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教育硕士论文

学困生的教学转化方法分析结语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0-21 共2971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小学学困生教育转化策略研究
【第2部分】小学学困生的教育对策探析绪论
【第3部分】学困生研究的价值和理论基础
【第4部分】学困生类型和心理特点
【第5部分】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分析
【第6部分】学困生教育转化的方法与策略
【第7部分】 学困生的教学转化方法分析结语与参考文献

  结 语

  当今,我们国家正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国家主席***说过:“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这也正是素质教育的内涵。无论学生先天禀赋如何,我们都应该利用一切有利的手段塑造和引导他们吸取人类文明的成果。每个学校都有学困生,教育质量的好坏他们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影响着却社会教育程度,素质程度。学困生的教育转化问题是我们必须严肃正视的问题。

  本论文是对青岛顺兴路小学中的学困生的学习进行的比较浅显的研究,主要通过观察学困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进行分析比较,发现该校学困生的一些共同特点,从他们所处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认知技能的发展、教育环境进行剖析学困生形成的原因。结合着前人研究过的关于学困生的论述及观点等文献和目前青岛顺兴路小学学困生的实际情况,进而一方面帮助学困生在心理和主观能动性上寻求积极地改进策略;另一方面探究教师在进行知识教学中针对学困生采取的一些有效的、可操作性的策略。学困生的教育转化问题是目前教育过程中所必然面对的,决定着学困生出现的原因各种各样,但就目前的研究而言,有一些共同的因素已经被教育界所广泛的认同。比如,学习的兴趣,心理的障碍,学习技能的欠缺等等。此外,笔者强调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还要多关注每个学困生的个体差异性,也就是每个人所特有的学困特点。

  笔者的研究分析能力有限,只是简单的对自己所任教的青岛顺兴路小学学困生进行了初步的探究,其中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也请广大研究者提出宝贵意见。其二,由于本文的研究对象所定,所以研究的策略方法可能有一定的局限性,代表性和典型性可能不够明显。国家的未来关键看教育,教育的成败关键看教师。作为年轻教师的我们,一方面应努力挑起教书育人的重担,继承老一辈教育工作者勤勉工作,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精神。另一方面我们要努力创新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在教育教学中攻坚克难,不放弃、不抛弃任何一名学生,用责任来督促自己、用义务来勉励自己、用爱来教育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充分地发展、健康地成长,从而达到实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专着类:

  [1]范才生,钟志贤着。素质教育:中国基础教育的使命[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1997.

  [2]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钟启泉。差生心理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5](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38-63.

  [6]卢家媚。以情优教理论与实证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7]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8]张灵聪,宋兴川着。中学生心理辅导与咨询[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9]余仲宇。青少年教育问题反思[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

  [10]苏霍姆林斯基着。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11]俞国良着。差生教育[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

  [12]燕国材等着。非智力因素与学校教育[M].陕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13]朱永新着。中国教育缺什么[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14]谭保斌。班主任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0.

  [15]郑日昌。中学生心理诊断[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

  [16](苏)赞可夫。教学与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23-225.

  [17](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18]叶立群。特殊教育学[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

  [19]北京教育学院师范教研室编。小学语文教学法[M].北京出版社,1984 年版。

  [20]朱作仁,语文教育心理学[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年版

  [21]朱永新。差生心理与教育探索[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1989 年版。

  [22]徐芬。特殊儿童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应用心理学:1992 年第 2 期

  [23]徐芬。国外学习无能儿童研究概述,应用心理学:1993 年第 1 期

  论文类:

  [1]成刘学军。中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8 年 6 月。

  [2]田景正。苏霍姆林斯基转变差生的理论[J].中国教育学刊,2000 年 4 月。

  [3]马新峰。论学困生转化的教学策略[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年 1 月。

  [4]葛宁一。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及其转化的对策[J].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 年 10 月。

  [5]陶晓玫。素质教育与学困生转化[J].九江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年 5 月。

  [6]俞金叶。“学困生”问题的深层原因分析与对策寻求[J]. 池州师专学报,2004 年 8 月。

  [7]高小林。论差生的心理动因及其教育转化[J].宜宾学院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0 年 5 月。

  [8]宁式颖。学困生心理特点剖析与教育对策简述[J].黑龙江教育,1998 年 2 月。

  [9]孙丰智。初级中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J].济宁师专学报,1996 年 12 月。4.

  [10]田景正。苏霍姆林斯基转变差生的理论[J].中国教育学刊,2000 年 4 月。2.

  [11]叶奕乾等。普通心理学:修订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2]袁宝菊。深化对学困生问题研究的哲学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3.

  [13]蔡慧琴。非智力型学困生的成因及其教育策略[J].江西教育科研,2005.11.

  [14]杨新颖。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有效的发展--促进学困生发展的评价策略探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6.1.

  [15]薛宗平, 吴迪。学困生的个性心理差异与转化策略[J].理论观察,2001.2.

  [16]吴祚稳。多元智能理论对转化学困生的启示[J].安徽教育,004.1.

  [17]赵海。国外有关学习困难问题研究的新进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0.

  [18]张祖牟。学习障碍研究文献综述[J].教育科学研究,1997.2.
 

  致 谢

  伴随着 2013 年秋的来临,我的研究生生活即将结束。入学的新奇与兴奋仿佛还在昨日。常言道“多情自古伤离别”,在即将离去之时,才倍感母校的亲切和自己对于知识的渴求之深。从 2011 年入学以来,已经在山师生活了三个春秋,我一直在不断的努力,希望尽可能的完善自己,作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回首三年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此刻最想表达的是感谢,尽管在真情面前文字永远是那么苍白。

  我要感谢我的的导师于洪波教授。老师温文尔雅的举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听老师的讲课中,看到的是于老师的严谨的治学风格;在读老师的研究中,看到的是于老师的一丝不苟的钻研态度;在与老师的交流中,看到的是于老师渊博深厚的知识。三年里,可以说老师是我学习的表率,激励着我对待学习的勤勉认真。于老师是在论文的开题中给予我选题的极大帮助,结合我的兴趣提出了很多选题建议,和我一起选择研究文献,提供分析数据。在论文的创作过程中,于老师与我一次次的交流,一遍遍的修改,给我的研究之路铺平了很多的道路。老师的细心、耐心、关心、爱心让我铭记在心,在此向于老师表示我最真诚、最深挚的感谢。

  感谢田道勇老师、向海英老师、丁海东老师、宋文翠老师,在论文开题时他们每个人给我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让我的论文更加的饱满充实。

  此外我还要感谢我的家人,他们给我的三年的学习提供了后勤的保障,让我后顾无忧,专心学习。

  感谢三年来的我的同窗们,我们一起学习过、一起分享过、一起讨论过,你们每个人都将铭记于我心。最后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们,感谢山东师范大学这所历史悠久的学府,我将在教育这个我所热爱的领域中继续努力前行!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