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经济管理学论文

毛泽东、邓小平产业结构管理的不同思想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7-25 共9866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毛、邓宏观经济管理思想的异同探究
【导言】毛泽东与邓小平宏观经济管理理论研究导言
【第一章】宏观经济管理的一般理论
【第二章】毛泽东、邓小平宏观经济管理思想的形成之比较
【3.1.1 - 3.1.3】毛泽东、邓小平产业结构管理的不同思想
【3.1.4 3.1.5】毛泽东、邓小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不同思路
【3.2】毛泽东、邓小平宏观经济管理思想的内在一致性
【第四章】毛、邓宏观经济管理思想的指导意义
【结语/参考文献】建国以来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理念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三、毛泽东、邓小平宏观经济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之比较

  毛泽东的宏观经济管理思想集中体现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及中共八大政治报告等文献中。在实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思想。两者的宏观经济管理思想存在极大的差异性,同时邓小平宏观经济管理思想又是毛泽东宏观经济管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有内在一致性。

  (一)毛泽东、邓小平宏观经济管理思想内容的差异性。

  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认识和探索,是对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考察的理论成果的总结。毛泽东、邓小平宏观经济管理思想产生于中国不同的历史时期,因而在许多内容上必然有所不同,甚至重大的区别。

  1.毛泽东、邓小平中央和地方关系的不同倾向。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归根到底是集中和分散的关系。这一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涉及两个积极性能否都得到发挥的问题。

  (1)毛泽东强调在保证中央集权的前提下,向地方分权。

  集权与分权的问题是毛泽东及中央领导在建国以后一直想要解决的问题。

  毛泽东对此进行了不懈的思考和探索。但由于当时缺乏具体的成功的实践经验可供他去总结,对如何分权,毛泽东只能循着以往成功的思路,从原则的高度提出问题,指出一个大致的方向。

  随着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的弊端逐渐暴露,毛泽东开体制改革的先河,认为经济管理体制要有利于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中央向地方分权。他说,"目前要注意的是,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这对我们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比较有利。"又说:"我们的国家这样大,人口这样多,情况这样复杂,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得多。我们不能像苏联那样,把什么都集中到中央,把地方卡得死死的,一点机动权也没有。""我们要统一,也要特殊。为了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有中央的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必须有全国的统一计划和统一纪律,破坏这种必要的统一,是不允许的。同时,又必须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各地都要有适合当地情况的特殊。"因此,毛泽东主张:"可以和应当统一的,必须统一,不可以和不应当统一的,不能强求统一。正当的独立性,正当的权利,省、市、地、县、区、乡都应当有,都应当争。""没有高度的民主,不可能有高度的集中,而没有高度的集中,就不可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

  他指出,注意地方利益,不会削弱中央领导,而是有利于巩固中央的领导。因为,只有这样才会使基层单位做到上边有人管,下边有权管。1956 年,毛泽东将这个思想表述为"统一计划,分级管理。"既要服从全国统一计划,又要让地方有一定的独立性。

  1966 午 3 月 20 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于杭州举行的扩大会议上,提出"虚君共和"说,对经济管理体制中的集权与分权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权限,都作了比以往明确的界定。他认为,中央还是虚君共和好。中央只管虚,只管政策方针,不管实,或少管点实。中央部门收上来的厂收多了,凡是收的都叫他们出中央,到地方上去,连人带马都出去。毛泽东将经济管理体制中的权力分为虚的和实的,虚的是政策方针,由中央管。实的是具体的经营管理,下放给地方政府和地方的企业管理部门去管。由此可知,毛泽东"虚君共和"说,是把经营管理的实权由中央下放给地方政府和地方的工作管理部门,在经济管理权限的条块关系中,变"以条条为主"为"以块块为主",以期改变过于集中、统得过死的状况。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思想,扩大企业自主权和调动地方积极性的思想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初萌芽,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来源。

  (2)邓小平指出中央要有权威,地方要有一定的自主权。

  早在 1979 年改革之初,邓小平就指出,为了有效地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认真解决各种经济体制问题。针对我国高度集权的经济管理体制的弊端,邓小平同志提出要处理好、协调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一方面要克服权力过分集中的弊端,下放权力;另一方面一定要维护中央权威,该集中的必须集中。

  1978 年底,邓小平同志就提出":现在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计划地大胆下放,否则不利于充分发挥国家、地方、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四个方面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实行现代化的经济管理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应该让地方和企业、生产队有更多的经营自主权。我国有这么多的省、市、自治区,一个中等的省相当于欧洲的一个大国,有必要在统一认识、统一政策、统一计划、统一指挥、统一行动下,在经济计划和财政、外贸等方面给予更多的自主权。" 1980 年 8 月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明确提出要通过改革,解决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后来在关于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的谈话中,进一步提出"权力要下放,解决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他对权力过分集中提出严肃批评,指出:"我们的各级领导机关,都管了很多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这些事只要有一定的规章,放在下面,放在企业、事业、社会单位,让他们真正按民主集中制自行处理,本来可以很好办,但是统统拿到党政领导机关、拿到中央部门来,就很难办。" 1986 年,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一样成为党的中心工作。邓小平将权力下放列为政治改革的重要内容。"改革的内容,……第二个内容是权力要下放,解决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同时地方各级也都有一个权力下放问题。第三个内容是精简机构,这和权力下放有关".1988 年,邓小平突出强调中央要有权威,同时强调中央权威是以权力下放为条件的。他说:"如果不放,经济发展能搞出今天这样一个规模来吗?我们讲中央权威,宏观调控,深化综合改革,都是在这样的新的条件下提出来的。"在邓小平这一思想指导下,我们进行了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职责权限的改革实践。1994 年推出的逐步实施"分税制"改革,就是在合理划分事权的基础上理顺中央和地方关系的一种尝试。

  邓小平同志在强调向地方下放权力的同时,又根据下放权力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提出"该集中的必须集中问题。中央必须保证某些集中","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决定中央政府可以集中必要的财力和人力,搞一些重点项目。针对地方自主权的扩大而普遍出现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区之间竟争趋于激烈,中央的统一领导和权威受到削弱的情况,邓小平再三强调,"我的中心意思是,中央要有权威。改革要成功,就必须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没有这一条,就是乱哄哄,各行其是,怎么行呢,不能搞'你有政策我有对策',不能搞违背中央政策的'对策',这话讲了几年了。党中央、国务院没有权威,局势就控制不住。"而且两个大局,解决沿海与内地差距问题,"这一切,如果没有中央的权威,就办不到。各顾各,相互打架、相互拆台,统一不起来。

  谁能统一?中央!中央就是党中央、国务院".

  邓小平还说,"特别是有困难的时候,没有中央国务院这个权威,不可能解决问题。有了这个权威,困难时也能做大事。不能否定权威,该集中的要集中,否则至少要耽误时间".

  "不听中央、国务院话的单位和个人要采取坚决的组织措施",即"不行就调换头头".

  2.毛泽东、邓小平产业结构管理的不同思想优化产业结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1)部门结构思想和民用工业与军事工业协调发展在部门结构方面,毛泽东首先提出了我国产业结构的总原则,"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生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只有这样,才能使各产业部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从而使国民经济的增长建立在一个合理的结构基础上。毛泽东的这一总原则在今天对我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其次,毛泽东认为"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还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毛泽东认为农业、轻工业"可以更好地供给人民生活的需要,二可以更快地增加资金的积累,因而可以更多更好地发展重工业。"毛泽东根据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的理论,于 1962 年,进一步提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并且主张"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应当按照农、轻、重的次序来安排"的总方针。这些思想,在 1962 年到 1965 年的国民经济调整中曾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由于多种原因,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思想在我国并未获得认真贯彻。最后,毛泽东认为产业结构影响经济效益,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要注意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关系。他说发展重工业可以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少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一种是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并指出"从长远观点来看,前一种办法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少些和慢些,至少基础不那么稳固,几十年后算总帐是划不来的。后一种办法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多些和快些,而且由于保障了人民生活的需要,会使它发展的基础更加稳固。"前一种办法是只注重当前利益,而使长远利益受损;后一种办法注重长远利益和整体经济效益。

  在民用工业与军事工业协调发展方面,由于我国的国防工业尚未建立起来,毛泽东强调发展国防工业,"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但是,毛泽东也十分重视经济建设和民用工业的发展,提出了三方面的思想:
  
  首先,民用工业及经济建设是国防工业发展的基础。发展军事工业的"可靠办法就是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并提出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要将军政费用降到国家预算支出的 20%左右,"以便抽出更多的资金,多开些工厂,多造些机器。经过一段时间,经济建设发展了,我们就不但会有很多的飞机大炮,而且还可能有自己的原子弹。"其次,充分利用和平时期,大力发展民用工业,提高经济效益。毛泽东认为"从现有材料看来,轻工业工厂的建设和积累一般都很快,全部投产以后,四年之内,除了收回本厂的投资以外,还可以赚回三个厂、两个厂、一个厂,至少半个厂。"提出了挖潜革新,利用沿海地区现有的设备能力和技术力量,尽早收回成本,赚几个厂子的经济效益思想,也包含着一定集约经营思想。最后,提出发展民用工业与军事工业的战略方针。毛泽东指出对于原子弹、军事工业,"你是真正想要、十分想要,你就降低军政费用的比重,多搞经济建设。你不是真正想要、十分想要,你就还按老章程办事。"在这里,毛泽东用战略的眼光,辩证的方法看问题,提出要大力发展军事工业首先就必须发展民用工业,民用工业发展了才能发展强大的军事工业。

  (2)调整产业结构,把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确定为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的产业结构思想邓小平吸取了毛泽东以重工业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的经验教训,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的现状与要求,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早在 1979 年,邓小平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教训时就指出,"过去十多年来,我们一直没有摆脱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而没有按比例发展就不可能有稳定的、确实可靠的高速度".1980 年他又指出:"我们过去长期搞计划,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没有安排好各种比例关系。农业和工业比例失调,农林牧副渔之间和重工业之间比例失调,煤电油运和其它工业比例失调,'骨头'和'肉'之间比例失调、积累和消费之间比例失调"."经济发展和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发展的比例失调".

  "到三中全会前后,更发展成为财政不平衡,信贷不平衡,物资不平衡,外汇收支不平衡的局面".鉴于这种情况,邓小平认为:"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为了实现均衡发展,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应花大力气解决比例失调的问题。

  首先,提出"生产建设、行政设施、人民生活的改善,都要量力而行,量入为出,这就是实事求是。"其次,必须树立均衡增长和效益增长的观念,坚决纠正不讲均衡,不讲效率,片面追求高速度的作法。"速度过高,带来的问题不少,对改革和社会风气也有不利影响",在调整中,一方面对有些不切实际的和对整个经济害多利少的高指标要坚决降下来,退一步才能进两步,否则"该退的不退或退不够,我们的经济就不能稳步前进"."所谓某些方面要退够,主要是说,基本建设要退够,一些生产条件不足的企业要关、停、并、转或减少生产,行政费用(包括国防开支和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费用)要紧缩,使财政收入、信贷收支达到平衡".

  退是为了恢复均衡,没有退就没有进,退够是为了更好、更协调地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地发展"."一定要首先抓好质量和管理,讲求经济效益和总的社会效益,这样的速度才过得硬".另一方面,对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尤其是那些制约着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部门,必须加大国家的投入,加快其发展,把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确定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邓小平认为中国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中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在农村,如果不解决这百分之八十的人的生活问题,社会就是不安定的。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和其他的经济活动,不能建立在百分之八十人口贫困的基础上。""我们从宏观上管理经济,应该把农业放到一个恰当的位置上"."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

  翻两番,很重要的是这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能不能达到。"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工业越发展,越要把农业放在第一位。而农业的发展,邓小平指出一靠政策、二靠科学。邓小平同志通过对农村改革和发展历程的密切观察和深入分析,从战略高度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要有两个飞跃的思想:第一个飞跃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个构思,科学地揭示了我国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提出了农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为今后切实做好农村工作、制定农业发展政策和实施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了科学依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较迅速的发展。

  能源和交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跨世纪奋斗目标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但是,"现在主要是我们基础工业薄弱,缺少电和原材料。"邓小平强调要加强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我们整个经济发展的战略,能源、交通是重点,农业也是重点。""翻两番,分成前十年和后十年,前十年主要是为后十年的更快发展做准备。这种准备包括四个方面,一个是能源,一个是交通,一个是原材料,一个是智力。"这是当前加快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重要条件。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加强能源和交通等基础工业的重要意见。一是"现在要聚精会神把长远规划搞好".因为基础工业影响国民经济全局,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二是"真想搞建设,就要搞点骨干项目,没有骨干项目不行。不管怎么困难,也要下决心搞。资金、材料不够,宁可压缩地方上的项目,特别是一般性的加工工业项目。这些小项目上得再多,也顶不了事。"基础工业建设要抓好项目,特别是骨干项目。三是"投资方向、资金使用方向,我赞成加强基础工业和农业。基础工业,无非是原材料工业、交通、能源等,要加强这方面的投资,要坚持十年到二十年,宁肯欠债,也要加强。""无论如何要逐年加重这方面,否则现代化就化不了"."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

  从 1980 年到 1990 年,我国建成投产包括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方面的大中型项目一千多个。一大批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成投产,经济的薄弱环节有所加强,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增添了后续力量。

  教育和科学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邓小平一贯重视教育和科学,把科技进步和教育发展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根本问题看待。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明确地把科教的发展作为发展经济、建设现代化的先导。1978 年在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的开幕词中提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教育,努力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邓小平指出:"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

  "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我看这是关键。没有人才不行,没有知识不行。"1985 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号召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强调:"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1988 年,邓小平深刻地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论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学说。1992 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重要讲话中再次指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3.毛泽东、邓小平对经济战略部署的不同安排。

  毛泽东、邓小平的现代化建设战略部署思想是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人努力实现现代化的理论和旗帜,反映了两代领导人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烈愿望,具有时代的差异性。

  (1)毛泽东关于中国经济建设分"两步走"的战略部署。

  "两步走"战略,体现了当时亿万人民尽快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国现代化的雄心壮志,在当时起到了凝聚全国人心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的政治效应和鼓励力量。

  新中国成立时,国民经济基础十分薄弱,人民生活水平低下。长期遭受经济落后和贫困折磨的中国人民,强烈地期望在较短的时期里改变国家经济落后面貌,力求较快地在经济技术上赶上并超过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和武力威吓。我们面临战争的威胁。

  同时,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缺乏经验,没有充分认识和掌握建设规律,而当时只有苏联的经验可供借鉴。国家大,人口多,底子薄,限定了中国现代化建设必然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程,只能分阶段实施。加之,毛泽东对中国国情的错误认识,逐渐形成了毛泽东的"两步走"战略。

  毛泽东战略目标的提出,经历了一个由"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的过程。1957 年以前,毛泽东提出用近百年时间分两步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战略目标,即从 1953 年算起,第一步大约用 15 年或者更多一些的时间,即到 1970年左右,完成"一化三改造";第二步大约用 50 年到 75 年时间,即在 2000年到 2025 年左右,把我国建设成为工业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这个战略是比较积极稳妥的。但是 1958 年 5 月,他突然提出 7 年赶超英国、15 年赶上美国的主张;同年 6 月和 9 月,他又要求 2 年到 3 年超英、7 年超美。毛泽东制定经济发展战略,脱离中国的实际,不是从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协调发展出发,更多的是出于政治目的的思考。"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挫折使毛泽东对此问题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在实现现代化的时间问题上,他认为要比过去的估计更长。1963 年 9 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工作会议,根据毛泽东等人的意见,对今后国民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两步走"的设想: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我国工业大体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步,使我国工业走在世界前列,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这是最早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远景规划的宏伟蓝图。

  "两步走"战略思想使中国在较短时间内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新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早期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也为新时期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经验教训。但是"两步走"战略把革命战争年代大搞群众运动的传统工作方法运用到经济建设上,主要依靠工人、农民,忽视依靠科学技术的关键作用,以重工业,特别是钢铁工业作为战略重点,盲目追求高速度,以赶超英美作为近期目标,不注重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轻、重比例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合理等问题。

  从 1978 年 12 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国在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的确定等方面发生了转变,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战略。

  (2)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不仅体现了党带领人民实现现代化的雄心壮志,而且它的每一步骤都与人民生活水平密切的联系在一起,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热情。

  在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国防力量增强的基本国情基础上,国际形势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邓小平科学地构思和设计了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三步走"战略。

  1979 年,邓小平正式提出"中国本世纪的目标是实现小康。"小康目标的确定标志着我们党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客观进程的探索进入了更加成熟的新阶段。他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是'小康之家'."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确认了这一目标。中共十二大报告又作为党的行动纲领提出:"从 1981 年到本世纪末的 20 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即由 1980 年的 7100 亿美元增加到 2000年的 28000 亿美元左右。实现了这个目标,……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中共十二大报告还对经济发展作出了分两步走的战略部署,即到 1990 年为第一步,是打基础的阶段,实现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剩下的十年为起飞阶段,在新的基础上使工农业总产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一部署和安排,体现了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实现"小康"目标的要求。为实施其战略,邓小平还提出了以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为重点,带动全局的思想战略。

  1987 年 4 月,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朋友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经济建设的"三步走"战略。邓小平还依据我国具体的国情,确定了三个不同战略阶段的战略目标:"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解决温饱问题,这个目标已经达到了。第二个目标是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第三个目标是在下个世纪的五十年内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同年 10 月,中共十三大报告对此作了全面阐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中共十四大又将"三步走"战略步骤纳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之中。

  "三步走"战略思想开创了中国 80 年代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使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现代化进程大大加快。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三步走"战略部署得到顺利实施。早在 1988 年,我们就提前完成了第一步战略目标,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1995 年,我们又提前完成了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两番的目标。之后,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到 2000 年,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已基本完成。

  "三步走"的现代化步骤,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既宏伟远大,又切实可行。"三步走"战略紧紧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强调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为战略重点,以满足人民的基本需要为主要目标,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标准,发展战略目标比较量化,把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结合起来,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今后可能遇到的不利因素统一起来考虑,更务实,更切合中国的实际,把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统一起来,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设想。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