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开办农民田间学校的主要模式和创新做法

时间:2014-08-01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本文字数:3825字
论文标题

  一、开办农民田间学校的主要模式

  1.依托点 2011 年,按照“郫县农民田间学校试点工作方案”要求,在郫县唐元镇唐元韭黄产业基地的锦宁村开办“郫县农民田间学校”试点校,承办单位为唐元韭黄无公害基地推进办和郫县锦宁韭黄生产合作社。“试点校”开展工作统一在郫县农发局指导下进行。学校选址、设施设备配置、经费保障落实、师资力量配置、学校试验场地、外出观摩学习等,得到省、市、县、镇、村及合作社的大力支持,办校顺利。“试点校”第一期学员 28 名,于 2011 年 12 月 8日开班,领导小组亲临学校,并为学校授牌。第一期试点校进行课堂教学 24个学时,进行观摩学习 52 个学时,进行田间生态系统交流教学 56 个学时。在学习过程中学员积极性高,全部教学计划于 2012 年 8 月 24 日结束。2012 年,继续按照 2011 年试点校培训方案,开办了第二期农民田间学校活动,效果很好。
  2.试点校建设及师资队伍配置“试点校”选址在郫县唐元镇锦宁村,按照“五个一”标准,建设农民田间学校。即:在唐元镇锦宁村构建一个长期运行的技术指导小组,建立一个 5 亩以上的农业科学试验示范田,培养一名有经验的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每期遴选一批(25~30 名)自愿参加、人员固定的农业科技示范户,建立一个固定的培训场所和农业技术信息宣传栏。
  (1)硬件建设 租用 100m2村委会议室作为学习场地,租用郫县锦宁韭黄生产合作社 40m2办公室作为学校办公场地,借用合作社宣传栏作为学校农业技术信息宣传栏,郫县锦宁韭黄合作社提供 5 亩地作为学校农业科学实验示范田。配备了电脑、投影仪、话筒、饮水机、教学工具等,试点校的场地、设施设备等符合办校基本条件。
  (2)软件建设 以唐元韭黄基地推进办主任郭云建(参加农业部第六期师资培训班)、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何忠全研究员、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陈德西博士和本土化专业人员组成了学校的主要教师团队,锦宁村支书杨泽普任校长、村主任任班主任,推进办工作人员负责学校日常工作,师资队伍建设完善。2011 年郫县农发局为“试点校”提供办校保障资金 5 万元,2012 年利用唐元韭黄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资金 1万元,保证了“试点校”办学。
  3.培训方法 “试点校”开办过程中,使用的培训方法有:
  (1)进行“需求调研”、“访谈” 在进行“唐元镇锦宁村韭黄产业田间学校需求调研报告”活动中,使用了“需求调研”“、访谈”工具。
  (2)使用了“头脑风暴”工具 先后在需求调研活动、课堂教学之前及教学过程中使用“头脑风暴”工具,为需求调研报告、课堂教学计划制定、教学方案修正、完善教案等收集信息资料。
  (3)使用了“BBT”信箱测试工具在开办前和结业时,对学员的技能情况测试,使用了“BBT”信箱测试工具。
  (4)使用了“打分排序”工具 在收集问题,集中学员需求,调整教学计划收集信息时,使用了“打分排序”工具。
  (5)使用了“建立田间生态系统”、“季节历”工具 在示范地块使用了“建立田间生态系统”、“季节历”工具。
  (6)使用了“观摩”学习工具 对学员进行市场信息动态理解、对同行业动态发展情况了解活动过程中,使用了“观摩”学习工具。
  (7)使用了“点评”工具 在教学、互动、启发学习过程中,使用了“点评”工具。
  (8)使用了“农民试验”工具 在示范田“建立田间生态系统”中,有学员完成、使用了“农民试验”工具。

  二、开办农民田间学校的创新做法

  1.建设经验

  (1)统一制定了“试点工作方案”,思路清晰,导向明确,是田间学校开办的保障。①提供了统一办校的基本思路,为试点工作开展明确的导向。在方案中明确提出: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为课堂,采用非正式成人教育的方法,以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为特点,建立农民田间学校,开展农民田间技术培训活动。贴近农村、贴近农民、贴近实践,促进农民与技术、市场、信息对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引导科技人才、科技成果、科技知识向农村聚集,创新农技推广机制、推动科技进村入户、培养新型农民,激发农民和调动农民主体参与农事决策,提高农民整体科技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因此试点校工作开展有了明确的原则和方向。②统一了办校的选址、办校标准,避免了“农民田间学校”走形式,“学校阵地”、“学员”得以长期保留和发展壮大。按照“五个一”标准,建设农民田间学校,即在唐元镇锦宁村构建一个长期运行的技术指导小组,建立一个 5 亩以上的农业科学试验示范田,培养一名有经验的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遴选一批 25~30 名自愿参加、人员固定的农业科技示范户,建立一个固定的培训场所和农业技术信息宣传栏。避免了学校办班结束,“阵地就消失、学员就流失、成效留在纸上”的局面。③统一了办校过程中的重点控制环节,避免了农民田间学校的教学流于形式,确保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对象等具体到位、真实、有效。④统一组建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等工作开展顺利,试点工作得到了省、市、县、镇、村、合作社、韭黄种植户的大力支持,确保了试点工作开展顺利进行。⑤规范、保障办校经费,保证了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全面完成。
  (2)认真测评筛选学员,尽量保证选择的学员是有潜力的、优秀的 由于学员素质选择,决定开办学校取得成效的高低;学员身份选择,决定学员参加培训的出勤率,直接影响培训效果;学员年龄结构及文化程度,决定培训计划及培训方案制定及实施,影响到培训水准。因此,在选择学员上尽量筛选年龄结构 55 岁以下,文化程度初中以上,家庭收入主要依托韭黄产业,有激情、又热心公众活动,特别是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在群众中有威信的人。
  (3)师资配置尽量保证是高素质的专业人员 唐元韭黄产业基地的标准化建设已经推进 10 年,韭黄种植户的标准化意识及种植水平相对较高,需求水准相对较高,对师资要求较高,师资水平直接影响到田间学校开办成效。因此,以本土化专业人员为主体,辅以四川省农科院专家组成师资团队,保障了办校成功。
  (4)经费保障是保证办校活跃,实现启发、互动教学的基础条件 学校进行了 5 次以上外出“观摩”学习、启发、互动教学活动,教学方式灵活,学校学习气氛活跃,启发、互动教学生动活泼,激发了学员和辅导员“教与学”的热情。

  2.典型案例

  (1)通过启发、互动教学,解决了问题 学员提出了长期困扰种植的虫害“叶蛆”问题,四川省农科院专家带领全体学员到田间普查,首先找到样本进行确认,达成共识;专家把问题带回农科院进行专题研究,在第三次课堂教学时,向全体学员报告研究结果,该害虫是“葱须鳞蛾”,不是大家长期以来叫的“叶蛆”,让全体学员非常振奋,激起了大家学习的热情。
  (2)通过启发、互动教学,改变了传统观念 四川省农科院专家提出,唐元韭黄的病虫害防治应“贯彻过程控害观念”,学员不理解。通过指导示范地的“农民试验”活动,指导学员操作完成“建立生态田间系统”、“季节历”,特别是适时指导学员完成了对示范地灰霉病、疫病防治“贯彻过程控害”理念,有效防治了灰霉病、疫病,使学员对“贯彻过程控害观念”有了全新认知,接受了专家的理念,改变了传统观念。现在,“贯彻过程控害理念”已经在韭黄基地全面推行。

  三、开办农民田间学校所取得的主要成效

  1.培训效果 农民田间学校的培训

  效果显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需求调研活动,学员明确了在农民田间学校能够学到什么,激发学员主动要求学习的积极性。
  (2)通过在示范地“建立田间生态系统”,学员亲自操作完成“农民试验”和“季节历”,启发、互动培训效果明显。
  (3)通过“观摩”学习、“点评”工具使用,学员掌握了收集信息方法,评价信息价值方法,寻找“差异化”的方法等。
  (4)通过培训,学员之间的交流明显提高,打破学员之间的交流障碍,同时优越信息交流量明显增加。

  2.学员能力提升,种植效益明显

  (1)能力提升明显 通过 2011~2012 年 6 期培训后,85%以上的学员动手能力明显增强,90%的学员成为示范户,45%的学员成为种植能手,15%的学员进一步发展成为职业经理人,直接提升 5 名学员成为本地土专家,7 名学员成为合作社创业带头人,3 名学员组建了家庭农场。
  (2)种植韭黄的直接、间接经济效益明显 学员李志伦,种植韭黄 230亩,长期困扰他的是病虫害影响产量、产值 30%以上。通过 2011~2012 年连续两年的培训,首先掌握了病虫害发生规律、防治技术,2012~2013 年连续两年实现了亩产值稳定在 2 万元左右,效益增幅 30%以上,成为唐元镇韭黄产业基地致富带头人与职业经理人。

  四、今后开办农民田间学校的打算和思路

  1.依托唐元韭黄基地现代农业发展平台,推进办校平台稳定发展 特别是围绕培养专业大户、种植能手、致富带头人、创业带头人、职业经理人作为办校方向,提高农民田间学校为新农村建设作用上下功夫,争取政策扶持和发展空间。
  2.提升师资力量建设 依托四川省农科院、县农发局、成都市韭黄产业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人才、技术支持,推进办校师资力量提升建设。
  3. 争取多方支持 大力争取省 、市、县和唐元镇政府的支持,特别是参与合作社等经济组织的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确保办校资金的落实。

  五、存在问题及建议

  1.优秀的学员选择困难 留在农村的劳动力,70%以上是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优秀学员选择余地不大。
  2.种植效益与劳动力投入不协调对劳动力严重不足的产业基地,面临实现优质、高效、高产的困境,直接影响现有韭黄种植户进一步提高种植水平的积极性,同时影响他们参加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影响田间学校开班课时保证。
  3.经费无充足保障 本次田间学校开办成功,经费有保障,但学校长期维持、维护的经费没有明确,仍然存在因经费没保障,面临学校难以继续维持的困境。
  4.师资资源不足 本次师资仅依托省农科院专家团队,田间学校的师资力量明显不足,可供选择余地有限。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