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心理学论文

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理论及启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11-01 共4220字
论文摘要

  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中的“自我”概念

  在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中,“自我”这一概念隐含着诸多矛盾。首先,“自我”是“本我”外延领域中的一部分,是“超我”的监督作用的执行者,对外界环境和外界的任务有着识别和操控的能力,但自我不能产生能量,只能接受“本我”对它起支撑和指引作用;其次,“自我”与外界联络的桥梁是意识,可是能激发起“自我”的防御功能的却是无意识;再次,在弗洛伊德的众多着名观点中,“自我”的所指常常是混乱的,它有时指与本能对立的压抑和防御机制,有时指区别于他人或对象世界的对立的自身。这些矛盾的根源在于弗洛伊德对心理能量产生机制的矛盾设定,即能量产生于压力。压力源一方面是个体生存的需要,即“本我”的能量,另一方面是需求受到压抑,压抑主要来自社会。这其实是弗洛伊德对人格设定的两个方面,即生物性和社会性。生物性和社会性的结构需要一个中介将二者统摄起来,这个统摄必须同时具有认识二者的能力。

  弗洛伊德对人格的这种设定,其实是基于笛卡尔对主客二分的认识。笛卡尔以怀疑之思确立了认识主体的存在,同时确立了被主体认识的对象,由此引出客观世界如何反应与主体的关系的问题,即主体如何认识客体的问题。从这个角度看,弗洛伊德的理论同样是基于这种主客二者的认识的延续。在他看来,“自我”是主客二者的桥梁,“自我试图做世界和本我之间的媒介,它要使本我遵照世界的要求去做,并通过肌肉的活动,使世界适应本我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在弗洛伊德的概念体系中,主体性由生物性和社会性组合而成,客体对主体的能动作用是由潜意识主导发生的,其中最重要的心理事实是“本我”。因此,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中,“自我”只能处于一种被动的、等待指令的地位,这使“自我”显得有些可有可无。但实际上,作为唯一与现实相连的心理结构的“自我”,起着执行和调节的作用。因此,弗洛伊德在晚年放弃潜意识、意识系统与人格结构系统的对应关系,意在给“自我”更大的空间。

  二、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理论

  面对时代的动荡变迁,在解决具体的现实问题时,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已经无法解释现实现象。时代需要一套可完整描述的、清晰可见的、与现实相互作用的机制和一个机制的承担者,该机制需要不仅能透析社会转型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变化对人格形成、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产生的影响,还能统摄个体的自然性和社会性,并能够整合个体对自身生物性及社会性发展的认识。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概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提出的。

  (一)“自我同一性”的现实背景

  “自我同一性”概念源于战时对伤病员的诊断。长期战乱导致一些伤病员对自我失去认同,严重者无法把自己的过去与现实、与未来联系起来,个人的存在感与历史感无法达到衔接与平衡,因此采用“自我同一性”的缺乏来形容此病症。后来,在具有严重内心冲突的青少年身上,也同样出现了“自我同一性”的丧失,这些青年出现了反社会人格,“自我”一度呈现出崩溃的惨状。

  “自我同一性”的提出,还与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有关。个人的成长与他人分不开,个人经验的分化与丰富从自身扩展到对自己有重要意义的人,个人对自己的判断与他所认为的他人对他的判断有密切关系,而后者又是依据个人与他人的类型学来比较产生的。同时,个人的成长与社会变化是不可分割的,个人生命中的同一性危机与历史危机总是有联系的。所以,同一性问题实际上应该在精神分析的生物学内容中纳入环境的、社会的分析。

  (二)“自我同一性”的概念厘定

  “自我同一性”起源于西方心理学,随即在心理学各种流派中显示出重要的理论解释力,如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等。

  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在我国心理学界有 3 种译法:(1)张春兴教授在《教育心理学》(1998)中译为“自我统合”;(2)车文博教授在《人本主义心理学》(1998)中译为“自我认同”;(3)孙名之教授在《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1983)、《弗洛伊德主义论评》(1992)、《青少年:同一性与危机》(1998)中,黄希庭在《人格心理学》(1998) 中,阎巩固在《心理学———一条整合的途径》(2000)中,均译为“自我同一性”。本文采用“自我同一性”的译法,强调“自我同一性”为人格结构的属性和实体性。我国心理学界对“自我同一性”的研究尚停留在评价埃里克森的理论和 Marcia 的研究的层面上,对于“自我同一性”概念的把握以及对“自我同一性”研究的新进展尚未引起足够的关注。

  “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是埃里克森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的中心概念。在精神分析中,同一性既指自我独立性、连续性和不变性的意识,又指自我具有一定集团和成员之间共同的连带感、价值观、目标追求等。

  对“自我同一性”常有不同视角的理解,有时指有意识的个体的同一感;有时指个人性格的连续性;有时作为一种自我综合活动的标准;有时还作为一种与团体的理想和内在同一性的保持。它既包含意识的一面,也包含无意识的一面;既与自我发展相联系,又与团体同一性相联系;既是自我的综合作用,又是自我综合的结果和标准。“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是持续一生的过程,但在青年期占有首要地位。青年人最主要的任务是选择和确定自己的社会角色,包括性别角色、职业角色和交往角色,这是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目标。“自我同一性”的病理状态表现在同一性的扩散、同一性的混乱、同一性的抵抗和反社会人格等方面。

  (三)“自我同一性”的层面划分

  埃里克森将“自我同一性”划分为三个层面,即最初意义上的自我同一性(ego identity)、个人同一性(personal identity)和社会同一性(social identity)。这三个层面的内涵分别为:(1)自我同一性(ego-identity),尤指儿童期“自我为中心”的状态,特指儿童自我与儿童个体之间的衔接性;(2)个人同一性(personal identi-ty),注重区别于他人,关注社会环境而形成的自我,它关乎个人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人生目标;(3)社会同一性(social identity),是指平衡个人与集体理想之间的责任感与正确的价值追求。

  三、生命周期:同一性的渐成说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存在着冲突或两极对立。危机实际上是指人格发展中的转折点,既可能是灾难或威胁,又可能是发展机遇。对危机的积极解决会增强自我的力量,使人格得到健全发展,促进对环境的适应,而对危机的消极解决会削弱自我的力量,使人格不健全,阻碍对环境的适应。

  埃里克森借用胎儿发展的概念,认为人的发展是依照渐成论原则而展开的一个进化过程。埃里克森主张人的生命周期分为 8 个阶段,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以自我为主导,按照自我成熟的时间表,将内心生活和社会任务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既分段又连续的心理社会发展过程。

  (一)同一性混乱的概念

  与“自我同一性”相对立的是“同一性混乱”(identi-fty confusion)。如果说同一感是指个人内部和外部的整合和适应之感,同一性混乱则是指个人内部和外部之间的不平衡和不稳定之感,典型的同一性混乱表现为“我掌握不了某些生活”,陷入古怪而难以接近的心境之中。

  埃里克森认为,同一性混乱是青年同一性失衡的体现,混乱意味着自我同一性不成功。基于同一性混乱概念,可以看出青少年对社会的不满和犯罪等社会问题的根源,在于他们对自我缺乏清晰的同一感,不清楚或回避考虑个人的品质、目标、须扮演的角色及价值观等问题,自我评价偏低,难以承担自己生活的责任。个人在青年时期出现这类现象属正常,但有些人的这段混乱时间延续过长,有些问题甚至终生无法解决。

  (二)同一性混乱的表现

  埃里克森列举了美国青年同一性混乱的 7 种表现:(1)时间前景对时间混乱(如急躁、拖拉等);(2)自我肯定对冷漠无情(如缺乏信心);(3)角色实验对消极同一性(如不能认识自己,或出现一种超人感);(4)成就感预期对工作瘫痪(如对成就不抱希望);(5)性别同一性对性别混乱(如疏远异性或性生活随便);(6)领导的极化对权威混乱(如盲目反上、盲目服从);(7)思想的极化对观念混乱 (如找不到文化、哲学方面的真实意义,即我们通常讲的信仰危机)。对于青年人来说,要在这七个方面完成整合,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他们往往感到自己没有能力持久地承担义务,他们作出的决断过多、过快,而且每一个决断的作出都付出了相应的代价———使未来的抉择有所减少。

  四、“自我同一性”理论对社会问题的启示

  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是对弗洛伊德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对当时的美国社会问题研究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针对当前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自我同一性”理论也有着很强的理论解释力。

  (一)对当时美国社会问题研究的启示

  埃里克森以“自我同一性”理论为基础,分别讨论了当代青少年问题、当代妇女问题和当代种族问题。

  1.青少年问题

  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是非不分、理想信念缺失、人生目标模糊、对所有事情持无趣、无聊态度等现象,是消极的同一性或同一性混乱的表现。相比之下,积极的同一性是对社会的行为标准和道德规范的一种忠诚。1961 年以后,埃里克森用“忠诚”一词作为同一性的代用词。青年的问题实际上是忠诚问题。对集体、社会秩序及爱人的忠诚是自我同一性的体现,然而,现实社会往往不能为青年人对忠诚的需要提供适当的机会。如果某些团体的目标与社会目标或与历史进步的目标相悖,如邪教团体,犯罪团体等,青年人的忠诚就会走向破坏性的方向。

  2.妇女问题

  埃里克森尤其注重男女身体结构的差异。对比于男性,女性最大的不同是拥有一个预示“接受”和“适应”的内部空间。女性的心理也就相应地以内心空虚与寂寞为特征。空虚是女性沉沦的形式,被遗弃则是女性最为悲惨的命运。埃里克森认为,当强调男女平等及女人可以做什么的时候,不能忽视这一基本事实。

  种族问题也可用自“我同一性”解释。在美国,社会危机中出现的青年人犯罪率高,与“自我同一性”与社会联系的特殊方式有关。儿童一旦在成长阶段中遇到歧视,就会不利于儿童自我发展。儿童的自主性、信任感、勤奋感乃至“自我同一性”都会受到影响。因此,黑人青少年的反社会人格是在“生物—心理—社会”相互
  
  [ 参 考 文 献 ]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4:279~282.
  [2]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文集[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122.
  [3]埃里克·H·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0~13.
  [4]郭金山,车文博.自我同一性与相关概念的辨析[J].心理科学,2004(5).
  [5]车文博.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53~60.
  [6]郭金山.西方心理学自我同一性概念的解析[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
  [7]孙名之.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述评[J].湖南师院学报,1984(4).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