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新余市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1-18 共6704字

  第 3 章 新余市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新余市基本状况

  新余市位于江西省中部偏西,全市总面积 3178 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9%),主城区建成区面积 45 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 115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8.37 万人(主城区 45 万人),城市化率 51.85%.1963 年,由于新余钢铁工业建设规模压缩,撤销新余市,恢复新余县,仍属宜春专区(后改称宜春地区)。1983 年 7 月经国务院批准恢复新余市,并将宜春地区的分宜县划归新余市管辖。

  新余是座新兴的工业城市,工业化速率 55.9%,是江西省工业化程度最高、城市化速率最快的城市。“十一五”以来,新余市相继出台了《新余市扶持服务业发展办法》《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决定》等系列政策措施,服务业实现了较快发展。2010 年到 2013 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由 189.98 亿元增加到 303.75 亿元,年均增长超过 15%;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由 30.1%增加到 35.9%;服务业税收由 31 亿元增加到 57.4 亿元,服务业税收在税收总额的比重由 39.1%提高到 45.6%.2013 年,服务业吸纳就业人数占全市就业总人口的比重为 28.8%.2013年,新余市服务业增加值为 303.75 亿元,人均服务业增加值为 26413 元,居全省第一位,新余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3.2 新余市服务业发展现状

  1990 年以后,新余市服务业发展较快,现代服务业的比重逐步提高,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服务业已经成为新余市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途径,获取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3.2.1 服务业成为稳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服务业也呈现出加速的发展态势(见表 3.1)。从表中可以看出,新余市的服务业增加值基本每年都呈现出两位数增长,与同期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基本持平。新余市服务业占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从改革开放初期的 10%左右,逐年上升到 2002 年最高达 36.7%.从 2003 年至今,由于新余市大力实施主攻工业战略,工业经济突飞猛进,导致第三产业的比重呈现出一定的回落态势,但基本还是保持在 30%左右,特别是就其总量来说,第三产业依然每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势头。新余市服务业总量呈现出不断壮大的态势,2013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了 303.75 亿元,对当年生产总值增量的贡献率达到 18.6%.从服务业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的份量来看,至 2013 年底,全市共有服务业登记注册企业、个体工商户 25922 户,占全市各类注册登记企业、个体工商户 28077户的 82.7%.2013 年全市服务业税收为 57.4 亿元,占税收总额的比重为 45.6%.服务业的较快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高,已经成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3.2.2 服务业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途径

  服务业行业众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居多,有较大的就业容纳能力,特别是大量吸纳了从一、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大批富余劳动力。自新余市复市以来,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和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例都在不断攀升(见表 3.2)。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着新余市服务业的较快发展,服务业已成为新余市吸纳人员就业的主要渠道,在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社会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2.3 服务业企业结构和行业结构趋于多元化

  传统服务业稳步发展。以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邮政仓储业为代表的传统服务业继续保持稳步发展的同时,新余市金融保险业、物流业、旅游业、休闲娱乐业、房地产业、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也在不断壮大,所占GDP 比重不断攀升,服务业内部结构开始优化。

  商贸流通体系不断完善。新余市商贸流通业发展速度较快,规模不断增加,消费不断扩大,贡献率不断提高。新余市 2013 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70.83 亿元,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4854 元,高出全省人均数 4741 元;商贸流通业增加值达到 73.16 亿元,年均增长 29.7%;商贸流通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 34.3%、年均提高 1.2 个百分点,占 GDP 的比重提高到9.4%、年均提高 0.13 个百分点;商贸流通业增加值对第三产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39.5%.交通运输邮政仓储业是支持新余市服务业发展的第二支柱产业。2013 年,新余市共完成旅客运输量 1947 万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 4215 公里,旅客周转量 64090 万人公里,货运量约 0.91 亿吨,比上年增长 24.2%,其中:公路完成货运量 8219 万吨,铁路完成货运量 796 万吨,水路完成货运量 81 万吨。至 2013年 12 月底,新余市共发展公路货运车辆 2.8 万辆,其中 2013 年新增 5720 辆。

  2013 年新余市交通运输邮政仓储业实现行业增加值 42.50 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 22.37%,对 GDP 贡献率达 7.97%.2013 年末,全市直接融资余额 236.36 亿元。驻市银行表外业务提供融资余额 198.6 亿元,有力支持了全市经济发展。小微企业贷款余额 119.89 亿元,比年初增加 12.63 亿元,增长 11.78%.全年保险业保费收入 10.18 亿元,比上年增长23.4%.年末全市证券营业网点 4 家,完成证券交易额 1295.48 亿元;实现营业收入 2.32 亿元,印花税 0.61 亿元,营业利润 1.32 亿元。

  旅游业产业规模继续扩大。近年来新余市旅游业每年均以 30%以上的速度增长,“十一五”期间,累计接待旅游人数达到 1728.48 万人(次),累计旅游收入达到 100.46 亿元,分别比“十五”期间增长 2.06 倍和 2.28 倍。2013 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 855.17 万人次、同比增长为 25.9%、国内旅游收入 70.68 亿元,同比增长 50.54%;接待入境游客 25017 人次,同比增长为 26.02%、旅游外汇收入731.3 万美元,同比增长为 35.95%.职业教育是新余的特色优势服务业,截至 2013 年底,全市有各级各类职业教育院校 31 所,万人以上规模的职业院校 4 所。全市职业学校中,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 5 所、省级重点职业学校 3 所、省级示范职业学校 3 所。开设了光伏、机械加工、数控技术及应用等 50 多个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在校生 9.34 万人,为社会输送各级各类人才 26 万余人,形成了职业教育的“新余现象”,并且成为职业教育的试点城市。

    3.3 新余市服务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整体看,新余市服务业发展已具备了一定基础,形成了一定规模,但仍存在总体发展水平偏低、内部结构不尽合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较为落后等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体制机制、环境政策不够完善;有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阻碍;有产业层次不高、企业规模不大、人才、资金缺少等问题;有基础设施差、思想观念落后的不足。从行业分析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3.1 服务业发展相对工业发展滞后

  新余是工业强市,2005 年至 2013 年期间,新余市工业保持了 18.9%的增长率,而新余市服务业平均增速只有 12.6%,低于新余市工业平均增速 6.3%,低于新余市经济平均增速 1.8%.新余服务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 2005年的 31.8%调整到 2013 年的 36.10%,低于全国 46.1%的平均水平,高于江西省29.2%的平均水平,在江西省内排名第四;而同期工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却由 45.4%猛增到 50.9%,工业的快速发展与服务业发展滞后的不平衡,给调整产业结构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带来巨大的困难。

  3.3.2 服务业内部结构发展不平衡,生产性服务业不足以支撑工业的发展

  新余市服务业内部结构单一、集中度过高,传统服务业仍是新余市服务业的主导行业,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邮政仓储业、批发零售业两个方面。 2013 年占第三产业的比例分别为 17.20%和 24.76%,同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 13.46%和 20.33%;信息化、金融保险业、商务服务业等仍处于起步阶段,分别占第三产业的比例为 4.13%、9.18%和%,同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 5.86%、 11.32%、8.82%,北京为 11.62%、17.43%、8.82%.2013 年生产性服务业只占服务业整体比重的 34.73%,低于全国平均 38.57%的平均水平,这与新余市的工业发展规模严重的不对称,不足以成为工业的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3.3.3 服务业功能层次多处于低端,缺乏高端服务环节

  从服务功能和价值链的角度看,新余市在服务业整体上服务功能层次较低,处于服务价值链的低端,即服务能力主要集中在低附加价值的服务环节和功能方面,而在高附加值、知识密集型的高端服务环节和功能方面则十分薄弱和欠缺。比如说在物流商贸领域,其服务功能仅停留在运输、仓储、批发和零售等传统服务功能方面,而在集成采购交易、展览展示、信息服务、价格发现、贸易融资等多种高附加值的交易服务功能、现代化的专业市场、采购平台等尚未形成,能够从事分拨配送、流通加工、信息服务、供应链管理等专业化物流服务的企业还很缺乏,一些物流区尚未形成必要的功能平台和企业集聚。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