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农村居民点整治的持续性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9-07 共1376字

  5.2 农村居民点整治的持续性分析
  
  5.2.1 政策支持

  为鼓励农村居民点整治,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加强土地整治、提高土地利用水平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整治的决定》,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关于印发〈关于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省国土资源厅也下发了《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44],东营市国土资源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市挂钩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等。上述国家和省市相关政策制定和实施,为顺利进行农村居民点整治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依据。

  5.2.2 经济有保障

  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而且在山东省 17 地市中,目前东营市的城镇化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据《东营市统计年鉴(2012)》等有关资料,2012 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 454.65 亿美元,人均生产总值(GDP)21935.99 美元,从各区县来看,广饶县、东营区和垦利县生产总值(GDP)领先,河口区生产总值(GDP)最低;从人均生产总值(GDP)来看,垦利县人均生产总值(GDP)为 19377.20 美元,位居第一,广饶县和东营区分列第二、第三位,人均生产总值(GDP)分别为 18743.12 美元和 16048.26 美元,利津县人均生产总值(GDP)最低,为 9584.92 美元。截止到 2012 年,东营市所有区县人均生产总值(GDP)均高远于全国平均水平。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为东营市开展农村居民点整治提供了资金支持,同时通过各级政府的大力努力和农户的积极配合,充分运用市场机制,进一步加大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开垦费的征收力度,并采取措施加大力度吸引更多的社会投入,拓宽整治资金来源渠道。

  5.2.3 整治潜力较大

  农村居民点用地面广量大,可供整治的资源比较丰富。由于历史原因,东营市大部村庄较小,散状布局杂乱,农村居民点用地利用效率低下,存在较大的整治潜力。依据前文分析,2008 年东营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为 30226.40 公顷,按户均农村居民点用地标准估算,东营市 2020 年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的理论潜力为 13984.10 公顷。如果通过农村居民点整治,可为城镇建设置换出相当数量的建设用地指标。

  5.2.4 建设用地指标需求大
  
  目前东营市城镇化水平为 60.02%,比同期山东省的城镇化水平约高 10 个百分点,名列全省第四位,高于全国和山东省的平均水平[45].近年来,东营市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进一步加速,经济社会建设用地需求量大,同时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东营市农村土地利用现状特别是农民分散居住社区的存在对城镇化也造成许多不利影响。按照新一轮规划山东省下达给东营市的 2020 年城乡建设用地控制规模为 69767.00 公顷;而根据预测规划目标年的需求量为 84125.00 公顷,两者相差 14358.00 公顷。可见,未来东营市城乡建设用地指标缺口巨大,用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通过实施农村居民点整治落实“增减挂钩”政策是解决城镇用地瓶颈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之一。

  5.2.5 具有公众需求基础

  东营市农村居民点分散、面积大、环境差,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建设用地 291.34m2,最高达 580.17m2/人。以耕作便利形成的结构松散的居民点布局体系,增加了公共设施和生活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布局和基础设施,农村居民普遍居住环境差。

  随着农村居民对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的要求不断提高,大部分农户都有拆旧建新的积极性,农村居民对居民点整治存在需求,大都拥护和支持挂钩规划实施,基层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较高。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