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水利论文 > 防洪工程论文

洞庭湖区的综合治理情况及堤防治理措施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7-15 共3032字
论文摘要

  1 洞庭湖区的综合治理情况

  为提高洞庭湖区的防洪能力而完善长江流域的防洪体系,加快了围堤湖等 10 个蓄洪垸堤防加固工程的建设。 经过 2007 年洞庭湖开发与保护汇报会,加大了治理洞庭湖的工作力度,按新的理念编制《洞庭湖区综合治理规划》,并确定在新的洞庭湖区综合治理规划修编完成前,用 3~5 年时间先完成对总投资达到 129 亿元的洞庭湖区近期的实施项目:一是22 个蓄洪垸及麻塘垸堤防加固工程,加固堤防 905km;二是 8 个蓄洪垸安全建设工程,兴建安全区 15个总面积 52.7 km2, 修 筑安全台 32 座 总面积 9.11km2,安置人口 62 万人;三是湘、资、沅、澧、华容河等洪道整治工程,疏浚洪道 175 km,加固堤防 41 km,刨毁废堤 10.24 km。在这些项目完成后,进一步完善湖南省洞庭湖区防洪体系,不断提高洞庭湖区蓄洪垸的防洪能力,有计划地对钱粮湖、共双茶、大通湖东及围堤湖、澧南、西官等垸分蓄洪水约 60 亿 m3,对其他堤垸做到设计洪水下不溃堤, 必改善四水尾闾的行洪条件从而改善局部地区用水紧张的局面。

  2 洞庭湖堤防综合治理的技术措施

  2.1 洞庭湖堤防综合治理实行的四大重要工程

  (1) 河湖连通工程。 湖南省洞庭湖区垸内现有撇洪渠 304 条,长 1 299.3 km,内湖、哑河 122 处,水面面积 806.7 km2,靠 水闸与洞庭湖和湘 、资 、沅 、澧四水相连。根据洞庭湖区河湖现状,结合区域水资源量状况及地势和地理位置,在初步研究后,按分水系分区域的原则,拟定实施沅澧河湖水系等 13 处河湖连通工程。
  (2) 大型灌区工程。 现有总耕地面积 69.63 万 hm2(1 044.44 万亩),有效灌溉面积 52.22 万 hm2(783.29 万亩),耕地现状灌溉率约为 75%,灌溉工程灌溉水利用系数 0.4~0.5,灌溉保证率 60%~70%。 其中黄材、铁山、枉水、澧阳平原、洈水、青山水轮、黄石、桃花江等 8 处灌区跨山丘区和洞庭湖区, 合计约 5.40 万hm2(81.02 万亩) 设计灌溉面积位于洞庭湖区范围内,已列入全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十一五” 规划范围。 而其余烂泥湖等总面积为 61.51万 hm2(922.73 万 亩 )的 9 处 纯洞庭湖区灌区 ,均未列入国家规划范围。
  (3) 以松滋口建闸为重点的四口河系综合整治工程。 四口河系的防洪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而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 争取实施以松滋口建闸为重点的四口河系综合整治工程就成为了洞庭湖治理最紧迫的任务之一。 2011 年 3 月,湖南省已经与中国水科院、 长江委设计院共同启动了洞庭湖综合治理松滋口建闸前期研究论证的工作, 推进以松滋口建闸为重点的四口河系整治工程建设。
  (4) 洞庭湖城陵矶水利枢纽工程。 城陵矶水利枢纽位于岳阳市东洞庭湖出口, 枢纽控制水位 25.0m,与长沙综合枢纽多年平均枯水期下游水位衔接,具有供水、发电、灌溉、航运等综合利用效益。 目前,拟利用城陵矶综合枢纽在枯水期 1~4 月份和 11~12月份蓄水发电,5~10 月份闸门全开接近天然状态。

  2.2 实行治山治水与治湖结合

  (1) 江湖关系。首先是科学调度三峡库容,使江湖错峰, 减少荆江两岸的洪水威胁; 其次是修建松滋、太平、藕池入湖三口的控制间,平时减少入湖量,腾空湖容,洪水来时可以削减洞庭湖、城陵矾至武汉段的洪峰 1 m 左右;再就是开辟南北分洪道,从津市下游接渲水和长江三口洪水,沿安乡、南县至华容出湖,这样既可使洞庭湖增加一个出口,又可以比较彻底地减少南北顶托。
  (2) 蓄泄关系。现在洞庭湖淤积严重,有的河段变成了人在湖底住,河在上面流的“悬河”。 因此,必须贯彻“蓄泄兼筹,以泄为主”的指导方针,以疏为主,疏堵结合,把清淤扫障放在突出位置,特别是河道清障必须坚决,要清老禁新,老账逐步还清, 新帐绝不能再欠。 要推广大功率、长排距、高效率的挖泥船作业。这样既清了淤,又修了堤,一方顶两方,对疏堵结合很有好处。防汛期间,各大水库和水电站一定要以防洪为主,留出足够的蓄洪库容。
  (3) 山水关系。 湖南的地形又是一个向北敞口的马蹄形,东西南三面环山,只有北面有洞庭湖这么一个低洼处,一旦山洪爆发,都汇集到洞庭湖,泛滥成灾。 因此,治水必须与治山结合,实行“山水大联动,综合治理”:山丘区治理要坚持生态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 在溪沟处筑坝拦沙和在水流处建库蓄洪的同时,加强生物治理,继续开展植树造林,增加流域水源涵养,减少水土流失。

  2.3 健立健全防汛保障制度

  洞庭湖共有蓄洪垸 24 个, 总面积 29.11 万 hm2(436.69 万亩 ),耕地 15.42 万 hm2(231.32 万 亩 ),人口 149.7 万人,在遭遇特大洪水时,蓄洪垸的群众将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为了减少蓄洪垸内人民的后顾之忧, 建议国家逐步建立与健全蓄洪垸内人民的防汛保障制度,确保他们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减少蓄洪时的人为阻力,保证最佳蓄洪时机。

  2.4 实施“4350 工程”

  采取退田还湖,平垸行洪,移民建镇,到 2015年,扩大洞庭湖面积,使其恢复到原来 4 350 km2以上的湖面。

  2.5 加快小城镇建设与移民建镇相结合

  提高人民的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 发展农村的经济建设,改善农民生活状况,必须有计划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城镇建设的步伐。将湖区城镇建设与移民建镇有效结合起来, 在一定程度上将移民建镇的数量和规模适当扩大,在政策上给予优惠,以此来加快移民建镇的步伐。

  2.6 坚持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

  洞庭湖区的综合治理必须紧紧抓住坚持经济发展与人口控制,减缓人口的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的素质, 这样才有利于缓解洞庭湖区面临的生态环境压力,有利于改善人员结构,提高人口素质。所以,要把计划生育与控制人口的增长纳入综合治理的战略规划中。要在稳定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前提下,逐步建立起依法管理、优质服务、村民自治、政策推动的高效管理机制,使湖区人口与经济、资源、社会和环境协调统一发展,形成良好的发展局面。

  2.7 科技支持新一轮洞庭湖的治理

  在加快推进洞庭湖治理的工作中, 科研工作特别是关键领域基础研究工作,尤其重要。近几年来不断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加强关键领域基础的研究, 出台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并积极推广运用。 2013 年,湖南省洞庭湖工程管理局牵头与南京水科院合作完成的洞庭湖四口河系防洪及水资源和水环境研究、 洞庭湖防洪蓄洪管理系统示范区建设、 洞庭湖区澧南垸分洪洪水演进模拟与蓄洪调度研究等三项研究荣获2013 年度湖南省水利水电科技进步奖,在荣获巨大殊荣之下, 使得加快推进洞庭湖的治理工作有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持。

  3 洞庭湖堤防治理工程施工监测

  3.1 构建有效的项目建造质量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中的管理系统是任何水利项目质量监控成功开展的基础。 所以需要根据洞庭湖治理工程的相关情况,构建严格的质量监控系统,同时按照相关建造要求或者设计标准, 对建造阶段的每一环节实施质量监控,尽量降低质量不合格的出现概率,提高洞庭湖治理工程建造质量。

  3.2 注重洞庭湖治理工程施工时期质量监控的实施

  (1) 要加强质量监控系统的完善,按照工程建造的具体实施情况, 确定项目可能出现质量问题的建造阶段,同时有目的地给出相关质量监控手段,保证相关质量监控工作的顺利实施。
  (2) 注重工程建造专业队伍的组建,提高项目建造的整体水平。另外,需要加强相关建造技术的提高,引进较先进的建造方法和技术,保证整体的建造水平,从而保证质量要求。

  3.3 加强洞庭湖治理工程完工验收监控

  (1) 确定项目检测的具体内容,根据相关设计标准进行检测。
  (2) 必须根据洞庭湖治理工程项目完工到检测流程来实施项目检测。相关项目完工后,并且达到完工标准,需要根据一系列检测方式来提供完工数据以及完工资料,并向有关部门申请完工验收。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