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电影论文

《冰雪奇缘》中人物、冰雪及情感色彩的呈现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12-12 共3490字
论文摘要

  迪士尼动画电影《冰雪奇缘》票房与口碑都极佳,该片在北美院线打破了之前《狮子王》的票房记录,一举囊括第8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长片、第71届金球奖最佳动画长片等一系列动画电影的最高奖项,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精品大作。

  《冰雪奇缘》不仅在故事主题等方面继承了迪士尼动画电影的优良传统,更借助前沿技术手段在画面色彩等方面的制作上有了全新的突破。本文就《冰雪奇缘》的色彩呈现,截取具有代表性的画面色彩来鉴赏其艺术魅力。

  一、人物色彩

  迪士尼的动画电影多以童话为中心,以公主为主角。纵观迪士尼的公主电影,总体色彩往往都是明快的。公主等主角人物常伴随着清新明亮的色彩,而灰暗深沉的色调往往与反面人物相伴生,二者泾渭分明。善恶分明的对立,以及面向儿童受众的大团圆的结局,这一传统也造就了迪士尼动画史上的无数经典。

  而《冰雪奇缘》则是打破这一传统的全新呈现。由于本片在人物设定上改变了过去那种简单直接的正邪对立,所以在人物的表现、形象的塑造上,也不再是简单通过善恶对比来实现,而是依靠精心设计的色彩差异来传达。妹妹安娜的栗色头发同姐姐艾尔莎的浅色头发形成对比,正与二者一动一静遥相呼应,契合了安娜的热忱开朗和艾尔莎的冷静高雅。主创人员对刚出场的儿童时期的姐妹在着装的色彩设计上是非常考究的。深色头发的安娜着浅亚麻色的衣服,而浅色头发的艾尔莎着较深的天蓝色衣服。这种在色彩上深浅互补的区别并非是随意为之,其作用不仅仅是平衡画面以具有良好的视觉观感,更重要的是暗示人物地位和情节走向。认知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显示,深色调给人的心理感觉往往是稳重持成的,而浅色调则是轻快活泼的。因此,这种着装色彩上的深浅区别是一种人物关系的暗示,表明了儿童时期的艾尔莎处在一种对安娜照顾呵护的地位上。当姐妹成人直至艾尔莎加冕出逃之前,安娜和艾尔莎的着装都是深色调的。在这一个时间段上二者处在一种对等的地位上,而不是照顾与被照顾的关系。所以二者相均衡的色彩设置正是对这一关系的反映。

  当安娜去寻找出逃的姐姐时,二者着装的色彩再一次发生了变化。艾尔莎成为了冰雪女王,着装在色彩上是有着飘渺质感的冰蓝色;而此时的安娜则保持了深色调的着装,且在正式踏上寻找姐姐的旅程之时,其下裙也由明快的草绿色逐渐变为深蓝色。这一颜色与儿童时期艾尔莎的着装色彩遥相呼应,此时姐妹俩着装色彩的转变也是对二者关系的一种暗示:深色调的着装色彩暗示了安娜的勇敢执着,冰蓝色则传达了艾尔莎的高冷孤独。此时的艾尔莎处在了被安娜找寻照顾的地位,这与儿童时期二者的着装色彩和人物地位遥相呼应。

  当安娜成功拯救了艾尔莎以后,二者在着装的色彩上又有了变化。此时作为和妹妹一同获得了新生归来的女王艾尔莎,在着装上依然是以蓝色为基调,但已不再是飘渺孤独的冰蓝色,而是具有明亮质地的天蓝色,表现出此刻艾尔莎的高雅并且明快;而安娜的着装则是浅快的亚麻色衣服。这正与儿童时期安娜的着装相一致,表明了此时的安娜结束了拯救照顾姐姐艾尔莎的使命,回归了自己天真烂漫的少女本性。而一路陪伴安娜找寻姐姐的克里斯托弗此时依然保持着自始至终的深色调服饰,与身边的安娜形成对比,正是对二者间此后的呵护与被呵护关系的暗示。

  可以看到,这种着装色彩的深浅对比变化贯穿了整部影片。不需要复杂的情节铺陈和语言描述,仅仅通过简单的色彩差异对比,我们就了解了人物性格和地位的变化。这种色彩变化的传达,不仅使整个影片具有结构上的对称完整性,更因为这种深浅不一的三段式往复而使画面始终处在一种流动之中,通过这样的色相对比变化,影片有效地调动起了受众的视觉观感,这样的色彩变化刺激配合情节的发展变化,使得观众可以持续保持观影兴趣,而不会因为色彩的静止单调产生审美疲劳和视觉排斥,这也就保持了整部影片对观众的吸引力。

  二、冰雪色彩

  虽然主角着装色彩的变化使整部影片呈现完整的三段式经典结构,但是观众在观影期间并不会有生硬割裂之感,影片之所以能实现这样一种结构间的流畅过渡和色彩的自然变化,一方面是得益于迪士尼高超转场技巧的熟练运用,另一方面——并且是很大程度上都是源于冰雪的功劳。

  借助特地为本片研制的全新技术引擎,3D大屏幕上的冰雪效果可谓是精彩绝伦。如果说我们在前文所谈到的那些色彩变化还仅仅是对人物性格、关系等故事内容的一种暗示性手段的话,作为贯穿整部影片的冰雪,则不仅仅提供了故事发生的背景舞台,更在氛围渲染、情节发展、主题升华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冰雪奇缘》以在较浅景深下对晶莹洁净的雪花的特写切入画面,伴随着低沉昂越的背景旋律转入柔和晚霞笼罩中的冰雪世界,在雄厚酣畅的采冰曲调中画面慢慢转暗。在画面色彩由明而暗的过程里,是一次完整的采冰作业。这一开篇画面就明确宣告了《冰雪奇缘》同迪士尼过往的一切公主电影都是完全不同的。

  开篇整体上的暗冷色调,表明了本片并不是过去那种明媚的公主电影;另一方面,酣畅的歌声和行云流畅的劳作画面和色调的清冷形成对比,既是对阴沉冷峻色彩的冲淡,也暗示了后面情节的发展并非是沉郁的。这一奇妙的对立统一效果的实现靠的就是对冰雪色彩的出色把控。冰雪贯穿了故事发展的始终,既是背景基调,是其他色彩点染变化的载体,也是控制总体画面色彩效果、调节氛围、传达人物情感、优化观众审美体验的重要道具。当幼时的艾尔莎误伤了安娜以为安娜死去的时候,冰雪变得凝重,整个画面变得暗淡起来,传达出艾尔莎内心的伤痛低沉。这一通过冰雪色彩形态变化来体现人物内心和情节走向的手段在影片中被多次运用。在艾尔莎得知父母去世的时候,雪花的凝重,画面色彩的暗淡再次重现,以画面色彩语言生动形象地传达出了人物的内心动态。

  冰雪的色彩本来是单一的,其形态也很难描摹,但得益于全新的技术手段,本片对冰雪色彩和形态的展现达到了前所未及的高度,在渲染气氛,展现难以通过语言表现的人物内心情绪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当艾尔莎在冰雪宫殿里和安娜见面时,冰雪色彩随着对话的进行而不断变化,直观地表现了艾尔莎复杂的内心活动和情绪起伏。获得解脱的艾尔莎内心是快乐的,故而整个冰雪宫殿呈现出晶莹的蓝色,当与安娜的对话让艾尔莎内心变得悲伤时候,宫殿就笼罩在淡淡紫色的场景中,而当艾尔莎被激怒释放出雪怪的时候,整个宫殿都笼罩在浑浊不安的琥珀色中。通过这样的色彩变化,生动展现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并且画面上的色彩流转,也极大地增强了观众的视觉审美乐趣。

  三、情感色彩

  色彩作用于视觉,可以引起人的心理共鸣,因此不同的色彩可以传达不同的情绪。冰雪宫殿色彩的变化,既是对环境氛围的渲染展现,也是对人物内在情感的表现。色彩对情感的表达往往不是孤立进行的,事实上,在具有强烈戏剧冲突的镜头里,色彩往往是和配乐、对白等一系列表现手法协同作用来传递影片所要表达的情感诉求。

  当艾尔莎独自一人跋涉雪山时,在恣肆的背景乐伴奏下,达到了高潮。色彩主动参与了展现人物心理境遇而不仅仅是暗示渲染氛围。在灰暗的冰雪群山背景下,伴随着渐次凝滞的落雪,艾尔莎的独自跋涉,随着配乐的渐由迷茫到昂扬,洁白的雪景渐渐多过灰暗的群山,画面虽然依然是夜景,却因为雪景的增多而渐渐明亮起来,这里就暗示了艾尔莎情绪的渐渐高昂,如果没有色彩对情感表达的这种释放,我们是很难通过语言取得这种效果的。当艾尔莎搭起一座落满雪的冰桥时,配乐更次激越,而色调也随之明快,随着艾尔莎把雪桥化为光滑剔透的冰桥,明亮的色彩随之迸发,当艾尔莎在雪颠建起冰雪宫殿时,整个画面以光洁的宫殿冰面为载体,以晶莹的蓝色为基色,绽放出了缤纷的色彩。这一系列的色彩呈现,不仅在3D银幕上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震撼,更是凭借色彩和情感表达之间的天然联系而成功地传达给观众艾尔莎获得解脱之后的自由情绪。穿着冰莹雪装的艾尔莎迎着暖色的朝霞,这一对比便是艾尔莎内心自由畅快情感的直观色彩呈现。

  影片中的这一段之所以精彩,就是因为其色彩紧紧围绕着艾尔莎的际遇和情感的变化而变化,是人物内在情感的外化,这种类似通感的色彩表现会对观众产生移情作用,会引发观众的心理触动而产生情感共鸣。当姐妹相拥,风暴消停,新绿重现人间时,画面的明快正是对新生情感的真实写照。

  综上所述,迪士尼对色彩的运用,已不是简单停留在优美画面呈现的技术层面了。色彩运用成为了表现人物、推动情节的重要创作手段,这种独特的创作风格所带来的迷人艺术魅力既值得观众反复欣赏,更值得国内动画电影创作人员认真借鉴。

  参考文献:

  [1]张弦.《动画影片的色彩魅力》.湖南师范大学,2011.
  [2]杨晓艳.《浅析动画色彩的美感与情感》.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01.
  [3]王云波.《迪士尼动画电影的文化内涵》.西北师范大学,2010.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