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心理学论文

高职生积极心理品质现状与培养对策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5-06 共1950字
摘要

  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点关注的是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这样的教育模式一方面忽视了那些心理健康学生的教育,另一方面也容易使学生片面关注自己的问题,强化消极品质。近年来,随着西方积极心理学思想和我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广泛传播,国内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已经认识到这个弊端,因此主张从积极心理品质入手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学者越来越多。本文以高职生积极心理品质为研究主题,对高职生积极心理品质现状进行探析,从而为高职院校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提出对策和建议。

  1 高职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概念

  “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是心理学家 Seligman 和Cs ikzentmihlyi 提出的,20 世纪末起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并迅速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积极心理学重视人的潜能和人本身具有的积极力量,把培养人的积极心理品质作为其重要使命。积极心理学承认美德和力量等个体积极品质的普遍存在,但基于国家、民族的文化背景不一和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人们对美德的理解是不同的。我国李自维根据对塞利格曼(2002)积极品质维度结构的理论构想,以及对专家、大学生进行开放式问卷的调查结果,同时参考国内外相关问卷,再请专家审读等方式而形成,包含 72 个积极品质,分 6 个维度,智能与知识、正直与勇气、人性与爱、正义与合作、自我管理与谦逊、灵性与超越。

  2 高职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国内研究现状

  自 2000 年之后,国内兴起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大多研究主要是对积极心理的理论介绍性研究。正是在积极心理学思潮的影响下,许多心理学人士开展了积极心理品质的相关研究,其中主要包括两个特点:第一,一部分研究主要是对积极心理品质的论述研究,这些文献主要是从积极心理学理论和人类自身的积极因素等方面阐述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途径。第二,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化,积极心理品质的测量也逐渐开展,这些研究成果为大规模测评中国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设计活动或课程进行针对性的培养,进而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朝积极方向转型,同时也为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性、发展性功能提供了依据。

  3 高职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特点

  笔者于 2014 年以唐山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为例,采用李自维编制的《当代大学生主要积极品质问卷调查表》对高职生积极心理品质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发现:

  3.1 高职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总体特点 高职生具备善高职生积极心理品质特点与培养体系构建研究。左力 祝伟娜 聂艳霞 张学军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教育。

  3.2 增强大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团队是由每个个体组成的,在团队的中成员都有自己特点和爱好,当个体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容易出现不同思想的碰撞。因此,一个良好的可以高速运转的团队,能够增加工作满意度。团队协作精神的重点在于沟通交流,而多样的、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增加互相交流的机会。在校学生过的是集体生活,有一定的集体意识,包括团队荣誉感、做人做事的社交规则等都有一些基础。但是对于职场的一些规则却没有太多的了解和认识,对真正的团队精神也不是特别认识到位。如一些学生在校期间自我意识较强,配合意识较弱,对牺牲奉献头脑中没有观念,个人处事我行我素等。为此,学校通过实践活动,让他们参与到组织中来,慢慢熏陶,利用纪律以及批评和自我批评等来增强学生的协作能力,营造“人人有责,人人有位,团结就是力量”的良好氛围,让学生不等毕业就能掌握人与人相处的原则,走出校门就能较快地融入到新的集体,适应新的环境。

  3.3 提升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创新能力则是对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知识的驾驭和运用能力。青年学生有知识有新观念,有冲劲有激情,是创新的强劲动力。学校教学中,我们在总结大学生社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中央有关部门下发的一系列关于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文件精神,着力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观念、内容、开展模式、运行机制等方面体现时代的创新要求,引导学生开创性地开展活动,组织开展“金点子”、“我给问题企业献一计”等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总之,结合地方项目要求,逐步形成社会实践活动与学生的思想政治、所学专业、就业创业、社会服务、科研创新、创业项目多元结合的实践训练。让学生在各种实践中不断成长,提高大学生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加深地方项目、学生与学校的衔接,实现企业、学校的协同创新和学生受益的共赢局面,这对地方、学校以及学生都有着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何侃,王金元,孙立新,宋曼。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路径[J].煤炭高等教育,2010(11):105- 108.
  [2]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 [EB/OL].[2005- 02- 01].
  [3]乐乎 公益在线”志愿合作项。[2014- 03- 13].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