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语文核心素养论文(优质范文6篇)

来源:未知 作者:王老师
发布于:2021-08-05 共10368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2篇】 语文核心素养论文(优质范文6篇)
【第3篇】家庭教育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助力作用
【第4篇】借助教材中的阅读策略单元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第5篇】浅谈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
【第6篇】语文核心素养内涵、培育路径解析

  核心素养"一词是伴随着教育深入改革而出现的,而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这一科目的教育的根本内涵,也就是"应该培养一个怎样的学生"。教育是百年大计,而语文科目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为学生奠定人生基础的作用,因此,研究语文核心素养,就成了必要。文中是语文核心素养论文6篇,以供参考。

  语文核心素养论文第一篇:中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状况研究

  摘要:中职学校是从职业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的角度对普通教育的补充,相比之下中职学校的学生的知识基础相对较差,这就促使了中职教育需要从启发教育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中很容易出现学生文学素养较差的问题,这就需要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针对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对于文字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为进一步推进中职学校的语文教育能力,需要对语文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方式进行研究。因此,本文从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角度进行研究,并从核心素养对于学生长远发展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从教学方法、学生思维能力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提出培育策略,为语文教学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核心素养;培育策略;

  随着社会对于中职教育的关注度的攀升,中职教育的研究数量在不断攀升,关于中职学生的教学研究主要集中于微课、多媒体教学等课程呈现方式的层面,对于部分学生存在语文核心素养较差的问题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在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主要状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同时本文还通过对中职学校的语文教材教学内容进行举例,分析未来阶段对学生进行语文核心素养进行培育的策略,希望能够为后续的中职学校的教学实践提供启发。

  一.中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概述

  1. 语文核心素养的含义

  语文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利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基础知识素养的一种,包括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文学思维能力、文字的鉴赏能力以及对于文化内涵的理解与知识传承几个部分。语文核心素养即包含知识层面的记忆与学习,还包括情感、价值观等层面的积累培育,是经过知识学习与熏陶后的一种自然的品质。随着关于素质教育工作的研究不断推进,核心素养能力的培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从教学方法的层面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研究内容也在不断拓展。

  2. 中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必要性

  中职教育是基于市场的需求针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培训,而语文核心素养关系到学生对于文字理解能力的状况,只有充分提升学生的文字理解与分析能力,才能够进一步实现专业能力的提升,因此可以说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中职教育最为基本的教学任务之一。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的语言运用和基础逻辑思维培养的学科,学习过程中需要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如可以与专业知识的教学相结合,实现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和职业生涯的结合。另外,语文学科作为知识学习的基础,学生只有具备文字的读写以及理解能力,才能进一步去学习其他的课程并在生活中更优化地进行交流。因此,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对于学生的在专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日常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学习与生活的基础之一。基于语文这一功课的工具性,中职学校针对学生的知识状况进行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同时还需要在语文教学中进一步关注对学生语文素养基础的夯实,为学生未来阶段的发展奠定基础。

  3. 中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状况

  现阶段,中职学校在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方面主要追求将语文与专业教学结合的方法,将语文知识的工具性充分发挥,将知识基础的提升与语言的应用融合在一起。同时,也利用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实践与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助力,如在美术学科的专业教学中先帮助学生从语文知识的角度理解文学意境,通过充分理解语言文字背后的情感与故事,再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绘画创作。在关于《雷雨》一文进行美术创作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解文章的创作背景,主要的故事脉络,帮助学生理解文学创作的内涵,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进一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于《雷雨》的理解进行故事场景的构图设计,或者对人物形象进行设计。另外,学生只有具备足够的核心素养才能够充分理解时代发展的环境变化、将人物或者场景的社会性融合在一起。同理,在建筑专业甚至是厨师等专业教学中,只有先帮助学生提升语文层面的核心素养才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字背后的含义与历史,才能够进行更深入的创作,进一步助推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发展。

1.png

  二.中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策略

  1. 拓展教学实践方法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对语言的运用能力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体现形式,在学生之间的生活交流中充分进行信息的传递,关系到其在专业领域的发展。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中需要充分拓展实践教学的方法,针对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进行培养。第一,给予学生的爱好进行语文教学内容结构设定,如通过语文短剧、课堂辩论等形式锻炼学生的文字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实践的形式。第二,拓展课外活动形式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如通过听取讲座、故事会等学习别人的语言表达方式,帮助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组织与运用。第三,拓展多样化的写作训练,基于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如:读后感、诗歌创作等形式的写作内容,如在《雷雨》一文教学中,可以用为学生布置关于人物或者故事情节的读后感,也可以布置学生根据雷雨的学习感受进行诗歌创作。

  2. 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中还需要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培养语文层面的逻辑思维,将教学与生活实践进行结合,既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够将语言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第一,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以鼓励形式的教学为主,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如: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于文章的理解,并对提出新的思维角度的学生进行表扬,既能够鼓励其主动进行思考与学习,又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多个视角的学习与分析。第二,鼓励学生进行提问,提问也是学生进行思考的一种表现,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对主动提问的学生进行表扬,如:在《秋夜》的教学中,学生对于鲁迅关于“一株枣树,也是一株枣树”这种重复的表达,部分学生甚至会认为这是一种凑字数的表达,这是如果有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不应该批评而是应该进行鼓励,并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提出自己的理解。教师也可以举例说明这种语言表达在情绪上的强化渲染作用,“开学后每天都在上课,上午上课,下午还要上课”,同时也可以启发学生提出其他方面的作用,帮助学生培养多角度、多层面进行知识思考的学习习惯。

  3. 挖掘文学魅力培养学生文学鉴赏与应用能力

  语文教学首先需要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升学习的效果。基于上述目标,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进行文学作品魅力的挖掘,学生通过对作品内涵的深入发掘、提升了解作品内涵的兴趣。进而提升中职学生对文学作品以及语言文字的鉴赏能力,实现中职语文教学的发展与提升。第一,教师需要充分挖掘课文的魅力,如:在《雨霖铃》的诗词赏析教学中,可以先引导学生利用白话对诗词的意境进行理解和描述,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进一步,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描述对诗词的场景进行丰富,带入学生进入诗词的意境,培养学生对于语文的兴趣。第二,引导学生发掘语言文字的运用魅力,语文是语言与文学的结合体,在进行语文学习中既需要帮助学生理解文字背后的含义与魅力,还需要引导学生对语言进行运用,将语文学习、核心素养的培育应用到实践中。如:启发学生在醉酒之后知道用“今宵酒醒何处”描述心情,在高处远望能够想到“一览众山小”的表达,在生活与工作中能够用更加富有诗意与文化内涵的文字表达感受。

  4. 发展多维度语文教学实现文化素养传承

  文化素养的传承是进行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在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提升对语文教学的重视,充分拓展多个维度的语文教学方式与方法。通过多层面的教学方法研究,提升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进行培育与发展,实现弘扬文化内涵、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的教学目标。第一,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与深度,教师需要不断鼓励学生进行文字阅读,从阅读中对文学语言的运用与表达方法进行拓展与学习。从阅读中学习历史文化,了解时代的发展,进一步塑造自己的文学理解。第二,以班级为单位鼓励学生进行阅读交流,帮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加深理解,通过读书小组、阅读会等形式进行交流互动,针对阅读的内容进行讨论学习。如:在班级组织《红楼梦》的书籍阅读活动,并分组对阅读的内容进行讨论交流,可以是关于人物思想变化、时代背景发展或者时代变化对于家族变迁的影响等方面,进一步教师还可以组织班级内部的阅读汇报,培养学生对文字运用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实现知识学习与实践的结合。

  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中需要不断注重提升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塑造良好得到学习习惯,通过多个维度的教学方法拓展,提升语文教学的效果。在未来的中职教学中,需要教师以及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核心素养对于学生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在进一步从教学方法拓展、学生语言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文学作品以及文字的鉴赏能力优化以及文化素养的代代传承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育。帮助学生从生活实践以及专业培养等多个层面对语文知识进行运用,也为学生未来阶段的工作生活奠定知识素养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国利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的路径研究[J]国际公关,2020(12):162-163.

  [2]党晶.中职语文课堂高效构建策略探析[J]知识文库,2020(19):76-77.

  [3]汤辰祥.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职教地域文化资源需求研究一一-以苏州地区 为例[J].课外语文,2020(28).21-23.

  语文核心素养论文第二篇:大学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方法及启示

  摘要:本文旨在分析研究经典研读对大学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必要性及大学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方法及难点,探究经典研读对学生打破专业视野的局限有何启示,最终帮助学生理性审视生活,提升大学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经典研读;大学语文;核心素养;方法;启示;

  “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es)是在教育目标中,所有学生应具备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可知,“大学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过程中,所具备的卓越文本阅读能力、书面写作能力、口头表述能力以及批判思考的多维辩证能力。但当我们抛开这些具体的“功利性”目的,回到千百年前《尚书·尧典》中的记载:“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1]

  从中我们发现中华文明是伴随着音乐的教育而定型,其终极目的是以文化人,养成具有德行的君子。所以,语文教育说到底是一种文化教育,要使学生对人类文明,特别是中华文明要有深刻理解,意识到自己是中华文明传统的产物并生活、浸润在文明的传统之中。语文教育应该鼓励一种超越具体学科的整体知识观,珍视“非功利”性教学和学习的价值,通过坚持科学与人文主义的关怀,改变并解放学生。

  这种超越式的教育视角,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不器”,“器”更多时候代表一种狭隘领域的特定用途,大学语文教育恰恰应该将学生从这种禁锢中解放出来,在更宽广的领域中自由游弋思考,从而培养学生自身的德性和投身社会的热情,形成包容多样文明的价值观。而坚持大学语文经典研读的教学、反思与创新,形成一种超越具体学科的知识观,打破专业视野的局限,是提升大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

  一.为什么提升大学语文核心素养必须研读经典

  当我们谈到经典时,并非是指该作品的考古价值而是指它所蕴含的亘古的生命力,它超出时代的局限,跨越时空的阻隔而深深影响后世,令读者的每一次阅读都能感受其鲜活的思想。例如,读孔子的《论语》能了解中国第一次社会巨大转型时期,关于社会重建的思考,以及在动荡社会下“君子”如何养成的永恒思想,了解到一个真诚、善良、热情、仁爱,有血有肉的孔子,而不是教科书上永远拱手的画像和学校里冰冷的雕塑。

  当我们读柏拉图的作品了解主角苏格拉底,他总是用挑衅和讽刺的语言挑战雅典的民主制度,以至于最后被判死刑。在后现代的今天,阅读到苏格拉底时,我们依旧可以清晰感受到他挑战的不仅仅是雅典的民主,更是深藏在每个人脑中的思维定势和刻板印象,从而在根本上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培养个人的精神品质。

  这些经典蕴含了对世界、人生、政治、经济等领域卓越而深刻的理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恰恰就是从这些伟大的思想中所逐渐建构的,即便是辉煌如明珠般耀眼的近代科学,也是由少数伟大的天才人物出于对真理的探索而形成的智慧遗产。这种经典的流传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我们,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一些潜意识的想法和行为都是传统所赋予的,无论我们如何批评和理解这种传统,都无法彻底将其摆脱。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研读经典、理解经典、反思经典,其实都是在反思自我。因此,经典文本总是内容极其丰富,它是多层次、多维度思想交融的产物。

  在研读经典中追求学生的心灵感受力和理解能力的提升,这些能力最终会沉淀成生活中的感受能力,这种感受恰恰就是对话经典的能力,因为与经典文本对话也是一种日常感觉训练的过程,这种过程让学生在为人处事方面拥有健康的心态、面对未来有合理大胆的想象、面对工作有直截了当的判断力、面对复杂的社会关系机敏地表达与行动,这是自然科学的方法和程序所无法做到的,也就是我们常常在聆听一流精英、学者讲话中所感受到的“文化素养”。

  经典研读如此重要,以至于我们必须通过经典研读来提升大学语文的核心素养,才能理解人文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而不是将大学语文教育当做公式化的讲解和操作。因为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将大学语文教育简单粗暴成概括段落中心大意、中心思想等技能培训式的教学偏离了语文教育的本质,反而沦为专业技能培训。古语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语文教育的本质还是一种栽培和教化,农作物的成长也就是依靠土壤的营养,而经典文本就是大学语文的最佳土壤,只有深植于这块肥沃的土壤,大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才能得以有效提升。

1.png

  二.经典研读:大学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方法

  在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环境日益剧变的时代,大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可以帮助学生在历史浩荡的狂潮中立定脚跟,开拓生命的格局,在有限的生命里探索无限的生命意义。而关键就在于经典研读中激发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首先必须先从现有的“出乎其外”融入“入乎其内”,学生也必须同时进行“身心交融”的学习,以此呈现“实践诠释学”的特质。

  1.从“出乎其外”到“入乎其内”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2]本意是指诗人要扎根生活才能有最真切的体验,同时也要有超脱的精神才能旁观者清。在此处借用是指大学语文教学中采用的一种“出乎其外”的角度和方法来看待语文的学习,这种“出乎其外”的学习方法强调“事实”和“价值”的分化,例如在各类大学语文教程中选取的经典文本,上至轴心时代先秦诸子的深邃思想,下至近现代风云激荡的文学小说。面对经典文本,学生的站位只是一个理性客观的“观察者”,对于经典文本只停留在事实的观察阶段,对经典文本所蕴含的生命启蒙部分却充耳不闻。老师在讲解经典文本时,也大多容易庖丁解牛般地将内容定量化,讲解文章的框架结构、遣词用句,将主观精神与表达数据化,标准化,所蕴含的人文知识“贩售”出去,一路将生命引入一种可悲的状态。

  《孟子·万章下》中记载:“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3]孟子鼓励尚友于古人,与古人对话方可进入古人的灵魂,在历史的脉络里温故知新。研读经典文本的同时构建自我思想,获得动态的平衡。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帮助学生培养基本的阅读经典能力、方法,在掌握了一定的经验之后逐步加大难度,带领学生探讨其中一些细节问题和疑难问题,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入乎其内”所进入的是学生的启蒙之心,经由经典文本的研读来与伟大人格进行对话,完成个人主体性的、当下现实的、创造性的自我建构。以自己的思想呼唤心灵的觉醒并叩撞经典作者的心灵,紧扣经典文本与自我生命的心弦,释放经典解释的张力。由经典之中汲取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养料,帮助他们获得较强的知识转化能力,包括沟通、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将知识和技能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自如的能力,这种入心的交流会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从而具备理性的理论,掌握独立、自由的精神走向社会。

  2.从“主客交融”到“身心合一”

  法国技术哲学家梅洛庞蒂在《知觉现象学》中提出,人的身体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的生理”身体,更是一种作为存在的“现象的身体”,人之所以能够感知到身体的存在就是以为有主体性的思考。诚然,阅读是一种思想的对话,要求读者和作者进行主客沟通交流,以主体存在经验来感受文本,也接受经典文本的感化。但是这一过程中强调表层的文字理解,容易忽视深层次的“心”的“透入对话”。在这一点上,中华大地上的经典文本研读形成的“体悟”进入到“心悟”的传统可以给我们更多思考。

  张载在谈到读书方法时曾说,“心解则求义自明,不必字字相较”,[4]注重一种与古人心灵的交互,心景之美远胜于山水之美,陆象山更是说“斯人千古不磨心”[5]。这是带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心灵思考方式,强调读者全身心的沉浸,达到一种淋漓尽致的身心合一效果。身心交融体验,才能带动学生畅游于曼妙的心景之中。如此注重身心合一的心灵哲学源自于孟子的养气之学,建立在内圣外王的核心思想之上的自我深刻反思。

  这种反思能够凸显主观精神,对自身所生活的社会历史环境带有深刻的思考,这正是大学语文核心素养追求的对社会全面的了解和认识,获得更广阔的知识面,经受更多重的思维训练,对锻炼核心素养中的理解、思考、表达能力都有极大帮助。因为面对社会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琐碎复杂,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存在许多不可避免的问题,一些基本可循的共同价值理念,甚至超越现代社会多元性的力量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种对社会历史环境全身心的浸入将会带来超越具体某个时代的思考,构筑历史文明共同体的价值认知,使学生在未来面对复杂问题挑战时更加具备批判和建设能力也更加从容自信。

  3.一种“实践诠释”的特质

  关于知识和实践的关系一直是中国思想史上一大重要议题,最早可以溯源到,《尚书·说命中》中说“非知之艰,行之惟艰”。[1]到孔子处,一方面他认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7]学知识和知识的应用实践受到了同样的重视,但是另一方面,孔子又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7]又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从这样简略的追溯可以看出,实践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点,且一直被讨论。在佛教天台宗的影响下,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学说,因为天台宗创始智者大师非常注重“止观双修”,这里的“止”就涉及到禅定之行,也就是修行的实践活动。“知行合一”也成了王阳明以后无数文人毕生读书的目标,强调在经典的研读中个体经验的学习要通过实践来诠释。

  实践的特质同样被马克思所重视,他的墓碑上刻着被世人熟知的一句话:“以往的一切哲学都在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9]经典研读中强调的也是研读的主体建立起与世界之间本质联系,而建立联系的根本途径就是实践。一言以蔽之,也就是通过研读获得主题的经验性感知,培养学思结合、知行合一、智勇兼具的品德,然后通过实践进行自我表达和改变,不断建立并拓展学生的主体世界。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个性品质得到培养的同时,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丰富学生的生活意义和价值,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使学生的心智知识和技能知识在反省的想象力之中达到一种平衡状态。因为大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是以人为本,不是以功用为本,其培养学生的心智和精神,培养学生的多重表达、思考、写作、想象、判断能力,塑造一种健全人格,只有心智和人格健全才能进而实践改变自我、改变世界。

  三.经典研读:体悟性感知阅读的启示

  在全球化不可逆转、文明冲突愈演愈烈的今天,经典研读获得的心理认知存在于现实社会中,经验的认知与传承对于每个人都具有独一无二的社会文化特质。而感知经典的是“个人的独特体验”,我们可能无法在每个人身上重现王阳明贵州龙场那种“百死千难”的体验,这就给我们带来体悟性感知阅读的难点,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断裂性、特殊感知与普遍阅读的冲突性、以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微妙性三方面的启示。这关系到对于经典研读是否能够提升大学语文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文明兼容并蓄的特质,为真正走上“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谐道路提供有益的历史经验与思想资源。

  (一)古今两体的断裂性

  从经典文本研读的方法出发,有一些启示值得进一步深思。经典阅读最重要是一种从“心悟”到最终“改变”的过程,但人毕竟是社会的产物,每个人的思想都烙着深深的社会历史印记。就如朱熹认为,孔子所说的:“温故而知新”中的“故”是作者过去所得的思想感悟,“新”是读者当下所得的阅读体验。实际上,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其“所得”的内容都是完全局限于个人的经验,“古”、“今”所强调的是时间上的概念,而并非整个国家民族的集体经验。这种偏向于个人的认知和感受就带有很强的“时代性”,从而间接割断了历史与现实的持续性,由此发生一种“断裂”。

  历史性的古今断裂带给阅读很大的启示,毕竟没有一个历史环境可以重现,谁也无法回到王阳明当时开悟的龙场,在极端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下静心枯坐,思考生死,与万物融为一体,得到最终着名的龙场开悟。所以在大学语文的课程中就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的思考、分析方向。

  对于经典研读的课程内容需要来自具体的历史时代,相对应先当下的时代特点为延伸,逐层递进、逐渐深化大学语文的课题结构,将经典研读中的内容转化为大学语文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在教学中深刻感受到,他们所面对的不是一些死气沉沉的人物、文章,而是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生生不息的鲜活脉络。鼓励学生进行思辨、交流,给每一位同学以发言的机会,在此过程中碰撞不同的观点,引导学生做进一步的思考。引导学生学会经典研读与反思、批判、继承与创新的结合,学会独立思考,大胆质疑,鼓舞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表现和成功的欲望,真正锻炼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普遍特殊的冲突性

  从古今两体的断裂性,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出第二个启示,经典研读中个体经验感知是如何从“特殊”体悟真理,转变成“普遍”感受真理,经典文本作者的体悟真理是多样的、私密的、独一无二的,而读者是大致具有统一性的、普遍的。借用朱熹的话来说,就是作者自我的“分殊之理”,如何才能成为“理一”中的理,特殊与普遍之真理具有一定的不相容性、差异性,具有深刻的复杂性和相互依赖性。就能达到一个精神跳跃的高度,才能够从“特殊”之理向“普遍”之理转化,研读经典才能够拨云见月,豁然开朗。

  每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思想,作者披肝沥胆写下字字锥心的千古文章有他的观点,学生研读经典也有自己的想法,在思想的碰撞中交汇产生一定的冲突。在冲突之下,就需要进行充分的讨论才能够够将“特殊”之理,转变为人人都可接受的“普遍”之理。

  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也要注意细读文本,尽可能应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诸多奇思妙想,并且加以引导,使讨论得以深入,在讨论题目中注重较为普遍化、生活化的问题,引起学生广泛的兴趣,将学生的思考逐步上升至更加思辨的层面,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加以总结,锻炼学生课堂发言的语言表达能力,鼓励他们以清晰流畅的语言进行表达,培养自己的语文核心素养,在吸收他人思想观念的同时深化自己的思考,形成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激发,使讨论得以充分,深入。

  (三)意不言传的微妙性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感叹:“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10]毋庸置疑,经典研读的第一步是从表层语言文字中获取最基础的思想知识,才有可能进入第二部感悟思考的境界。《五灯会元》中世尊拈花示众,于是有了“不立文字,教外别传”[11]的传统,另一方面应证了庄子所说的“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庄子认为,古人所想要表达的真实意思已经随古人而逝,如今读者所读到的只是糟粕而已。

  由此我们得出第三个启示,语言只是一种工具,不能对任何经典执着于字面理解,语言功能是比较有限的,更需要去了解语言背后的无限深层次含义。我们需要从经典文本的细节入手,引导学生提高阅读兴趣,提升他们的问题意识,增强阅读领会的主动性。

  只有通过细节安置的分析,我们才能挖掘文本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含义。例如对《一九八四》开篇中“钟敲了十三下”的分析,就可以探寻细节与普通经验的矛盾之处,从而指出对整个怪异世界的猛烈反省,以这类经典文本深入把握和训练,不是直接展现文本的深层含义,而是通过细节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思索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锻炼学生思维的指向性,形成自主、自由思维的主动性,最终获得属于自己的思考。

  “大学语文核心素养”在大学语文教育领域,表现为大学语文教育目标,是相对具体的,可通过大学语文教学活动进行培养。重点把握“大学语文核心素养”与“人文主义思想”、“非功利学习”、“整体知识观”、“君子不器理念”的关系。通过掌握经典研读的方法以及难点,对“大学语文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清晰化和逻辑化,必将有助于我们提高大学语文教育的育人效应。

  参考文献

  [1][6]孔颖达着尚书正义[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第4、1页

  [2]王国维着,人间词话[M]中华书局,2010年第37页

  [3]朱熹着,子集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63页

  [4]张载着,经学理窟义理[M] ,里仁书局,1981年,第276页

  [5]陆九渊着,鹅湖和教授兄韵[M],中华书局,1980年,第301页

  [7][8]程树德着,论语集释[M],中华书局,1990年,第1.14页

  [9]马克思、恩格斯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9页

  [10]刘勰着,文心雕龙知音[M] ,开明书局1978年,第14页

  [11]悟明着,联灯会要卷1,大藏新纂己续藏经[M],马精舍印经会, 1988年第79卷第14页上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