建设
  
  3、加大投资基金并寻求多元化的投资

  新农村的建设,开展了政府“三农”的支持和保护,不仅提高了农村信息化融资体制的多样化,同时也加大对农业科技从事研宄,基础设施和人员培训。各级政府应该发放资金,给予一定的支持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尤其是农村信息化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设施落后,开发也发落后的地区。重点项目在信息技术农村上扩展为一项极具影响力典型项目。政府财政在信息技术,加大资金投入,推进农村信息化的发展。

  4、大力发展农业,提高农民信息装备的消费能力

  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有利于形成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农民收入的问题就是“三农”问题,也是农户家庭信息设备拥有量的问题源头。要想推广信息化,前提是要保障农民在信息化产业的基础上有着持续增高的产率,这也能够保障农村全面小康的道路,我们应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生产,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进而提升农民信息装备的消费能力。

  5、大力提髙农民的整体文化素养,培养农名成为农业信息化的主体

  目前所进行的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资只是政府对其进行的阶段性投资,若着眼于长期的发展,应将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建设方式逐渐从以信息基础为重心转变为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培育并重。与此同时还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民受教育的水平,为农业技术培训开通多个渠道,从而普遍提高农民的素质,培养出有技术、有知识、有经验的专业科技人员。并且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民对信息化的认识,令其有意识地、主动地了解市场信息和信息技术。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