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政府加快新余市服务业发展的保障措施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1-18 共2337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新余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
【第2部分】新余市服务业滞后现状及政府干预策略引言
【第3部分】服务业相关理论分析
【第4部分】新余市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第5部分】政府加快新余市服务业发展的措施和意见建议
【第6部分】 政府加快新余市服务业发展的保障措施研究
【第7部分】政府促进服务行业发展的措施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5 章 政府加快新余市服务业发展的保障措施研究

  5.1 管理体系建设

  5.1.1 建立健全新余市服务业集约化管理机构

  成立新余市服务业集约化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商贸的副市长任领导小组组长,涉及的服务业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任领导小组成员,将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同时要求各县(区)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建立相应领导机构。

  5.1.2 加强服务行业管理,实施统一标准

  服务业相关部门要加强行业管理工作,制定相关行业管理办法,全面提高服务业国际化、现代化水平,重点推进各行业的标准化工作。制定有关规定,完善服务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提高所提供产品的质量,从而促进服务业规范有序发展。

  5.2 制定和实施促进新余市服务业集约化的产业政策

  为促进服务业集约化发展,制定和实施促进新余市服务业集约化发展的产业政策,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尽可能在服务业项目所涉到的各个环节提供优惠政策,比如简化审批有关手续、在用地、税收、供水、供电方面适当地给予一定程度的减免,这样更能够有利于项目的落户,扩大服务业发展的潜力与空间。

  5.2.1 创造良好的服务业发展的行政服务外部环境

  要在行政审批方面加大改革力度,特别是对于服务业领域中可以由市场和社会管理的事项,逐步下放或取消行政审批事项;对于确实需要行政审批的事项,要尽可能地简化审批的手续和流程。
  
  5.2.2 落实价格政策和土地政策

  根据新余市的实际情况与规划要求,对新余的城市用地结构进行科学调整,合理规划,适当提高用地总量中服务业所占的比例。有的服务业项目已经列入到集约化发展方案中,并且符合城市发展规划,对于这类项目,可以在供地上给予一定程度的政策倾斜。

  5.2.3 加强对服务业发展的财政和金融支持

  科学设立城市服务业引导发展基金,对重点行业企业在科技创新、配套设施建设、人才引进、品牌建设和人才培训等方面提供有效的支持,着力促进重点服务业的发展,使政府基金在服务业发展过程中起到的杠杆推进作用。在服务业企业贷款与融资方面,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开发适应性较强的金融产品,引导促进金融机构对重点服务企业提供支持,拓宽企业的融资途径,鼓励大型服务业企业进入境内外资本市场进行融资。

  5.2.4 积极争取和制定服务业发展财税优惠政策

  一方面要深入研究分析国家层面在推动服务业发展相关领域的财政和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江西省地方财政和其他行业在服务业发展方面的专项基金支持。另一方面制定新余市本地推进服务业发展的财税、用地等优惠政策,对于列入城市鼓励发展类的重要服务业行业和重点培育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

  5.3 创新机制

  5.3.1 创新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建立服务透明、待遇公平、程序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打破现有的行业垄断局面,降低进入门槛, 引入公开竞争机制,放宽服务业的市场准入条件,充分发挥市场在服务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政策要求,鼓励和引导外来资本与民间资本有序进入一些的垄断行业,特别是垄断程度非常深的金融、公共事业、通信,以提高服务业的市场化程度。要在重大公益设施建设方面,创新思想观念,整合行政区划之间的公共资源,打破相互之的局限性,按照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同使用的原则,聚集多方的力量共同推进,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5.3.2 加强统计工作,完善现代服务业统计制度

  借鉴国内先行地区的成功经验,进一步规范服务行业有关数据指标的收集和分析,建立科学性、操作性、规范性与实用性较强的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及时准确地反映新余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状况。根据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反映的情况,牢牢把握服务业发展的总体趋势,在预测和评估方法上要加强科学研究,实行服务业发展监测制度与统计信息定期发布制度, 最终建立起一套科学实用的服务业评估指标体系和预警系统。要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人员配备,适时举办服务业统计人才业务培训,要求市有关部门建立各自的服务业统计机构,并按要求配备专(兼)职人员进行负责,定期上报和公布统计信息。同时要将服务业统计工作延伸到乡镇、村庄、企业与社区,分别建立统计台帐,
  
  5.3.3 建立人才引进的激励机制,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通过制定一些人才引的激励政策,从多种途径、用多种方式吸引境内外的高级服务业人才、紧缺性的专业人才、服务业经营管理人才,使他们享受与科技人才同等的政策待遇,从他们生活、工作和学习多个方面进行考虑,解决储如住房问题、小孩读书问题、配偶就业问题等,扫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这样才能真正吸引和留住所需要的人才。要充分利用新余现有的教育资源,整合新余学院、渝工学院、新余职业技术学院高等教育培训资源,丰富与服务业有关的学科教育,增设紧缺专业,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类别来加强服务专业教育,培育新余急需的服务业人才。要推进实施服务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科学完善服务业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标准体系,认真严格地对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进行认证。
  
  5.4 监督管理

  服务业各部门要在每年年末制定本部门明年服务业年度发展计划,年度计划要根据实施方案确定的发展目标,合理确定年度发展目标,报送服务业集约化领导小组讨论批准。市服务业集约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充分发挥总体协调作用,建立考核制度,问责制和奖惩制度,制定具体的评价考核实施办法,做好实施方案发展目标落实与考核、政策措施制定等督促检查工作,对各部门年度发展计划进行年中检查,提出改进意见,跟踪监督,按时向上级汇报规划执行状况和工作进展情况。

  5.5 教育宣传

  加强对服务业发展的宣传,通过在电视台、电台、报纸等主流新闻媒体上开设《新余服务业》专栏、《服务业视频广角》等节目和专栏,对新余发展服务业的政策意见、规划布局、重大活动、做法和经验、重点企业进行宣传,提高市民对服务业发展的认识,转变以前“重工业、轻服务业”老思想、老观念。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