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教育硕士论文

高中一年级农村学生学习适应不良的教育对策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3-27 共9041字

  四、高中一年级农村学生学习适应不良的教育对策

  (一)学校的教育对策

  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充分重视部分农村学生学习适应不良这一现状对高中教育造成的影响,有针对性的提出系统性的解决方案或对策。学校和教师要本着有教无类的教学要求,平等对待农村孩子,避免歧视心理或行为伤害农村学生的自尊心。同时,按照因材施教的要求,及时发现学生暴露的不良动向或问题,有区别的进行适当辅导。

  1、加强家校合作,提升家长理念

  迄今,家校合作受到了国内外教育界的高度重视,许多国家将家校合作确定为教育研究和学校改革的重要议题之一。“家校合作对学生、学校、家长三者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学生来说,家校合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全面提高素质,预防青少年问题的发生,还能促进学生的社会化教育。对家长来说,家校合作可以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能够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还能和谐亲子关系,促进良好家庭氛围的形成。对学校来说,家校合作能够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有利于学校因材施教,还能提升教师素质、加强学校的管理。”[24]

  家校合作注意要做到及时、到位,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首先,新生报到前后,学校可以利用多种形式,比如召开家长会、组织家长知识讲座、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提前告知家长高中阶段教育的任务和特点、学生高中阶段容易出现的问题、家长提前要做的工作等等,为家长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和任务等方面的指导。对于外出务工的农村家长,学校尽力分批次组织,力争让每个学生的家长都及时参与,为孩子的高中学习生活做好必要的准备。

  其次,利用电话、网络等途径加强日常沟通。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话、网络等途径被广泛地运用在家校合作当中。无论是打电话还是建立 QQ 群、班级博客、等都极大地方便了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交流。通过调查发现,农村学生家长 90%以上学历在高中以下,因此很多家长会受到文化程度以及对电子产品的熟悉程度的限制,可能不会起到很好的交流效果。这就需要建立家庭教育辅导中心,由学校组织家长对其进行专门的培训。集中性的培训能够快速地提升家长的教育素养,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面临的家庭教育中的各种问题。

  再次,当教师发现个别学生出现一些问题苗头的时候,有必要约谈家长进行面对面一对一地交流。面对面的交流形式能够方便沟通,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却容易给教师造成很大的工作负担。针对教学过程中同一层次的学生特点,教师可以采用一对多的交流形式。如果做好充分准备,一对多也时能够达到较好的沟通效果。比如同一层次的农村学生出现了类似的适应问题,教师可以组织相关家长一起沟通、交流,出谋划策。

  总之,通过有效的家校合作,提升农村学生家长的教育理念是提高高一农村学生学习适应性的重要一环,切忌流于形式。

  2、强化入学教育,关注起点适应

  “发生认识论的研究阶段是学生包括人格因素在内的各种个性品质形成的最佳期,错过这个最佳期就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永久性的落后。”[25]

  对于普通高中来说,入学教育是整个高中教育的起点。因此我们一定要抓住高一学生刚入校的最佳时机,采取有效措施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新生入学教育是指根据新生的特点以及发展需要,针对新生在政治、思想、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一系列的工作,使其尽快地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初步了解专业知识及其相关概念的一种教育。”[26]

  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利用军训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守纪意识,培养新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军训过程中通常安排讲座、军事训练、会操比赛、文娱等一系列活动,目的是让新生一迈入高中就对自己所生活学校的规章制度、办学理念、文明礼仪、生活习惯和自己未来的使命有进一步的了解。在为期九天的军训生活中,锻炼新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并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这为新生跨入高中校门,开始新的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重视学校各种仪式教育,增强校园德育文化的影响力。通过对校训诵读、开学典礼、成人仪式、毕业典礼等活动进行设计与优化,旨在使校园文化“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当中。入学典礼是高一新生高中新生活的开始,通过入学典礼教育,使学生全面了解学校情况,形成“我己是一名某校高中生”的意识,形成对自己学校的文化的认同,并能够完成角色转变。“学校仪式教育的设计和策划,仪式的内容安排和呈现,绝不会随仪式本身短暂的过程而流逝,而是学校文化的集中体现,必将随岁月沧桑而沉淀于每一个中学学子的灵魂深处。”[27]

  第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其形成积极健康的学习生活心态。在开学之初就通过师生座谈、学生调查问卷、校长信箱、心理咨询室、建立高一新生成长记录档案等等,多种渠道深入了解并及时掌握高一新生家庭状况和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并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高一新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学会心理调适,学会与人相处,及时了解并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及时了解农村贫困学生、孤儿、单亲家庭的学生以及有疾病学生的心理动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与温暖。孟莉、岑坚在研究中发现,“小组心理辅导对于提高高一学生的心理适应性是一种非常可行的方式,经过小组心理辅导后,组员的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降低了,其应对方式在某些方面也有所变化,小组心理辅导对组员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方面也有影响。”[28]

  第四、专门召开高一新生培训会,主题班会、加强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开学之初,通过印刷小册子、召开学生培训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理想、目标、价值观以及学习动机、学习任务的教育,让学生明确高中阶段可能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做好学生的学前动员工作。建议进行部分活动设计,例如,可以组织高年级同学到班级现身说法,讲感受、谈体会,使刚踏进高中校门的农村孩子消除对高中学习阶段的神秘感、紧张感,有意识的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交往。要教给学生调节情绪的方法,指导学生掌握宣泄不良情绪的好办法。如找人聊聊天,听听音乐,参加喜欢的体育活动或好好地睡一觉等等,提前做好应对高中学习生活的心理准备。钱学森说:目标与动力成正比,目标越明确,产生的动力也就越大。通过调查 14.9%的农村学生没想过或父母要求上高中,68.1%的农村学生是为了考大学,10.1%的农村学生是为了报效国家,为社会做贡献,实现人生价值。我们由此可以发现,当前农村学生的上学目的主要以考大学为主,缺乏对较为高尚目标的追求。这可能会影响学生学习动力的持久性。开始高中学习生活后,应该注意引导农村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主要是学习基础、兴趣爱好、自身特长等)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制定近期、中期、远期的学习目标,并通过公示等方式,让学生熟记于心,让目标就像一根绳索、一座灯塔,始终指引和牵引着学生迸发出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有助于学生专注、专心,心无旁骛的投入学习。

  3、全员跟踪管理,改善适应不良

  坚持宽严相济原则,既不要高压大棒式的管理,也不能放羊式的不管。通过严格管理,避免让学生产生离开家长了、没人监督了的念头;实行和谐弹性管理,避免青春好动的他们对高中生活感到绝望和不适应、不接受,从而产生逆反心理或行为。建议实行1有固定的导师定期进行学习辅导和心理帮助咨询,既关心学习,也关心学生生活、思想和交往。优秀学生的帮扶助主要表现到平时的练习辅导、友谊关怀、榜样示范和励志带动等方面。从现实来看,部分农村学生进入高中后,对交往朋友尤为重视,加上对新奇事物格外感兴趣,这时候极易受不良朋友的影响而误入歧途。老师应该善于从观察中注意到学生部分不良活动动向,对班级或学校中出现的非正常帮派式团体及时予以化解,能够将不良苗头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

  4、强化常规管理,细节保障适应

  措施一:降低教学起点,开展学法指导,循序渐进,使学生乐学。

  通过对教师教学情况调查,高中老师农村学生上课最不习惯的选项中,感觉内容太多的占 34%,没有详细讲解的占 41%,感觉难度太大的占 21.8%。初高中课程内容和难度的差异、教师教学方式的不同,造成了学生在较短时间内难以适应新的学习环境。89.4%的学生意识到高中学习是理解与记忆性并存的学习,但因为高中学习内容不同而改变学习方法仅的 30.9%,改变不大的和没改变的占 69.1%。这就需要教师降低教学起点,注重知识的前后衔接,避免教学一开始就出现大步子、快节奏、高难度授课的问题,使孩子们对一开始的知识嚼得动、咽得下、消化得了。同时要组织各学科加强学法指导,“教会他们正确地预习、上课、记笔记和复习的方法,应该让他们知道所谓的预习不只是简单的把书通读一遍,而是要在看书的同时明白这部分内容都讲了哪些内容?需要用到前面所学的哪些知识点?要用到的这些知识中有没有自己不清楚的地方?”[29]

  应该让他们知道所谓记笔记是记要点、记方法、记思路,同时课下还要整理笔记,并且还要利用好笔记,随时去翻阅,不要下了课笔记本一合就不去管了。另外,还得教会他们复习的方法,只有及时的复习和练习才可能减少遗忘,并且能够尽快的把已经遗忘的回忆起来,还应该教会学生记忆的一些技巧。还应该要求学生及时地对自己的练习、作业以及考试中所发生的错误进行分析、订正和查找原因,从错误中积累经验教训。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就是为了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思想。

  措施二:注重培训、引导教师注重授课艺术性、趣味性,倡导实施幸福课堂。

  通过调查发现影响学科兴趣的因素中,农村学生认为学科老师魅力是关键因素的占29.3%,学科偏爱是关键因素的占 39.9%,而学科偏爱与学科教师个人魅力又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增强教师自身魅力,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农村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的魅力主要体现在教师如何从事教学当中。为此教师应多加强自身的学习,既要不断研究专业知识,又能够熟练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授课的艺术性、趣味性。上课应多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避免死记硬背的机械、呆板的教学办法,鼓励同学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增强小组之间的合作意识,课堂上尽量多让学生动手、探索、讨论,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入学一段时间后让学生感到会学、乐学,能做到对老师不抵触、对课堂有兴趣、对作业不发怵、对考试不恐惧。

  总之,学校通过加强常规管理,从细节入手来保障学生更快地适应高中生活,是提高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关键环节。

  5、打造和谐文化,促进人际适应

  打造和谐融洽的人文环境,促进学生人际适应对提高学生学习适应性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据调查,高中阶段学生尤其不愿被孤立,一旦农村孩子由于家庭经济条件、自身习惯、生理或心理缺陷等方面受到嘲笑或排挤,会毁灭性的打击他的自尊心,导致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交往心理。为此,学校引导建立和谐关系至关重要。对教师来讲,最重要的是不歧视、不挖苦这部分学生,注意在解疑答惑上耐心细致,学会多进行赏识教育;对于同学之间,则主要注重引导学生能乐于助人、学会包容、尊重他人。恰当的处理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习惯和引导学生善思多问之间的矛盾统一关系。学校在学生吃、穿、住、用等生活条件的提供和要求上要努力统一,避免产生同学间的攀比和炫耀心理,从纪律规定上尽量减少农村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的空间度。可以组织或邀请专家进行比如如何适应新的人际关系、学会新的学习方式、正确进行自我定位、增强自控意识等方面的讲座,从方法上指导农村学生适应高中师生、生生等关系,将学生处身于和谐宽松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中。

  关于这一点,尤其要注意宿舍和谐环境的培养和建立。实践证明,女生宿舍的团结氛围普遍不如男生宿舍。究其原因,主要是女性的特有的私人空间心理造成的,相对于男生的宽容和豁达,女生往往会因为在生活小节的处理上观点和行动有所不同而纠结郁闷,为此,班主任老师应善于通过宿舍舍长或舍内优秀舍员及时掌握动向,引导女同学在观点和行动上求同存异。引导上注意一下几点:第一,让学生明白进入高中的主要目标和任务。进入高中阶段主要任务是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实现大目标应善于不计小节,不能因小失大;明确培养交往能力也是重要组成部分,任何同学应善于冷静的面对出现的各种问题,以乐观、友好的态度处理好舍内关系。第二,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宿舍开放式协调会,提前做好相关筹备。一方面老师或舍长牵头讲话时多对宿舍的一些团结互助行为予以表扬,给宿舍提出发展目标,把大家引导到共创文明和谐宿舍的轨道上,提倡人人有责,讲求行动统一。另一方面引导大家先讲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或者别人对自己的帮助,每人至少讲一点,然后再多做自我批评和反思,找自身不足和问题,然后个人围绕创优争先、包容理解、互助关心、自我鞭策等角度表态发言。通过这种行为,让大家敞开心扉,讲出误解,增进了解,缓和矛盾。这种协调会宜在宽松的环境下进行,不然效果会适得其反。关于男生宿舍的管理,需要注意的是宿舍小帮派的形成,避免部分农村学生入学后受到同宿舍不良朋友坏习气的沾染,这个前边已有表述,不赘言。

  另外,高中生的异性交往问题也值得引起必要的关注。

  通过调查 67.1%的人对过度异性交往认为不会影响到学习,还有 5.9%的人认为可以相互促进。这说明进入高中的学生大多有跟异性接触交往的愿望,对异性交往充满了幻想和期待。甚至有学生认为在高中阶段如果没有异性朋友是件很丢人的事。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值青春期,正是性生理发育成熟,性心理逐渐趋于成熟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常常容易出现心理上的一些困惑与苦恼。“这种性生理的成熟与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矛盾以及性的生理需求与性的社会规范之间的冲突构成了中学生心理卫生的一系列问题。

  而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常常导致‘早恋’的发生,也极其容易诱发各种心理疾病或产生各种心理障碍,直接影响他们的身心发育和学业的发展。”[30]

  高中生的异性交往是高中教育工作中不可回避又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引导中学生建立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异性关系。只要处理得当、引导正确,正常的异性交往就会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从而促进青少年个性的全面、健康发展。”[31]

  首先,“要鼓励学生正确交往,同时加以正确引导。作为班主任要注意通过各种渠道教育学生高中阶段向往异性之间的交往,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不能简单地与下流、不正经划等号,同时要积极组织各种集体活动提供男女生接触、交往的机会,让他们在活动中互相了解,增进友谊,以满足他们对异性的好奇心和交往的欲望,营造愉快、健康的环境,促使青年学生正常发育成长。”[32]

  其次,注意把握好方式方法,切忌简单粗暴。“当发现某些男女学生私下交往过于密切、有早恋苗头时,要及时找他们谈话,指出他们的某些做法不当,提醒他们要多与其他同学来往,克制一些不适合的想法,避免出现意料之外的后果。同时要及时争取家长的配合,力争把不该发生的事情制止在萌芽时期。处理这类学生的问题时,要注意为当事人保密,避免在同学中形成一定的舆论压力,否则可能适得其反,造成当事人的逆反心理,更加促使事态向坏的方向发展。”[33]

  6、培养意志品质,增强适应能力

  首先,通过强化训练,培养他们持之以恒、吃苦耐劳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高中生活紧张感、竞争感、压力感不同寻常,学习和生活节奏快,绝大部分寄宿制高中学生都是在“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模式下日复一日的生活和学习三年。在一些同学眼里,这种生活单调、枯燥,学生为了实现目标,高中三年需要持之以恒的付出很多努力,为此,能否具有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的顺利发展。为此,学校老师应该因势利导,对部分学习意志薄弱的同学,有目的的开展教育和引导训练。例如,学校可以通过班会、校报等途径宣讲优秀同学吃苦耐劳的事迹,树立正面榜样;组织收看一些励志电影、讲励志故事、举办类似内容的征文比赛、评选努力之星等活动。增强学生应对挫折、克服困难等能力和品质,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要善于激发学生斗志,让学生有“别人行、我就行”的霸气。

  其次,帮助学生增强抵制不良诱惑的品质和能力。目前,很多高中学校布局在城市,在高中这个小社会里,学生思想动态发展快,接受的信息多,手机、网络、电影电视、书籍等各种传播媒介给学生带来的东西良莠不齐,学生的相关文明和安全意识还不足,网络游戏、色情、暴力、玄幻小说等让一部分学生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一些无德商家为谋取经济利益,总是想抓住高中生容易受诱惑的弱点,时时刻刻找机会引诱学生上当受骗,无耻的给学生学坏充当帮凶。为此,学校和班级均要充分重视。一是要宣讲到位,可以多举反面事例予以警示,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不良诱惑的重度危害,及早给学生打上预防针;二是做好合理的疏通,教会学生如何抵制不良诱惑,例如,教会学生提高判断能力;婉言谢绝不良朋友的要求;主动远离网吧、非正规书摊及部分黄赌毒场所;提供条件,引导学生绿色上网、健康阅览,积极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让正能量的东西占领学生的精神领地。同时,要协调公安、文化、城管、工商等部门,加大打击不法商贩力度,净化校园周边环境。第三,对犯错的学生做耐心的教育,加强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要注意教育方式方法,不能一味的批评、打击,对于学生敏感行为,注意尽量合理的保护学生隐私,避免动辄请家长、公开处分、作为反面典型大张旗鼓的处分,否则容易事与愿违、导致学生破罐子破摔。既要让犯错学生认识到错误,还要教育他拿出改正错误的信心、勇气。

  再次,合理组织活动,营造农村学生优势点、克服自卑点。

  针对部分农村学生特点和优点,组织些可以让这部分学生感到有兴趣的、有吸引力的各种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自己也能带来正能量、体现自身价值。举例说,可以开展象类似“我帮爸妈干农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之类征文比赛或演讲比赛,不但是因为农村的孩子有体验,也能体现劳动光荣、勤俭是美等教育意义。通过类似活动,营造农村学生优势点、克服自卑点。

  (二)家长的教育对策
  
  1、积极主动学习,科学指导适应

  农村家长通过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育能力,科学指导学生解决适应问题,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生活。

  通过调查 90%以上农村学生的父母学历在高中以下,文化素养普遍较低,大多父母缺乏必要的教养知识和正确的教育方法。但农村多数家长教育态度较为积极,希望通过考学这条途径改变孩子未来的命运。“在外打工父母应主动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

  父母要利用休息时间通过各种信息途径主动学习家庭教育相关的知识,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弥补自己家庭教育能力的不足,提高自己家庭教育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素质。”[34]同时,家长要积极参与家校合作,时常和学校保持联系,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互相融合,使得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方向一致,优势互补。“家长还应该学会借助学校丰富的教育知识和资源、丰富的教育观念,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工作,形成教育合力,改进家庭教育,从而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35]

  2、注重孩子心理适应能力培养

  第一、树立孩子的自信心。目前中国城乡差别的存在是客观的、也是短时间不能消除的,每个人家庭条件不同、孩子全面发展方面的不同及差异性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自卑。为此,首先,家长自身不要有自卑心理,让自己的孩子看到自身农村孩子的优势,比如,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朴素都符合当今政治和社会主流所倡导的价值观。家长要避免常在孩子面前唉声叹气、自怨自艾,更不能再语言上流露出对城市人有羡慕嫉妒恨的言辞。几乎每个正常规模的村里或周边村里都有一些孩子读书或事业成功的榜样,家长要把这些榜样的力量通过合理方式潜移默化的孩子的内心。古今中外,贫寒出身的学子成功的先例比比皆是,作为家长应该善于搜集到相关的事例给孩子鼓劲加油。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家庭条件的差距,教育孩子不攀比、不盲从,从自身优势发现美、欣赏美。让孩子明确最美的是心灵,最可贵的是锲而不舍的拼搏精神。恰当利用家庭条件的差距,从有利的一面看也可以激发农村学生的竞争欲望,引导学生通过努力拼搏去改变自身的命运。

  第二、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提前养成独立生活的习惯,提前减少孩子对家长和家的依赖心理。要有意识的让孩子平时做些洗衣服、打扫卫生等方面的家务劳动,锻炼生活自理能力。给孩子单独的房间,培训孩子学会整理内务,定期督促检查其房间收拾情况,从书本摆放、被褥折叠到衣袜鞋帽存放等都井井有条。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创造机会让孩子离开家单独外出一段时间,比如到同学家、外出参加夏令营活动、去一些寄宿制工厂打工等,适应离家环境。家长也应掌握并教会孩子一些基本的医疗常识,可以使孩子在碰到不严重的小疾病或小受伤时会正确的自我处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慌乱。

  第三、适当进行必要的性教育。笔者认为,升入高中之前的初中生对性知识的接受度是较高的。父亲或母亲针对男、女孩的性发育有必要给予一定的教育和指导。父母完全可以抛开自身心理上的羞涩,开诚布公的和孩子谈性生理和性心理方面的知识,避免孩子在性问题上产生不必要的恐慌。比如说手淫问题、性幻想问题等都可以涉及。

  第四、营造快乐、充实、和谐的家庭环境。首先,避免夫妻在孩子面前的剧烈争吵,也淡化其他原因导致的家庭矛盾、邻里矛盾,让孩子上学没有这方面的牵挂。其次,家长应该在孩子面前表现乐观、积极,也使自己生活或工作建立规律性,给孩子一种始终勤奋上进的榜样感染力量。

  3、辩证看待成绩,正确引导促适应

  通过调查,农村多数家长教育态度较为积极,在父母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其中急切关注的占 81.4%,无所谓的仅占 1.1%。大多农村父母希望通过考学这条途径改变孩子未来的命运。然而调查中在父母同孩子的情感交流上,其中不聊或很少有机会聊天的占了 53.7%,父母从小经常辅导功课中,经常耐心辅导和鼓励孩子的仅占 33.5%。在考试不佳时父母的反应中,86.7%的父母采取了不批评或相信孩子会赶上来的态度。“家长关心学生的学习,是只重分数呢,还是更重视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

  不少家长紧盯着孩子的分数单,只以分数定惩罚,从而把关心孩子的学习只停留在表面上,而没有从根本上去教育,没有指导孩子要明确学习目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36]

  作为农村家长,我们应该看到过于宽容或者散养的教养方式,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不应该仅仅盯着孩子的分数,而应当把这种关注落实到行动当中。多抽出时间和他们谈谈心,多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尊重他们,信任他们,并引导帮助他们。感到无力的时候多寻求学校、老师、专家的帮助,让孩子在您的耐心辅助下健康成长。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