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保险硕士论文

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运营的矛盾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3-17 共3710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实施的矛盾问题研究
【第2部分】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推行的三个矛盾导论
【第3部分】我国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制度构想
【第4部分】税收优惠和财政损失
【第5部分】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公平和效率
【第6部分】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性与收益性
【第7部分】推行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政策建议
【第8部分】 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运营的矛盾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7 结论与展望

  我国的养老保险保障体系分为三个支柱,即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在现阶段的发展中都遇到一些问题,致使我国的养老保险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因而,发展个税递延型老保险是目前我国的情势所须。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不仅能够满足不同群体对养老保险的需求,同时也能解决我国现阶段养老保险所存在的问题,该类养老保险有较好的发展潜力和良好的市场前景。

  根据本文前几章的论述,我国开展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矛盾,即税收优惠与财政损失,制度的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和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的矛盾。税收优惠的幅度应结合财政收入制定,因我国目前个税实施机制与其他国家不同,可以制定相应的过渡政策,缓解财政压力。制度公平主要指方案在在制定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保证方案从理论设计到实践中的实施都要体现公平性,但同时也要注重政策的推进,提高效率。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是养老保险基金实现保值和增值的关键,因而在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和运营中制定严格的运行和监管制度,保障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和运行能够规范的进行,实现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和增值的目的。

  上海在2012年提交了关于在上海地区开展有关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方案,但到目前为止,政府相关部门还没有明确的批示。2013年底,有关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的税收优惠政策颁布并规定从2014年年初开始实施。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的推出激励了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开展。此外,我国在2014年初统一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国统筹也有利于开展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郝演苏)。现阶段,由于各个的方面原因,我国虽然还未开展试点,但从一些养老保险相关政策的颁布以及一些部门和保险公司的所做的筹备工作来看,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有望开展。


    参考文献

  [1]Dicks-Mireaux L.& King M.Portfolio composition and pension wealth: An econometricstudy .In Z.Bodie &J.B Shoven(eds.),Financial Aspects of United States PensionSystem[J].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3.

  [2]Dennis L Carr, ― To Insure Longevity Risk Or Not :That Is The Question‖[J].Life & Health,2007.

  [3] David Odenath, ―Managing Longevity Risk‖[C].Best‘s Review,2006.

  [4]Erik Hurst, Paul Willen, Social Security and Unsecured Debt[J].Journal of publicEconomics ,2007(91):1273-1297.

  [5]Feldstein, Martin. Social Security, Induced Retirement And Aggregate Capital Accumulation[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4 (5).

  [6]Hubbard, G. Personal taxation, pension wealth, and portfolio composition[J].Review of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85(67)53-60.

  [7]IRA Ownership .

  [8]Juan A.Rojas. Life-cycle earning cohort size effects and social security: a quantitativeexploration[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 2005(89)465-485.

  [9] Martin Feldstein. Privatizing Social Security [M].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8.

  [10]Martin Feldstein.Personal Taxation and Portfolio Composition[J]An Econometric Analysis,1976(4) 631-650.

  [11]Oliver Fror. Banded Rationality In Contingent Valuation: Empirical Evidence Using Cognitivepsychology[J].Ecological Economics, 2008(68)570-581.

  [12]Pension and population aging: an economic analysis. By Creedy, John, E Elgar, UK,1998

    [13]Richard Hinz, Anca Mataoanu. 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Practice in PensionSupervision[R].The World Bank, 2004.

  [14] Robert J. Shiller. The Life-Cycle Personal Accounts Proposal for Social Security: AnEvaluation of President Bush?s Proposal [J]. 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 .2006 (28)427–444.

  [15]Tyson C J, Axiomatic Foundations For Satisficing Behavior[R], Wellington Square: OxfordUniversity,2005.

  [16] 陈玮.个人投资储蓄养老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2.

  [17] 陈作章.日本社会保障制度及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J].日本研究,2001(2)39-46 .

  [18] 蔡泽浩.国外养老基金投资管理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2012,108-110.

  [19] 封进.公平与效率的交替和谐-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再分配效应[J]. 世界经济文汇, 2004(01)24-36.

  [20] 郭琳琳.对我国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的思考[J].保险市场,2012(01)66-68.

  [21] 郭左建、罗艳华、胡彧、胡泊.天津滨海新区试点个税递延补充养老保险业务可行性研究[J].华北金融,2011(5)11-14.

  [22] 郝演苏.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的负面效应,贺洋晶、张小红.我国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可行性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3.

  [24] 何伟.日本个人年金保险投资管理情况[J].中国劳动保障报,2013(4)1-3.

  [25] 靳晓静、王雅婷.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可行性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社会保障研究,2013(2)23-28.

  [26] 景歌.养老基金个人投资选择权的国际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D]. 四川,西南财经大学,2012

    [27] 李晓晟.基于税收优惠的我国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研究[J].保险研究,2011(10)97-98.

  [28] 李良.对我国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的思考[J].学术论坛,2012(11)133-136.

  [29] 李超,魏巧琴.我国延税型个人养老保险相关问题的探讨[J].上海保险,2010(6)8-11.

  [30] 刘万.年金保险的供求困境与账户年金华[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

    [31] 林熙、林义.国际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的新趋势[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8(1)69-72.

  [32] 刘慧君.国际视角看上海养老保险改革的影响[J].中国保险,2012(11)53-55.

  [26] 陆青华.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市场需求研究[D].上海,上海工程大学,2010.

  [33] 邱峰 延税型养老保险的实施效应及相关问题探析[J].华北金融,2012(12)48-51.

  [34] 孙丽娟.国外个人年金保险的发展经验与启示[C].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5)43-48.

  [35] 施锦芳.日本年金保险制度改革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保险研究 ,2012(3)122-127.

  [36] 唐云.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税法学分析[J].理论经纬,2011(3)19-24.

  [37] 童心、彭浩.上海试点税收递延型保险产品的思考[J].特区经济,2010(8)55-56.

  [38] 佟健.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研究[J].辽宁,辽宁大学,2012.

  [39] 王莹.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基于税收优惠的思考[C].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1).

  [40] 王大睿.商业年金保险理论研究与我国商业年金发展现状分析 [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3.

  [41] 王艳萍、朱夙哲.中国社会养老保险的公平性分析[J].金融教学与研究 2011(01)47-55.

  [42] 许栩.―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政策的思考[C].中国保险报,2010(2).

    [37] 许栩.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方案设计公平性问题刍议[J].上海保险,2011(2)11-15.

  [43] 叶锦丽.我国寿险资金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研究[D] 四川,西南财经大学,2007.

  [44] 张肖林、王裕明、朱文君.对我国―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政策的思考[J].劳动保障世界,2011(7)8-11.

  [45] 朱文君.―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方案设计—以上海地区为例[D].上海,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1.

  [46] 赵雨田.我国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税收优惠政策探讨[D].四川,西南财经大学,2009.

  [47] 朱俊生,庹国柱.国外个人年金保险的发展变化及启示[J].中国金融,2007(12)25-27.

  [48] 张玉洁.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互动发展问题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07.

  [49] 赵琳.社会补充养老保险税收优惠政策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10.

  [50] 周韬.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探索[C].石油大学学报,2012(01)45-49.

  [51] 赵志刚.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作及监管[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07.

  [52] 郑秉文.对当前热炒“中国版401K”的十点看法.
 

  致谢

  在经过开题答辩,数据搜集,完成初稿并反复修改后,终于定稿。几个月来的紧张气氛终于告一段落,但是这也标志着我人生中的硕士研究生阶段即将结束。

  回首这两年的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本人能够顺利的完成硕士阶段的学习有太多的人需要感谢:

  我要感谢导师雒庆举副教授。本文从选题到开题、从资料搜集到文章思路的梳理、从初稿完成到最终的定稿,都离不开雒老师的严格要求与悉心指导,本文中倾注了雒老师大量的心血与汗水。在这两年的硕士生活中,雒老师在学业、生活以及找工作的过程中都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和鼓舞,在这里,我衷心的向雒老师致以深深的敬意与感谢!导师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治学理念与宽容谦和的做人态度,都深深的影响了我,必将使我受益终生。

  两年的生活给予我的另一个重要收获就是保险系的同学们,我们一起在首经贸校园中度过了短暂而宝贵的两年时光,并在这里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的友谊并不会因为研究生生活的结束而告终!感谢你们生活中对我的关怀和帮助,祝福大家都有个美好的未来!

  最后,我要感谢父母和家人。在这十几年的求学道路上,是你们一直以来孜孜不倦的付出,才使我可以专心于学习。你们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和帮助,我将永远铭记在心,真心的感谢你们为我所付出的一切!谢谢你们!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