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会计论文 > 成本会计论文

高校人力资源成本核算相关问题探析(2)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08-30 共4861字
三、高校人力资源成本核算账户
  
  1.“人力资产”账户
  
  核算高校因人力资产增减变化情况。属于资产类账户:借方,反映人力资产的增加或评估增值;贷方,平时无发生额,只有当人力资源从学校离职或消失时,冲减人力资产总额;期末借方余额,反映现有的人力资产的原始成本。可根据人员类别、岗位性质、学历层次、职称结构等方法分设二级账户。
  
  2.“人力资本”账户
  
  与“人力资产”相对应,用来核算高校无偿引人、国家分配、短期聘用等人力资源的价值,及期末转人的学校所有人力资源的资本性支出和损益。属于损益类账户:借方,反映这些人力资源的减少额;贷方,反映这些人力资源增加的“原始价值”;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学校这些人力资源剩余资本额。可根据人员类别设置明细账。
  
  3.“人力资源成本”账户
  
  用来核算高校人力资源的取得成本和开发成本。属于资产类账户:借方,反映资本性支出增加数;贷方,反映期末转人“人力资本”账户的资本性支出,及离职时人力资源成本的转出数;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仍处于联系、引进、培训状态,尚未正式转为学校资产的人力资源成本。按成本的性质,设立二级账户。
  
  4.“人力资源费用”账户
  
  用于归集高校人力资本运营过程中的管理、保障类支出,以及当期应摊销的资本性支出。包括社会保障成本、使用成本、人事管理费用、资本摊销等。属于期间费用类账户:借方,反映高校对人力资源的投资成本应费用化的部分及人力投资(资本化部分)的每期折旧摊销数;贷方,反映年终结转“事业结余”账户的借方累计发生额。可按费用性质,设立二级明细账户。
  
  5.“人力资产累计折旧”
  
  人力资产属于学校的长期资产,学校应根据科技发展、环境及其他因素,将其人账价值在一定年限内摊销。属于“人力资产”的备抵账户:借记,反映人力资源从学校流失时,应转出的累计折旧金额;贷方,反映计提的折旧额;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人力资产累计摊销额。折旧率,可根据人力资源使用效益,对高级专家教授采用个别计提折旧率,对一般职工则采用集体计提折率;折旧期,可根据开发受益期与预计剩余服务年限孰短的原则来确定;折旧法,可借鉴企业采取年限折旧法或加速折旧法。
  
  6.“人力资产减值准备”账户
  
  受到职位、阅历、年龄、身体健康状况及敬业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人力资源的价值将随着经济发展、名师流动、专业更新而变动。根据会计谨慎性原则,提取一定比例的人力资本减值准备,如实反映人力资本的现实市场价值。属于备抵账户:借方,反映人力资本升值后,冲回的减值准备,或人力资本流失时,转出已提的相关减值准备;贷方,反映当期准备提取估计损失金额,及实际发生的人力资产损失;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人力资产可能存在的损失与风险。
  
  7.“人力资产损益”账户
  
  核算高校对人力资源投资所产生的损益。包括调动、流失时收取的补偿费、各类赔款、违约金;退体、死亡、工伤事故等原因退出高校时,应支付的医疗补助费、丧葬费、抚恤金等。借方,反映支付的有关费用及资产处置净损失浏篷方,反映收到的补偿丈人、各类赔款、违约金及资产处置净收益;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人力资源流动的净损失,年终,结转至“事业结余,‘后本则:户无余额。
  
  四、高校人力资源成本核算的账务处理
  
  现将主要会计业务分录举例归纳,如表1所示:
  
  人力资源成本核算会计业务分录表
  
  人力资源成本核算会计业务分录表
  
  五、高校人力资源成本分析的指标体系
  
  (一)人力资源配置绩效分析指标
  
  1.学生比率
  
  (1)各层次学生比:(2)各专业学生比;(3)毕业生/新生比;(4)招生报到率。
  
  分析:充足的生源是高校的生存的根本,学校应根据社会需求、教学优势,专业布局,调整招生计划,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办学竞争实力,实现学校整体经济效益最大化。
  
  2.专任教师比率
  
  是指专任教师占全校教职工比重,其中专任教师是指从事教学、科研的专职教师。
  
  分析:该指标是衡量学校教学机构管理效率的重要指标,该比例越低,反映学校行政教辅人员越多,机构臃肿,学校社会化程度越低。考核此指标可促使高校缩减非教学人员,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3.师生比
  
  是指有效教师数与在校学生折合后的加权人数之比。
  
  有效教师总数=在编专任教师+兼职教师/2
  在校学生折合加权人数=∑各类学生人数x专业系数
  
  专业系数可根据专业的热门程度、经费投人、教学条件、师资要求、培养期限综合分析、测算、确定。
  
  按学年计算,教师和学生人数均计算到7月底。
  
  分析:①师生比是衡量高校微观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反映了高校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②师生比例不能过高,师资严重不足会影响教学质量,也不能过低,否则会人浮于事。
  
  ③教育部为确保高校教学质量规定了师生比达标要求,1:14的为优秀,1:16的为良好,1:18的为合格,超过合格比例的就要给予黄牌警告,限制其招生等。
  
  4.教师贡献率。=∑各类毕业生人数x专业系数x相应质量系数教师总数
  
  主要考核每一个教师当年为社会培养的毕业生的综合能力。
  
  质量系数则可根据本届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考研录取率综合测算。
  
  分析:教师贡献率,反映了高校教师教学劳动创造的社会价值,体现了高校教育服务的最佳公共社会效益。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