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水利论文 > 防洪工程论文

生态河道治理的模式及方法探究

来源:建材与装饰 作者:罗志坚
发布于:2020-04-14 共3112字

  摘要:针对生态河道治理的模式及方法, 做了简单的论述, 提出了生态河道治理的模式及方法应用控制策略。现阶段, 开展生态河道治理, 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恢复河道自然形态;河提生态的构建;恢复退化河岸带;其他生态河道建设等模式和方法。为保证其功能作用的发挥, 要做好实施环节的严格把控。现结合具体研究, 总结控制方法。

  关键词:生态河道,河道治理,河岸带,自然形态

防洪堤论文

  目前来说, 河道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 比如管理模式不完善等。传统河道整治管理工作中, 采取的模式单一, 注重防洪忽略了河道其他职能。除此之外, 河道建设期间对质量的把控不足。很多河道虽然进行了加固处理, 不过长时间使用河道污染问题和淤泥情况较为严重, 各个河道之间无法串通, 所以治理效果不佳。对于上述问题, 必须要积极探索有效的生态河道治理的模式及方法。

  1 生态河道治理的模式及方法运用现状

  从生态河道治理的模式及方法的运用实际来说, 各种模式和方法的运用, 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有效提升了河道的生态性。不过部分生态河道治理工作的开展, 还存在着不足需要加以完善。开展生态河道治理工作, 必须要做好陆域控制线的把控, 在此线内完成治理工作, 确保河道防洪功能和排洪功能外, 还要保证河道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做好人工修复工作, 实现生态河道治理的目标, 形成良好的河道生态系统。

  开展生态河道治理工作, 要综合各项因素进行分析, 确保治理的效果。在具体实践中要精准识别河道天然资产, 做好河道生态秩序的把控。结合河道的具体情况, 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开展生态河道治理, 要始终坚持协调性原则和自然性原则等的把控。制定生态河道治理方案时, 要做好以下要点的把控: (1) 经过修复的河道, 要能够实现河道的各项功能。 (2) 生态河道治理中设计的亲水活动, 必须要做好安全性的把控。在设计的过程中做好严格把控, 同时要注重河道生态景观的相关需求。 (3) 积极利用河道周围的自然景观等, 建设良好的生态系统等, 保证生态河道治理的效果和效益, 发挥河道的功能作用, 改善河道的生态性[1]。

  2 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及方法的应用控制策略

  2.1 恢复河道自然形态

  从生态河道治理实际来说, 恢复河道自然形态, 必须要从设计到施工全过程做好把控。在进行设计时, 要严格按照供水防洪的相关要求, 同时结合水生动植物的生存需求, 为其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除此之外, 建设的生态河道, 其必须要最大程度上接近自然形态。这需要做好以下要点的把控: (1) 保证河道结构的性能, 使其接近自然形态。一般来说, 自然河道形态不仅具有岸线不规则特点, 还具有宽窄适宜以及陡缓不一等特点, 开展河道形态的设计, 必须要严格遵循自然规律, 同时要顺应自然力, 结合河岸与河底受力冲刷淤积的效果, 做好设计的严格把控, 为水内生物创造适宜的生存空间。 (2) 做好周围环境设计的把控, 确保协调性, 实现整体把控, 保证生态河道以及生态环境设计的效果。通过保护和修复河道的自然形态, 为内部水生族群营造生存环境, 延长生物链系统, 进而丰富水生物品种。需要注意的是, 无论河道周围环境设计, 还是河岸上的生态环境设计都要结合实际增加植被, 提高草地覆盖率, 增加植被的面积。对于植被与建筑材料, 在具体选择时要做好简洁、朴实以及大方的把控, 最大程度上减少人工痕迹, 保证河道接近自然形态。

  2.2 河提生态的构建

  从生态河道治理实际来说, 建设河堤时要做好生态建设的把控。在进行规划建设时, 要做好河道浅水区域的把控, 提高河流生境及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对于浅水区域, 若能够规划合理, 则会给人营造良好的视野感受, 比如河面宽阔等, 同时能够为景观设计创造良好的空间, 开展浅滩湿地的建设。在选择护岸材料时, 要始终坚持生态自然的基本原则。为避免河流冲刷造成淤积, 通常选择混凝土材料制作护岸, 虽然能够获得不错的防护效果, 但是缺少自然生态, 所以要从建设材料入手, 做好精心设计把控, 尽量不使用混凝土, 若使用混凝土材料必须要巧用, 获得不错的生态效果、实用性以及美观性, 保证河道建设实现整体性与多样性的有机结合[2]。

  2.3 恢复退化河岸带

  生态河道治理工作中, 建设的生态河道, 其中恢复退化河岸带为主要内容。从河岸带的作用来说, 其具备地下水存储功能, 能够为野生动植物的生存提供不错的栖息地。河岸带区域生物群体的构筑效应明显,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 恢复退化河岸带, 主要涉及到生物群体的恢复和生态环境的恢复等。在具体建设中要做好严格把控, 确保河流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河道建设效果。

  以玉林市清湾江河道整治提升工程为例, 长度大约为18km, 呈现“S”字形。此河道属于南流江一级支流, 河口宽度为35m, 河底标高参数为67~80m。从功能角度来说, 此河道除了具备引水排涝功能外, 还具有调蓄功能和灌溉功能等。现结合此生态河道治理项目, 进行如下分析:

  (1) 平面布置。基于原河道的规划规模, 坚持保留原有河道的原则, 通过适当调整河道的岸线, 利用宽窄变化来丰富流态。目前来说, 河道两岸现有林地和林带遵循“少砍树”的原则, 进行河道治理, 同时适当点缀乔木。利用计划拆除的码头区域, 建设临河休闲区域。

  (2) 断面设计。此次生态河道治理工作的开展, 河道断面选择的是梯形断面与复式断面。结合河道的具体情况, 对有条件的河段使用不对称断面, 局部建设浅滩, 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供动植物生存。

  (3) 护岸结构。此次生态河道治理工作的开展, 利用已经建好的护岸, 同时提升生态效果, 达到治理的要求。利用现有的桩板式护岸结构, 同时墙前增设水生植物平台、墙体后种植悬垂类植物的方式, 增强护岸结构的生态性, 实现对河道的美化。对没有建设护岸的河道段, 建设联锁块护坡+水生植物平台结构护坡、本土植物芦苇护坡, 发挥植物护坡的作用, 增强河道的生态性[3]。

  2.4 其他生态河道建设

  生态河道治理工作中除了采取上述模式和方法外, 还运用流路建设以及河床建设等方法。其中, 为保证生态河道治理的效果, 在进行流路的建设时, 要坚持多样性的原则, 做好深浅的把控, 既要建设浅滩, 也要建设深潭[4]。无论是干旱季节, 还是水量很大的季节, 或者河流枯水期与丰水期, 都必须要确保河道流路保持顺畅。一般来说, 生态河道治理工作中, 植石治理法的应用较为常见。运用此方法进行治理, 可有效改善枯水期河道淤积的情况, 同时能够建设良好的河床, 为水生植物的生存和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通过营造水下紊流, 来给水下生物供氧, 确保好氧微生物能够正常生长以及繁殖。

  水质修复方法的运用, 能够增强生态河道治理的效果, 不过需要做好空间设计和治理方法的选择。在开展河道生态治理工作时, 要结合植物的属性以及生长情况等, 了解水面的变化, 在周围种植不同类型的植物, 增强河道的生态能力, 比如吸收能力。除此之外, 进行水面布置时, 必须要从航运以及泄洪等方面入手, 做好综合分析再进行布置。一般来说, 水质修复工作中多运用外源生态消减技术以及水体复氧技术等。具体选择时, 要结合河道景观以及河道空间布置等进行综合分析, 确保生态河道治理的效果[5]。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生态河道治理的模式及方法合理运用, 对保证生态河道治理效果和效益, 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要结合具体情况, 合理选择治理模式和治理方法等, 做好生态河道治理效果的有效把控。

  参考文献
  [1]邱云健, 杨慧玲.关于污水处理厂建设和生态河道整治的思考[J].四川水利, 2018, 39 (01) :74-77.
  [2]薛飞.城镇河道生态治理模式及关键技术分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8, 36 (01) :146-148.
  [3]李云冉.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及环境修复浅析[J].南方农业, 2018, 12 (02) :125-126.
  [4]王鹏, 张高旗, 陈丽刚.再生节能型护坡在城市生态河道治理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 2018, 44 (01) :179-181.
  [5]王玺.浅谈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运用[J].智能城市, 2017, 3 (12) :196.

原文出处:罗志坚.探析生态河道治理的模式及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9(05):172-173.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