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教育硕士论文

数学教师TPACK情况调查研究结论与建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12-12 共506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初中数学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探究
【第2部分】初中数学教师TPACK 研究引言
【第3部分】数学教师TPACK文献综述
【第4部分】数学教师TPACK现状及特点研究设计
【第5部分】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研究结果与讨论
【第6部分】 数学教师TPACK情况调查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7部分】初中数学老师TPACK状况探析参考文献与致谢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1.1 初中数学教师TPACK由五个维度构成

  研究发现初中数学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由整合技术教授数学的统领性观念、整合技术教授数学的学生理解知识、整合技术教授数学的课程和课程资源知识、整合技术教授数学的教学评价知识、整合技术教授数学的教学策略知识五个维度构成。

  5.1.2 初中数学教师TPACK水平中等偏上

  研究发现初中数学教师的 TPACK 整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上,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数学教师 TPACK 的五个维度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理念、课程、学生、教学、评价。

  5.1.3 年龄、胜任阶段和培训对教师TPACK影响显著

  研究发现初中数学教师 TPACK 水平在教龄、胜任阶段以及是否参加培训这几个人口背景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教龄的教师在 TPACK 整体水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 TPACK 的五个构成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教龄小于 5 年的教师在课程和教学维度上的得分要高于教龄大于 5 年的教师,教龄小于 5 年的教师在理念维度上的得分要低于教龄大于 5 年的教师;不同胜任阶段的教师在 TPACK 整体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在TPACK 的五个构成维度上也存在显著差异,专家教师在 TPACK 整体水平以及各维度上的水平都高于非专家教师;参加过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数学教师在 TPACK 整体以及各维度上的得分要略高于没有参加培训的教师,但是两类教师的 TPACK 整体水平上并没有显著差异。

  5.2 对策与建议

  针对初中数学教师 TPACK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教育管理的角度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以促进教师 TPACK 发展,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5.2.1 对教育管理部门的建议

  (1)加快信息化建设,构建丰富的资源环境

  中小学信息化硬件教学环境的建设是保证教师 TPACK 发展的外部条件。烟台地区初中数学教师之所以在教学中首选以电子白板为主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就是因为每个班级中都配备了这样的系统。所以便捷的硬件环境是教师信息化教学的前提,基础教育管理部门以及各中小学要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努力为信息化教学提供不同的环境,比如网络教学环境、移动教学环境等,这样教师就可以随时高效地开展信息化教学。

  资源的建设和硬件环境的建设要同步进行。本次调查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与数学教学密切相关的一些专业软件使用较少,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资源(电子图书馆、电子期刊)使用较少,新技术(博客、微博、微课)使用较少。之所以出现这些状况,是因为多数学校没有具备相关的资源。教育管理部门以及中小学校需要加大资源建设力度。资源的建设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要不断开发新资源。在继续建设通用软件、学科软件、数字教育资源等技术资源的基础上,要购买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资源比如电子图书馆、电子期刊库。当前社会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源源不断地在教育中得到应用,还需要开始新技术支持下的各种资源的开发工作,比如微课程资源的建设。教育管理部门要支持中小学与高校及教师培训机构合作,开发微课程资源、典型案例资源、校本特色资源等。另一方面要进行资源的整合。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各地都积累了较丰富的基础教育资源。教育管理部门要对其中优秀的资源进行统筹整合,扩大优秀资源的辐射面,使优秀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共享。所以,信息化资源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无论是教育管理部门还是各中小学校都需要一直重视,以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内在动力

  调查中发现,教龄较长的教师因为各种原因(职业倦怠、工作压力等)不愿意在教学中积极探索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而已有研究同时证明,教师的 TPACK 并不能通过讲授习得,它具有实践性和缄默性的特点[51]

  .教师内在的学习需求和动力是其 TPACK发展的关键,教师只有持之以恒地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技术和教学的整合,才能不断发展自身的 TPACK.这就要求基础教育管理部门和各中小学校要建立长效激励机制,通过多种不同的管理方式推动教师在教学中积极主动应用信息技术。对于教育管理部门来讲,可以把教师 TPACK 能力列入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和校长考评的指标体系中。而各中小学校要将教师 TPACK 的发展纳入到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中。把教师 TPACK 发展与教师的业绩考核、职称评定、物质奖励等直接挂钩。针对不同教师制定"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发展目标,并有相应的鼓励政策。通过这些方式激发教师自我实践和发展的动力,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促进教师 TPACK 快速高效的发展,从而让每个教师都获得不同程度的专业成长。

  (3)完善经费保障体系,保证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教育管理部门以及中小学校要安排专项经费,支持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建设、管理平台建设、培训建设、资源开发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等工作。比如,基础教育管理部门可以安排专项经费,支持本地教师全员培训。也可以在"国培计划"专项经费中专门划拨一部分用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中小学校则需要在学校公用经费中安排资金,为本校教师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创造良好的条件。

  5.2.2 对教师培训的建议
  
  本次调研发现,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对教师 TPACK 水平并没有产生显著影响,目前培训中存在的不同程度的问题是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建立有序开放的培训组织体系

  开放有序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组织体系是提高培训效果的组织保障。目前的培训组织工作还不够细致和完善,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混乱,直接影响培训质量。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要建立开放有序的培训组织体系:设立专门组织结构负责培训工作的统筹管理和监督评估等工作;设置专门执行机构负责组织管理具体工作的实施;选择具备资质的院校(机构)承担培训任务;建立信息管理平台,制定管理办法,落实相关政策,实施精细化管理。同时也要注意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力争做到责、权、利统一[52]

  .培训中还要注意组织的灵活性、多样性和实效性,所有工作以获得良好的培训效果为宗旨。

  (2)探索丰富多样的培训形式

  从培训形式上来说,教师培训机构和各中小学校要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培训方式。网络培训要和教师实地培训相结合。在培训中可以采用设计学习、案例研讨、专家交流等方式引导参训教师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另外,教师 TPACK 还具有情境性的重要特点,每个教师每天都会面对不同的教学情境。这就要求加强校本培训,在本校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氛围,把技术整合于教学的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环节,让教师从内心真正体验到信息技术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要素,就像黑板和粉笔一样。同时还要加强同一教研室内教师的研讨和交流活动,发挥专家教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为教师提供可直接模仿和借鉴的经验。各培训机构或者中小学校要积极为在职教师创造条件,提供多种发展教师 TPACK 的方式,并积极探索适合本校教师 TPACK 发展的路径。比如鼓励教师参与相关的课题研究,参加有关的讲课比赛等。通过这些方式将教师积累的技术知识、教学知识和课程知识整合并转化为复杂的问题解决的知识。当然,无论哪一种发展途径,只要适合本校教师发展的就是好的路子。

  (3)设置分学科分层次的培训内容

  现代教育技术培训需要设置分学科分层次的主题化培训内容。不同学科的教师具有完全不同的 TPACK 结构。培训内容的设置首先要分学科,针对不同学科设置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不能以技术的使用为主,因为单纯技术水平的提高不能直接促进教师 TPACK的增长,TPACK 是技术、教学和课程的整合体,是教师综合技术、教学和课程等方面的知识而形成的一类灵活驾驭技术环境下的课堂的新知识。所以,培训内容应该结合具体案例详细说明使用技术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真正掌握信息技术与本学科教学整合的方法,并有效地把所学知识迁移到自己的教学中。其次要针对具体学科设置不同主题的培训内容。不同起点能力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自主选择培训内容,以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

  (4)建设协同化的培训评估机制

  为了使培训所获得的知识能够得到有效迁移,获得良好的培训效果,促进教师TPACK 的持续发展,需要建立教育管理部门、培训机构和中小学校"三位一体"的协同化培训评估机制。教育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本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根据测评标准,开发规范、可行、适合本地实际的测评工具。比如,可以采取网上自测方式,建立网络测评系统,使测评工作更加便捷高效。也可以采取报送课程录像或者实地听课的方式进行测评。培训机构要根据测评结果进一步完善培训方案,以确保按需实施培训,使每位教师得到合理发展。中小学校则要认真分析测评结果,找准差距,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校本培训。教师也要根据测评结果,找到欠缺的地方,查漏补缺,以合理选择下一步的培训课程。

  5.2.3 对教师自我管理的建议

  本次调查发现初中数学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处于中等稍微偏上水平,教师 TPACK 的各维度知识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欠缺,还有较大发展空间。TPACK是教师的一类专业知识基础,已有研究证明它具有综合性、情境性、实践性、缄默性、易变性五个基本特征[53]:它是一种复杂有效的知识,会伴随具体教学情境以及技术手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是教师在技术环境下的课堂中灵活穿梭所需要的一类知识。所以这类知识不能通过讲授获得,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环境中通过不断实践获得。因此,要发展 TPACK,教师对自我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教师的自我管理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1)理念与行动一致

  本次调查发现教师 TPACK 的五个构成维度中,理念维度得分最高,而学生维度、教学维度以及评价维度的得分均在平均分以下。说明教师在理念上对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认同度比较高,但是实际行为的实施度比较低。这可能受到多方面因素(比如中考的压力、工作的繁忙等)的影响所致。要调节理念和行为之间的这种矛盾关系,只能依靠教师自己。因为教师既是教学的设计者又是教学的执行者,他们决定了理念如何转换为实际行动,也决定了理念转化为行动的程度。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的具体条件,对教学行动加以调整、完善。努力在教学中践行新理念,不断发展自己对教学的决策水平,不断提高使用技术教学的能力。

  (2)积极主动实践
  
  毫无疑问,教师要发展自我的 TPACK,就必须要积极主动实践,教师 TACK 在实践中得到生成和发展。教师要对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充满兴趣,喜欢掌握新技术,愿意探索新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进而通过这种探索过程逐步提高自己使用技术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这个过程包括相互联系的很多方面:不断掌握新技术、不断用新技术更新教学知识、不断探索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断用新技术支持自己的专业发展等。也许有一部分教师特别是那些教龄较长的教师,一开始对信息技术并没有太多兴趣。但是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这些教师需要给自己定制适当的信息化专业发展目标,增加自我压力,迫使自己努力学习和实践。已有研究证明,教师 TPACK 的发展要经过认知、接受、适应、探索和提升五个阶段[54].教师认可并接受信息技术,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就会达到"适应阶段". 在这个阶段他们会慢慢感受到技术给自己的教学带来的惊喜变化,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深层的认知体验和知识的扩展。进入"适应"阶段后,教师的积极主动性就会大大提高,他们的 TPACK 也会快速发展。由于教师个人所处的教学环境不同,教师 TPACK 发展的方式也各有不同。根据实际情况,教师可以选择案例研究、课例观摩、远程研修、校本教研等方式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只要不断去实践,不断去探索,教师 TPACK 就能得到持续发展。

  加强教学反思要切实有效发展教师 TPACK 需要不断实践,更需要在实践中对技术、学科、教学三者的互动和平衡不断进行反思。通过多次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循环,使教师 TPACK 在实践中积累,在反思中不断提高和发展。教师要及时对信息化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教学反思包括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和教学后反思。教学前反思包括学生需要、教学内容选择组织和教学策略使用等方面内容。要在充分考虑学生需要的基础上,思考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是否合适,是否按照学生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合理组织教学内容,使用哪些技术解决教学问题,技术支持的教学活动是否能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教学中的反思主要指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感受技术、教学和课程三者的动态变化关系,并时刻调整它们之间的平衡。当发生无法预料的情况时,要能做到因势利导,灵活驾驭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教学后的反思主要针对教学过程进行,考虑技术是否无缝地融合在了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否在这样的课堂中有了与传统课堂不同的情感和认知体验,获得了更好的发展。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