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质量管理论文

建筑管理和质量监督中的弊端与改进措施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7-26 共3205字
论文标题

  建筑工程的质量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投资回报和收益,关乎企业的发展前景,对社会的发展有着更大的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直接关乎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质量问题的存在会大大地威胁到人们的安危。因此做好质量管理和监督则显得极为重要。建筑施工的管理水平影响着施工的质量,也决定着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是否到位。良好的建筑管理水平有助于工程质量监督水平的提高。

  一、建筑管理和工程质量监督的内在联系

  建筑工程管理和质量监督既是相互制衡,又相互促进的关系。首先,建筑管理贯穿整个工程的所有环节,管理着工程内的所有事务。因此,工程质量监督作为建筑管理的组成部分,受到建筑管理的制约。质量监督需要依靠完善的管理体制、良好的建筑管理水平,这样才能保证工程质量监督做到位,保证工程的质量安全。其次,工程的质量监督作为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工程质量监督的到位与否,直接决定着工程的质量和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良好的工程质量的监督保证着工程的质量,促进建筑管理水平的提高。质量管理作为工程管理的核心,在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的同时,也是对工程质量的管理,可谓是质量监督内含管理,管理内含质量监督,两者相互依存。

  二、建筑管理和质量监督中存在的弊端

  1.政府监管漏洞。政府部门关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监督的法律法规渗透力不够大,以及相关执法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对工程质量问题把关力度不够强,导致了一些建筑企业在未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的情况下,无视相应的法定程序,贸然动工,一些企业在经审查的情况下,为增加收益,转包工程项目,增加了工程质量监督的难度,为建筑工程的质量埋下了隐患。

  2.建筑管理和工程质量监督中,监管机构的定位不明确。一方面政府可能亲力亲为地进行监管,另一方面也可能寻找有质量监管资质的代理人代为履行责任。这样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对政府行政执法单位和专业技术部门的定位问题、政府雇员和专业技术职业人员的定位问题。政府需要进一步地规范和明确质量监督管理机构的性质、监督内容、监督方式,防止混淆监管责任的情况的发生。

  3.应用于建筑管理和工程质量监督的法律法规、政策尚未完善。目前,我国主要根据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技术标准等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监管。但是依据以往不完善的法律法规对具有不良行为的施工单位或者企业进行处罚,存在着适用度的问题,而且质量监管机构无法及时有效地随着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发展出台监管的新法规、新技术标准。

  4.除却政府方面监管的漏洞之外,建筑行业对质量监督的自觉性和力度也不够。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良莠不齐,特别是在转包的建筑工程中。接受转包的施工队可能能是资质、经验、技术更加不符合建筑工程施工标准的承包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工程的质量,而且会给监管工作带来更多的困难。

  5.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偷工减料的问题。生产的专业化会使得术业有专攻的生产者更有效地发挥生产力,提高生产率,因此在大型的建筑工程中,建筑企业会将工程分为很多部分,然后分包给多个施工单位施工。多个单位分别承包进行施工,会使得现场监管的难度增加。结果导致承包商在节约成本、获得更大收益的驱使下,偷工减料,加快施工进度,而施工进度的加快会使得承包商简化施工程序,为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埋下极大的隐患。

  6.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的监管不严。首先缺乏具有专业素质的工程质量监督人员监管施工过程,质量监督人员的人才结构存在着缺陷,不规范的监管行为、不准确的监督工作,把关不严格、素质不高以及专业不对口等都使得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良莠不齐。其次,施工队缺乏对施工人员的有效管理,以至于施工人员对工作缺乏准确的认识,从而无法保障施工质量。再次,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放松对使用建筑材料的监管,使用不达标的建筑材料,导致建筑工程质量的下降,另外在竣工时,还存在着无视有关规定而进行私自竣工的现象,都使得工程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三、加强建筑管理与工程质量监督的对策

  1.加强政府在质量监督和管理中的责任,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政府监管为最高监管,有着足够的权威性和威慑性,更能引起企业对工程质量的重视度。为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规范执法人员的监管行为,需要建立和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管理制度和条例,使质检人员有法可依、按照严谨的管理方案进行质量监管。

  2.进一步完善质量监管法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需要以及相关法律执行监管工作,那么为实现监管工作的规范标准与制度化,需要完善法律法规、执行标准等。因此要加强法制建设,将工程质量监管纳入到法制管理的轨道。此外,组织编制建筑工程的技术指南和标准,编制、审定、推广工程建设的标准设计。最后,整个施工过程中有着许多的分工和相应的承包商,因此要明确各承包商在整个工程项目建设中的责任、应承担的违规处罚。

  3.完善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第一、在施工过程中,要密切结合工程项目的需要,综合考察项目所需的专业标准和技术水平,从而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第二、要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得员工可以深入掌握具体的理论和工程技术标准,从而可以根据理论的指导、参照技术标准进行施工,提高参建人员的技术水平。第三、要严肃处理违反技术标准的操作行为,在必要的情况下,要追究行为主体和施工企业的法律责任。

  第四、为使得施工现场的工程质量、技术含量、安全管理、以及队伍管理达到相应的标准,需要完善施工单位的现场管理、质保体系等质量规范化管理工作。

  4.加强建筑管理和工程质量监督人员的专业素质。当今我国质监人员的素质水平还有待提升。在执行工程质量监督的过程中,为保证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的顺利、有效的进行,达到良好的监管效果,需要质量监督人员秉持严格、公正的监督管理态度,依据相关法律和技术标准,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这样才能保障工程质量,促进企业长期、健康的发展。

  5.提升工程质量监督的技术水平。建筑行业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将新型材料运用到施工过程当中,传统的监督方法,例如触摸、观察等已经无法科学的评估工程质量。因此,伴随着科技进步,工程质量监督也需要提升监管的科技水平。工程质量监管各部门要发挥各自的设计、勘察、建设、施工的作用,并且在监督过程中引进先进的工程质量检测设备和仪器,进行监督,实现质量检测操作的准确度。

  6.将监督检测和监督抽测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各施工单位要做好对主体结构和重要使用功能的监督检测和监督抽测,遵照相关法规,增强抽测力度,通过对主要材料和关键部位的抽测,严查使用不合格建筑材料的不法行为,进一步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

  7.建立并完善建筑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体系要在确定质量目标后建立,采取目标责任制的方式来强化质量管理,建立完善定岗位、定标准、定责任的三级质量检查网。要重点检查关键部位、交接程序要严格进行、守住质量关,促进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同时要定期审核质量管理系统的运行,确保发现并及时处理不达标准的问题,这样才能保证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行,有效地控制施工过程,保障工程质量。

  8.提高建筑市场准入的门槛。建筑行业所能获得的巨额利润,驱使着更多的人转投到建筑行业来。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开土动工搞建设催生了大量的建筑需求。在巨额利润的吸引下,建筑市场的不断扩大,导致了建筑市场供大于求、建筑行业的生产力过剩,造成了建筑业市场混乱现象的发生。因此,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严格的建筑市场准入制度,稳定建筑市场的发展。

  四、结语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建筑业焕发出勃勃生机。建筑业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诸如“钢筋瘦身”、“豆腐渣工程”等建筑过程中偷工减料的质量问题严重危害着社会利益,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必须加强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和管理,这不仅需要国家政府加强质量监督管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严格的建筑业市场准入制度等,还需要建筑业自身完善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