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应用语言学论文

基于翻译本质探索翻译策略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8-21 共5716字
摘要

  一、引言

  自西罗塞提出"作为解释员和作为演说家"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开始,围绕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 和意译(Free Transla-tion) 的争论贯穿了中外翻译研究的整个发展过程。纵观我国历史上各个时代对于翻译策略问题的讨论,如古代的"文""质"之辩、"美言不信,信言不美"之议、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玄奖的"五不翻"、赞宁的"六例"、以至近代的"善译""信达雅""神似""化境"之类译论,[1](P141 ~165)其核心都是围绕着重内容还是重形式的问题; 翻译大师如严复、鲁迅、傅雷等不同的翻译风格,其基本分歧亦在于侧重保持意义还是侧重保持语言符号。美国译学家奈达 Eu-gene A. Nida 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认为翻译不应当是文字表面的单一对应,要在具体语境中寻求两种语义的对等; 美国着名翻译理论学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Venuti) 提出的"归化"和"异化"理论认为:归化是要把源语本土化,以源语言或原文读者为归宿,采取源语言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 异化是在翻译过程中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吸纳外语表达方式,采取相异于源语表达方式,即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2](P166 ~79)
  
  可见,国内外关于翻译直译意译的讨论可基本归结为两个问题: 1. 翻译是要根据原文逐字逐句的翻译,并且原文与译文的语言结构是否也要基本相同; 2. 在具体语境下,译文与原文语言结构不完全相同,重在传达与原文言语功能相同的语义。而这两大问题集中在源语言形式和语义的关系的处理上。语言是内容与形式的结合体,内容决定形式; 形式又转而影响内容,二者相辅相成。笔者认为,我们应当通过分析翻译的本质来探索翻译策略。本文根据认知翻译观,运用概念整合理论,解释翻译活动的认知本质,以期对直译和意译的关系进行更准确的定位和选择。

  二、认知翻译观

  根据认知语言学"现实 - 认知 - 语言"的基本原理,翻译的实质是基于体验哲学观,以人的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通过概念整合进行语言间意义传递的动态过程。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1. 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语言是人们认知结果的符号化表达。翻译是语言的一种复杂的意义构建过程,是译者对于源语言和目的语认知和意义重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应用认知学观点研究翻译的认知过程和策略。2. 翻译基于互动体验哲学观。第二代认知科学反复强调心智的体验性。认为人类是在对外在部种种现象的感知体验过程中才逐步形成范畴,概念和思想,抽象出认知模型,建立认知结构,获得意义,进而进行语言符号化或相互转换。我们对现实体验的种种途径和方法均来源于我们通过自身对世界的经验,不同的体验环境影响着语言的形成,如文 化 环境,语用环境,语境等因素。[3](P286 ~296)而"互动"的概念则强调人在自然世界体验的过程中可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正是由于人们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所以处于同一环境中的个体之间的认知能力不同,语言能力不同,语言表达因而不同。[3](P299 ~301)
  
  因此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经过与现实的"互动"从现实的体验从中抽象出不同的认知模式。例如,在西方国家猫狗随处可见,人们用"dogs and cats"来形容雨下地很大,而中国人则习惯用对"盆"的认知来形容雨量大,如"瓢泼大雨".同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译者对源语言的翻译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体现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动性。译者的文化倾向将影响译文的效果。3. 动态意义传递观。翻译的核心目的是在上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和限制下,尽可能完整地传达原文所要表达的意义(Meaning) ,再现原文作者的思想、意识和情感。Langaker 将意义等同于基于身体经验的概念(Conceptualiza-tion) ,大致等同于认知加工(Cognitive Pro-cessing) 或心智经历(Mental Experience) ,并与心智空间密切相关,因此语义就等同于能在心智中被激活的相关概念内容。[4]

  进而言之,翻译就是在译语中再现源语言交际事件的概念结构 (CS: ConceptualStructure).其次,Langaker 十分强调概念化过程的动态性质,即意义形成过程的动态性,[5]主要体现在一个概念结构的形成受到语内与语外,主观和客观等诸多种因素的动态"较量"而确定下来。

  因此,在认知语言学的关照下的翻译活动应该是主客观互动的动态意义传递过程,既要考虑源语言和目的语言所处的文化,语境,语用等环境因素,也应该充分考虑翻译中认知主体---译者的作用。但这种新的定义是抽象的,需要一个可靠的理论对它进行阐释和支撑。

  三、概念整合理论对翻译活动的认识解释

  1996 年,Fauconnier&Tumer 在深入研究传统翻译隐喻观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概念整合(Conceptual Integration) ,认为语言的意义不完全是通过其组成部分的意义和组合方式而获得的,而是通过主客观因素的互相作用,激活相关认知域(概念域) ,进行相关映射整合获得的。[6]

  它是认知主体分别从两个心理输入空间有选择地提取相关概念结构,进行匹配并映射入整合空间; 类属空间包括两个输入空间中所共有的抽象结构,是连接两个输入空间的纽带,以保证映射能正确又顺利的进行; 整合空间利用并发展两个输入空间中对应部分的连接,将相关事件通过组合(Composi-tion) 、完善 (Completion) 和扩展 (Elabora-tion) 整合成一个带有新创特性、富有想象力的结构,叫作新创结构(Emergent Struc-ture) ,其中会创造出原来输入空间所没有的新信息,产生的新的概念结构可以再映射回其他空间。这四个心智空间通过单一和双边映射运作途径彼此连接起来,构成了一个概念整合网络(CIN: 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 .[7]

  Fauconnier & Sweetser 认为概念整合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机制,是人们理解意义,创造新意义的认知过程。[8]

  而心理空间的构建不仅可以用来解释同语言空间的意义构建,并且可以进一步用来解释翻译中不同语言空间中的概念结构是怎样在人们的心理空间中理解并传递的。鉴于不同民族及文化背景的人由于体验不同而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认知,所以源语言及目的语的概念结构不同,甚至在一种文化中存在的概念结构在另一种文化中找不到对应概念。在不同的情景下人们对同一概念的信息也是有选择的调取,所以从这一角度说明概念整合理论能够具体地解释文化,翻译主体及语境等主客观因素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机理,是可以作为一个支撑和阐释翻译认知活动的理论武器并用以详细探讨其过程中的直译和意译的产生。

相关标签:翻译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