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范文8篇(8)

来源:学术堂 作者:李老师
发布于:2017-07-05 共26961字
第六篇关于小学语文论文:
  
  《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探究》
  
  摘 要: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有了很大进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评价语的语意不明、时机把握不准、方式固化单一、观念滞后等。究其原因,主要是班额过大,教师精力分散,导致对问题不能展开探讨。据此笔者对改进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提出了加强评价语的延时性,增强课堂评价的针对性,注意加强评价语的客观性以及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等。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问题。
  
  教师的课堂评价语会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对课程的热爱。因此,恰当巧妙的课堂评价语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具有独特作用。
  
  一、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现存的问题。

  
  课堂评价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是对学生学习信息及学习效果的收集,评价的主角是教师和学生,当前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言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评价语的语意不明。
  
  小学语文教师在课上会经常提问,但对学生回答的反馈却含糊其辞、简单重复甚至置之不理,经常用“嗯”“对”“不错”“真棒”等词作为对学生的反馈,缺乏引导性,很少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全面的评价或指导。这导致学生并不知道自己究竟哪里不错、棒在什么地方,出于对老师的敬畏,学生又往往不敢追问。还有些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给予任何评价,用简单重复学生的话代表自己已经听到了学生的发言,缺乏引导的评价语言。
  
  (二)评价时机把握不准。
  
  许多教师对课堂评价的时机把握不准,应该评价时保持沉默或引导不到位,应该倾听时则“夸夸其谈”,导致学生对继续回答问题失去兴趣,而在回答完毕之后教师却又习惯性地保持沉默,不给予延伸性的评价,时常让学生感到不知所措。例如,讲解课文《第八次》,教师请同学读课文时,主人公音译的名字“布鲁斯”被学生读成了“补卢斯”,由于音调听起来非常滑稽,导致同学们哄堂大笑,而教师并未对读音予以纠正或解释,每逢主人公的名字出现,同学们都会大笑,而老师则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继续讲课,没有给予纠正或评价,导致读课文的同学非常尴尬,课堂的秩序也因此受到了干扰。
  
  (三)评价方式固化单一。
  
  美国着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比提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新课改要求评价要立足过程,促进发展。但仍有部分语文教师对自己的课堂评价语不负责任,简单统一的评价语像一个“万能模板”,适用于回答所有学生的提问,弱化了评价语原本功能。例如,讲解寓言《狐狸和乌鸦》时,狐狸通过小手段骗走了乌鸦嘴里的肉,针对文中狐狸对乌鸦的夸赞,老师让学生回答狐狸是怎样的品格。有些学生认为狐狸是聪明的,有些学生则认为狐狸是狡猾可恶的,两派学生争论不休的同时都很期待老师能予以回应,但老师给出的回答却是“原来大家认为狐狸有这样的品格啊,真棒”接下来便是继续讲课,学生们的思考也被迫到此为止,跟随老师的步伐学习新的内容。教师固化单一的评价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能起到走进学生内心和激励引导的作用。
  
  (四)评价观念滞后。
  
  受传统教师角色的影响,当今课堂上教师通常扮演的角色都是站在三尺讲台上的“领导者”和“引导者”,总在无意识地强调自己的主导性,评价语也具有片面性。有些教师习惯根据自己的理解或备课经验对同学们的回答予以评价,没有思考其如此回答背后的意义和准确性,设置所有问题的同时都有标准答案跟随,学生的回答也必须在标准答案框架的限制之内才算正确。例如,在讲解《我的战友邱少云》时,有一个问题是根据课文内容来回答邱少云具有怎样的品格?一位同学回答邱少云是一个勇敢的人,而教师却否定了该同学的回答,并说本题的标准答案是坚强,不能说勇敢,坚强才是正确答案。同学们在“正确”答案的指引下如坠云里雾里,并不理解自己的回答有何不妥,反映了教师唯答案独尊的观念,严重影响了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挥。
  
  二、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存在问题的归因。
  
  (一)班额过大。
  
  很多小学都是超大班额,人数超过 66 人,学生挤满了教室班级的每个角落,下课活动都很不方便。小学生处于最有求知欲、上课最活跃的阶段,对教师的提问也充满热情,导致教师的精力很难平均分配给每个提问或回答的学生,面对这种 “热情”教师纷纷表示有些“难以招架”.一节课毕竟时间有限,若想认真细致分析一位同学的回答,就意味着其他很多同学会失去回答的机会,教师长期在大班额的班级任教,会发生精力分配不足的现象,实属无奈。
  
  (二)课程目标束缚。
  
  新课改要求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探索新的教育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然而,新课改对传统教育方式的改变仍然缓慢,每节课都有与之匹配必须完成的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的实现成为教师每节课完成教学任务的见证,也是教师一心追求达到的教学指标。教师集体备课统一教学步骤、统一每堂课的教学目标,看起来恰当且符合合作的教学理念,但由于每位教师的性格不同,教学风格不同,所以教师上课的进度也不相同,进度慢的教师在课程目标的束缚下难以发挥自己的能力,一切以完成课程目标为基准,导致教师对问题的钻研和讨论只能浅尝辄止,对学生提出或存在的问题自然不能展开深入的讨论。
  
  (三)教师无心关注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
  
  新课改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相应的调整,虽然教材内容看起来更加系统,但是其中隐含的知识量也在大大增加。因此,教师在致力于讲透书本内容的同时需要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对教材的研究上。部分教师因教学经验不足而感到手忙脚乱,只是机械地讲解、分析教材,在一味追求扩充与教材相关内容的同时却忽略了自身的专业成长,不注重广博文化知识的涉猎及教学理论基础的积累,没有及时进行自我反思,不能给予学生准确有效的反馈和指导。正因教师专业素质较低,导致将教师主导当作课堂上学生必须遵守的不二法则,而对标准答案的遵守也被教师当作行之有效、万无一失的答疑办法。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