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教育硕士论文

岳阳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3-31 共8641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湖南岳阳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第2部分】岳阳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现状问题分析引言
【第3部分】岳阳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调查
【第4部分】 岳阳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5部分】岳阳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策略
【第6部分】发展岳阳农村职业教育的策略探讨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三章岳阳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结合不紧密

  一、岳阳地方经济特点

  岳阳,就工业而言,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企业有长炼、岳化、鹰山石化、泰格林纸等一批大型企业;县域经济中平江的机电、食品,岳阳县的医药、造纸,华容的纺织、石材,湘阴的食品加工,泪罗的机械制造、木器加工,临湘的竹器加工,岳阳楼区的服装,君山的纺织,云溪的化工,屈原的饲料已初具规模。就农业而言,岳阳是国家粮、棉、茶种植生产基地和水产品、生猪养殖生产基地,是湖南省蔬菜生产基地。第一、二产业都有厚实的发展基础,而且产业特色也较明显。根据职业教育要面向农村,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和转移就业能力的要求,厚实的产业基础为岳阳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明显的产业特色为职业教育的发展点明了大致的方向。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岳阳地区在经济发展上的困境,以及对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影响。岳阳,地处中国中部,长江流域自然经济基础良好,在计划经济时代建立的企业,构成了区域的工业基础,但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东部和沿海地区经济迅猛发展,随着经济建设的推进,省会和区域中心城市的经济又率先得到发展,相比之下,岳阳的产业经济显得较为落后。尽管有石油、化工、造纸、纺织等一批较为集中的支柱产业,饲料、建材行业又建成一系列新兴的企业,但目前岳阳产业门类不甚齐全,行业协作性不强,很多行业缺少有规模、上档次的企业,更没有形成加工、装配、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协作链。因此,岳阳的区域经济不论是规模效益、技术含量、还是协作程度都不能跟沿海相比。

  经济不发达,一方面造成人才需求不旺,绝大部分职业学校毕业生只能送往沿海或经济较发达的中心城市就业;另一方面造成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学校只能靠政府拨款和办学收入来维持运转,很难拿出大量的资金投入学校建设,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多种教学设备因投入不足而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直接影响了学校的发展。

  二、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结合不紧密的表现

  职业技术教育只有形成规模效应,才能发挥规模优势,形成影响力。在调研前期,就针对岳阳职业教育规模进行了调研。全市共有各级各类职业学校65所,从办学层次看,中等职业学校62所;从区域分布着,市区有29所中职学校,湘阴4所,泊罗10所,平江5所,华容5所,临湘2所,岳阳县7所。分布在县域的中等职业学校36所,虽然县域中职学校在数量上占据一定的优势,但无论是专业设置还是招生规模都相对偏小。各级各类中职学校在校学生65000余人;专任教师4000余人;专业开设有12大类100余个,先后为社会输送各类毕业生10多万人。

  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岳阳地区中职教育己经初具规模。特别是岳阳市区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优势。从中职学校的数量上看,全市65所中职学校,在全省属于领先地位。在专业设置上,专业数量丰富,特别是其中的旅游和酒店管理专业,结合岳阳地区的旅游经济优势,符合了地域特色。在招生人数上,中职招生数占到了职业学校总招生人数的87%,具有绝对的优势。但是分布在县域的中等职业学校,仍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而分布在县域的中职学校,可以更多的联系农民,贴近农民的生活,是农村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

  在对政府官员的访谈过程中,当问到岳阳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目前的发展瓶颈时,约30%的受访者认为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发展模式,导致岳阳农村职业教育有些“水土不服”。在对农民的问卷调查中,当问到限制致富的原因时,39.25%的农民表示是缺乏技术。这一调研结果意味着,阳地区的农户有对中职教育的需求。但是28. 5%的农民表示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职业教育。这就意味着岳阳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在农户中的普及率不高,没有真正满足农户的实际需求。在对中职教师的访谈中,约80%以上的受访者表示,所在学校涉农专业的招生情况不是非常理想,有些学校涉农专业甚至出现了招不到生的情况。这一访谈结果意味着,岳阳地区中职学校的涉农专业,并没有与地方经济紧密的结合起来,没有在专业设置上体现地方经济的优势,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的结合并不紧密。

  结合岳阳地区经济发展上的优势和劣势,岳阳地区的职业技术学校更应该扬长避短,开设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符合地方经济特色的专业。虽然,岳阳地区部分职业学校,结合地方经济特点,幵设了特色专业,以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并初见成效。但是,大部分中职学校,特别是地处县一级单位的中职学校,在专业设置上,缺乏想法,无法与地方经济进行很好的结合。与东部发达地区的职业技术学校相比,岳阳地区作为经济相对落后的区域,在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上只有突出自己的特色,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如果在专业设置上随大流,缺乏自己的特色,那么岳阳地区中职的毕业生是很难与大城市中职的毕业生竞争。农业和木器加工这些传统的行业,是岳阳地区的特色产业,具有自身的优势。

  岳阳当地的农民,除去外出务工的农民,大多数从事农业和木器加工业。但是,因为缺乏系统的知识作为指导,使得当地农民都以自己摸索的经验作为生产和制作木器的基础。缺乏理论指导和创新精神,使得岳阳的农业和木器加工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但是没有形成产业优势,更没有成为全国的龙头产地。岳阳地区的各职业学校,应该抓住这个优势,在有一定产业基础和现实条件的基础上,开设特色专业,如木器加工与制造专业。打造自己的特色专业,才能形成学科和就业特色。岳阳地区的职业技术学校的专业设置,首先要符合岳阳、湖南经济的特色,因为在调研中,大多数的中职学校学生都表示毕业后在本省工作的几率高。

  所以,岳阳地区的中职学校,在专业设置上更应该符合地方经济的特色。

  第二节“大专业小工种”下的专业性不明显

  一、“大专业、小工种”的定义

  “大专业”指教育部公布的中等职业教育所可以设置的专业,属于教育系统对专业的规定;“小工种”是根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规定,多确定的各个工种。“大专业、小工种”课程体系一方面通过“大专业”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小专业”培养学生与岗位要求对接的能力,以保证学生可以尽快的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传统三段式课程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用人单位的要求。在中职学校推行“大专业、小工种”课程模式的构建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大专业、小工种”的课程设置,不同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就业导向原则。坚持就业导向,首先必须深入了解市场,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需求而形成的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和劳务市场,掌握其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其次是在教学中融入职业技术专业职称的培训,将教学和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二)能力本位原则。坚持能力本位,就是要按未来工作岗位所需职业能力要求,通过重构课程体系,整合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师实践指导能力,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三)面向学生原则。坚持面向学生原则,一方面要了解学生的需求。这就要求中职学校要积极的做好调研工作,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只有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才能帮助学生尽快就业。(四)实践性原则。坚持实践性要做到三点:在课程开发上体现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实践环节、内容;体现各种实践的可操作性。

  二、专业性不明显的表现

  在调研中,64. 18%的中职学校受访学生表示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在对中职学生的调研访谈中,大部分学生表示,一方面专业与现实的对接不多,实践性较少,这就意味着“大专业”没有建立起来。另一方面专业特色不强,无法体现“小工种”的优势。而在针对企业人士的访谈中,80%以上的受访者表示,作为用人单位,更多看重的是中职毕业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希望中职毕业生一经录用,可以迅速上岗。这就使得中职学校在专业设置上,一定要坚持“大工种、小专业”原则,加强专业性。目前岳阳地区的中职学校“大专业、小工种”的模式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专业性不明显。首先,在坚持就业导向上,目前岳阳各中职学校在专业设置上专业导向不明确。一些中等职业学校没有经过调查研究,没有充分的结合农民、企业和社会的需求,盲目地跟形势,争相开设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其次,能力本位原则没有得到体现。在调研中部分中职学校,依然以理论本位为主体,偏重于课堂教学。实验课、实训课相对比较少,老师在授课时,也以理论授课为主,很少与现实相结合。再次,没有以学生为主体。在调研中,大部分学生都反映课堂教学所教授的知识,与现实对接性不强。大多数的学生都期待能多接受实践知识,并多增加些实践性的课程,减少理论性课程。但是目前,岳阳地区部分职业技术学校,受到硬件设备和师资力量的影响,无法开设更多的实践性课程。还有部分的学校,主观上没有重视这个问题,没有创造实践课程的开设条件。

  第三节硬件建设满足不了教学需要

  一、硬件设施的现状

  随着岳阳职业技术教育的向前发展,各个学校加大了对校园环境的改造和硬软件建设的投人力度。经过调研,从2013年至结束调研时,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资金投人达到1. 2亿元,其中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约2000万元,各学校逐步建成一批高标准的实验室、实训车间。平江县引进社会资金2600万元,地方政府投人600余万元,将平江县职业中专建设成了一所全新的学校。目前该校校园面积140亩,建筑面积30000多平方米,投资500余万元,建有三个规格较高的实习车间,2005年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技术学校实验实习建设资金又投人220万元,用于实训基地建设。目前,实验室已投入使用。同时,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正在逐步推进,理实一体化专业教室的建设。湖南长岭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投资2000余万元进行实训基础建设。到目前为止,全市职业技术学校校园面积超过300万平方米,校舍面积达到100多万平方米,实验实训仪器净值达1. 5亿元,建有完整的实验室、实训基地共152个。

  二、硬件设施不能满足教学需求的表现

  通过这些调研数据,可以看到,目前岳阳市职业技术教育具备了良好的办学基础,教学条件正在逐步的得到改善。但是,在调研中所反映的问题,也不容小颇。目前岳阳市内的中、高职学校,都得到了普遍的发展。但是,分布在县一级单位的职业技术学校,无论是教学楼、设备、实验室等硬件条件,还是资金都稍显不足,这对岳阳职业教育的全面均衡发展不利。同时,农民聚居地以村、乡为主,而目前岳阳没有村、乡开办职业教育的先例,这对职业教育走向乡村,面向农民,是极其不利的。

  在调研中,虽然岳阳地区部分职业学校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但是,多以高职学校为主。中职学校中建立自己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相对较少。在调研中,71.27%的中职学校受访学生表示,硬件设施不能满足教学需求。这一调研结果意味着,硬件落后的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岳阳地区农村中职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职业教育的成本远高于普通教育的成本,需要更多的投入。因为职业教育主要以实践课程为主,学生的学习也应该是着重实训课。这就使得一个优秀的职业技术学校,不是只有教室、教学楼就可以了,还要有实验室、实训基地等实践性场所。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使得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普遍不高,不能发挥农村职业教育的特色和水平。经费的严重不足,导致了岳阳县一级地区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多年无法改善,校舍陈旧、拥挤、生活设施差,基本的教学、办公得不到保证,专业实验仪器、图书资料、运动设备的建设更为落后。对于职业教育的实验和实习基地而言,实验器材和实习基地的短缺,直接影响学生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从而对学生就业产生不良影响。

  “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决定了岳阳地区部分职业教育的投资经费体制只能以市一级为主。在中职职业教育体制政策中,中央财政对中职教育的转移支付和倾斜政策不够明确,执行也不到位。

  由于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够,导致一些职业学校负债累累,生存困难。

  职教经费投入紧缺,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更少。岳阳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依然处于滞后状态,仅靠县级财政无法满足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此外,农业税取消后,财政如何对农村职业教育进行长期稳定的扶持,需要岳阳教育部门展幵进一步思考。

  第四节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师资力量缺乏

  一、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的表现

  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也不断扩充。目前,岳阳地区职业教育专职教师4000余人,师生比基本满足教学的要求。其中,副高以上职称者278人,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者524人。这一统计数据,与往年的数据相比,可以看出岳阳职业技术教育的师资力量得到了不断的发展。

  但是在调研中也反映出,岳阳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在师资结构分布方面不尽合理。首先是,经济发达的地区与贫困的县域中职学校,在师资力量分布上不尽合理,贫困地区的中职学校师资力量薄弱。虽然岳阳市委、市政府、岳阳市教育局共同印发了相关的文件,以保证农村贫困地区教师的收入?。虽然在方案中,明确了对于贫困地区的教师支持计划。但是,在调研中发现,岳阳地处贫困县的职业学校师资力量,明显低于岳阳市中职学校的师资力量。其次是,理论老师与实训课老师分布不均,师资队伍中缺乏有经验的实验指导老师和专职的就业指导老师。在调研中,29.07%的受访学生表示不认同老师的教学方式;34,39%的学生表示不太认同老师的教学方式。32.97%的中职学校受访学生表示,对老师的专业素养非常不满意;33.33%的学生表示不太满意。由此可见,学生对老师的专业素养的满意度不高。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与现实的对接性在逐渐增强。

  现实需要意味着职业教育要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动手能力强,可以迅速就业、迅速上岗的人才。所以,在职业教育的专职教师队伍中增加实训课的老师和就业指导老师是十分有必要的。再次,兼职教师现象普遍。在调研中发现,岳阳地区各职业学校,普遍存在招聘兼职教师的情况。虽然招聘的兼职教师大多是有教学经验的退休教师,但是兼职教师毕竟不能很好的满足教学的要求。应该增加专职教师的数量,以满足教学的要求。再次,教师职称结构不合理,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严重不足。岳阳地区的中职学校,特别是分布在县域的中职学校,教师职称以讲师为主,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在教师总数中所占的比重较低。中职学校相对于高职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在科研、教育经费、硬件设施等方面相对落后。这就使得中职学校很难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导致中职学校,特别是分布在县域的中职学校缺乏高端师资力量储备。最后,文化课与专业课教师师资结构不合理,许多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师缺乏。文化课教师在教师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较高,专业课教师严重不足。教师专业素质不高,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

  二、师资力量缺乏的原因分析

  职业教育教师培训机会不多,已经接受的培训质量不高,更多的侧重于职称的提升,技能提升不多。而中职学校的教师的师资力量相较于高职学校,更为薄弱。在对中职教师的访谈中,岳阳某县中职教师这样提到:“我们进修存在的一个劣势就是我们不能提高专业技能,只是提高学历教育。这个学历教育专业与所教专业以及过去所学专业未必对应,往往很多时候不能对应。所以,职业类学校教师的进修多为提高学历,而不是提高专业技能。从理论上来说,我们更需要的是提高专业技能。例如,我教单片机,我从来没有过单片机开发的经验。加之我们实习基地缺乏,离国家在此方面的要求差距较大,所以,授课只能是纸上谈兵。”这番话很形象的反映出了中职教师目前的问题所在。老师传道授言解惑,如果老师本身的素质不高的话,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整体素质。在调研中,大多数中职学校的学生表示,老师的教学质量,直接决定了他们对这门课的兴趣。所以,提高职业学校教师的授课水平和理论水平,势在必行。

  中职学校师资力量不强的原因,除了历史原因外,中职教师本身的待遇不高,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对中职教师的访谈中,大多数的中职教师普遍对待遇表示不满,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提高中职教师的待遇,也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大部分的中职学校,对教师的要求并不严格。在调研中,大多数的中职学校,虽然建立了教师考核制度,但是大多流于形式。考核也多以对老师教学资质的考核为主,对教学水平和学生好评度进行考核的并不多。这就使得大多数的中职教师缺乏教学压力,常年保持一个备课本,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

  第五节办学形式单_,缺乏企业参与

  一、办学形式单一的表现

  在调研中显示,目前岳阳地区的中职学校存在一个相对普遍的问题,办学形式比较单一。依然保持着传统的政府办教育的模式,中职学校的发展更多的依托于政府政策。中职学校为社会输送了主要的基础劳动力资源,而这些劳动力资源,本身是企业所需要的。在中职教育的办学模式中,完全可以引入企业的支持,开办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不仅可以促进中职学校的发展,解决资金难的问题;也能够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培养出企业真正所需的人才;更可以提升学生的就业率,实现企业和学校的双赢。在针对企业界人士的访谈中,约75%以上的受访者表示,愿意接受校企合作的模式。但是,他们也对校企合作中,校方的贡献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比如:要求校方提高教学质量、希望校方更多的增加实践性课程等。这一访谈结果既意味着岳阳地区的企业有校企合作的意愿,同时也可以让岳阳地区的中职学校意识到,想实现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学校本身需要做出很大的改变,转变办学模式,面向实际、面向企业需求。

  现在已经有很多的企业,看到了劳务用工市场的专业技术型人才稀缺的问题,主动幵办职业学校。如三一重工兴办的三一学校,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岳阳地区的中职学校大多数都存在着资金困难,校企合作模式,可以将企业的资金优势,和职业学校的教育优势结合起来,幵创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在国外,职业学校基本上都引入了校企合作模式,企业指导职业学校开设企业稀缺的相关专业,这样可以避免教育的盲目性。虽然有很多人质疑,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是“教育的营利性”,“是教育向金钱低头”。但是,人们接受教育的最基础的目的,是掌握谋生的本领。然后,才是心灵和思想上的升华。职业教育更多的应该满足最基本的需求,就是通过职业教育,使受教育者掌握谋生的手段和本领,继而可以在社会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如果中职学校的毕业生无法顺利就业,中职教育就失去了意义。所以,校企结合的模式,不是对教育思想的违背,反而应该是对教育理念的坚持。

  同时,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也能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解决社会劳动力的供需矛盾。近几年,这样的新闻总是不绝于耳:天价水泥工、月薪一万五聘不到合适的铆烧工人。在这些新闻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无法顺利就业。社会的发展,再次对学校专业的设置提出了质疑。我国的基本国情意味着,基础设施建设会持续很长时间。同时,也意味着对基础性工种,和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体力劳动者总是受到歧视,脑力劳动总是受人追捧。很多学生努力读书,就是为了摆脱体力劳动者的命运。这就使得职业学校的招生量总是受到影响,职业学校也受到了部分老师和学生的歧视。当今社会似乎形成了一种传统,只有差生才会去读职业学校。体力劳动者没有得到社会充分的尊重,导致大多数学生不愿选择职业学校就读。但是矛盾的是,企业又大量的需要优秀、专业的技术型人才。供需矛盾凸显出来,为了得到大量的优秀技术型人才,企业走校企合作的模式,与职业学校展开合作,可以解决自身劳动力不足的困扰。

  中职学校只有进一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在调研中,约37. 94%的学生受访者,希望学校能更多的提供实习和就业的机会。而单纯的依靠中职学校本身的努力,是很难实现就业率飞速提升的。只有更高的开启校企合作的模式,为中职学校和企业创造双赢的局面。

  二、中职教育缺乏企业参与的缺陷分析

  经过调研,岳阳地区职业教育毕业生2013年实现一次就业的学生达到了87.5%,在就业环境不利的情况下,就业率较高。就业率高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因为社会劳动力供需结构的变化,使得社会对中职学生的就业需求量增加。其次,岳阳地区中职学校的特色专业和特色办学方针,也为学生就业提供了便利条件。

  如岳阳县职业中专结合本县经济和本校实际,积极的幵展校企合作模式。该校的服装设计与工艺、旅游服务与管理以及平面设计这三个专业,积极与岳阳县对口企业展开校企合作。这三个专业与对口企业签订协议,实行一年一期学生见习、一年二期学生短期实训、二年级学生短期实训和顶岗实训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的专业课程老师,作为专业教师出现。企业的技术专家,承担现场专家角色。专业教师要与现场专家共同商定两年中学习见习和短期实训和顶岗实训的具体内容,并明确该项内容见习或实训的总时长,在此基础上制定一个科学的、操作性强的见习实训课时计划。岳阳县职业中专,通过三年的校企合作,改变了传统的单一化的中职学校培养模式。让企业更多的参与到学生的培养中,不仅可以提供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教育质量。同时,可以促进企业吸收到更多优秀的人才。

  在调研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岳阳地区职业学校学生就业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部分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无法做到及时的更新,导致部分专业就业率低下。如文秘专业,属于十年前的热门专业,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早期就业率高的影响,使得近几年职院的文秘专业就业率普遍不高。同时,值得关注的是,各中职学校涉农专业的招生和就业情况一直不是非常理想。在访谈调研中,岳阳地区大多数中职学校的教师,均对本校的涉农专业表示了一定的担忧。但是,我们也应看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高品质农产品的关注不断增加,使得大量的农业科技型的企业获得了生机。很多优秀的企业,如联想集团,都已经开始涉足有机农业。一方面是中职学校涉农专业面临困境;另一方面是,有机农业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这一现象的背后,只能说明,各中职学校并没有很好的利用这一有机农业大发展的契机,开发新型涉农专业。中职学校与企业的结合还不够紧密,这对中职学校和企业本身都是不利的。在访谈调研中,约70%以上的企业界人士表示,愿意与中职学校紧密合作,走好校企合作模式。中职学校只有积极的转变思路,与企业加强合作,踏踏实实办学,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契机。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