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心理学论文

在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中心理学的运用

来源:教育现代化 作者:顾莉娜
发布于:2018-11-21 共3471字

  摘要:高校辅导员是学生在校期间联系最多的老师, 也是学生贴心的朋友, 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引路者和榜样, 因此, 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好坏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同样是将人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 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开拓了新的途径, 促进了思政教育的有效性。辅导员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 应科学应用心理学知识, 了解和掌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 转变教育观念, 改善教育方式方法, 促进思政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与预见性。

  关键词:心理学; 辅导员; 思政教育; 应用;

  高校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中, 辅导员均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高校辅导员既是思政教育工作的主要组织者, 也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引导者, 良好的思政教育工作, 能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与世界观, 督促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 指导学生不断提升自我价值, 实现个人理想而努力和奋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中, 辅导员科学应用心理学知识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对思政教育的真正需要, 从而以针对性、科学性、预见性的教育方式来提高思政教育效率。

心理学


 

  一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

  高校教育教学中, 虽然设置有专门的思想政治课程与心理学课程, 但是辅导员通常不会直接参与这两门课程的教学中, 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工作是综合了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养以及心理素养培养两方面, 也就是说, 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工作不仅要针对学生在思想政治上的不足进行补充和引导教育, 还需要重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 防止严重的校园事故发生。那么, 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是人才素质培养的直接影响因素, 对学生的心理成长、生活与学习行为、思想道德的形成等具有直接联系。当前, 随着高校思政教育的力度不断加强, 大学生的思政方面总体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特点, 学生的政治立场与路线均比较正确, 很少再出现极大的思政问题, 但在学业方面的投入却显得有些不足。我国高校的招生改革以后, 不少高校均采取了扩招办法, 高校学生总数不断上升, 而思政教育老师以及资源方面显得缺乏, 思政教育的方式与方法也比较陈旧, 使得思政教育工作的科学开展变得困难, 大多数只停留于表面, 其教育的意义与作用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1]。另外, 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发展表现出不均衡的状况, 教育之间的冲突也使得高校辅导员在开展思政教育时面临种种困难。还有, 网络与移动终端的广泛普及, 网络信息与观念对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极大冲击, 辅导员的工作难度也相应增加。

  二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一) 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发展特点是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基础。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冲击下,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问题也表现得十分复杂, 再加上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教育背景等不同, 学生的思想政治个性化特征也比较明显, 尤其是“90后”、“00后”的大学生, 他们的思政立场不稳定, 极容易发生动摇, 所以其思想变化更加明显, 个性化差异尤为显着。高校思政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 能够促进辅导员思政工作开展的针对性, 进而有效解决学生的思政问题[2]。另外, 以心理学知识为思政教育的基础, 能较好的帮助辅导员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疏导学生的心理纠结问题,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 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

  高校辅导员掌握好心理学知识, 并将相关的心理学理论应用到思政教育工作中,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来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 改善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进而形成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这种融洽的关系, 使得辅导员能够与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政交流, 快速找到学生的思想问题, 并进行针对性的解决;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 消除双方在身份上的壁垒, 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和相互信任感, 让学生能够敞开心扉与辅导员交流, 改变了思政教育的形式, 将思政教育变成了思政交流, 通过交流的方式实现思想碰撞、情感互动, 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加真切的感受, 思政教育的效果也会更好[3]。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 使得交流过程变成思维与情感双向流动的过程, 辅导员对学生的思政问题的了解就会更加透彻, 思政教育的内容才会更具科学性、预见性与针对性。

  三心里学在辅导员思政教育中的应用方式

  (一) 引导学生认识自我

  辅导员思政教育中应用心理学知识与心理健康教育手段, 能促进自己对学生思想动态变化的及时了解,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进而在思政教育交流中, 能够以更具针对性的思政内容进行探讨和交流。另外, 师生之间的交流过程中, 辅导员有意识的引导, 促进学生认识到自我价值与优缺点, 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 从而, 学生也能更好的针对自身能力的不足来加强提升, 展现出更高的自我价值与能力。例如, 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 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一场“展现自我优点”为主题的活动, 活动中学生可以采取演讲或表演节目的方式来展现自我的优点,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然后, 在实际的思政教育中, 辅导员可提点式的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存在的不足, 让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提升自己的能力。心理学重视人的心理发展, 这与思政教育中重视学生的思想发展具有很大的相通之处, 辅导员应充分发挥心理学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优势, 提高思政教育效率, 改善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 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素养。

  (二)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高校校园事故的发生, 多数是因为学生不具备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在遇到生活、学习中的打击后, 容易产生轻生、报复等极端的心理, 但是学生不能正确处理这种极端的心理想法, 以致事故的发生。所以, 思政教育还需要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以感恩的心面对生活百态, 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 以认真负责的精神处理生活中的事物, 善良的品德对待他人, 不断提升自我综合素养, 为身边的人创造快乐, 成为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4]。另外,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中, 还应该培养学生面对挫折的自信心, 引导学生不断建立坚韧不拔的心理与性格。辅导员可在课堂活动中, 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充满正能量的视频与影片, 让学生真切的感受主人翁的顽强意志力与勇敢向前的精神。例如, 播放《霍金传》, 让学生了解和学习霍金坚韧不拔的品格。

  (三) 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在心理学家彼得森的研究中曾指出:“良好的校园氛围有助于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此外, 在积极心理学中也表示, 即使人在积极人格的形成与积极感受体验等方面会受到遗传的一定影响, 但是人这种性格的形成还是在很大程度是受到了生活与学习环境的影响[5]。也就是说, 环境会对人的性格形成产生影响。高校思政教育中对良好校园环境的创造可从以下方面来进行:首先, 丰富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果校园中随处可见积极的思想政治知识与理论, 学生也会在这种氛围中受到影响, 从而形成积极的思想政治意识;其次, 提升教师团体的思想政治素养, 在学校的生活中, 教师的一言一行均会对学生的心理、行为产生影响, 所以, 教师团队也必须积极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 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的是否正确;然后, 学校应积极举办各种类型的思政知识活动, 让学生通过活动来学习知识, 反思自己, 从而不断提升自己, 大量的思政活动使得学生的思想道德受到冲击和影响, 从而激发出学生的积极思想政治意识。

  在高校学生管理中, 辅导员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辅导员加强心理学的应用, 对于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校阶段是学生开始接触社会的重要阶段, 在这期间, 摆脱了传统的象牙塔式的生活, 与社会的交集不断增多, 在思想方面也更容易受到来自外界的干扰, 很多高校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便是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因此, 辅导员必须担负起责任, 善于应用心理学知识来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督促学生正确的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不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为实现个人理想而努力和奋斗。

  参考文献
  [1]严苏丹。积极心理学在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应用[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16 (4) :120-125.
  [2]郝艳君, 鲍艳丹。心理咨询与辅导员谈心交互作用的思政教育模式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 (11) :64-65.
  [3]张小芳。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 (中旬刊) , 2017 (12) :154-155.
  [4]潘柳燕。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角色调适[J].高校辅导员, 2017 (6) :39-44.
  [5]连倩倩。团体辅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J].才智, 2017 (36) :90-91.

原文出处:顾莉娜.心理学在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8,5(38):253-254.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