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教育硕士论文

蚌埠中小学体育场馆开放研究结果与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5-19 共11033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蚌埠市中小学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问题研究
【第2部分】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前言
【第3部分】城区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第4部分】 蚌埠中小学体育场馆开放研究结果与分析
【第5部分】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现状调查结论与参考文献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蚌埠中小学体育场馆资源向社会开放的必要性和意义

  3.1.1 蚌埠市城区中小学体育场馆资源社会化的必要性

  目前,蚌埠市城区体育场馆非常匮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大众健身需求,而蚌埠市城区中小学体育场馆资源大部分都处于闲置状态,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在大众健身需求日益高涨的严峻形势下,如果中小学体育场馆能向社会开放,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大众健身的需求服务社会,也为中小学增加了收入,能够物尽其用。蚌埠市城区中小学体育场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丰富的,再加上中小学拥有受过良好体育教育且经验丰富的体育教师,中小学体育场馆具有较大的利用空间,并且社会需求强烈,只要合理科学的对外开放,蚌埠市城区中小学体育场馆面向社会开放是完全可行的[23].

  3.1.1.1 相关政策倡导中小学体育场馆社会化

  《全民健身条列》第一章第二条指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有计划地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加大对农村地区和城市社区等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促进全民健身事业均衡协调发展。国家支持、鼓励、推动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相适应的体育消费以及体育产业的发展“.《安徽省全民健身条例》指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全民体育健身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将开展全民体育健身工作所需经费、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建设费用列入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增加。

  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决定从 2007 年 8 月开始,在全国开展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试点工作,积极、稳步、有效地促进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从而满足广大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24].蚌埠市政府也积极组织并且大力帮助和支持全市各项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 ,重点突出中小学校、社区和乡镇健身服务体系这三个重点,统筹城乡、区域体育事业发展,进一步调动基层对体育设施投入的积极性,建设和完善适合群众健身需要的体育设施和体育场所。蚌埠市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文件精神,市教育局、市体育局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拟订了《蚌埠市部分中小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试点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并于 2011 年 11 月在全市确立了 10 所学校进行首批试点开放。经过一年多的试行,摸索、总结了一些好的经验。结合全市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的实际情况,经研究决定,于 2012 年 12 月确立蚌埠第五中学等 10 所学校为蚌埠市第二批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试点学校。这些政策条例法规的制定以及公布为蚌埠市城区中小学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提供了政策保障,确保中小学体育场馆能够顺利地实行面向社会开放。

  3.1.1.2 蚌埠市城区体育场馆资源短缺要求中小学体育场馆社会化

  全民健身场馆先行,体育场馆是发展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物质保障,体育场馆的社会化程度已成为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关键因素之一,蚌埠市城区中小学现阶段存在场馆资源短缺和闲置并存的现象,而体育场馆很难在短时间内大量增加,只能在现有的条件下充分先用已有的体育场馆资源,提高其利用效率。蚌埠市城区中小学体育场馆由于具备了数量、质量、人才、信息、环境等优势,已经具备了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条件。开放中小学体育场馆,将有利于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场馆的多元化功能,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指导精神,地方政府加快推动全民健身计划,为全民健身运动提供条件,发展体育运动,提高全民体质。

  3.1.1.3 学生个体的社会化要求中小学体育场馆社会化

  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号召推行素质教育,全面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更加注意体育锻炼和增强体质,中小学校体育场馆社会化,可以使青少年提前了解社会、接触社会,可以使中小学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打下基础;中小学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有利于把学校体育的范围延伸到社会中,为本区域的群众提供健身场所,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人们健康水平,使中小学体育场馆资源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化功能,为所在社区提供更好的健身活动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与此同时也可以提高本学校在社会中知名度和影响力,使中小学体育场馆资源与整个社会资源相整合,教育形式的多样化,由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扩展到学校与社会相结合,实现社会、家庭、学校教育三位一体的教学方式,通过中小学体育场馆馆向社会开放可以使学生的社会阅历得到提高,综合能力得到改善,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学生可以更好的融入社会中。

  3.1.1.4 市场经济为蚌埠中小学体育场馆有偿开放提供了条件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人们在体育健身上的消费日益增多,体育的经济价值为更多的人所认识和接受,在发达国家体育经济消费在 GDP 中占有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体育的经济效益不可忽略,大众在参与体育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会增加体育产品的输出,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体育不仅可以为社会提供一定的服务并可以产生相当的经济效益,促进体育产业自身的发展,目前,学生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不断丰富,中小学仅靠传统的体育活动已明显满足不了学生丰富的体育文化娱乐活动的需要,而如果开展使学生们都比较感兴趣的其它丰富多彩的体育健身活动,肯定会受到经费不足的限制,由于经费的短缺,学校各项体育活动不能全面开展,长此以往发展下去,学生们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必然降低,而通过中小学的学校体育场馆面向社会开放,尝试进行有偿运作,可以弥补由于经费的短缺造成的不足,提高办学效益,使中小学体育活动成为学校体育部门和参与者共同维护共同发展的循环状态,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小学结合自身的体育场馆资源条件自己创收的良好的机会,更是现代体育发展的必然要求[25].

  3.1.2 蚌埠市城区中小学体育场馆资源社会化的意义

  中小学体育场馆资源是一笔非常可观的体育资源,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其数量、质量、环境、人才等都很丰富,其体育资源向社会开放具有积极意义,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3.1.2.1 有效缓解全民健身场地的不足,促进全民健身的发展

  目前我国全民健身活动全面开展,蚌埠市城区在响应中央号召的同时,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但是由于体育场馆的绝对数量有限,目前仍有将近 79.8%的城乡居民在广场、街道、公路以及住宅空地等非正规的体育场所进行体育锻炼,由于大众健身的情绪高涨,蚌埠市城区公共体育场馆的短期等因素,导致了大众体育健身需求与公共体育场馆数量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决定,短期内我国根本无法解决体育场馆数量不足的问题,即使建设也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因此就非常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来缓解体育场馆资源紧张的问题,比如提高现有场馆利用率、开放一部分闲置的场馆等,另一方面,蚌埠市城区的中小学拥有相对比较充足的体育场馆资源,在满足自身正常的教学、训练和课余活动的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时间是处于闲置状态的,如果能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中小学的学校体育场馆资源,面向社会开放为大众提供健身娱乐场所,这样就可以有效的缓解目前的供需矛盾,促进蚌埠市城区全民健身计划的开展,将中小学体育场馆资源通过多种方式社会化,与国家倡导的中小学体育场馆资源充分利用相一致,同时,通过将中小学体育资源向社会开放,与社区资源进行整合,转变成全社会体育公共资源,可以缓解目前蚌埠市城区大众体育健身场所的不足问题,为大众健身打下良好的外部条件,中小学体育场馆资源社会化,将为大众体育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从而促进大众健身体育的更好、更快发展。

  3.1.2.2 促进学校体育自身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中小学建设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各个中小学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只有增加学校软硬件设施,不断提升学校知名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才能使中小学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中小学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同时通过在场馆内外设置宣传栏、播放宣传片以及张贴海报等各种手段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不仅可以更节省人力、物力、财力,还可帮助学校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与此同时,中小学学校体育场馆科学合理的向社会开放,可以打破原有的学校体育教育的封闭状态,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开阔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接受最现代化的社会体育需求,能够促进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来适应时代和社会不断变化的各种要求,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使全社会都关注学生的体育运动,促进学校体育健康快速的发展。

  3.1.2.3 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发展

  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号召社会开展青少年”阳光体育“,要求各级各类中小学切实贯彻执行减轻学生负担的决策,积极开展青少年健身活动,保证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社会输出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中小学体育场馆面向社会开放,青少年可以更好的接触社会,突破中小学体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和体育健身,增强体质,使他们远离电视、电脑以及电子游戏,通过和社会的接触、交往,以及在体育活动中的不同角色的转换,使学生们学会自觉遵守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以及社会不同被人们所接受的行为方式,发挥他们对体育活动的主体性和自觉性,提高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参与程度和能力。这样即可以使大众健身中场馆紧张的问题得以缓解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运动能力,促进中小学体育的改革,增强中小学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可谓是一举两得。

  3.1.2.4 盘活中小学体育资源,为学校创收

  蚌埠市中小学体育场馆属于学校的固定资产,在体育场馆的使用过程中必然需要维护和保养,必然会折旧,因此,如果使中小学体育场馆科学合理的向社会进行有偿开放,提高其使用率,用体育场馆对外经营的收入对体育场馆进行在维护就显得非常重要,我国教育行政部门规定体育经费必须占教育经费的 1%,然而,”据调查,我国绝大多数中小学的体育经费都没有达到这一标准,这是制约中小学体育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小学体育场馆如果能利用市场手段面向社会开放,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强烈的健身需求,还可以为学校创收,进而推动中小学体育的发展,使自己走向良性发展之路,从而使中小学体育场馆更好的运转。

  3.2 蚌埠市城区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现状与分析

  3.2.1 蚌埠市城区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的情况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急剧提升,人们的健康意识也随之增加。体育事业也稳步前进,体育场馆是发展体育事业的前提,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们都知道体育场馆是发展体育运动的硬件条件,是开展体育运动的基本设施保障。体育场馆的数量、功能及布局直接影响到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前景[26].

  3.2.1.1 蚌埠市城区体育场馆的整体情况

  据安徽省体育局 2011 年 12 月 16 日公布的安徽省体育场馆(地)调查报告显示:

  截至到 2010 年 12 月 31 日,安徽省共有体育场馆面积 72279746 平方米,其中体育及其他系统体育场馆面积 2426137 平方米,占 3.4%;教育系统 69853609 平方米,占96.6%.由此可知,安徽省绝大多部分体育场馆(地)都在学校内。据有关资料显示,蚌埠市城区体育场馆大部分也在教育系统,因此,为解决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和场地欠缺的矛盾,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事业势在必行。

  当前我国城市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发事业处在不断推进的过程中,通过查阅资料可知,由于各种原因蚌埠市城区中小学对外开放的情况参差不齐,整体状况不是很理想。根据研究需要,本文对问卷和实地调查的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27].

  3.2.1.2 蚌埠市城区中小学体育场馆的情况

  蚌埠市第五次体育场馆普查结果显示,教育系统的体育场馆占蚌埠市全市体育场馆总数的三分之二,而全市中小学的体育场馆就占了近一半。因此,教育系统的体育场馆对外开放与否对蚌埠市体育场馆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但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教育系统的场地绝大部分不向社会开放或很少向社会开放,因此,如何更好的利用中小学的体育场馆,充分发挥中小学体育场馆的作用是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一个重要课题。

  3.2.1.3 蚌埠市城区中小学体育场馆满足教学、训练和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

  学校体育场馆是学校开展体育教学、训练、竞赛以及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体育场馆、器材等体育设施的满足与否对学校的体育教学有较大影响。如果体育场馆及其附属设施不足,体育课程内容就不够丰富,学生就无法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学生对体育课就没有积极性,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通过调查蚌埠市城区中小学体育场馆是否满足体育教学和训练的需要,结果显示调查的 39 所中小学中有87.2%中小学认为校内体育场馆完全满足、基本满足、一般满足体育教学和体育训练的需要,只有 12.8%的学校认为校内体育场馆无法满足体育教学、训练及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但据调查发现这些学校大部分有新建体育场馆的计划(见表 1)。由此可见,蚌埠市城区中小学的体育场馆基本上满足学校正常的体育教学、训练、竞赛及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蚌埠市城区中小学向社会开放的是有条件的。

  3.2.1.4 蚌埠市城区中小学体育场馆管理规章制度的现状

  无规矩不成方圆,学校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也是如此,好的体育场馆应配备一套科学的管理方式,才能使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走向健康、科学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科学日益重要的今天,学校体育场馆的管理方式已经成为成为学校场馆运营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要管理好体育场馆,科学的规章制度建设是基础,也是对外开放的最基本的要求。 调查结果表明,39 所蚌埠市城区中小学基本上都有体育场馆方面的规章制度,但是只有 17.9%的中小学在体育场馆的规章制度情况健全,59%的学校基本健全,还有占被调查学校 23.1%的学校体育场馆的规章制度不健全,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见表 2)。蚌埠市城区中小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管理还处于一种低水平、低效率的运行状态,各个学校各行其是,缺乏规范的管理,也缺乏政府、法规的支持与保护,这样难以使蚌埠市城区中小学体育场馆在管理水平上更上一个层次。

  3.2.2 蚌埠市城区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情况

  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是在满足学校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训练及竞赛的基础上,为缓解社会体育场馆短缺的现象,满足广大群众的健身需求,而采用的一种有偿或无偿或有偿和无偿相结合体育场馆管理行为,并且该行为已被纳入学校体育工作之中,是一项明确的任务。 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一直是国家发展大众体育和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重要内容。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不断深入和各省、市《体育场馆经营条例》等法规文件的相继出台,都明确要求各类学校体育场馆在保证本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向社会开放,为全民健身服务,降低体育场馆的闲置率,使有限的体育场馆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但调查发现蚌埠市城区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总体情况还不容乐观。在被调查的 39 所学校中,只有 15 所学校的体育场馆实行对外开放,只占了被调查学校的 38.5%,还有 61.5%学校还没有对外开放。(见表 3)

  在开放的中小学体育场馆中(4),通过调查发现,接待人数最多的是田径场,其次是篮球场和乒乓球、羽毛球、足球。在现有场地中,田径场、篮球场、足球场地开放投资较小,不易损坏,空旷面积,羽毛球、乒乓球便于吸引人,而且便于有偿开放,所以,这些场地向社会开放比较容易。而健身房、网球场场地要求比较高、投资较大,易损坏,活动面积有限,开放不便管理,效益差等原因不便于向社会开放。所以,开放比例比较小。通过查阅资料京、津、沪城市在试点前开放比例最高的是游泳馆占100%,第 2 位是田径场占 83.3%,第三位是篮球场占 81.3%,小足球场占 81.4%,开放比例最低的是健身房、羽毛球和网球[28].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蚌埠市城区中小学体育场馆已开放的项目相对于试点城市来说更多、更全、更合理,还是有利于向社会开放的。

  3.2.2.1 体育场馆管理者情况

  管理者是在工作过程中协调他人活动或者通过别人实现工作目标的目的,做出决策、分配资源、指导别人的活动从而实现工作目标并对组织完成预期任务负有责任的人。同样学校体育场馆管理者是通过协调学校场地健身者的活动达到与别人一起或者通过他们实现场地的协调发展目的。蚌埠市城区体育管理者情况主要有:体育教师、场地工作人员、兼职管理人员、第三方专职承包管理。通过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中小学体育管理者,主要是体育老师占近 51.4%,其次是兼职管理占近 34.7%,聘用体育场馆工作人员占近 9.7%,而第三方专职承包管理者只占 4.2%.

  管理者的重要性在于:一个组织的生存发展、兴衰存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的决策,特别是高层管理者的战略决策,取决于高层管理者能否审时度势,把握环境的变化,抓住机遇,有胆略地进行风险决策。合格的管理者本身往往又是创新者和改革者,体育管理者也是同样,因此体育管理者的文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体育场馆的发展情况[29].在接受调查的目前蚌埠市城区中小学体育管理者中,从事管理工作以前的专业情况显示:在被调查的 39 所学校中,没有一名是体育管理专业毕业的。一般而言,管理者,其学校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具有长远的发展规划,管理方式和方法也较科学,弊端是对体育运动的专业知识和方向发展的情况不甚了解。而运动员出身的管理者,对专业知识比较了解,但懂得开放与管理的不多。通过访谈得知:

  大部分的体育管理者基本没有接受过体育场馆管理方面的专门培训,部分人员对本学校的场地开放和管理情况知之甚少、对场地的规章制度了解不够,对体育并不感兴趣、对本职工作缺乏必要的热情和信心,大多数场地工作人员是为了工作而工作,不具备长期进行场地经营管理的工作能力。总体上蚌埠市城区中小学体育场馆管理人员存在的问题是: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缺乏既懂体育运动发展规律又谙熟市场运作机制的复合型管理人才,服务意识较差,没有充分发挥能动性,缺乏创新精神。

  3.2.2.2 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对象

  中小学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和老师生活质量,提高体育场馆的利用率,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是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取得,仅仅依靠本校师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扩大开放对象,广泛接纳人民群众,才能有较好收益。 在调查的蚌埠市城区中小学中有 15 所中小学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见表 3-3),目前蚌埠市城区中小学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主要对象是本校学生和老师 100%,社会团体 46.7%,社会个人 53.3%(见表 5)。调查结果告诉我们不管体育场馆是否对外开放,面向本校学生和老师是最重要的。同时也告诉我们目前学校体育场馆,还不能算是真正对社会开放,涉及到的主要原因是教育部门还不能完全接受这一事物,还处于一种观望的阶段,对开放不太反对,但也不支持,主要担心开放会给校园环境带来安全问题,影响学生正常的教学秩序,开放后,场地设施损坏较快,收费问题,维修资金不足,老师教学负担加重等。现在的开放只是一定意义上的学校内部开放为主,面向社会组织的借用或租用为辅的一种开放形式,学校体育场馆要真正全面向社会开放还有待于进一步。

  3.2.2.3 开放项目

  调查结果显示,开放的项目主要有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排球、羽毛球、游泳等。 对于田径项目,对场地的要求比较低、投资较小,不易损坏,活动面积又大,便于管理,不容易引起安全问题等原因便于向社会开放。而且大部分的学校都是建在距离居民区比较近的地方,是老年人早晚进行的跑步、散步的好地方,而且学校这优越的自然环境,这在学校周边社区的作用非常明显。羽毛球、篮球、乒乓球可以说是在群众中普及率最高的体育项目,因为其受环境影响程度比较小,既可以在室内也可以在室外进行,而且全国拥有此类场地也最多,场地资源较为丰富,进行健身的群众也相对的比较多。游泳等项目要求的场地条件比较高、投资较大,易损坏,活动面积又小,而且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大部分都是室内的场馆,这在一定程度上更增加了场地费用及管理难度,限制了场地的数量,而且这些项目大多都是收费的,就进一步限制了人们从事这项运动的范围。

  3.2.2.4 场地开放的时间

  本次调查的结果显示,在本次调查对外开放的 15 所中小学学校中,开放的时间大多集中在平时的早晚、双休日全天、节日及寒暑假。其中主要是在双休日和寒暑假,其次是平时的早晚(见表 6)。

  从访谈中得知,各学校体育场馆选择在早、晚开放,主要是开放的时间并没有和学生的体育教学相冲突,满足学校周边社区锻炼人群的健身需求,早锻炼的大多数是老年人,这也与老年人早起的习惯相吻合,他们主要是以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放松练习为主,对场地的要求不是很高,只要有室外的运动场地就可以满足他们健身需求。

  通过对入校参与有偿体育锻炼的群众调查得知,晚上入馆锻炼的主要群体为中青年人,他们一般都喜欢运动强度大、有一定对抗性的运动,而这些运动对场地的要求较高。白天忙于工作和学习抽不出更多的锻炼时间,晚上到学校的体育场馆进行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项锻炼是他们进行体育健身和娱乐消费的主要项目。在周末、节假日期间,各学校经常承接社会团体或社区的运动会、各类趣味性比赛。既满足了社会的体育需求,又锻炼了自己的教师队伍。在寒暑假开放的学校中,大部分是室内体育馆的收费开放,开放项目集中在游泳、羽毛球、篮球、乒乓球等项目,而且这些学校主要是全天开放,是学校场馆开放的主要收入之一。这是因为,寒暑假学生放假期间,场地的开放不会对学生的上课造成影响,是学校体育场馆开放的最佳时间。

  3.2.2.5 对外开放的形式

  中小学体育场馆在没课时对学生、老师和社会开放,是为了满足大众体育健身需要,在开放过程中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还应该考虑经济效益。在所调查的 15 所中小学开放过程中,有 6 所中小学对社会个人锻炼不收费,有 9 所中小学的部分体育场馆在对社会开的过程中,采用有偿开放和无偿开放向结合的开放形式(表 7、8)。

  像田径场、室外篮球场那些对场地的要求比较低、投资较小、不易损坏、活动面积大多数采用无偿开放的形式;像网球场、游泳池(馆)等场地由于场地要求比较高、造价较高、易损坏等比较紧缺的场地多采用收取一定的费用。其收费标准也因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场馆以及不同的消费人群而有所不同。收费的对象还有一些体育培训、体育竞赛、单位的集体活动等,有单位租赁整个场地。在访谈中得知,这 9 所中小学体育场馆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有 7 所学校采用的是校内和校外两种价格,且校内价格低于校外价格。像网球场、游泳池(馆)、健身器械等由于造价高,且消费人群较多,因而收费相对要高,乒乓球、羽毛球次之。

  3.2.2.6 蚌埠市城区各类人群对城区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所持态度的现状

  通过调查与访谈,蚌埠市城区各类人群对城区中小学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所持态度还是有所不同的,他们均代表着各自群体的观点和意愿。

  3.2.2.6.1 蚌埠市城区中小学体育管理者对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所持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在参加本次问卷调查的中小学体育管理者中对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开放表示赞成的占 51.3%,抱无所谓态度的占 41%,持反对、不赞成态度的占 7.7%(见表 9)。作为学校大家庭的一份子,学校体育管理者在对待学校体育场馆是否对外开放所持的态度与周围居民的观点是有所不同的。通过调查得知:持无所谓和不赞成态度的体育管理者大多考虑到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会产生如:管理人员如何管理的问题、增加了学校正常教学的负担、对学校教学和训练影响的问题,还有一部分考虑到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体育场馆设施的损耗问题、场地维修经费问题、场地管理人员的劳务费以及担心进入学校锻炼人群素质差参不齐,影响到学校文明、校园形象以及可能对对学校师生的人身安全带来威胁等问题。

  3.2.2.6.2 蚌埠市城区相关专家对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所持态度

  笔者通过对蚌埠市教育、体育等部门领导和专家的走访发现,中小学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访问中他们均谈到以下几点:

  第一,有专门的政策法规。从全国范围来看,国家体委早在 1995 年就下发了《关于公共体育场馆向群众开放的通知》,鼓励、倡导有条件的学校向社会开放体育场馆[30].我国在《体育法》、《社区体育工作意见》中也都明确规定:各种国有体育场馆都要向社会开放,加强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各级人大、政协会议中也均有议案、提案,要求开放公共体育场馆[31].单从蚌埠市城区来看:蚌埠市城区体育总局在”2011 年全市教育工作总结及 2012 年工作思路“等多次会议上提出了中小学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有关提案。

  第二,硬件条件具备。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蚌埠市城区各级各类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较为齐全,例如: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排球场、羽毛球、游泳馆等各项场地都位居前列,场地标准相对规范,受外界干扰少。特别是处于城区地带绿地和广场之类的公共设施比较少,学校运动场地的开放更显得弥足珍贵。

  第三,利国利民、意义重大。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对于繁荣城市文化生活、推动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缓解体育场馆紧缺、避免体育场馆设施重复建设等方面都起到很大的作用。积极发挥中小学体育场馆等设施的社会效益,对推进全民健身工程的实施,促进学校和社区群众体育活动发展和社区精神文明的建设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

  3.3 蚌埠市城区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影响因素分析

  3.3.1 影响因素的确立及因子分析

  蚌埠市城区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的影响性质和侧重点又各不相同。笔者广泛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经过专家咨询,初步拟定了影响蚌埠市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 22 项因素,如图所示。

  对回收的问卷信息经过量化处理,对样本适应性度量的 KMO 值进行 Bartlett 球形检验。检验结果为 KMO 值为 0.813,适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 球形检验统计量的显著性概率为 0.000,小于 0.01,具高度显著性,样本适合做因子分析。对样本的量化信息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见表(10)。

  从表(11)可以看出 4 个主要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 73.318%,表明所提取的 4 个公共因子可以解释原始变量总方差的 73.318%.计算出初始因子矩阵,用极大方差法对初始因子进行正交旋转,得出正交因子,表(12)是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结果。

  3.3.2 影响因素因子的命名

  将影响蚌埠市城区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现状的 22 项因素归入相应的 4 个主要因子,分别命名为体制因子、资源因子、人员因子、动力因子,见表(13)。

  3.3.3 因子结果分析

  3.3.3.1 体制因子

  体制因子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下,学校领导对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重视程度会影响其在学校的发展,要使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就必须调动各基层学校领导的积极性,使他们利用有限的场馆资源和经费,制定合理的体育场馆管理方式、加大体育场馆开放的宣传力度、增强学校体育场馆对外来开放的意识,满足人们的需求,(如图 1 所示)。

  3.3.3.2 资源因子

  体育场馆资源是为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提供行为空间的基本运动设施之一,是体育运动的最主要物质保证,体育场馆的数量和质量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竞技运动训练水平和群众体育活动的普及程度同时还直接关系到两个文明建设(如图2 所示)。

  3.3.3.3 人员因子

  人员因子主要反映了影响蚌埠市中小学对外开放的的人为方面的因素,包括学校人员因素与社会人员因素(如图 3 所示)。

  3.3.3.4 动力因子

  动力是推动着事物不断地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提及的动力因子包括场馆开放的收入是否够维持场馆的开支、学校体育场馆地理位置是否能吸引人们、场馆的保养重要,对外开放是否利于保养、场馆开放是否与教学相冲突、学校安全隐患增加,健身安全责任不明确(如图 4 所示)。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