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心理学论文

探讨如何通过认知心理学改善思想政治教育

来源:心理月刊 作者:武惠宁
发布于:2020-03-25 共2435字

认知心理学论文精选范文10篇之第六篇:探讨如何通过认知心理学改善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存在认知偏差,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将认知心理学知识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增强教育的有效性,科学性和实践性。本文在明确认知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重要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心理认知问题,重点探讨了如何通过认知心理学改善思想政治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提供借鉴。

  关键词:认知心理学; 思想政治教育; 途径;

  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学之间的密切关系,若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可以在理论上借鉴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剖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的问题,并将认知心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相结合,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在实践中有效地增强教育过程的有效性。

认知心理学

  1 认知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科学化: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外在需求,也要与个体心理活动内在需求相贴合。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设计、教学方案、教学方法等各个环节,都需要掌握个体心理活动及规律,结合受教育对象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开展教育活动。因此,把认知心理学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2)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见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优化受教育对象的思想体系,而认知心理学正是研究个体认知规律的科学。两者相结合,将会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准确的预知和把控,并针对受教育对象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提出解决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者主动地、可预见性的改造教育对象的意识活动;(3)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通过运用认知心理学的科学理论,可以迅速准确的纠正受教育对象的认知偏差,使不良思想在萌芽状态得到控制,培养教育对象科学价值观。认知心理学给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因材施教和区别对待的特殊方法,增强针对性,有效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2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认知心理问题

  (1)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错误认知:受教育者在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时,往往存在心里矛盾。一方面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追名逐利的工具,比如应付考核,便于升职提拔;另一方面,把教育过程当作思想灌输的被动过程,加上一些不属实的负面消息,产生消极的反感情绪,又无奈接受教育课程,使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错误的认知;(2)在思想政治教育宣传方面的认知防御:教育者常常通过树立典型来引导受教育者的行为,但是由于存在一些失实的夸张的消息,致使教育对象怀疑模范事迹,对模范高尚的品质和道德产生怀疑。在教育宣传过程中,教育对象先入为主的设置了心理防线,极大地削弱了宣传的正面作用;(3)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单一:现实当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缺少灵活性和针对性。教育者总是倾向于单向的灌输思想知识,缺乏与实际需求的结合,更忽视了教育对象的心理动态。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教育对象的兴趣,积极性和能动性都受到了打击。双方缺乏思想沟通,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大大降低。

  3 思想政治教育与认知心理学结合的方法

  (1)改善学习方法: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具有较高的抽象性,理论比较深刻,教育对象不易于理解,所以教育者可以通过归纳与类属的方法,引导教育对象在其已有知识基础上通过归纳和总结,从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来抽象和概括更高程度的新思想理论。类属学习法可以帮助教育对象在不同的理论知识之间,找到相同的逻辑关系,通过知识的推演和派生掌握规律,掌握更丰富的内容;(2)提高教育对象知识体系的科学水平:教育者需要引导教育对象建设社会科学理论体系,通过中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建立完整的知识理论结构。在知识结构完善的前提下,一方面要培养教育者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价值观,增强民族认同感;另一方面要通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使教育对象树立起民主和法治意识,提高其道德水平;(3)改造和优化认知结构:年轻的教育对象背景知识较落后,认知结构较松散,因此教育者应当针对教育对象的知识结构,分析知识体系的漏洞所在,准确的补充基础理论,纠正认知偏差,并对教育对象的错误认知和排斥情绪进行剔除,具体方式包括实地考察和疏通信息渠道等,给教育对象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4)运用信息加工理论设计教育过程:教育者应当利用教学规律,充分调动教育对象的兴趣和注意力。通过教育者的个人修养和专业学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调节课堂氛围,促使教育对象投入到思想建设当中。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需要注重感性材料的运用,通过不同的图形和视频为教育对象带来不同感官的刺激,增强其理解能力。在教授新知识时,教育者需要注意,首先应当唤起教育对象原有的知识和理论,以便更大程度地理解新的思想,这有利于教育后期新思想的巩固和思维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巩固和转变新的思想知识。教育者在这一环节应当综合运用心理学各种方法,帮助教育对象把新学习的思想和观念,转化为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不仅使理论知识得以强化和复习,还能够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切实地提高个人政治素养和文化水平。

  4 结束语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双向交流的过程,为了提高教育活动的有效性,教育者应当将认知心理学相关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找到心理认知问题,并通过多重途径,有针对性地帮助教育对象优化认知结构,改造思想体系。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教育者还应当对思想教育过程不断改造和优化,才能对实现教育目标产生更有利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宇鑫。认知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途径与方法[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10(3):7-10.
  [2]黄志华。浅析如何将心理学相关理论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J].中华少年,2017,29(31):25.
  [3]姚利民,贺光明。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内涵与特征[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37(3):15-19.

点击查看>>认知心理学论文(推荐10篇)其他文章
作者单位:武警天津市总队训练基地
原文出处:武惠宁.认知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途径与方法[J].心理月刊,2019,14(18):53.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