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儿童文学论文

儿童文学在新时期呈现出的美学特征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9-28 共2835字
论文摘要


  引言

  儿童文学在文学历史中经过长期的发展而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文学门类,在人类的文学艺术中占有十分重要、不可动摇的独特地位,国内外对儿童文学的研究和论述中基本上都提到了儿童文学所具有的童真、质朴等基本文学特征,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我国现当代文学界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和作家,如冰心、叶圣陶等,他们的作品在融入时代背景的前提下,将少年儿童身心成长以及情感精神世界的需求作为文学创作的基础,以其独特的文学魅力以及深厚的文学内涵,对培养少年儿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以及健全的道德品格起到推动作用.而从另一方面思考我们会发现 :通过分析儿童文学在新时期呈现出来更深层次的美学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展新时期儿童文学.

  一、儿童文学涵义及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历程

  儿童文学也可称之为少年儿童文学,它主要是以未满十八岁的未成年人为阅读群体的文学种类,儿童文学作品创作的基本原则是符合少年儿童成长阶段的审美意识以及心理特征,对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有益的影响.儿童文学作品产生以及存在的基本标志是其创作具有自觉性、创作目的具有明确性、作品的内容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等,而其成熟的标志体现为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独特品格以及其主题能够与现实生活互相契合.由于未成年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程度以及思维能力和方式不尽相同,所以根据这些差异,儿童文学又可以细分为幼儿文学、童年文学以及少年文学三个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儿童文学的创作手法以及表现形式也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

  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源头可追溯至晚清时期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文学革命,虽然是基于政治立场的启蒙革命,但从客观上促进了文学创作对儿童的关注.在此推动下,五四运动前期,出现了一大批如鲁迅、陈独秀、胡适、郭沫若等为推动儿童文学在中国产生和发展作出大量努力的作家,这个时期的儿童文学以翻译国外文学和改编古代文学作品为主,自主创作的基于儿童妇女立场上的成熟作品比较罕见.

  而随着五四运动的推进,冰心、茅盾、叶圣陶等优秀作家在中国儿童文学的创作和研究上均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尤其是叶圣陶的《稻草人》,被认为是中国儿童文学走向成熟的标志性作品.此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创作和理论性研究才真正成熟化和系统化,逐渐完成了由关注自我创作到关注人再到关注妇女和少年儿童的转化.

  二、儿童文学在创作中的基本美学特征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向来是儿童文学研究工作中十分核心的问题,根据已有的文献资料来看,研究者一般都是从少年儿童自身的成长特点以及精神心理特征出发,得出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为童趣、纯真、质朴等论点,这些论点的提出获得了文学理论研究界的广泛认可,但是也有一种观点认为,这种思路是研究儿童文学创作的基本美学特征的有效方法,但并不是唯一的、最主要的.儿童文学之所以能够成就今天的地位,必然在除去具有童真、质朴等基本特点之外,还应具有更加深层次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为了探索这种更加深刻的美学意义,我们不仅要结合上文所述的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历程来看,还应该放眼世界儿童文学在漫长的文学发展史中所经历的变化和发展,并对其进行全面的解析和探究.

  在世界文学史出现和发展初期,儿童文学和成人文学并没有明确的划分界限,农业文明时期,成人世界里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中依然存在大量的不能够为儿童所接受的作品.而一直到中世纪晚期,人类开始走向工业文明,神话传说才逐渐由成人文学世界转为儿童世界独有的文学形式,这一重大转变,也促使了人类开始对儿童本位进行关注和思考,从而引发了对儿童文学的关注,进入 20 世纪以后,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和研究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重视.

  从研究儿童文学在人类文学史上的发展可以看出,儿童文学之所以出现并发展成熟,首先是人们需要找寻一种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特征、能够被儿童所接受的渠道来与儿童进行精神上的沟通和交流,从而传达人类对下一代的道德和文化期许.其次,由大人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成人世界对自身儿童时期的重新认识和回归,从中体现出儿童世界存在的现实意义,表现其特有的民族品格.再次,儿童文学的创作体现了"以善为美"的美学特征,这里应注意的是儿童文学将"善"作为基本美学意义,并不是仅仅停留在以文学作品达到教育儿童的目的,而是人类将对"真善美"的期望寄托于儿童的一种手段,通过文学作品表达人类对下一代的思想感情、人格品德、心灵修养等方面的传递和期望.

  三、新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趋向

  作家周作人曾经提到,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发展有两种极端,一种是太过偏向于教育性,而另一种是太过偏向于艺术性.这两种发展方向上的极端都是不可取的,都是忽视了将儿童作为思考和创作本体位置的做法.

  综合上文所述,儿童文学的文学价值在于教育和引导儿童进行认知和审美以及为儿童提供娱乐等,根本目标就是引导儿童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健康人才.一直以来,学校的教科书尤其是语文教材中特别注意收录经典儿童文学作品作为教育内容,但是由于教材篇幅的有限,往往不能包含众多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进入 21 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儿童文学的呈现形式更加多元化,其娱乐的功能逐渐被放大,儿童文学作品的欣赏更多的是通过漫画、影视以及网络媒体等途径,这也是现代生活的快节奏方式所引起的转变.儿童文学趋向娱乐化,一方面拓宽了孩子接触儿童文学的途径,使孩子在游戏和娱乐中感受儿童文学的魅力以及获得教益,而另一方面,儿童文学图片化、影视化必然会降低文学作品的思想深度,改变着儿童的审美趣味,一些优美的绘本和漫画虽然更易为现代儿童所接受,但其中难免充斥一些低俗、暴力内容,不适合儿童阅读.

  针对新时期我国儿童文学的发展特点和趋向,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并且将其往健康、积极的方面引导.首先,在教育方面,教材在收录经典儿童文学作品作为课文时,应尽可能地选用一些寓教于乐、与时俱进的作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儿童的阅读和欣赏文学的能力加以引导和培养 ;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调动学生欣赏儿童文学的热情 ;还应该加强课外拓展阅读等.在娱乐方面,加强对儿童文学改编影视剧的监管,在注重视觉等娱乐效果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对儿童进行心灵上的启发和深层的思考.

  结语

  通过儿童文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从最初的翻译介绍国外作品到基于本土文化进行自我创作,从最初的关注自我创作到逐渐开始关注少年儿童,这深刻地体现了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在创作中的基本美学特征的进步与完善.我们在研究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的基础上,可以总结和展望儿童文学在中国新时期发展的趋向,从而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手段加以促进和引导.语

  参考文献

  [1] 蔡根畅 , 刘玉亭 . 童谣的美学特征与教育价值 [J]. 学前教育研究 ,2012(3).

  [2] 张瑞婷 . 曹文轩少年小说论 [D].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2010.

  [3] 余尚云 . 从《喜洋洋与灰太狼》论儿童文学的基本特征 [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10).

  [4] 孙倩 . 论中国幽默儿童文学创作的发展与演变 [D]. 青岛 :中国海洋大学,2010.

  [5] 张梦煦 . 新时期女作家创作的儿童文学少女题材小说研究 [D].大连 :辽宁师范大学,2010.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