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中医眼科论文

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速发性排斥反应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5-19 共2448字
论文标题

  现代白内障手术以小切口、高效、安全以及低手术并发症为特点,其中,后房折叠型人工晶体的出现是实现这些特点的关键。目前,新型折叠型人工晶体主要通过化学改性、物理改性及表面修饰等方法来提高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生物相容性,从而抑制眼内细胞、细菌、蛋白等生物活性物质在IOL表面的黏附,迅速杀灭已黏附的细胞及细菌。但部分患者在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仍有显着的、危害较大的排斥反应,严重影响术后复明效果。现就我院2012-02~2013-03出现的13例速发性排斥反应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1周内出现速发性排斥反应13例(13只眼),男4例,女9例,年龄65~78岁,平均(71.2±0.3)岁。晶状体核II~III级,术前矫正视力0.1~0.25。全部病例均采用颞侧角膜缘切口、IOL植入囊袋内。排除全身代谢性疾病、眼部外伤、手术及葡萄膜炎等病史。人工晶体选用美国博士伦公司(Bausch & Lomb Inc.)生产的亲水丙烯酸材料制成的新型一片式、可折叠后房型人工晶体—Akreos Adapt。晶体由1个光学部和4个襻组成,襻与光学部的夹角为0°,光学区直径ФB=6.0mm,总直径ФT=10.5mm。
  1.2方法:对术后出现的速发性排斥反应采用全身静滴地塞米松10mg/d,疗程3日;口服吲哚美辛缓释片25mg/d,疗程2周;每日前部球结膜下联合注射地塞米松2.5mg、氟尿嘧啶注射液(5-Fluorou-racil,5-Fu)5 mg、强力散瞳合剂 (1%阿托品与0.1%苯肾上腺素等量混合液)0.3ml。
  5-Fu在治疗前5天开始应用,1/d,之后隔日1次。必要时联合前房冲洗。观察术后速发性人工晶体排斥反应经上述治疗后3d、5d、1周与2周时角膜水肿、前房Tyn、瞳孔大小、晶体表面膜性物质情况,分析速发性排斥反应的病因与治疗措施。

  2结果

  个体化治疗第3天,扩瞳治疗效果显着,IOL表面膜性物质逐渐形成,病例数量增长显着,其余观察项均不同程度减轻;第5天,IOL表面膜性物质吸收增强,前房Tyn反应强度减弱,角膜水肿减轻;1周时,大部分病例IOL表面膜性物质吸收,2例残留少量瞳孔缘处膜性物质,其余各项均逐渐转阴;2周时,1例少量膜性物质残留,3例丝状膜性物质残留,2例Tyn弱阳性,2例角膜中等度水肿,其余大部分病例排斥反应转阴。

  3讨论

  经典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现代白内障手术的主流,但仍隶属于囊外摘除范畴,术中需制作前囊孔进行白内障的摘除及IOL的植入。因此,植入人眼的IOL直接暴露于房水之中是导致各种排斥反应的主要原因。
  本组病例在强力散瞳合剂与全身大剂量激素使用的前提下,局部注射氟尿嘧啶与地塞米松混合液。3d后,瞳孔扩大,甾体与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非特异性消炎作用使前房炎性反应开始呈现减轻趋势。但IOL表面膜性物质形成增加,这与5-Fu在局部应用的药理作用有关。
  5-Fu属于嘧啶类的氟化物,是抗代谢、抗肿瘤药物,能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阻断脱氧嘧啶核苷酸转换成胸腺嘧啶核苷酸,干扰DNA合成,对RNA的合成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眼科主要采用球结膜下局部注射,其弊端主要有:
  ①球结膜下注射剂量有限,5-Fu毒性作用明显,治疗量与中毒量接近,最大量不超过0.1ml/25mg;②5-FU在体内转化成活性核苷酸代谢产物才起作用,结膜下药物转化率较低,进入眼内受限于血-房水屏障,房水内药物浓度低;③静脉使用,4h后代谢完毕,半衰期短,局部使用因其对球结膜的毒性作用无法连续给药(治疗5d后改为隔日1次),局部有效药物浓度维持度差。所以,治疗早期,5-Fu起效较慢,阻止IOL表面膜形成效能不足。当治疗第5天,5-Fu充分发挥其干扰眼内炎性细胞DNA与RNA的合成,阻碍细胞的有丝分裂,最 大限度地阻断了膜 形成所 需的 物质 基础。
  McDonnell等将兔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s,LEC)暴露于不同质量浓度5-Fu 24h后继续培养4d,测半数抑制量(ID50)为0.5μg/ml,28d后ID50为30μg/ml。这表明,5-Fu的疗效峰值处在治疗第4天附近。治疗1周时,眼内速发性排斥反应已基本控制,抗炎药物逐渐减量,5-Fu注射频次降低为隔日1次,房水中药物浓度维持在较低水平,血液中巨噬细胞开始大量吞噬IOL表面膜性渗出物。此时,吸收大于渗出。
  治疗效果表明,抗炎与扩瞳等基本治疗措施是被动式抑制炎性细胞的释放,而5-Fu可在分子水平干扰细胞的正常有丝分裂,主动式减少炎性细胞的产生与活化。这在关于氟尿嘧啶纳米粒表面修饰的人工晶体在极低的浓度下即可起到较好的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和移行的研究中得到证实。并且5-Fu只有抑制作用,不能完全阻止上皮细胞的增殖和移行。因此,在治疗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速发性排斥反应的过程中,二者具有协同作用,效果显着。

  【参考文献】
  [1]蔡利梅,翁景宁.表面修饰人工晶状体的生物学性状[J].医学综述,2008,14(3):372-374.
  [2]张家铨,吴景时,程鹏.常用药物手册[M].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030-1031.
  [3]McDonnell PJ,Krause W,Glaser BM.In vitro inhibitionof lens epithelial cell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J].Oph-thalmic Surg,1988,19(1):25-30.
  [4]黄潇,魏锐利,刘园园,等.氟尿嘧啶纳米粒表面修饰人工晶体的制备及体外性质[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9,30(30):337-339.
  [5]刘恒,吴燕,段烈英.有晶状体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护理体会[J].西南国防医药,2012,22(10):111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