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都市农业概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1-09 共3706字

  第 2 章 都市农业概述

  2.1 都市农业的概念

  综合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都市农业是指地处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充分利用大城市的科技、人才、市场、信息、资金、装备等资源优势进行农业生产及相关活动,并紧密依托和服务于城市的区域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和高效化的现代农业,是城郊型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其实质是城市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生产力发展到较高水平,农业和非农产业、农村和城市进一步融合,城乡差距逐渐消失过程中的一种发达的现代化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较,都市农业具有发展导向的差异性、农业功能的多样性、产业间的融合性等特点,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开放循环的产业。经济社会发展,城乡要素流动,一产必然向二、三产延伸,二、三产自然反哺农业,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业互促,是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高度融合,农业的内涵不断拓宽①.

  2.2 都市农业的功能

  概况我国学者对于都市农业的功能的探讨,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即:经济功能、社会功能、生态功能。

  2.2.1 经济功能

  经济功能由农业的产业特性所决定,是都市农业的主体功能。经济功能主要表现为:①保障新鲜农产品供应功能。都市农业利用现代科技技术与工业实力,大幅度地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为城市居民提供鲜活、鲜嫩的畜禽、蔬菜、水产品及果品,并体现出此类农产品的无公害、无污染、高营养、名特优的多种特点。②优化产业结构功能。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就业机会,通过适应现代消费使都市农业创造出城市经济的新型增长点。③出口创汇功能。冲破地域界限,依托大城市对外开放政策等优势条件,实现都市农业产品与国际大市场相接轨,形成大贸易、大流通的经济格局,极大提升农业附加值,加快农副产品国际、国内间的流转创汇增值。

  2.2.2 社会功能

  用于增强城市的文化内涵与提升农业的示范辐射作用,切实为都市居民提供接触大自然的场所和机会,从而创造出颇具都市特色的新型农业产业文化。社会功能主要表现为:①休闲旅游功能。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旅游、度假的场所,满足都市人农业观光、休闲、娱乐活动的需求;同时为人们提供放松身心的空间,以减轻生活及工作上的压力,达到强健体魄、舒畅身心的目的。②示范辐射功能。

  都市农业处在人才密集、科技物资完备、国内外交往频繁的辐射功能强的大都市,是现代农业的一种特殊形态,具有显着的辐射、示范、带动、展示作用。③社会稳定功能。都市农业具有稳定社会发展,满足城乡居民就业,推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功能。④文化教育功能。都市居民及青少年接触都市农业可了解农俗、农事、农情、农技、农知,促进城乡文化交流,中国传统文化可借助都市农业的发展而得以继续传承和发展延续。

  2.2.3 生态功能

  防治城市环境污染,改善自然环境,打造都市的绿化隔离带,营造宜人优美的绿色景观,维护生态平衡,保持都市宁静、清新的生活环境,并为未来都市发展预留空间,防止城市的过度扩张。生态功能主要表现为:①绿化环境功能。建立人与自然、都市与农业高度统一和谐的生态环境,通过发展公共绿地,开辟城市森林,开设观光景点,建设环城绿带,为都市人创造更加宜居的生存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②净化环境功能。减少柏油沙漠和水泥丛林对都市人带来的压力与焦躁,通过创立市民农园、农业公园、增加绿色植及发展景观绿地,打造城市之肺、城市空调,消纳城市产出废物,为都市人提供新鲜氧气,为城市净气降温,减轻城市热岛效应。③灾害防御功能。都市预留农田可在发生灾害时起到疏散空间、减轻灾害的作用。此外,都市农业的农地还能为未来城市化进一步发展预留空间,有效隔离城市的过度蔓延。
  
  2.3 都市农业发展模式

  从基本农业生产资料--农地的深度开发利用的角度,可以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都市农业概括为 3 类不同的模式:第一类是强调经济效益的高效型农地利用模式。以美国大西洋沿岸的巨型都市农业带和以色列高度集约化的农业为代表,该模式在生态经济系统中强化人的主动性而弱化自然环境的能动性。第二类是强调生态效益的生态型农地利用模式。以欧洲城市为代表,如德国主张的田园化城市、英国的森林城市等。该模式通过对都市农业发展进行法律、制度、政策等方面的规范,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第三类是兼顾生态和经济功能的都市型农地利用模式。以日本为代表,这种模式强调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耕作技术,把农业生产寓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之中,从而提供一定量的农产品和完美的公共产品①.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2.3.1 高效型模式

  是当代发达工业国家采用的主导模式,这种模式以经济效益为核心,运用资本和科技紧密结合型式,实现农地的高科技、高投入、高效率、高产出。该模式的特点是:综合运用组织管理、新设备和高新技术,采取知识替代资源、资本替代劳动的技术路线,使农业全面发展为市场化、自动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的现代产业,从而达到农业生产的高附加值、高效率、高效益。

  2.3.2 生态型模式

  该模式起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强调发展农业以可持续发展为优先目标。主要做法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少用或不用农药和化肥,而采用现代技术与传统有机农业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劳动密集投入进行农业生产,其结果是虽然生态效益显着,但土地的效益与产出较低。该种模式重点解决的是生态环境的改善,仅适用于农产品供应充足且供过于求、耕地资源丰富的国家。目前,世界上采用此种类型模式的国家主要在北美和西欧。
  
  2.3.3 参与型模式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充分利用都市提供的各种有利条件,在发展农产品生产和保持生态环境的同时,使农业更具观赏性。成为吸引市民参与的、带有观光休闲特点的产业。

  2.4 都市农业的特点

  都市农业与大都市发展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其特点为:①接受都市辐射,充分利用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及市场优势和辐射功能,开拓国内外市场占领域,提升农业商品化和专业化水准;②接受都市产业结构的布局调整,引入与都市相适应的现代管理经营模式,推进农村二、三产业快速拓展;③接受都市的市场配置资源,建立集约、现代、可持续化的新型农产体系;④利用都市的先进科技手段,发展规模化、专业化、基地化的生态高效农业和高科技农业;⑤综合发挥都市农业的社会、经济及生态功能,利用农业自然景观,建设各类农业公园、风景区和游乐场所,为城市添加优美的绿色观光景点;⑥利用都市优势,实现都市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使农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这些特点,表明发展都市农业是基于城市的发展而发展,都市农业服务于城市又依托于城市,因此,笔者认为,都市农业是中国城市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5 都市农业类型

  综合我国各地区对于都市农业的发展研究,虽然都市农业分类较为繁杂,叫法不一,但是核心内容归纳起来集中体现在四种类型。即:设施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及农业科技园区。

  2.5.1 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是通过采用现代农业工程和机械技术,改变自然环境,为动植物生产提供相对可控制甚至最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水和肥等环境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可摆脱对自然环境的依赖而进行有效生产的农业①.英美、荷兰等国家设施农业发展水平很高,设施农业的发展程度已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农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设施农业以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为主要手段,在缩短养殖生产周期、扩大栽培、提高产量、增加产值、调控农产品上市时间、均衡市场供应等方面发挥了极大作用,有效的丰富了都市的鲜活农产品市场,是我国发展都市农业的一种重要模式。因此,笔者认为设施农业是最有活力的农业新产业,具有高投入、高产量、高效益、高品质、高技术含量等特点。

  2.5.2 休闲农业

  休闲农业又称可为旅游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是将农业生产与观光休闲有机地结合起来,变农业生产区域为观光休闲区域、变自然农业为旅游观光农业的都市农业发展类型。因此,笔者认为休闲农业可使观光休闲者通过参与农田劳作、观赏农村景观、体验乡村生活,以达到调剂生活、休闲娱乐的效果,都市居民通过体验农业、了解农业,加深了对农业的认识。

  2.5.3 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①.它要求把发展农业与工业、服务业,发展农田种植与农林、畜牧、农副、渔业,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结合起来。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融合传统农业和现代科技农业,实现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形成经济上与生态上双循环,实现经济、社会效益、生态环境的统一。

  2.5.4 农业科技园区

  农业高科技园区是按照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要求,实施相对集中的项目、资金、技术、人力等投入,在对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进行适当改造和提高的基础上,建设一批具有现代化水准的农业生产基地和农业企业,为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优质服务和示范带动作用的区域②.因此,笔者认为农业高科技园区是一种全新的组织形式,是集科技示范区、科技辐射区、科技核心区三种功能为一身的现代农业集群综合体,具有独立的企业化运作模式,依托科研、教育单位等重要技术,以市场为导向,以转化科技成果为中心,发挥经营管理变革、科技带动、生产示范等重要作用,实现企业利润和农民富裕双增长效应。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