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城市社会学论文

从城市化和郊区化的维度对城市发展进行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刘老师
发布于:2014-05-20 共7133字


论文摘要  什么是城市发展? 目前没有一个比较完整且比较权威的定义。城市是生产、消费和服务中心,也是文化聚集高地,又是权力的集中点[1]。城市发展包含着复杂的社会运动过程,与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联系密切,其研究的学科跨度较大,故而成为多学科的研究对象。城市化与郊区化是城市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学术界研究的重要问题。关于城市发展的阐释大部分基于学科特点,从城市化和郊区化的维度对城市发展进行研究。所以,本研究从这两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城市化内涵探讨

  18 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以后,人类社会迈入了城市化时代,从英国开始继而席卷欧美并波及世界。

  “城市化”概念的首次使用源于西班牙工程师塞达在 1867 年发表的著作《城市化基本原理》,就城市化的涵义而言,一定程度上受“城市”概念的影响,但世界各国对城市的具体定义和范围界定存在不同的阐释。有的国家以人口规模作为界定标准,也有的国家以行政范围作为界定标准,还有的国家从历史和法律的角度进行界定。

  在美国,城市被定义为城市化区域( Urban area,UA) 和城市集群( Urban cluster,UC) 中的土地、人口和住房单位。城市化区域指人口至少 50 000 人的非常密集的住区( 无论土地是否被合法化为城市) ,在城市的核心区平均密度至少 1 000 人/km2,而在周围地区平均密度为 500 人/km2[2]。城市化地区可被看作典型城市,而不管其行政区划[3]。所以,就美国而言,城市化地区即为城市,可忽视行政区划的地域和界限。

  在欧洲地区,全欧洲范围内未有一个定义城市的精确标准,按照法国的传统定义,所谓城市是指一个连续的建成空间[4]。大部分欧洲人都居住和工作在城市地区,欧洲的城市人口大约有 3. 9 亿,约占全世界城市人口的 12% 或发达国家城市人口的38% ,作为一个整体,欧洲的城市化水平为 74% ,但国与国之间差异很大,既有接近 40% 的国家如阿尔巴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也有在 90% -100% 的国家,如比利时、荷兰和英国[5]104。可见,即使在同一个洲,国家与国家、城市与城市的发展差异很大,因而对城市的定义也就没有统一的标准。

  综合来说,关于城市化的大部分定义都是基于学科特点。经济学家往往强调产业结构的变迁,认为城市化是人们从农业向非农业转变的过程,是人口经济活动从乡村转向城市的过程,如 K. J. 巴顿认为,“城市是一个坐落在有限空间地区内各种经济市场———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等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状系统”[6]; 地理学家主要从空间角度强调城市化是农村地区的缩小与城市区域的扩张、乡村变为城市的过程,认为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居地,是聚落的特殊形态[7],法国地理学家潘什梅尔曾说,“城市既是一个景观、一片经济空间、一种人口密度,也是一个生活中心和劳动中心,也有可能是一种气氛,一种特征或一个灵魂”[8]; 人口学家主要从人口增长和迁移的角度出发,认为城市化是城市人口增加和农村人口减少、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城市人口规模不断增长的过程; 社会学家从人类行为的角度考察,认为城市化是人们所经历的文化教育、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的社会转变过程,主要关注社会结构的变化; 生态学家从人类生态系统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出发,认为城市化是城市生态位更加优化于乡村生态位的发展过程。在上述各学科对城市化的概念界定中,我们发现每个学科的观点确实反映、但也仅仅反映了城市化的一个侧面[9]。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学者突破学科的界限,综合各种视角对城市化的概念进行阐释,如英国帕乔内( Pacione,2003) 认为城市化包括三方面的含义: ( 1)城市化( Urbanization) :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增加; ( 2) 城市增长( Urban growth) : 城市和镇的人口增加; ( 3) 城市主义( Urbanism) : 城市生活的社会和行为特征在整个社会的扩展”[10]; 国内学者林拓教授认为,城市化涵盖两个过程,一方面是空间和农村人口的城市化,另一方面是地域社会和文化变迁的城市化[11],这不仅突破了地理空间的限制,而且从社会文化方面进行了解释。此外,还有学者从城市化的概念界定出发,认为城市化是一个多层次、多尺度和动态性的概念,需要在系统、全面界定城市要素、城市功能和城市内涵的基础上定义城市化[12]。

  总之,很多学者已不再局限于学科发展特点,而是从城市发展的内涵进行重新阐释和界定。但到目前为止,“城市化”这一概念仍没有一个比较完整且被普遍认可的定义。

  二、郊区与郊区化的多元阐释.

  郊区化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城市发展历史进程的角度来看,城市的最初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而城市化又带动了郊区化的发展,随着郊区化的发展,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现象。而郊区化与城市化相比,呈现逆向发展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城市人口和产业向郊区的迁移,从而引起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变化。

  关于郊区的概念有多种观点。如美国学者沃纳·赫希认为郊区就是城市周围,即与中心城市相比人口密度和工业化程度较低的地区[13],我国学者周一星结合行政区划特点,认为郊区是城市行政区域内,城市中心区以外的地域,包括围绕中心区的城市建成区[14],等等。与城市化内涵的阐释类似,学术界在界定郊区的概念时,大多从本学科的视角出发,经济学家往往根据中心城市与其周围地区的经济关系,人口学家根据人口密度和通勤方式,建筑学家根据社区的建筑模式,社会学家是根据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来确定郊区的概念,而即使在同一学科领域,不同的学者又有不同的视角和研究方法[15]。可见,很多学者都是基于本学科研究特点,从其研究的角度对郊区化的定义进行解释。

  学术界不仅关于郊区的界定有多种观点,而且对于郊区化的定义也呈现多元化的发展特点。如有学者提出,郊区化就是城市市区总体集聚扩张的同时,城市的人口、工业和商业从城市由内向外做离心运动的发展过程[16],认为中国的郊区化研究在“郊区化”现象这一核心概念上要与西方保持一致,才有可比的、至少类似的立场[17]。也有学者认为郊区化就是在功能上整合的人群向周围地域膨胀发展,不断扩大和分散的过程[18],还有学者从多方面对郊区化发展进行阐释,认为郊区化不仅指城市周围地区人口的增加和人口密度的提高,而且指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口数量和比例上升,不仅表现为农村利用土地的减少和城市居住地的增加,而且郊区呈现出工厂、学校、商店和服务网点的增加、通勤和交通量的增大以及地价的上涨等[19],这些学者纷纷从不同的角度对郊区化的内涵进行解释和界定,但目前,学术界对郊区化的定义也尚未达成共识。

  总之,城市化与郊区化不仅包括城市或郊区吸引力的增强、人口的迁移和城市( 郊区) 人口数量的增加,而且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化或郊区化可以看作一个系统,包含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结构等子系统,城市化和郊区化的过程,即是一个持续变化的动态发展过程,内部各子系统,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

  三、城市理论溯源与发展.

  早在公元前 3500 年左右,世界上就已经出现了一批古代城市,集中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随后,尼罗河流域和黄河流域也相继出现了一些城市。时至今日,城市已经发展了6000 年左右的历史①,城市理论的发展大大晚于城市,直到14 世纪,才有学者开始探讨城市发展与政治专制关系,如伊本·赫勒敦( Ibn Khaldun)②的《历史绪论》( Muqaddimah-An Introduction to History) 。随着城市的发展,研究城市的学者逐渐增多,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欧洲很多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围绕城市发展问题,创立了许多理论学说,这一时期的城市理论也多集中于欧洲。直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随着美国城市的发展和崛起,城市发展的理论重镇才逐渐由欧洲转移到美国。

    ( 一) 早期欧洲学者对城市理论的阐释西欧国家很早就开始了城市化发展进程,而此时的美国还是一个乡村国家。因而早期城市发展理论多集中于欧洲。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欧洲出现了很多社会学家、经济学家,这些学者围绕城市发展主题,创立了许多理论学说,影响深远,推动了城市理论的发展。

  第一部传统社会学关于城市发展理论著作是斐迪南·滕尼斯( Ferdinand Tnnies) 的《社区与社会》[20],该书重点论述城市社会学的两种基本形式“社区”和“社会”。马克斯·韦伯( Max·Weber) 、涂尔干( Emile Durkheim 又译作迪尔凯姆) 等欧洲早期社会学家也对传统城市理论做出了贡献。如马克斯·韦伯的《城市》( The City) 直接受欧洲城市发展的启发[21],韦伯认为欧洲城市发展受到基督教、亲属团结程度等方面的影响,而亲属团结利于统一的城市社区建立。

  早期社会学家中阐释城市居民与组织分化比较清晰的是格奥尔格·齐美尔( Georg Simmel) ,其代表作是《大都会与精神生活》( The Metropolis andMental Life)[22],与滕尼斯、涂尔干强调城市生活对社会组织的影响相比,格奥尔格·齐美尔明确指出,所有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的类型都源于人的动机、兴趣和精神状态,他认为城市发展既解放着人类又限制着人类: 一方面,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加追求客观性和合理性; 另一方面,人口膨胀、高密度和快节奏的城市生活给市民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5]442。

  可见,早期社会学家很早就关注到城市发展对人们思维方式和心理变化的影响。以滕尼斯、涂尔干和齐美尔为代表的古典社会学理论认为,社区不应该存在于当前的城市,顶多以比较微弱的形式存在,这种观点被总结为失去的社区。另一种认为,城市化培育了众多文化,带动都市村庄发展的观点被总结为保存的社区。而认为城市化为人们参与一个或多个有限义务团体提供了可能、并且只有少数团体基于地区的观点被总结为改造的社区[5]450。所以,早期社会学家对城市化引起的文化问题、村庄和社区发展问题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在欧洲早期城市与城市理论的发展过程中,除社会学者对城市研究给予比较多的关注之外,经济学家、人口学家等领域学者关于早期城市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成果。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从社会分工角度阐述农业、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关系,认为“要先增强农村产品的剩余,才谈得上增强城市”[23]。冯·杜能在1826 年出版《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分析农业、工业等产业布局,提出了农业区位理论,确定了围绕城市市场出现的 6 个同心圆的农业地带,从内向外依次是自由农作带、林业带、谷物轮作带、多区轮作带、三圈农作带和畜牧带。还有伯克( Burke) 的《法 国 革 命 论》( Reflections on therevolution in France) 和冯·吉尔克( Von Gierke) 的“Das Deutsche Genossenschaftsrecht”等著作都表明工业化发展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的“拉力”因素和农村人多地少的“推力”因素,促使很多居民从农村地区迁移到城市中心[24]。此外,重农主义学者鲍泰罗( Giovanni Botero) 所著的《城市论———论城市伟大之原因》针对意大利各大城市停滞的事实,提出关于城市经济和人口发展等方面的很多思想与理念,影响深远。

    ( 二) 美国学者对城市理论的发展1860 - 1920 年,美国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东北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和南部等地区依次迈入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轨道。随着美国不同地域城市化的兴起和迅速发展,城市发展理论的重镇逐渐从欧洲转移到了美国。

  20 世纪最初的几十年,也是美国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一些社会研究者开始关注到纽约贫民窟的群体生活,最出名的城市研究专家是芝加哥学派的社会学家。如罗伯特·帕克( Robert E. Park) 对城市中的人口、邻里关系和职业进行了深入研究,其著作《人类移民与边缘人》( Human Migration and theMarginal Man) 中的观点和滕尼斯的研究存在异曲同工之处[25]。值得注意的是,罗伯特·帕克将生态学的理论引入社区研究,提出“人类生态学”的概念,创立了城市社会学。

  另一个芝加哥学派的社会学家是欧内斯特 W.伯吉斯( Ernest W. Burgess) ,该学者探讨了城市发展与家庭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特别关注以农场家庭为特征的“家庭主义”社会,并逐渐让步于“个人主义”社会,这是一种新的群体类型,基于伙伴关系建立的家庭,是对日益增长的个人主义的必然回应[26]。伯吉斯还提出了同心圆城市地域结构理论,认为城市以不同功能的用地围绕单一的核心,有规律地以同心圆的方式向外扩展,将城市的地域结构划分为中央商务区( CBD) 、居住区和通勤区三个同心圆地带。1963 年 E. J. 塔弗、M. H. 帝托斯和 B. J.加纳又提出了由中央商务区( CBD) 、中心边缘区、中间带、外缘带和近郊区组成的城市地域理想结构模式[27]。

  此外,芝加哥学派的路易斯 ·沃斯①( LouisWirth) 在 1938 年发表的一篇名为《城市生活———一种生活方式》( 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 的论文,探讨农村与城市生活方式的不同[28],这篇文章成为城市社会学、环境心理学和城市地理学领域具有影响力的论文之一。在与农村行为模型作对比的过程中,他发现城市社会关系具有肤浅、隐蔽、竞争和注重应用性的特征,并建构了 20 世纪社会学的理想模型[24]。同时,沃斯把城市定义为大尺度、高密度和居民具有异质性的人口聚居点。费舍尔( Fischer)在分析沃斯的理论后,认为该理论由两部分组成,首先是结构层次上,规模、密度以及异质性导致差异化、形式化和体制化及社会的失序状态; 其次是从行为层次上看,对于城市中神经刺激以及心理负荷的可能性,城市化可提供更多可选择的反应,城市具有更多的流动机会,当然也包括以社会孤立和失序的方式对城市生活进行适应[29]。

  四、基本结论.

  城市是人类社会一个古老而又弥新的课题,而城市发展相关研究也是此起彼伏,成为诸多领域学者关注的问题,城市发展内涵和城市理论的研究逐渐丰富。结合本文分析的角度,首先是城市发展内涵的探讨,从很多学者基于学科发展特点的分析与理解,到打破学科界限结合多领域理论对城市与城市化、郊区与郊区化等进行重新阐释,也有学者回归城市本原,对城市化与郊区化的概念等进行解释与验证,使城市发展内涵的解释更加科学与合理。其次是城市理论溯源与发展,随着城市化与郊区化的发展,城市理论逐渐丰富,从欧洲社会学家对城市的解读,到美国芝加哥学派学者对城市理论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城市理论不断深化发展,涌现了一系列城市发展理论与模型,如克里斯特勒中心地理论、二元经济发展模型与费精汉 - 拉尼斯模型、佩鲁的增长极理论、缪尔达尔 - 赫希曼模型,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城市理论研究跟随城市发展进程,呈现出一定的时空发展特点。从城市相关研究的稀疏出现到城市理论的系统探讨与多元分析,与城市发展在时间维度上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早期城市发展较为缓慢,其相关研究也起步较晚,当城市大约走过了十几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关于城市的研究才散见于一些著作中,仅有个别学者谈到城市发展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关系。直到 18 世纪,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推进,城市加速了发展步伐,这一时期关于城市发展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很多学者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等角度对城市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一些城市理论学说,引发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同时,城市理论与城市发展不仅在时间上存在相关性,而且在空间上也具有一致性,随着城市发展的地域变动而不断变化。英国城市化迅速发展的时候,欧洲很多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围绕城市发展问题,创立了许多理论学说,这一时期的城市理论也多集中于欧洲。直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随着美国城市的发展,轰轰烈烈的城市化浪潮在美国掀起,城市发展的理论重镇逐渐由欧洲转移到美国,特别是芝加哥学派关于城市的理论学说影响深远,成为当今城市研究的重要参考。20 世纪中期以来,城市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性主题,城市化、郊区化和都市区化等形式同时并存与竞相发展,世界城市也出现了多元化发展态势,城市相关研究不再局限于欧美地区,亚洲和澳洲等地区的学者也开始关注城市发展,很多领域的学者不断对城市发展进行阐释与交流,打破了地域界限和学术藩篱,涌现出很多城市发展的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了城市发展相关研究。

  古往今来,城市发展推动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推动着人类生活方式的改进和生活水平的提高。200 年前,世界仅有3% 的人口居住在城市,30 年前,全世界居住在城市的人口达到 33%[33]; 当前,全世界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人类历史上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世界历史步入城市发展时代。城市发展如此迅速不仅引起国家与社会的广泛关注,而且也引起了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持续聚焦。但对城市发展关注的同时,必须首先明晰城市化、郊区化的发展内涵及其相关理论演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城市研究,并推动城市理论的深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陆晓文,郁鸿胜. 城市发展的理念: 和谐与可持续[M].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2008:5.

[2]( 美) 保罗·诺克斯,琳达·迈克卡西. 城市化[M]. 顾朝林,等译.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9:6.

[3]( 美) 沃纳·赫希. 城市经济学[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24 -25

[4]SYLVIE Ragueneau,刘健. 巴黎: 城墙内外的城市发展[J]. 国外城市规划,2003( 4) :39 -42.

[5]( 美) 保罗·诺克斯,琳达·迈克卡西. 城市化[M]. 顾朝林,等译.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9.

[6]( 英) 巴顿. K·J,城市经济学: 理论和政策[M]. 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 城市经济研究室,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4:14.

[7]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 城市地理学[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1.

[8]( 法) 菲利甫·潘什梅尔[M]. 漆竹生,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18.

[9]周叔莲,金碚. 国外城乡经济关系理论比较研究[M]. 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1993:65.

[10]顾朝林,于涛方,李王鸣. 中国城市化———格局·过程·机理[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8: 11.

[11]林拓. 城市社会空间形态的转变与农民市民化[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相关标签:城市化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