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怎样提高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

来源:学术堂 作者:原来是喵
发布于:2016-10-14 共2391字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在整个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能忽视的。下面由学术堂为大家整理出一篇题目为“怎样提高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的小学语文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怎样提高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

  原标题:谈谈六年级的语文教学
  
  摘要: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在整个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能忽视的。小学语文高年级段的语文教学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和口语交际。在口语交际的教学中,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让学生有“说”的机会;二是让学生敢“说”;三是激励学生“说”.
  
  关键词:语文;口语;教学
  
  《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这就科学地揭示了小学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说明了它在整个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也提出,小学高年级段的语文教学主要包括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和口语交际五个方面的内容。那么教师如何组织这五个方面的教学,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呢?我认为可以从这些方面去做。
  
  一、汉语拼音的教学
  
  有的老师认为,汉语拼音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学生已经学过了,到了高年级没有必要再去讲,再去费时间。其实,通过几年高年级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我发现,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误导了部分教师的教学实践,殊不知,这为他们提高教学质量丢下了一些绊脚石。实际上,在教学新课之前,学习生字新词时,可以指导学生区分字的音:前鼻音还是后鼻音、翘舌音还是平舌音、整体认读音节还是拼读音节等等,这些内容教师都应提醒学生去注意,用心去记住。
  
  二、识字写字的教学
  
  识字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首要的一点,教师应该让学生认字、读字、记字,然后就是写字,这个顺次不能颠倒,会写不会读,会读不会写,都是毫无意义的。我素来非常重视学生的书写,如果学生书写不认真,马马虎虎,字迹潦草,不工整,敷衍了事,从来都是我的严斥对象,我们不能过高地要求学生把字写得多好,但是可以要求他们端正态度,认认真真,一笔一画地去书写,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一习惯一旦养成,是能够让他们受益终生的。在教学时,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字型,强调难写的容易写错的字,教给学生一些记住字的方法,等等。
  
  1.阅读的教学。阅读是在学生积累一定的字词后,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的一种能力的展现。读书,读书,就是要学生读,在读中品味作品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感悟生活的趣味,读出韵律,读出情感,熟读成诵。如何组织学生朗读课文呢?形式当然是多种多样的:全班齐读、分男女生读、分小组读、“开火车”接读、指名读等等。对于朗读课文,我是这么做的:早读课时全班齐读,让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讲课时采用开火车接读的方式,一个同学读一个段落,让每个同学都有锻炼和表现的机会,尽量做到不“偏心”,公平地对待每个同学。
  
  2.习作的教学。《新课标》对“习作”这一概念的内涵进行了新的界定:认为“习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因此,在引导学生习作中,就要突出个性,鼓励创新。此外,习作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他们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平时应引导他们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引导他们学会观察、勇于调查、敢于讨论、勤于阅读、善于思考,让学生做积累素材的有心人,平时积蓄充实,习作时就不会感到困难了。
  
  3.口语交际的教学。口语交际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具备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为他们终身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学生听话不专心;有的学生表述事情啰唆没有条理,吞吞吐吐;有的学生朗读课文时多字、掉字、音小、平淡没有感情等等。造成这些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学生自身的素质外,与我们的语文教学实际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首先,让学生有“说”的机会。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在讲台上畅所欲言,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全然不顾下面学生的感受和反应,霸占了整个课堂教学的时间,下面的学生就是等待装水的空桶,而老师就是装水的工人,忙得满头大汗,累得不可开交。这样,问题就出现了:老师伤精费神地讲课,学生不一定在认真地听课,就是听课的学生,也不一定听得懂,如此一来,学生当然是学不到真知的,也就是略知一二,不会真正领会到知识的精髓。现今的教育方式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强调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把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所以,教师应该给学生“说”的机会,并要创造条件给学生说,让其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如何给学生“说”的机会?我认为可以这么做:一是创设情景,让学生想说;二是“逼迫”学生来说,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提问。实践说明,提问到的学生,他都能“挤”出几个字。三是分组合作交流,自由谈论。
  
  其次,创设情景,让学生敢“说”.学生在课堂上发言“敢”与“不敢”除跟学生的胆量和性格有关外,还和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老师的态度有关。一般来讲,课堂上不敢发言的学生性格是内向的,孤僻的,说话做事往往谨小慎微,这时候,老师要耐心等待,相机引导。也许是学生由于知识水平低无从回答的缘故,也许是由于紧张思绪烦乱的缘故,也许是怕说错了被老师指责的缘故,总之,不管何种情况,老师都要和蔼地对他们进行疏导,直至他们开口。再次,要鼓励学生“说”.要在教学中发扬教学民主,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看法。学生对老师所授的知识有不同看法是客观存在的,也是正常的。不让学生说出来,教育就缺乏针对性,难以收到实效,而且还会由于缺乏强烈的共鸣,难以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以致让某些消极因素继续滋长,成为继续教育的障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一定要发扬民主,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看法,允许和教师辩论。在讨论中,不扣帽子,不用讽刺、挖苦的语言,而应当多鼓励,多引导,在民主平等的气氛中师生共同追求真理。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