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城市社会学论文

兰州城市回族群体社会适应问题探析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0-22 共5694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兰州定居的回族群体社会适应情况探析
【第一章】回族人群在城市融入中的研究导论
【第二章】城市少数民族社会适应研究设计
【3.1】城市少数民族的基本情况
【3.2.1 3.2.2】经济生活与社会日常生活
【3.2.3 3.2.4】宗教文化生活与族际通婚和心理认同
【3.3】城市少数民族社会适应问题及原因分析
【结论/参考文献】 兰州城市回族群体社会适应问题探析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一、城市少数民族社会适应的程度。

  少数民族群体要适应以汉族为主的城市生活一般都会经历从生存到适应再到融入的过程,也有的研究者将其概括为"经济生活的立足阶段"到"社会行为适应阶段"再到"现代心理认同阶段"的逐步递进深入过程。这种逐渐递进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其社会适应上层次的不均衡性。笔者结合恩泽格尔等人提出的四维模型与本研究的实际情况从经济、文化、社会、心理四个层面对当今在兰州定居的少数民族适应主流社会的现状进行分析。其中,住房、职业、收入这几个变量体现经济方面的社会适应程度,宗教信仰、日常生活习惯、语言使用、文化生活体现的是文化方面的适应性,居住格局、社会交往这两个变量体现社会层面,族际通婚、心理认同体现的是心理感受。

  (一)整体来说经济层面的社会适应程度中等偏低,群体内部呈现贫富分化。

  住房就业薪酬是影响少数民族群体社会适应性的首要问题,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该群体的月平均收入大约有 80%的人在 3000 元以下,这与当地的经济水平相比是偏低的,甚至有些人的收入就只是国家发的几百元补助,但是有一部分人已经收入很高,出现贫富差距的现象。在职业上大部分人都是从事普通的服务行业,从事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寥寥无几。在住房情况上,还有大概一半的人是在租住房,但是一部分人已经拥有不止两套房屋,尤其是 90 年代之后来兰州的少数民族,面对日益飙升的房价,他们在买房的起跑线上就赶不上早期来兰州的人们。

  (二)文化层面的社会适应朝多元化趋势发展。

  从语言使用来看,该群体很好的掌握了汉语,能够与主流社会群体进行很好的交流和沟通,已经基本上融入了主流社会,但是他们在和亲人或者老乡沟通是还是习惯用他们的方言,说明他们也不想彻底的被同化,有着明确的民族意识。

  从宗教信仰、饮食习惯与节日的庆祝这几方面来看,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他们有的从每天五礼变为每周聚礼,去清真寺的频率也参差不齐,表现出一些偶然性、随意性,饮食上也更加丰富多样。尽管这样,宗教信仰还是这个群体本民族特色文化保持中最彻底的一个方面。

  (三)社会层面的社会适应性相对偏低。

  社会层面主要涉及到居住格局和社会交往圈,一般来说,同一民族群体居住越分散,越有利于和主流社会的接触和交流。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有 74.4%的人表示他们的邻居是回族,这就说明他们大体上还是本民族聚居的居住格局,但是有 57%的人觉得自己的邻居是什么民族无所谓,这种态度说明他们本身对主流社会的宽容性是比较高的。衡量社会层面的适应性还有一个重要变量是社会交往圈,主要是指该群体的交往对象、程度、范围等方面。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被调查者表示自己的回族朋友更多,只有极少数(7.0%)的人表示自己的朋友中汉族更多,这表明该群体与主流社会的交往远不如群体的内部交往密切。据分析主要原因有:首先,上面提到的少数民族群体一定程度的自我限制,这种自我限制本质上就是一种自我拒入。少数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移民群体在适应主流社会的过程中为了明确自己的民族身份和保持本民族传统文化,这种自我限制会表现更加强烈。而且,由于主流社会文化与穆斯林的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差异,两个民族间的成员在交往时也不免产生不便和误会。此外,城市中的居住模式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也是限制人们交往的一个因素。这一点笔者在访谈中深有体会。一部分被访者说道:我的邻居有汉族的,但是现在人们都很忙,见了面也只是知道我们是邻居,别的都不清楚,城里都是这样。

  (四)心理层面的适应呈现差异性。

  社会适应的最高层级是心理适应,对于族际通婚的态度以及长期定居的意愿可以很好的反映少数民族对主流社会的心理包容性以及城市归属感。调查结果显示大约有 45%的人对于族际通婚持赞成或者无所谓的态度,另外的人表示不赞同,出现了两种观点人数几乎对等的情况,赞成的人大多表示他们尊重婚姻自由,不赞成的主要是因为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这说明主流社会的婚恋观已经影响到少数民族的很大一部分群体。

  那么,少数民族群体对于城市的归属感怎么样,虽然他们目前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已经定居在兰州生活,但是他们晚年是不是愿意继续留在兰州生活呢?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约有 40%的人选择了留在兰州生活,另外的人选择了回老家和无所谓。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有以下原因:首先,从目前在兰州定居的人口特征来看,他们大多是已婚人士,自己的核心家庭甚至大家族都在兰州,在留居选择一定程度上受到家庭的影响;其次,从居住的特点来看,大多数人还是住在穆斯林相对集中的聚居区,那里的无论饮食还是进行宗教活动都比较方便,具有较好的文化继承性和历史稳定性,这些自身的特征和他们所在的社区生态环境都能使他们很好的适应城市生活。另外没有晚年留居愿望的人们一方面受经济基础的影响,不足以让他们在城市更舒适的生活;另一方面,他们的很多亲戚还在老家,现在通讯方便为他们与亲朋好友联系提供了很大便利,再加上与社会外部交往的缺失,这种强大的亲情向心力强化着他们的民族情结和民族认同。由于该群体的人口特征、经济基础、文化水平、家庭结构、所在社区生态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出现了城市归属感的两极化情况。

  二、讨论:促进少数民族群体社会适应的对策。

  (一)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民族特色产业,提供创业支持。

  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员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就业面狭窄,低水平谋生,存在心理不平衡问题。城市应该为这一群体提供就业与创业的方便,积极引导他们投资更广阔的产业领域,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合理提供小额创业贷款,加强职业培训和技能培训,创造民族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同时,在民族特色行业的发展方面,应当帮助他们建立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比如统一制作清真标志,统一制作方法及标准,禁止欺客等等,让他们有更好的就业环境,以增加自己的收入。

  (二)积极倡导多元文化,鼓励文化多样性。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间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彼此在相互交流和沟通时不免出现文化碰撞和冲突。兰州也是个多民族的城市,聚集了来自四面八方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各民族成员,回族作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群体,拥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在我国建设和谐社会这样的大背景下,回族应该充分发挥桥梁作用,积极与主流社会群体接触,消除主流社会群体对回族文化中的一些偏见,与此同时,主流社会成员也应该正确看待多元文化这一客观的社会环境,正确对待回族群体以及他们的宗教信仰和文化生活,消除偏见,增强对不同文化群体的包容性。实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提倡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这种包容、平和、谦虚的文化心态。

  (三)解除自我限制,保持积极的心态。

  少数民族人员应解除自我限制,在保持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以更加积极的心态融入到主流社会中。尽管回族的文化与主流社会文化存在很大差异,彼此间在沟通和交流时会因文化差异产生误会和摩擦,但是,少数民族作为兰州市的一份子,不可避免的要与主流社会群体接触交往,如果自身防备太强,自己拒入,会影响他们的自信心理和城市归属感,阻碍他们更好的适应城市生活。少数民族群体应该有更明确的自我定位和认识,负有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传播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让主流社会群体更好的了解自己和民族的文化,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两个民族群体在交流时产生的误会和冲突,也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四)通过公共政策和立法,对少数民族提供社会支持。

  在兰定居的少数民族很多都不是本地户籍,享受不到市民享受的各种福利、补贴和社会保障,其劳动就业权、技能培训权以及本人和子女受教育权利都有所缺失,缺乏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占有的能力。因而,通过制定公共政策和以法律形式确保他们的生存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应该加大对这个特殊群体的立法保护,在实施过程中,不仅反对就业雇佣歧视,子女就学歧视,而且要求雇主、工会、就业咨询服务机构等采取积极的行动步骤,来改善现在不合理的情况。能否有效地解决在兰少数民族的社会保护和社会支持问题,不仅关系到兰州市的社会稳定,也关系到兰州市场经济的长效发展。因此,政府必须明确并且切实承担为少数民族提供社会公共政策和立法支持的责任,才能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五)加强舆论引导,营造城市市民与少数民族流动团结和谐的社会氛围。

  强化思想教育,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一方面,在当今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社会中,我国政府应提高获取突发事件信息的速度和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以便及时规范媒体的宣传,使之朝向利于民族关系和谐的方向发展,避免出现媒体歪曲事件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媒体应积极宣传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少数民族群体在历史上为祖国繁荣和稳定做出的重大贡献,积极引导多元文化的发展,营造多元文化氛围。要大力宣传我国的民族宗教政策,强化民族平等和团结意识,使各族群众树立民族平等的观念,相互尊重对方的文化传统,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理解。

  三、本研究的不足及其拓展方向。

  本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首先,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形式,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研究,而研究者本身也无法做到真正的价值无涉,在问卷设计和访谈过程中,难免会带有一定的价值倾向。其次,由于本人时间和精力有限,只选取了 100 个回族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可能会使调查缺乏一定的代表性。最后,本文对于少数民族族在兰州市的适应与发展的研究相对浅显,实际上他们还面临很多重要的问题,如城市养老问题、宗教信仰对他们的影响、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少数民族群体在城市生活中的重要方面,甚至影响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由于本人能力有限和文章篇幅所限,这些问题在本研究中基本没有涉及,只能留待以后的研究中有所拓展。

  参考文献:
  
  1.专着:
  
  [1][美]查尔斯。蒂利。身份、边界与社会联系[M].谢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三联书店,1985:94.
  [3]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Josine Junger-Tas.Ethnic minorities social integration and crime[M].European Journal on criminal policy and research ,2001.
  [5]李强。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分层结构[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6]黎熙元,何肇发。现代社区概论[M].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4.
  [7]马戎。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8][德]齐美尔。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M].林荣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9]图道多吉。中国民族理论与实践[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440.
  [10]杨侯第。中国城市民族工作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1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12]周敏。在美国成长:越裔青少年如何适应美国社会[M].罗素尔萨矶基金会出版社,1998.
  
  2.连续出版物:
  
  [13]白友涛,陈贇畅。流动穆斯林与大城市回族社区--以南京、上海等城市为例[J].回族研究,2007,4.
  [14]陈秀容。东南亚华人族群融入移入国主流社会的比较研究--以印尼与泰国作对比分析[J].地理研究,2001,3.
  [15]崔岩。流动人口心理层面的社会融入和身份认同问题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2,5.
  [16]符平,江立华。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局限与突破[J].调研世界,2007,6.
  [17]何莹,张庆林,李红。少数民族与汉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调查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
  [18]季芳桐。义乌穆斯林宗教信仰现状研究[J].世界宗教文化,2011,4.
  [19]梁波,王海英。国外移民社会融入研究综述[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2.
  [20]李斌。社会排斥理论与中国城市住房改革制度[J].社会科学研究,2002,3.
  [21]李林凤。从"候鸟"到"留鸟"--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J].贵州民族研究,2011,1.
  [22]李林凤。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区支持[J].青海民族研究,2006,3.
  [23]李培林,田丰。中国农民工社会融入的代际比较[J].社会,2012,5.
  [24]李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半融入"与"不融入"[J].河北学刊,2011,5.
  [25]李强。我国城市农民工的劳动力市场[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0,3.
  [26]李伟梁。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生存与适应[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6,5.
  [27]李晓雨,白友涛。我国城市流动穆斯林社会适应问题研究--以南京和西安为例[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28]毛丹。赋权、互动与认同: 角色视角中的城郊农民市民化问题[J].社会学研究,2009,4.
  [29]任远,民乐。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 文献述评[J].人口研究,2006,3.
  [30]汤夺先。试论城市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与民族关系一一以兰州市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
  [31]滕星,苏红。多元文化社会与多元一体化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1997,1.
  [32]温北炎。印尼华人逐渐融入当地主流社会的现状、挑战和发展趋势[J].东南亚研究,2008,4.
  [33]文刀。走进义乌穆斯林--浙江义乌穆斯林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穆斯林,2010,3.
  [34]许传新。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生活中的社会心态[J].社会心理科学,2007,Z1.
  [35]杨东,金钊,黎樱,张进辅,张庆林。汉族社区少数民族的文化疏离感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9,3.
  [36]杨菊华。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社会融入的指标体系--基于社会融入理论的进一步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0,2.
  [37]曾维希,张进辅。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异域文化下的心理适应[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
  [38]张广济。生活方式与社会融入关系的社会学解读[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0,3.
  [39]郑信哲,周竞红。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与城市民族关系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2,4.
  [40]郑一省。印尼棉兰华人族群融入主流社会初探[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8,4.
  
  3.学位论文:
  
  [41]黄毅。族群、空间与公共治理的实践逻辑--以乌鲁木齐市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4.
  [42]罗中。中国少数民族宗教与和谐社会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13.
  [43]徐芳。中国朝鲜族流动人口社会适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13.
  
  4.电子文献:
  
  [44]兰州市少数民族人口统计情况[EB/OL].:兰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2015-1-7: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