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心理学论文

消极完美主义是否独立于冗思有效预测自杀态度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4-14 共3736字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的自杀已遂率在逐年上升。自杀态度作为自杀企图和自杀行为强有力的预测因子,它出现越频繁,个体出现自杀行为的可能性越高[1]。因此,自杀态度是预防大学生自杀的早期预警信号。

  自杀态度是指个体对自杀行为、自杀者所持有的一种具有持久性和一致性的倾向。在自杀态度产生机制中,人格是导致自杀态度形成的主要因素[2]。

  消极完美主义 (Negative Perfectionism) 是人格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指为避免失败个体设置过高或不合理的目标,并以害怕失败为驱力的完美主义。它主要包括担心错误、父母期望、个人标准、行动疑虑 4 个重要成分。消极完美主义者较易引起自我对过去负性生活事件的强迫思考、自责、反省深思,加剧个体的痛楚体验,引发消极的心理状态如严重抑郁、高焦虑甚至绝望,进而很容易导致个体产生自杀意念及行为。显然,强迫思考和反省深思是冗思这一特殊思维方式的典型表现形式,冗思(Rumination) 作为自杀态度的稳定预测因素,已被大量研究证实[3]。冗思并不是预测自杀的唯一变量。

  有研究显示,消极完美主义与自杀意念和准自杀行为呈显着正相关。然而,在这些研究中,忽略了冗思这一重要认知变量在消极完美主义与自杀态度之间的作用。因此,本研究以大学生为对象,试图控制冗思这一变量来探讨消极完美主义对自杀态度的预测机制。

  在自杀态度的评估中,由于内隐态度的产生及影响是在无意识的层面,其测量方式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这就使得被试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无法隐藏自己的真实看法,故它可以敏感、准确地测量个体的内隐建构。为全面、客观地对个体的自杀态度进行描述和解释,本研究对自杀态度进行外显测试的同时,也利用简式内隐联想测验来对大学生内隐自杀态度进行测查。通过结合内隐与外显两个层面自杀态度测试的结果来分析消极完美主义是否独立于冗思有效预测自杀态度。相关结果有助于加深对自杀形成机制的认识,也能准确地预测自杀意念的风险因素,从而为自杀的风险评估提供进一步的实证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在福建师范大学选取 238 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所有被试均接受消极完美主义问卷、冗思反应量表、和自杀意念自评量表测验。通过自杀问卷中的掩饰维度检验后,共得到有效问卷 227 份,有效率 95.8%。经过初始分析,将消极完美主义按照 19%的比例划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在 1 周内分别接受 B-IAT 范式下的内隐态度联想测试。

  1.2 研究工具

  1.2.1 消极完美主义问卷 消极完美主义的测量使用訾非修订的中文 Frost 多维完美主义问卷中的顺应不良完美主义分量表,该分量表包括 4 个维度:担心错误、父母期望、个人标准和行动的疑虑,共 21个条目,采用 5 点计分。最后的总得分越高,表明消极完美主义倾向越强。该问卷的信效度达到测量学标准。

  1.2.2 冗思反应量表 (RRS) 冗思测量采用韩秀修订的冗思反应量表,该量表分为 3 个因子:症状反刍、强迫思考和反省深思,共 22 个条目,采用 4点计分。该量表信效度较好。

  1.2.3 自杀意念自评量表 (SIOSS) 自杀态度测量采用夏朝云编制的自杀意念自评量表,该量表包括绝望、乐观、睡眠和掩饰 4 个因子,共 26 个项目。

  1.2.4 简 式 内 隐 联 想 测 验 本 研 究 范 式 参 照Greenwald 等人的研究,采用 Inquisit 软件编制,用于测试被试对自杀的内隐态度[4]。本实验的词语选择参照 《大学生内隐自杀态度》 的实验研究中所使用的词语,积极属性词为:成功、高尚、杰出、能干、诚实;消极属性词:可耻、愚蠢、罪恶、无能、卑鄙;自杀方式:上吊、跳楼、服毒、煤气、割脉;体育运动:游泳、踢球、跑步、跳远、体操[5]。

  内隐实验结果则根据简氏内隐联想测验 10 步处理方式在 Excel 计算出 D 值。

  2 结 果

  2.1 消极完美主义总分、冗思和自杀意念水平相关关系与层次回归分析
  
  通过积差相关分析 (见表1),可以发现大学生消极完美主义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分别与冗思和自杀意念两两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1】

  
  基于多变量分析,将性别、生源地、专业、是否独生子女、冗思作为第一层引入模型,将消极完美主义作为第二层引入模型进行分层回归。结果表明,性别、生源地、专业、是否独生子女对自杀态度的影响不显着。而冗思和消极完美主义可以正向预测自杀态度。在控制性别、生源地、专业、是否独生子女后发现,冗思可以正向预测自杀态度。在控制性别、生源地、专业、是否独生子女、冗思后,消极完美主义可以正向预测自杀态度。

  2.2 消极完美主义高低分组在内隐联结测验上的得分差异及协方差分析
  
  将 227 名被试按消极完美主义得分高低排序,前 19%为高消极完美主义组 (消极完美主义分值>65 分),后 19%为低消极完美主义者 (消极完美主义分值<46 分),即高低分组各取 40 名进入实验。将这 40 名被试所得出的反应时按照 B-IAT 数据处理步骤进行分析,得出每个被试的 D 值。以冗思作为协变量,采用协方差分析探讨高、低消极完美主义对内隐自杀态度的影响。首先经过交互作用检验得出,消极完美主义和冗思对内隐自杀态度 B-IAT 效应值的影响不存在交互效应(F=0.082,P=0.776)。之后的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消极完美主义高分组和低分组被试在 B-IAT 效应上的 D 值差异不显着。进一步通过对高、低消极完美主义内隐与外显相关关系分析后发现,无论在消极完美主义高分组还是低分组,其内隐与外显自杀态度均无显着相关。高、低消极完美主义的外显自杀态度得分分别为 (7.75±3.64) 分和 (4.70±2.12) 分,其与内隐自杀态度的相关分别为 0.066 和0.028。
  
  3 讨 论

  以往研究均证实冗思是自杀态度的稳定预测变量,冗思水平越高,被试的自杀意念越强[6]。冗思对消极完美主义与自杀态度的中介,是一种由消极完美主义引起的并导致自杀态度的认知机制。根据情绪认知取向理论,认知评价过程决定着个体情绪反应的方向。在完美主义人格特质倾向与自杀态度的关系中,消极完美主义通过冗思这一认知活动影响个体的刺激情景—评估—情绪中的认知评价过程,进而影响自杀态度 (结果变量)。由于冗思本身的突出特征就是反复思考消极情绪的原因及结果,因而具有冗思特征的个体对于消极刺激的阈限就更低并更容易关注消极信息,这会使个体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进而导致自杀意念的产生。高消极完美主义者极易通过担心错误、行动疑虑和父母期望这 3 个方面引起不良情绪体验。而这些负性情绪如焦虑、抑郁是产生自杀意念的直接原因[7]。因此,消极完美主义是诱发自杀态度及行为的重要人格因素。

  本研究采用 B-IAT 范式,进一步考察消极完美主义、冗思和自杀意念的关系,控制冗思后,消极完美主义高分组和低分组被试在 B-IAT 效应上的 D值差异不显着,表明消极完美主义只调节大学生的外显自杀态度,对内隐自杀态度无影响。这意味着在内隐层面,高、低消极完美主义者对自杀的态度较为一致即都是否定的。根据 Smith & DeCoster 提出的信息加工模型,这一理论假定存在两种独立的信息 加 工 模 式[8], 一 种 是 规 则 模 式 (Rule-basedMode),它是理性的,通过符号知识的操纵来引导有意识的并需要意志努力的信息加工。另一种是联结模式 (Associative Mode),它是直觉性的,通过在刺激之间快速形成联结来引导无意识的信息加工。对于自杀态度而言,规则模式可能产生经过意识控制的外显自杀态度,而联结模式可能调节个体的内隐自杀态度 (间接测量的反应)。在 Smith & DeCoster的模型中,尽管承认 2 种信息加工模式经常引导个体做出相同的反应,但该模型指出,2 种模式可能相互分离且包含不同的甚至是相互冲突的信息。因此,信息加工的规则模式和联结模式有时使个体对产生不同的态度评价,导致内隐自杀态度和外显自杀态度的分离。对于自杀这一敏感话题,外显和内隐测量得到的结果不一致,从社会认知角度来看,内隐态度是高度的自动化、习惯化的结果,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不易受外界和个体的影响。

  基于自杀的毁灭性、不可逆转性的特点,人们对自杀的社会图式整体上是消极的,这种图式一旦形成便难以改变。本实验的内隐自杀态度是被试在以自杀词汇作为激活源下高度自动化的产物,即使处于高消极完美主义倾向,其本质上对自杀行为的认知仍保持不变。而外显态度是个体自省的产物,在一定空间和实践上具有易变性,个体在自我报告时难免会采用矫饰的策略。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容易对过去负性生活事件产生强迫思考、自责、反省深思,这会加剧个体的痛楚体验。面对“自杀”这一敏感的话题,消极完美主义者的个体更容易采用负面倾向的思维方式来解释。
  
  参考文献
  
  [1] 李艳兰. 大学生自杀行为特征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14,41 (2):263-266.
  [2] 李艳兰. 防御方式在大学生家庭功能与自杀意念间的中介作用[J]. 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0):1888-1892.
  [3] Miranda R. Nolen-Hoeksema S. Brooding and reflection:Rumination predicts suicidal ideation at 1-year-follow-up in acommunity sample[J].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2007,45 (12):3088-3095.
  [4] Sriram N,Greenwald AG. The brief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J].Exp Psychol,2009,56 (4):283-294.
  [5] 蒋怀滨,林良章,张斌,等. 大学生自杀态度的内隐实验研究[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2013,22(10):929-93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