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儿童文学论文

冰心儿童文学的艺术魅力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8-16 共2820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冰心儿童文学创作特征探索 
【引言】冰心文学作品的特点分析引言 
【第一章】用真、善、美滋养儿童心灵 
【第二章】儿童读者意识的波动起伏 
【第三章】不拘一格的艺术探索 
【结语/参考文献】冰心儿童文学的艺术魅力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结 语

  纵观冰心一生的儿童文学创作,呈现出了“两头高中间低”的总体态势。

  一头出现在五四时期,这一时期是冰心儿童文学创作的高峰期,其中的《山中杂记》、《寄小读者》、《离家的一年》、《寂寞》、《繁星》、《春水》等均成为了冰心代名词的佳作,它们颂自然,记童心,赞母爱,心由情牵,无拘无束,任情任性,不拘一格,对“爱”的热情讴歌使她的笔底常常流淌着像温泉水般的柔情,缓缓浸润儿童稚嫩的心田。有趣的是,冰心这一时期的很多儿童文学作品并不是专为儿童写的,可这些作品却以鲜明的个性美与亲切热忱的笔调深深地吸引了小读者的目光。时至今日,部分经典之作依然被收录在小学、中学的语文课本中供当代学生们阅读、品赏,可以说作品中那些抚慰人心的情感表达是永恒的、不会过时的。而另一头则出现在冰心的晚年,那时冰心迎来了她创作的另一个高峰。这一时期靠回忆往事写出的作品仿佛又回到了冰心早期最熟悉也最能驾驭的写作方式与写作立场上,情感更为洒脱恣肆,语言虽不再那般清丽,却增添了岁月沉淀后的平实与质朴,晚年时期创作的部分作品虽然也并没有指明是为儿童写的,但依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征服了广大少年儿童,受到他们的热烈欢迎。中间的部分要算是冰心儿童文学的低潮期,虽然在这一时期冰心有着明确的儿童读者意识,但是在文学为政治服务的大环境下,冰心更多考虑了对时代精神、政治话语的传达而令自己的作品相对失去了文学所该有的情趣、失去了自我。可见,文学创作的根本在于寻求心灵解放、个性回归以及对自我价值的实现。作家创作表达的欲望如果在重重禁忌中被长久地压制、束缚,作品所呈现出来的只会是小心谨慎的情感表达,难以爆发出感动人心的力量。

  冰心毕生都将对儿童真挚、广博的情感倾注到了她的儿童文学创作中,很多作品能够激发儿童足够的阅读兴趣,有益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它们理应为世代小读者所阅读和传诵。而冰心不同时期的儿童文学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的某些缺失既有其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也是时代所致。而其中仍然可显现出冰心在不同时期的写作中还是有着努力表达自我个性的追求的。无论如何,冰心的创作经验都为后来者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冰心。冰心文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2]范伯群。冰心研究资料[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

  [3]冰心。冰心论创作[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4]浦漫汀。冰心名作欣赏[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

  [5]肖凤。冰心传[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

  [6]王炳根。王炳根说冰心[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11.

  [7]岳敏。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心与吴文藻的情爱世界[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8]王炳根。冰心论集(2012)[C].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9]王炳根。冰心研究丛书:冰心论集 5[C].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11.

  [10]徐兰君。现代中国文学及文化中的儿童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1]范伯群,曾华鹏。冰心评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12]王泉根。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主潮[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

  [13]蒋风。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07.

  [14]方卫平。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发展史[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07.

  [15]胡健玲。中国新时期儿童文学研究资料(甲种)[M].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

  [16]陈文颖。泰戈尔与冰心笔下的儿童[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5(4)。

  [17]卓如。论冰心的儿童文学创作[J].中国文学研究,1985(1)。

  [18]李玲。评新时期的冰心研究[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4)。

  [19]翟瑞青。儿童,冰心心中的一片绿洲──兼论冰心的儿童教育观[J].济南大学学报,1996(6)。

  [20]朱自强。两个“现代”──论中国儿童文学的矛盾性与复杂性[J].文艺争鸣,2000(3)。

  [21]董国超。《寄小读者》的复调分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1)。

  [22]汪卫东。重读冰心[J].作家作品研究,2003(1)。

  [23]李玲。“五四”女性文学中的童心世界[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9(1)。

  [24]林丹娅。冰心儿童观及其写作意义辨[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1)。

  [25]曾庆江。“抒情性”:作家个体情感的抒发──20 世纪 20-40 年代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形态论[J].文艺争鸣,2011(6)。

  [26]杨昌江。“非儿童本位的”优秀儿童文学──谈冰心儿童文学的特殊性质[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6)。

  [27]谈风霞。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生期的审美困境[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3)。

  [28]刘岸汀。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从冰心先生的信谈起[J].苏州大学学报,2003(3)。

  [29]陈莉。性别与书写:论冰心与凌叔华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儿童文学创作[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10)。

  [30]符丽。“儿童观”的嬗变与中国近现代文学[D].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7.

  [31]张辉。论冰心儿童文学创作的美学特征[D].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32]李琳。论冰心儿童文学中的育人功能[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33]颜玮。一片“冰心”80 载耕耘──说降儿童文学创作综论[D].南昌大学硕士论文,2013.


    致 谢

  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硕士学位论文总算是“千呼万唤始出来”了。在此要对曾给予我帮助的人由衷道出一声感谢。首先感谢我的导师乔世华老师,老师学识渊博、人品贵重。平日非常关心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对于我们在生活中产生的消极抵触的情绪,老师会耐心劝导。他总能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为我不成熟的论文做十分细致的修改,从最初明确论题,到一次次帮我梳理论文的思路,再到为我修改使用不恰当的句子、字词、甚至标点,论文的点滴进步都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再次感谢乔老师在这三年来对我的帮助和指导。未来的我也会站上三尺讲台,我将以乔老师为榜样、为目标,为人师表,悉心栽培我的学生。在此还要特别感谢冰心文学馆诸位评委老师对我论文的指导和批评,以及冰心文学馆联系人员鲁普文老师在我构思论文时所给予我的鼓励。与这些专家、老师的每一次交流,都会带给我新的体悟和启发。最后还要特别感谢冰心文学馆给予我已提交的论文开题报告的部分资助。

  我还要感谢我的父母和朋友们,这许多年来父母为我付出的辛劳我无以为报。唯有不懈努力、学会替父母分担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安慰。读研这三年受走读的影响,我没有频繁回校,和同学间的关系比较生疏,好在还是交到了一些可以交心的挚友,她们在我写论文遇到障碍时所给予我的鼓励让我感动。对我而言,与她们交流写论文的心得是一种享受。

  三年无声地逝去。想起大一时初次来到辽师西山校区时的情景──还在施工中的荒凉之地,一辆辆载满黄沙黄泥的卡车呼啸驶去,我已被漫天的黄沙笼罩。

  而今的西山校区终于有了校园的样子,处处弥漫着人文气息。而我也在这里度过了人生最宝贵的七年光阴。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