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低碳经济论文

低碳经济概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7-02 共4116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日本发展低碳经济的创新机制研究 
【绪论  第一章】低碳经济概述 
【第二章】日本低碳经济的战略构想 
【第三章】日本发展低碳经济的推进措施及进展 
【第四章】日本与国际排放新秩序:分业种减排方法 
【第五章】日本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第六章】日本低碳经济对中国的启示 
【结论/参考文献】我国低碳经济建设路径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绪 论

  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灾害频发引发了人类对于工业革命以来无限制使用化石燃料,无限制排放温室气体的“高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随着英国政府2003 年首次正式提出“低碳经济”这一概念,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将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方式作为重要的战略行动,采取各种措施,大力推进向低碳经济转型,为自身经济发展寻找新的增长点。

  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一直以来都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重要的任务。在世界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大趋势下,中国也将低碳经济作为国家发展的重点。中央多次强调要加强对低碳领域的支持力度,增加对技术研发的投入,鼓励技术自主创新、发展新能源和可替代能源产业。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要求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2010 年“两会”上,低碳经济更是成为热门议题。然而,中国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面临着能源禀赋、发展水平、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困难与约束。如何在发展过程中,破解困难与障碍,是一项紧迫而现实的挑战。

  日本低碳经济发展思想最初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 70-80 年代,出于对能源短缺的恐惧和国家安全的需要,日本政府和国民很早就把节能技术和新能源技术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2007 年始于美国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也不可避免波及到日本,使日本刚刚从“失去的十年”中缓慢恢复的经济再次陷入停滞倒退的状态。

  出于与国际发展步调相一致以及复苏本国经济等目的,日本于 2008 年正式提出构建低碳社会的战略构想,并陆续出台一系列政府规划,对具体的目标和推进措施进行了阐述。日本政府和国民共同行动,致力于本国低碳经济的发展。通过大力研发低碳节能技术和不断调整相关政策法规,低碳节能效果已开始在一些领域显现。

  中国与日本同属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的国家,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日本曾遭遇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积极借鉴国外特别是日本低碳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对于中国制定低碳经济的发展战略,探索有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探索我国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第 1 章 低碳经济概述

  1.1 低碳经济的相关概念

  “低碳经济”这一概念自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在2003年政府能源白皮书《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正式提出后,便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内外的学者从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社会学等不同的角度对其概念、实现途径、市场价值等进行了诠释,但“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目前尚没有约定俗称的定义。庄贵阳认为,低碳经济是人文发展水平和碳生产力(单位碳排放的经济产出)同时达到一定水平下的经济形态,旨在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共同愿景。低碳经济通过技术跨越式发展和制度约束得以实现,表现为能源效率的提高、能源结构的优化以及消费行为的理性。[1]

  张坤民教授认为低碳经济包括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城市、低碳生活等一系列新内容。它通过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规模使用可再生能源与低碳能源,大范围研发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建设低碳社会,维护生态平衡。[2]

  鲍健强等指出,表面上看低碳经济是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所做努力的结果,但实质上,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 它将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能源) 基础之上的现代工业文明,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3]

  付允等认为低碳经济是在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尽可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经济和社会清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4]

  谢进认为,低碳经济是以能效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为核心,以市场机制、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为先导,以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为标志,以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相互和谐为目标的新型发展模式。[5]

  基于研究的角度不同,上述学者提出的概念在表述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都表达了同样的内涵。综合上述观点,本文认为低碳经济是人类在充分认识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以节能减排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推动力,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使用清洁能源,尽可能减少高碳能源消耗,实现最低限度的碳排放,力求把经济社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的程度,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项涉及社会各个领域变革的系统工程。

  随着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低碳技术、低碳能源、低碳城市、碳足迹等一系列新的名词应运而生,这里仅对本文涉及到的相关概念做一简单阐释。

  低碳技术是指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以及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6]

  低碳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讲是指发展低碳经济所应用的一切技术。狭义的概念是指能够降低或消除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根据对碳的减排潜力,低碳技术可分为减碳技术、无碳技术以及去碳技术三类。低碳能源,是一种含碳分子量少或没有碳分子结构的能源,本质上是一种清洁能源。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表示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的碳消耗量,是测量某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个指标。

  1.2 低碳经济的发展状况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和各种环境灾害频发引发了人类对于工业革命以来无限制使用化石燃料,无限制排放温室气体的“高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各国都普遍认识到,要解决好气候变化和经济发展的矛盾,只能选择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随着英国政府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将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作为新的战略增长点,基于各自国情,制定相应的政策,大力推进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战略行动。

  1.2.1 英国

  英国是世界上发展低碳经济最积极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也是先行者。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英国政府在2003年的能源白皮书中,系统的阐述了低碳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声称到2050年前完成减排至少60%的目标。通过发展、应用和输出低碳技术,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从根本上把英国变成一个低碳经济国家。2008年颁布实施的“气候变化法案”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立法的国家,并成立了相应的能源和气候变化部。2009年7月15日,英国政府又公布了《英国低碳转型计划》,提出了到2020年将碳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34%的具体规划,阐述了将要采取的措施。计划内容涉及能源、工业、交通和住房等多个方面,这标志着英国推动经济向低碳转型又迈出具有实际意义的一步。通过实施气候变化税(CCL)制度、设立碳基金、推出气候变化协议(CCA)、规范排放贸易机制等一系列激励机制,英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达到了《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减排目标,走出了一条崭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1.2.2 美国

  虽然在2001年,布什政府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但美国却十分重视节能减排。早在1990年,就实施《清洁空气法》,2005年通过《能源政策法》,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将低碳产业作为重振经济的战略选择。随着奥巴马政府上台,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态度更加主动,开发清洁能源、应对气候变化、向绿色经济转型,成为其执政的重大议程之一。2009年6月28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清洁能源和安全法案》。这是美国第一个应对气候变化的一揽子方案,内容涵盖了国家战略、碳技术、能源效率、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碳市场保障等十几个层面的内容。不仅设定了美国温室气体减排的时间表,(即到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20%,到2050年减排83%.)加大了对发展低碳经济的补贴和投资,还设计了排放权交易。试图通过市场化手段,以最小成本来实现减排目标。

  1.2.3 德国

  德国承诺到 2020 年,在 1990 年水平上减排二氧化碳 40%.为达到这一目标,德国政府实施气候保护高技术战略,将气候保护、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列入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并通过立法和约束性较强的执行机制制定气候保护与节能减排的具体目标。[7]

  从 1977 年至今,相继出台了 5 期能源研究计划,以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为重点,大力提供资金支持。另外,德国政府以征收生态税、鼓励企业实行现代化能源管理、推广“热电联产”技术、实行建筑节能改造等手段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促进节能减排。政府还将发展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技术作为战略重点,减少碳排放,促进可持续发展。

  1.2.4 意大利

  意大利政府在发展低碳经济时将重点放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上。制订了一系列旨在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减少主要能源生产和消耗领域二氧化碳排放的政策措施。1999年通过立法的形式开始实行“绿色证书”制度,即要求电力生产商或电力供应商在其电力生产或电力供应中必须有一定比例的电量来自可再生能源发电,经国家电网管理局认可后颁发证书,实质上这是一种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配额制度。2005年为减少能源消耗采用了“白色证书”制度,是对能源企业提高能源效率的一种认证,可在市场上进行买卖交易。对于达到节能目标的企业,政府将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否则将受到经济处罚。2007年及新近出台的2015法案中关于能源的一揽子计划以及向欧盟提出的能源效率行动计划等,都是通过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新能源技术开发,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上述一系列举措表明了意大利政府既要履行减排承诺,又希望保持工业发展和经济增长优势的双重战略目标。

  除上述几个国家外,加拿大、瑞典、法国、挪威等发达国家也都制定了一系列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的长期规划。中国、印度等广大发展中国家也积极行动起来,可以说,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保障能源安全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途径,已经成为后危机时代各国的一个普遍共识。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