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武术论文

《武术·新三字经》在青少年武术传播中的作用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3-27 共3632字
论文摘要

  国学经典是一个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是中华文化几千年传承中大浪淘沙精华的积淀,是华夏祖先留给后代的精神财富,所载为至理常道,折射着人文光芒,其中的思想跨越时空的界限,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然而“,弘扬民族文化的误区,最核心、最根本的在于我们不是缺少优秀传统文化,而是缺少优秀文化教育”[2]。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国学经典诵读掀起了新一轮高潮。在诵读声中,国学经典润物细无声般滋润着孩子的心灵。回归与敬畏经典本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优秀传统文化艺术高度自觉、充分自信的文明标示[3]。就连家喻户晓的春晚舞台上连续两年出现的由武术明星带领少儿诵读经典的节目,让我们看到了如今对于青少年传统教育的重视,让我们心中涌起一种文化认同的暖意,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于传统的热爱。正如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说的一样“,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因此,弘扬传统文化最应该从孩童的教育抓起。

  1 《武术·新三字经》的提出

  1.1 武术教育的现状

  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提倡和推广下,武术在中小学“各个不同学段都严格地规定着授课的内容、时数,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学校教育层面上,武术教育还没有真正在学校实现普及……尽管武术作为体育项目已列入学校教育当中,但武术教育却没有从根本上在学校扎根”。一份历时 2-3 年遍及全国的中小学武术教育现状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状况可以说是“一无是处”[5]。中小学武术教育呈现出“表面繁华”遮蔽中的“名存实亡”之景象[6]。由此,我们的武术教育正如着名教育学者朱永新先生所言:“今天,教育面临着一个‘再出发’的问题。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追问教育的原点,应该进行教育的启蒙。”重构学校武术教育体系必须强化“国学意识”,将武术升腾至国学高度,并不是仅仅要武术教育在国学空间里吸吮更多的营养,走进一个完全属于自己文化的、身体的、艺术的空间[8]。

  1.2 《武术·新三字经》的创编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为进一步把体育文化置身于整个大文化的发展环境之中,并以通过继承、创新和弘扬积极、健康向上的体育文化,来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黑龙江省体育局创造性的创编了《武术·新三字经》。一个强身健体,振奋精神,内外兼修;一个传承传统、启迪智慧、以理修德。“修身养性”成为两者结合的切入点,边舞边诵使武术与文化两个层面的精华形成了有机结合,也使教育与体育实现了完美的融合。《武术·新三字经》全文共 64 句、192 字,琅琅上口,韵味十足。随后,创编方以《武术·新三字经》为吟诵核心,编配了铺垫说明文字,并根据青少年的身体特点设计了一套八极拳训练招式,拍摄成图片,与《武术·新三字经》相匹配,构成一本图文并茂的《武术·新三字经》教程,形成了一套别具一格、德艺体“三位一体”、文武兼修的创新教育模式[9]。

  2 《武术·新三字经》的发展现状

  《武术·新三字经》契合了我国教育长期发展纲要的理念和要求,对教育教学体制改革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目前,在黑龙江省中小学校的试点教学、推广工作已历时五年。5年来,《武术·新三字经》历经创意、创编、演示而进入推广阶段。

  今年,着重在全省部分大、中小学和幼儿园开展了《武术·新三字经》DIY 创意活动,激发了广大武术工作者、爱好者的创造力,使《武术·新三字经》的推广活动呈现出百花齐放、蓬勃开展的局面。目前,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鹤岗、双鸭山、绥芬河等地市的推广工作已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已有几万名学生参加习练。仅哈市武协已设立《武术·新三字经》活动试点 52 个,近万名青少年儿童参加演练。《武术·新三字经》网页在东北网的平台也已正式发布,推广活动信息将聚焦于此,吸引更多眼球关注国学经典与中华武术凝练结合的成果,标志着该活动的推广将通过信息通道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10]。

  3 《武术·新三字经》在青少年武术传播中的价值

  3.1 文体融合并融入青少年的生活

  基于把体育融合在大社会环境中,把德育和体育结合起来,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搭建一个平台这样的理念,《武术·新三字经》是把传统武术和国学经典完美结合的好机会。由高占祥创作的《新三字经》是凝聚我国传统文化精华和新时代和谐主题的佳作,这个佳作由武术做载体,以“载歌载舞”的形式,让青少年在课间练习武术的同时吟诵《新三字经》,让经典慢慢的潜移默化的存在于青少年的头脑中,《武术·新三字经》开辟了运动健身与中华文化相融合的先河。把文化融入体育,让体育融入了青少年的生活。

  3.2 立德树人贯穿始终

  立德树人是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的,这充分体现出国家对德育教育的高度重视。立德,《左传》载有“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一个人“没有文化知识,是次品;没有健康的体魄,是废品;没有道德,是危险品”。

  “立德树人”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德育为先。德是做人的根本,是人成才的基础,也是衡量人是否成才的标准。“树人”,即出于《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而《武术·新三字经》中所提炼的“真善美,是三金”、“德智体,是三好”、“精气神,是三宝”,“松竹梅,是三友”、“天地水,是三元”等人生精华正是体现了这种道德需要,而这种道德需要是一切精神需要中最高尚的需要,是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3.3 德智体美的完美结合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都是作为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但它们担负着不同的任务,彼此独立,又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补充。武术是具备文化、艺术、体育属性的文化体[11],而《武术·新三字经》正是将德智体美有机结合,以武术演练为载体,以国学经典文化为内涵,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目的,以中国传统文化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培养,达到吸引社会眼球的目的,让社会接纳武术、认可武术、喜欢武术,很好地诠释了其价值特点。

  3.4 传统文化的发展创新

  (1)内容方面的创新

  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武术·新三字经内外兼修,刚柔相济,灵武飘逸,愉悦身心。它既是一种集德、智、体、美于一体的教育形式,又是一种学习理解新三字经和接受中华传统武术熏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它继承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如“做栋梁,为兴邦”体现了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唱和谐,民所望,兴道德,国运昌”;“我学子,重师礼,感师恩,为人梯”;“德为上,智为高,体为本,风华茂”;“我中华,开新纪,倡文明,兴正义”;“和平颂,入太空,和谐曲,咏无终”;“建小康,求繁荣,兴中华,奔大同”体现了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及廉洁自律、宽厚待人、艰苦朴素、勤劳节俭、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尊敬师长等精华内容,又融入了武术的文化思想内涵如注重“天人合一”的观点,倡导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统一;注重“知行合一”思想,倡导“学以致用”“、直觉体悟”;提倡尚武宗德的观念,重诚诺,守信用,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见义勇为;在武德内涵深层中还蕴含着爱国情节;倡导遵循奥林匹克精神和现代科学文明,彰显武术的现代体育文明和体育道德;追求文武双全的人格理想,倡导文人以武学为好,武人以儒侠为尊等积极内容。

  (2)形式方面的创新

  《三字经》内涵深远,包含了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道德等中国传统文化。而《武术·新三字经》汲取了《新三字经》的精华,在朗朗成诵的同时又伴着武术动作、配合音乐,三者揉为一体。它是中国武术与国学经典两个方面的精华有机的结晶,彰显了国学、国术两个国粹经典磅礴的气势和感染力;是德艺体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是具有实际意义的一次“创新”,更是对教学体制改革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4 展望

  《武术·新三字经》在青少年武术传播中的价值远非如此。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要继承与发展祖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更重要的是要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才能更好地弘扬中华文化。国学是一个系统框架,国学教育需要我们多维角度发展国学,以中国武术为代表的活态文化在传承国学上更具有其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12]。希望在实践中借助《武术·新三字经》的推广,使得中华传统文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邱丕相.中国武术文化散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 仲呈祥. 敬畏经典与文化自觉自强自信 [N]. 文汇报,2011-03-10(5).

  [4]王 岗.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自尊[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5] 武术研究院组. 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6]王 岗,李世宏.学校武术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与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5):84.

  [7]朱永新.我们需要从教育原点再出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5):卷首.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