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城市社会学论文

城市少数民族社会适应研究设计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0-22 共3083字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城市少数民族。

  城市少数民族,简单的解释就是居住在城市的少数民族。但是目前在户籍制度以及流动人口的影响下,这个概念并不是绝对固定的,针对不同的环境和研究,其具体内涵也会有所差别。

  城市少数民族从广义上说是指:《城市民族工作条例》和地方法规中关于保障少数民族权益所包含的对象和客体,从当前的大多法规政策来看,城市少数民族不单单是指城市中的少数民族,也涵盖了管辖范围内农村的少数民族人员;同时不仅是指有城市户籍的那些人口,也涵盖了非城市户籍的那些少数民族人员。

  城市少数民族从狭义上来说是指:具有城市户籍、职业为非农业范围、尤其是在市区内的少数民族人口。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在兰州的回族成员,从时间上来说,是在兰州定居 3 年以上的人口。从户籍角度来说,既包括那些已经拥有兰州市户籍的学生、从业者和退休人员,也包括那些没有正式的兰州市户籍但是已经在兰州定居的少数民族成员。

  (二)社会适应。

  从以往关于社会适应的研究来看,大多都是针对农民工和外来民族群体的研究。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很多学科都对社会适应的含义有所解释,本研究综合大家比较认可的涵义解释如下。首先,从个体的角度来分析,适应是指个体行为与所处环境尽可能的维持和谐,而造成的个体自身行为和内心的转变和调试,面对不同环境个体会主动不断变化的相互影响的动态历程。站在文化角度上来说,适应就是指当两种不同的文化接触和碰撞时,不断的调试和变通本民族的文化,来减少和他族文化的矛盾和冲突。这种适应过程最终体现在个体的行为、生活习惯、宗教文化生活等各方面,两种不同的文化之间的强弱关系要看彼此抵制和接受的力量,而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导向会对文化适应的方向起关键性的作用。对于少数民族群体来说,主流社会的城市文化就是对他们的文化适应起导向作用的。汤夺先从少数民族民族意识的表现形式,即民族归属意识与民族认同意识、民族平等意识、民族群体意识以及民族帮扶意识等,来分析城市民族关系的实际状况,而城市民族关系也可以很好的从侧面体现城市中的少数民族群体社会适应状况。

  本文综合以往研究成果,主要研究有代表性的在兰州定居的回族人员的城市适应问题。在此特定范围下本文将社会适应解释为:生活在兰州市的既定场域内,少数民族群体从经济生活、社会日常生活、宗教文化生活以及心理认同方面寻求与城市生态和人文环境的和谐关系,从而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的过程。

  二、理论视角。

  (一)互动理论。

  互动论是主张从人们互动着的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米德开创的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是:事物本身只是一种形式,不存在实际的意义,人们在社会互动过程中给它们赋予了一定的意义;这种意义不是一成不变的,人们在互动过程中根据实际环境的变化,会对事物实际意义的理解随之发生变化。持互动论的学者认为,社会是存在于人类互动的基础之上的,而人类的互动又是存在于一定的场域和条件基础之上的,没有场域和条件这个基础,人们之间的互动也就不复存在了。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拟剧互动论、符号互动论等。但是传统的互动理论在某些视角上存在些许缺陷和不足,如它只谈到了对个体微观行为的研究,而忽视了从宏观上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的研究,它只注重了对空间、场域、工具和背景的分析,而忽略了人们之间交往互动的具体内容,以及对于彼此影响的研究,只强调了个体之间的互动研究,而忽视了广泛的群体研究等。本文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少数民族群体和兰州市主流汉族群体的关系,在之前传统的互动理论的引导下,关注到从群体互动情况进行探索。不同的个体构成了一个个的小群体,诸多的群体又构成了社会,只有深入的了解某个群体的内部与外部的互动现状,才能更好的研究这个群体与主流社会的关系如何,以及他们的社会适应程度如何。这个群体的前提是,群体中的人们有某些必要的共性特征,如有相同的民族和宗教信仰或类似的生活习惯等,在这种前提下,个体与本群体内部或外部的交往实质上就代表着这一群体的整体交往状况,因此可以归纳出类似的结论。

  (二)文化适应理论。

  少数民族人员由自己习惯的生存环境转换到以汉族为主的生存环境中,会产生一些不适应状况,而其中最显着的就是文化适应问题。文化休克是由文化人类学家奥伯格提出的,主要是指失去了自身熟知的成长交往信号或符号,面对新环境中的成长符号有很陌生,从而产生了心理上的焦虑症。一个个体面对与自己不同的文化环境,感受到了主流社会文化与自己文化的差异,导致了生理上的不适应、心理上的不协调、行为上的反差等。这是不同的文化碰撞时不可逾越的阶段,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体认识到了差异,并开始协调自己的生理、心理、行为,从而来适应异文化下的环境,文化休克就会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逐渐进入文化适应的阶段。

  文化适应的研究主要关注的问题是,母文化的维持情况以及不同文化之间接触和参与情况,根据这两个主要的问题,又提出了四种文化适应的模式,即整合、同化、分离和边缘化。

  约翰·贝利教授在对加拿大移民的研究中发现,一个个体如果不想维持母文化,但是积极主动寻求与异文化的互动,那么他的文化适应模式是同化。相反,一个个体很看重母文化,却不想与异文化有过多的交流,那么他的文化适应模式是分离,这是两种极端的文化适应模式。而一个个体在维持母文化的同寸也对异文化产生互动,那么他的文化模式是整合。相反,一个个体对母文化没有维持的兴趣对异文化也不互动,那么他的文化适应模式是边缘化。少数民族人员在某个特定状况下,采用的文化适应模式并不是完全统一的,文化的适应性具有一定的条件性和情境性。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状况来选择适合自己文化适应模式,如他们可以选择在经济上的同化,语言上的整合,但是在宗教信仰和婚姻方面可以选择分离模式。本文观点认为模式的选择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对环境的适应与否,如果自身选择的模式对自身、对异文化环境的适应有良好反应,那么该适应模式就是适合自己的。

  三、研究方法。

  本论文采用了文献法、调查问卷法和深度访谈法三者相结合的方法,下面就将这些方法进行详细的解释。

  文献法,也称为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各种有关文献资料,然后选取有用的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在本研究中,对相关概念和理论的阐述、对回族社会和文化的介绍以及兰州市少数民族的基本情况就采用了此方法。

  问卷法,结合本研究需要,问卷首先调查了个人基本情况,其次从经济生活、社会日常生活、宗教文化生活、族际通婚及心理认同这四个大的方面设计。本次研究运用滚雪球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样本。抽样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将地点选在回族人员比较集中的小西湖,在该地区随机选择被访者;第二阶段对他们所提供的属于目标群体的调查对象进行调查,以此类推。此次调研共发放问卷 100份,回收问卷 94 份。回收率 94%,通过对调查对象、问卷填答的完整性和有效性的检查工作,剔除无效问卷 8 份。此次问卷调查有效问卷为 86 份,有效回收率为 91%.最后,问卷信息经核实后进行编码,输入计算机,利用 SPSS 数据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最后,还采用了深度访谈法,此方法能够弥补问卷法的不足,因为该方法可以更深入的收集和了解关于研究对象各方面的信息,比较真实的获得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过程及趋势。深度访谈对象主要选取的是 1950 年到 2000 年之间来兰州并定居的回族人员,主要是考虑到这个时间段的人们在兰州生活时间都在 10年及以上,他们有比较丰富的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而且与当地的主流社会成员已有较多的沟通和接触。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