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市场营销论文

紫阳富硒茶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2-06 共2539字
论文摘要

  1 发展简史

  紫阳开始种植茶叶起于商周,距今已有 2000 多年的历史,自唐代开始,紫阳所生产的“茶芽”就作为贡品名誉朝野,到了清代,已跃为全国十大名茶之列,到 70 年代末,紫阳成为全国一百个年产超过五万担绿茶基地县之一,经过历代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先后开发出紫阳翠芽、紫阳银针、紫阳翠峰等一批名优茶叶。80、90 年代间,紫阳茶再创历史辉煌,特别具有代表性的是紫阳富硒茶的开发与研究,紫阳茶从此更名为“紫阳富硒茶”畅销省内外,紫阳茶的价值亦随之提升。

  目前,紫阳县以紫阳富硒茶作为产业发展的主导项目,适时提出了“富硒经济兴县”的战略构想,以茶叶为龙头,在“硒”上做文章,以期驱动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2 发展现状

  紫阳茶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其特有的发展形式:一是茶叶加工体系初具规模。经过大力推广名优茶加工机械,兴办标准化茶叶加工示范厂,加强技术培训,茶叶质量大有提高。并在全县境内初步形成了大厂带小厂、小厂连农户的茶叶加工链条。二是茶叶品牌整合形成趋势。部分茶厂经过整合茶叶品牌,在包装、质量、工艺、品牌、营销五统一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增加了紫阳富硒茶的市场知名度。三是各项基础认证有序开展。紫阳县有关部门通过对产业相关基础认证,积极争取和完成“国家富硒茶标准化示范园建设项目”,制订了《天然富硒茶系列标准》,已作为标准颁布实施,为富硒茶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是市场监管起重要作用。近年来,为了强化市场管理,市县工商、技术监督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紫阳富硒茶市场良性有序发展。

  3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紫阳富硒茶近年来持续发展,品牌创建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紫阳富硒茶在产业发展、规模效益上,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产业发展缺乏规范性、统一性,缺少龙头企业拉动的作用。茶叶生产加工经营企业思想保守,缺少市场开拓投入,市场占有率低下,从而致使对茶叶采摘、加工拉动力小,造成资源严重浪费。二是品牌效应低,在品牌培育、强化、影响上发展缓慢。部分企业在品牌运作中自立门户,造成整体的茶叶资源和生产要素不容易实现整合和有效利用,缺少在市场拓展过程中合力的形成,难以形成品牌效益。三是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紫阳茶自产、自制、自销的“三自”现象形成已久,茶叶品种繁多,茶叶市场秩序较为混乱,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紫阳茶产业的发展。四是市场销售缺乏规范性。紫阳富硒茶在进行茶叶的品牌市场拓展宣传方面是以零散的形式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的,这种缺乏有序的明确的市场拓展方式,导致了消费者认可接受程度不高。

  综合以上的现象和问题,不难发现,主要是以下的原因导致了这些现象的出现:

  一是多数商家缺少危机意识,有小富即安的思想。现在紫阳富硒茶的销售对市场定位不明确,对外宣传主要依靠政府,在无形中产生企业与市场脱节的现象,企业安于现状,使得品牌难以做大做强。二是市场无序竞争造成销售市场混乱。因行业管理力度较弱,经营厂家各自为政,急功近利,缺乏大市场、大经济意识,严重损害了紫阳富硒茶的形象和声誉。三是权威的茶叶生产系列标准体系在执行过程中收效不大。茶叶生产和市场管理缺乏有效的法律依据,很难实现商标、包装、质量、标准的统一。四是缺乏品牌意识及品牌保护。从客观的角度看,紫阳茶因“富硒”使其品牌得以发展壮大,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然而这是一种自然经济状态下所形成的“品牌意识”的效应,往往会被个体利益、局部利益或小集体利益所弱化。

  4 解决方案

  针对以上的问题,借鉴相关产品的发展方式,结合专业知识,提出了以下的解决方案:

  4.1 加大县、镇两级有形市场的建设力度 集中力量加强县城茶叶专业市场建设,强化市场基础,完善市场功能,改善市场存在的分散、混乱的现象,争创陕南茶叶集贸中心。与此同时加强一些茶叶交易市场的建设,保证茶农鲜叶能出手,茶商有货可取,优化、整合市场资源,为茶叶销售创造一个稳定的市场环境。

  4.2 打造不同档次的产品 明确产品定位,在发展西北地区市场的同时兼顾国内大、中城市市场,保证各市场上紫阳富硒茶的市场占有率,在此基础上有计划地扩展国外市场,如采取参展、比赛等形式。

  4.3 全面提高茶叶质量 要保证茶叶产品质量,机械化是前提,标准化是基础,专业化是保证。不同的生产商加工产品应根据市场需求确定支撑品种,制定严格的技术标准,强力推进机械化加工,形成一系列的生产标准体系,在源头上控制并保证茶叶的品质。

  4.4 培育龙头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 随着茶园面积迅速扩大,要保持并发挥自身独特的产品优势,除需加强茶园科学管理、采摘和加工外,还需培育壮大真正从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龙头企业。按照市场规律,合理分配资源,使区域内所有集体、个人茶厂、茶园都涵盖在龙头企业的资源供给范畴内,形成一定的规模,增强品牌竞争力。

  4.5 实施全方位宣传,打造知名品牌 通过各有效途径,着力营造浓厚的茶乡氛围,扩大紫阳富硒茶的影响。只有进行集中式、重点突破、全方位宣传,才能把紫阳富硒茶打造成全国乃至全世界知名品牌,才能获得更大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做大做强富硒茶产业。

  4.6 加强品牌整合,实施名牌经营战略 以紫阳茶业协会和紫阳富硒茶有限公司为载体,对紫阳富硒茶进行品种整合,形成完整的产品系列,让消费者进行识别和选择,加深对紫阳富硒茶的了解,从品牌上予以认可。同时要加强对骨干企业的扶持,促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市场中去,以市场为导向来带动和促进县内茶叶生产和资源有效利用及品牌整合,提高茶业经济效益。

  4.7 凝聚人才,提高经营水平 强化茶农和茶叶加工人员技术培训,提高茶农种植和采摘水平,培养一支技术娴熟的专业化加工队伍。依靠国家的政策支持,扩大紫阳富硒茶产业在省内外的影响,吸收各类人才,特别是市场研究人才和营销策划人才,以优厚的条件和待遇,聘请他们到紫阳来建功立业,参与富硒茶开发,利用他们的知识、技术、市场、管理等优势,使茶农、茶厂尽快与市场接轨,建立营销网络,提高富硒茶市场占有率。

  参考文献:

  [1]攀光春,程良斌.紫阳茶业志[M].三秦出版社,1988.

  [2《]陕西通志、茶马志》雍正版.

  [3]紫阳县统计局.2004-2008 年统计公报.

  [4]肖楚.印江茶叶品牌建设浅见[J].中国茶叶,2009(12).

  [5]沈学政,汪新贵.茶叶公共品牌塑造的五个关键点———以越乡龙井品牌建设为例[J].中国茶叶,2009(0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