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基于主要矛盾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阶段划分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12-24 共5128字
论文摘要

  随着“2009 中国生态旅游年”旅游口号的提出和传播,生态旅游在中国大地异军突起,遍地开花,“泛化”、“异化”现象十分严重,很多旅游企业和开发商巧妙地利用“生态旅游”这个时髦词,以利润最大化和自利为主导思想,并没有将环境保护和当地居民的利益放在合理的位置。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进行生态旅游相关活动的最主要场所,自然保护区的首要任务是保护,在不妨碍自然保护的前提下,适度开发生态旅游,推行以游养保应视为成功之道。早在 1999 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有 22% 的自然保护区因开展生态旅游而造成破坏,有 11%出现旅游资源退化”。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势必会带来诸多问题,但是不能因为带来问题而不去发展,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才是最重要的任务。首先应该根据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当前面临的主要矛盾确定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发展阶段,然后根据其所处的阶段来分析生态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根源,并逐步解决,以促进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逐步走向正规。卢云亭、钟林生、田里等学者对生态旅游发展阶段的划分进行了一些讨论,大体上都是分为三个阶段,但是具体的时间段却各不相同。还有学者( 陈国阶等,2006) 将四川省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 泛生态旅游为主阶段( 2006 ~ 2015 年) ; 2) 准生态旅游为主阶段( 2016 ~ 2030 年) ; 3) 纯生态旅游为主阶段( 2030~ )。上述观点都是从宏观的角度综合地研究生态旅游思想的萌芽、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没有针对具体的自然保护区,没有从生态旅游内部矛盾的发展过程入手分析生态旅游的发展阶段,也没有将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与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阶段相结合。文中试图转换视角,重点探讨基于主要矛盾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阶段的划分研究,并与旅游地生命周期演化阶段进行对比,帮助更加清晰地认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发展问题,为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1 材料与研究方法

  1. 1 数据来源

  利用中国学术期刊网以篇名和关键词为“ 自然保护区” 和“ 生态旅游” 进行检索,2000 年至 2012 年( 10 月) 期间发表的有关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研究论文可以检索到 566 篇,通过整理可获得 405 篇关于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方面的科研论文。

  1. 2 研究方法

  在具体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阶段划分研究中主要采用两种研究方法,1) 文献分析法,收集近 5年来有关具体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论文和着作,并整理分析各个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为进一步阶段划分提供依据; 2) 咨询法,通过电话咨询典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研究提供资料和数据。3) 理论分析法,根据矛盾论的基本原理,结合旅游地生命周期发展的一般规律,以主导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主要矛盾演化为依据,科学划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发展阶段。

  1. 3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分布在大陆 28 个省区( 除天津、上海、重庆) 的 103 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77 处,省级自然保护区 24 处,市级自然保护区 2 处( 表 1) 。【表1】

  1. 4 研究过程

论文摘要

  通过文献搜索方法收集 2008 ~2012 年公开发表和出版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文献,按年份分类、筛选有关具体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文献。按年份分析文献,整理文献中重点讨论的具体自然保护区及其发展生态旅游面临的主要问题。将 2008 年 ~2012 年文献中分析的具体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合并,根据文献时效性原则,以靠近 2012 年的次序排列同一个自然保护区不同年份文献讨论的生态旅游问题。根据各个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确定其当前的主要矛盾。然后,通过电话咨询方式验证和修正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主要矛盾。在此基础上,结合旅游地生命周期的被动模式( 图 1) 和主动模式,确定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阶段划分的标准( 主要矛盾) ,并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科学分析具体的自然保护区所处的生态旅游发展阶段。【图1】

论文摘要

  
  巴特勒提出了旅游地演化的起步、发展、稳固、停滞、衰落或复兴六个阶段,因为巴特勒模型中旅游地的发展是在游客自发来到旅游地的推动下,旅游地进入起步阶段,在早期到访游客的传播下,旅游地的知名度逐步提高,游客人数也迅速增长,旅游地进入了发展阶段,此后游客对旅游地服务和设施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提出了强烈地需求,在此被动模式下旅游地旅游业逐步发展起来,所以巴特勒模型为旅游地生命周期的被动模型。旅游地生命周期主动模型的最大特点是旅游地旅游业的发展是在主动规划、开发与宣传营销的推动下旅游地进入生命周期的演化过程中。旅游地生命周期主动模型的四个发展阶段分别为:1) 导入期; 2)成长期; 3) 成熟期; 4) 衰退期。

  2 结果与分析

  2. 1 自然保护区发展演化阶段划分
  
  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的矛盾,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因此必须把过程中的所有的矛盾区别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着重抓住主要矛盾。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然而这种情形不是固定的,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的方面互相转化着,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起变化。基于此矛盾发展理论,根据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一般过程以及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相互转化,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阶段划分为 5 个阶段: 初始阶段; 发展阶段; 深入阶段; 完善阶段; 成熟阶段( 图 2) 。【图2】

论文摘要

  
  2. 2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阶段划分

  根 据上文中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对103处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进行划分,结果显示 60% 以上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处于发展水平较低的“初始”和“发展”阶段,不到 10%的处于“深入”阶段,只有 5 处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处于“完善”阶段,而我国目前还没有达到最高水平 - “ 成熟” 阶段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 表 2) 。【表2】

论文摘要

  
  吉林长白山、北京松山、浙江天目山、四川王朗和福建武夷山 5 个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是目前我国发展水平最高的,它们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规范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经营,通过建立有效地管理机制既保证生态旅游的正常经营,又要防止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和资源的破坏,这在中国是一个亟待破解的难题。除这 5 个自然保护区之外,广西大明山、贵州梵净山、江西井冈山、贵州雷公山、广西猫儿山、云南西双版纳 6 个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处于由“深入”向“完善”过渡的发展阶段,面临两方面的矛盾:1)大量游客对当地社区的影响日益严重; 2) 不规范经营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与资源的破坏。

  3 讨论

  3. 1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生命周期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演化是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主动模型中的高级模型,不但在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发过程中需要人为的规划、建设、宣传营销,而且在整个演化过程中都需要有强有力的控制和人为调节,才能保证健康发展,如果失控或者人为调节不当可能导致环境的破坏、社区居民利益受损以及社区或当地居民与游客的冲突等问题,如此一来自然保护区发展的就不是生态旅游了。由于生态旅游要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协调发展,在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成长期其增长率不会很高,到了成熟期其市场规模也会比相应的传统景区要小得多。站在世界发展现状的角度来看,人与自然矛盾越来越突出,保存完好的自然环境与资源越来越稀少,而人类追求“回归自然、体验自然、学习自然”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多,所以在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生命周期演化相对应的“衰退期”不仅不能出现游客的减少和需求的减弱,而可能会出现恰恰相反的情况,但是作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必须严格控制环境容量,不能以经济收益为导向。

  3. 2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矛盾
  
  按照辩证唯物论的观点,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的过程中,矛盾贯穿于一切过程的始终,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矛盾的普遍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其一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指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同样存在矛盾,这是矛盾的普遍性所决定的。发展生态旅游的自然保护区存在社区与保护区、游客与自然生态环境、社区与游客、经营者与生态环境、游客的需求与资源供给等一系列的矛盾( 图 3) 。【图3】

论文摘要

  
  这些矛盾的对立方也就是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 保护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与资源、当地社区与居民、游客、当地政府、开发者、生态旅游经营者、生态旅游从业人员、周边其他景区、当地相关企业、投资者、社会媒体、研究者等,它们之间的具体矛盾关系。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及其相互矛盾关系错综复杂,为了把握主要矛盾,可以总结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 12 方面的矛盾关系。1) 社区居民与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矛盾; 2) 游客活动与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矛盾; 3) 日益增长的到访游客与当地居民的矛盾; 4) 生态旅游经营与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 5) 无限增长的游客生态旅游需求与有限的自然生态环境的矛盾; 6) 规范经营与游客活动的矛盾; 7) 经营者的经济利益与管理者环境保护的矛盾; 8) 管理者人力、物力投入与自然保护区经济回报率的矛盾; 9)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规模与旅游相关企业不匹配的矛盾; 10) 自然保护区与周边景区争夺客源的矛盾; 11) 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高要求与社会媒体生态文明宣传低效率的矛盾; 12)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实践与研究者理论的矛盾。

  3. 3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发展阶段

  中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大多处于发展水平较低的“初始”和“发展”阶段,其面临的主要矛盾要么是丰富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尚未开发,而周边地区在落后的经济迫使下进行着大量破坏和污染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和资源的经济活动,要么是开发不足,效益低下,难以实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应有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约 10%处于“深入”阶段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面临着大量到访游客与当地社区居民的矛盾,表面来看主要是数量众多的游客干扰到了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以及旅游活动对本土文化带来冲击,从而引起了社区居民对游客的不满。但其根本原因是社区居民没有充分地参与到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活动中,未能从中获得应得的经济回报。因此,建立和完善社区参与机制是“深入”阶段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虽然只有不到 5% 的自然保护区处于“完善”阶段,但是它们面临共同的问题: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范经营的问题将会是影响中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能否走上正轨的决定性因素。在中国几乎所有的自然保护区都是在保护区管理部门的推动下开始生态旅游活动,在管理和经营上采用“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模式,这种用自己的左手管右手的模式,其结果是只注重经济效益,不会顾及当地社区及居民的社会效益,对于生态旅游造成的环境问题不仅不能及时、客观地解决,甚至会为了保证自身的经济利益加以掩饰。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2004 年 6 月天目山保护区管理局将保护区内生态旅游经营承包给天目山旅游建设有限公司,而天目山保护区管理局则以“裁判员”身份对该公司生态旅游活动进行监督,所获收益 3 成分管理局。天目山的举措虽然比左手管右手有所进步,但因为有经济利益的分成关系,管理局和经营公司的经济利益密切联系,所以在经济效益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情况下,管理局也通常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如果采用国外( 如法国) 国家公园管理模式,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部门的经费完全由政府财政支出,与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经营部门无任何经济联系,其结果就会是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对生态旅游没有积极性,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不仅不支持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而且还可能为其制造种种障碍,这就是中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亟待解决的管理难题。

  4 结论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发展符合旅游地生命周期的规律,其主要矛盾关系决定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发展阶段。基于主要矛盾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可以划分为 5 个阶段:1) 初始阶段; 2) 发展阶段; 3) 深入阶段; 4) 完善阶段; 5) 成熟阶段。当前中国大多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处于发展水平较低的“初始”和“发展”阶段,约 10%处于“深入”阶段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面临着大量到访游客与当地社区居民的矛盾,不到 5%的自然保护区处于“完善”阶段。

  参考文献
  
  [1]刘思敏,朱洪端. 生态旅游在中国的异化[J]. 绿叶,2012( 7) : 75 -80.
  [2]郭来喜. 中国生态旅游 - 可持续发展的基石[J]. 地理科学进展,1997,16( 4) : 1 -10.
  [3]张广瑞. 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 旅游学刊,1999,14( 1) : 51 -55.
  [4]卢云亭,王建军. 生态旅游学[M]. 北京: 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第一版) : 7 -27.
  [5]钟林生,赵士洞,向宝惠. 生态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第一版) : 1 -6.
  [6]田里,李常林. 生态旅游[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第一版) : 7 -9.

相关标签:生态旅游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