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音乐论文

流行音乐中的怀旧现象体现的审美价值及现实意义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0-08 共3668字
  第六章 流行音乐中的怀旧现象体现的审美价值及现实意义
  
  第一节 怀旧在文艺审美活动中的价值分析
  
  一。文艺经典的生成与理想情感的塑造
  
  怀旧情怀在文艺作品中更是再寻常不过了,它可以是一个具体的,形象的某个文学主题,简单的通过日常怀旧这样的物象等展开描写,也可以是通过对较为深层次的社会现象,人生感悟等这些较为虚化的事件进行描写,并且需要受众有一定的审美力来理解它,逐渐形成怀旧审美的情结或意向。无论在东西方文学还是艺术领域,具有怀旧情怀的优秀作品多如繁星恒杀,像中国文学史中屈原的《怀沙》,鲁迅先生的《故乡》《阿 Q 正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小说,西方文学史中古老荷马史诗到《追忆似水年华》与《失乐园》,都体现了“怀旧”的意境已经成为经久不衰的美学传统。怀旧在大众文化中的体现是比较广泛的,很多的文化载体都在宣扬怀旧情怀,只是在表现风格或形式上不同而已。而怀旧情怀它不仅仅是表现为个人或集体简单的生活心理活动,“旧”意味着熟悉的精神港湾;其次怀旧还可以表现为是一种社会历史意义的追求,具体表现在对个人前途的迷茫时的感概或对社会制度的某种排斥和否认,18最后怀旧作为文化“寻根”,不仅是个别文艺家,个别时代的价值追寻的一种维度,也是所有人,整个时代的精神追求,体现的是我们民族对经典文化的形而上的态度。
  
  之所以很多怀旧情怀作品成为受众追捧的热门文化,一方面是作品本身具有很高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主要是因为不论是何种类型的怀旧,它都是包含了感情的作品才容易与受众产生共鸣。其次,怀旧情怀的作品在表现现状或理想时也能道出受众的无奈,尤其在一些特殊时期很多的创作家一针见血在作品中表达思想,只是如今随着社会形态的改变,渐渐地敢于发声的人越来越少,含蓄风格增多。再者,怀旧情怀的作品最重要的表现是对古典,民族文化的传承,这是沉淀为经典之作最关键的一点,而整个社会的怀旧说明我们这个时代都在追寻精神家园的建设,我们让经典文明再生,而传统文化也让大众文化有了新的表达方式。
  
  流行音乐是大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个人情感,理想或是道德批判的作品数不胜数,如今流行古典文化与流行元素的结合,一方面体现了文化的传承与综合,也表明了受众在审美需求上在慢慢提高。回忆一些经典的流行音乐作品,比如《月亮代表我的心》《在水一方》《外婆的澎湖湾》《乡间的小路》《龙的传人》《光阴的故事》《一无所有》,还有近几年流行的《找自己》《东风破》等歌曲都成功塑造了积极向上,健康的理想情感,像“民族风”作品促进了音乐多元化,新颖性是受众喜爱的原因之一,同时也提升了流行音乐的审美性,文艺的审美价值含量提高后就容易生成经典之作。情感的真实性与正面性是塑造理想情感的重要要素,受众在作品里体会到的共鸣也是如此,要么是通过细腻的感情抒情,要么是思想上产生火花,都是经过理想的情感塑造达到效果。怀旧情怀描述的内容基本都是人文关怀,主要是在精神领域去影响大家,所以说具有怀旧意境的经典文艺作品是受众的精神港湾。
  
  二。文艺作品中综合性审美价值的提升
  
  艺术价值在现如今越来越被重视,在这个追求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中大众文化肩负起的文化责任更重,一方面来自于迎合大家的审美需求,一方面还要引导受众朝着更高的审美力发展,构建良好的文化环境需要艺术本身去影响,在追求艺术性的同时也要提高它的思想性,人文性,这是比较好的审美影响活动,潜移默化地促进文艺作品向内涵型转变,这也是怀旧文化最终的目的。真善美应该是所有艺术工作者追求的最高目标,审美的目的不是仅仅打动人心,要让人们在被打动的同时学会思考,发现美创造美。我们要通过作品本身传递正能量,建立和谐的大众文化,才能更好地营造健康向上的生活环境。
  
  这就需要创作者们多多创造正能量的作品,多元化创作有新意的文艺作品熏陶我们的精神乐园,所以说提升综合审美价值很关键。怀旧情怀的文艺作品其实就是受众与创作者心灵的对话,在《鹿港小镇》中我们读到要在现实生活中学着自我反省,在《一无所有》中体会到再迷茫也要勇敢向前,在《在水一方》中感受到真挚的情感表达。文艺作品中的怀旧情怀既让受众感受理想感情的体验,也在帮助受众树立较高的审美能力。
  
  在前面提到很多音乐作品具有多元化特点,包括音乐本体的多元化和外在形式多元化。比如陈升的《牡丹亭外》这首歌曲直接在歌曲的第一段加入黄梅戏着名唱段《女驸马》,流行音乐的表现力就增强很多,还有传承地方方言文化的歌曲,像《我的地盘》来自于周杰伦的音乐,里面有一些唱腔是运用北京儿化音的表现,很有味道,以及我们的摇滚乐之父在演绎歌曲《月亮》时将摇滚乐与民族音乐产生了惊艳的效果,当然还有很多的表现方式展现着流行音乐正向多种元素方向发展。多元化也体现在外在形式,歌手王力宏在一次演出前特地定制山水泼墨吉他,让西方乐器充满了民族风格,除此之外,也有很多西方乐器改变传统演奏形式,加入现代音乐手法也能达到很好地效果。流行音乐综合性体现越来越浓,音乐的丰富性也越来越广泛,这就为提升音乐审美价值打下基础。
  
  文艺作品既是时代精神传承的工程师,也是文明社会的铸造者。大众文化需要肩负起弘扬时代精神的重任,审美活动最终的目的是对人的心理有一个很好地疏导作用,应引导大家建立和谐的精神家园,怀旧情怀赋予我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促使对民族优秀文化的不断传承。当然也存在着千篇一律,机械化生产的文艺作品,所以这就要求文艺工作者要志存高远,紧随时代脚步,创造文艺内涵较高的作品。回看经典作品不难发现创作者赋予作品的思想性是突出的,而不是一味追求技术方面,很多创作技巧简单的作品一样打动人心。从根本上提升文艺作品的审美价值就是要在文艺思想性上下功夫,其次才是艺术性,二者相辅相成。
  
  第二节 现实意义及弊端分析
  
  一。专业意义
  
  由于怀旧情怀自身的特征,当出现在流行音乐中时也赋予了艺术作品新的意义。怀旧的重点虽然在精神层次上,但体现在音乐本体上就对音乐的表现力,感染力以及创新角度上产生新的姿态。从音乐元素上看,音乐语言变丰富,我们可以在歌词,旋律,调性,还有曲式结构上融入合适的古典文化元素,暂且不说审美价值多少,起码让音乐的表现力变多元化了,流行音乐本身就需要提高文艺价值,我们可以在作品的思想上和音乐语言上充分利用起来,这对流行音乐来说是一次新的改变。比如在流行音乐发展的初期上海的老音乐中就有西洋乐和爵士乐元素加以创作;80 年代的“西北风”特色的民歌中多是采用北方民间音乐和运用陕西民间音乐为主。可以说流行音乐在发展的起源就一直存在着民族性文化元素加入的现象,但一直从未被注意到,直到“中国风”的流行才引起人们的重视,并且随着社会文化追求多元化融合,又将“寻根”文化纳入建设现代文化的中心,此时才将这一现象被提升到理论层面上研究。如见怀旧文化又浓厚,所以流行音乐古典化已成为很多受众喜爱的音乐表达形式。
  
  社会的转型导致大众文化也跟着转型,通过怀旧情怀的流行让流行音乐也加入研究的范畴,从专业意义来看,怀旧情怀作为文化现象为人们重新流行音乐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不论是怀旧精神还是怀旧文化都让我们的流行音乐产生别样的审美价值。同时,怀旧情怀也丰富了音乐生态的多元性。
  
  二。社会大众文化意义
  
  流行音乐作为通俗音乐,其本身就是缺乏深厚的文学底蕴与传统文化精神,很多的作品流行一段时间就石沉大海,这就说明音乐的审美内涵不够,怀旧情怀从表现情感到理想批判最后到寻根文化,都是在丰富流行音乐内在的人文性,同时也增加了音乐语言表达性,例如东西方文化融合一体,我国传统戏剧等民族乐符号加入流行音乐创作,迎合了创新文化的先进性,经典文艺品再次被刷新不仅意味着“再生”,也意味着我们在慢慢地重视精神世界的追求,并且文化交流本是社会文化传播的方式之一,也是文化价值的体现。流行音乐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通过怀旧情怀这一现象来让大家重视民族精神,加强流行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交流,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大家,这是辅助社会大众文化最大的作用,对社会文明建设也有促进作用。因此,怀旧文化融入流行音乐当中,对音乐未来也具有指引意义怀旧情怀的文艺作品通过滋润受众内心满足精神需求后影响人的行为,受众在其中既可以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也培养了自身文化价值观多元化的提升。
  
  三。现状弊端
  
  当前的流行音乐有一些为了迎合怀旧现象,只是一味地将传统文化元素生搬硬套地融入音乐当中,这样的创作并没有理解民族文化的精髓,形式上的怀旧并不是真正文化的怀旧,音乐作品的审美价值也不高。但是如今太多大众文化走的都是形式怀旧,尤其在商业经济的刺激下更严重,因为怀旧情怀是一种心灵的释放,没有自己对文化的看法和理解是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像很多器乐演奏者为了效仿女子十二乐坊,纷纷用民族器乐加入现代音乐理念,但其实并没有现实的审美意义,这需要对文化艺术双重研究。再者,怀旧作为人们精神文明向导,单一对情感的熏陶是不够的,之前在八九十年代,类似于罗大佑遮掩的歌手敢于发声,对社会现状不满通过音乐表达,这样的作品如今太难寻找,怀旧的批判功能逐渐减弱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利于文化社会的发展。
相关标签:音乐美学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