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武术论文

在竞技武术套路的训练中引入表象训练的方法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9-01 共3683字
论文摘要

  表象训练作为一种普遍的训练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类体育项目的训练和比赛中。武术作为华夏民族传承的国术,也随着体育竞技的潮流不断发展,并形成了独具独特的竞赛体系。其中,竞技武术套路运动技术又以其具有的攻防技性、艺术表现性、“合内外,兼神形”的技艺训练性和动作难度创新性等特征,并广泛受到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形成了自身的动作技术结构。

  随着竞技武术套路“高、难、美、新”的口号的提出,赋予了竞技武术套路更多的竞技内涵。所谓竞技武术套路,简单地说就是用来进行竞技比赛的武术套路。通常从运动员的动作质量、演练水平、动作难度以及套路编排等方面加以评价。

  与传统武术套路不同,竞技武术套路追求的是“高、难、美、新”。这就对平时的训练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既要求高强度的力量、速度、柔韧、耐力等身体素质的训练,也需要在心理层面加以必要的训练。即使是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竞赛的心理调整和心理技能训练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就是从比较普遍的表象训练入手,来研究表象训练对大学生竞技武术套路竞赛能力的作用。目前的研究对表象训练过程和结果并没有系统的解释,也没有形成一个最终的理论体系,且严重滞后于实践应用.目前被广泛接受的表象训练的概念是通过暗示语的指导,在头脑中反复想象某种运动动作或运动情境,从而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方法。本文通过在竞技武术套路的训练中引入表象训练的方法,来提高大学生高校大学生竞技武术套路比赛的能力。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1 研究对象
  山西中医学院参加全国中医药大学保健体育运动会的大学生,共计30 名。

  1. 2 研究目的
  通过对中医学院大学生竞技武术套路的训练中,探索竞技武术套路训练的提高途径。

  1. 3 研究方法
  采用张力为收录的多维运动竞赛状态焦虑表,该量表经过系统的信效度检验,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和信度指标。

  实验前根据成绩和竞赛状态焦虑量表的对比结果进行分组,来调查两组的运动焦虑水平。从表1 的竞赛运动焦虑对比来看,在比赛前10min 内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在三个水平上 P >0. 05,均不存在对比上没有显着差异。30 名集训队员按照学校规定分为一队和二队,以参加传运会的名义开展相关训练。【表1】
论文摘要
  
  1. 4 考核标准和前测成绩对比
  武术套路自选项目分为动作难度和连接难度,其中动作难度分类分为平衡、腿法、跳跃,评分标准分为 A、B、C 三个等级,分别占分0.2、0.3 和0.4。连接难度分为动动连接、动静连接和套嵌连接三大类,评分标准分为 A、B、C、D 四个等级,分别占分0.1、0. 15、0. 2、0. 25。由于山西中医学院大学生水平较低,大部分经过训练能够基本完成自选套路的 A 级水平,因此将套路难度总体控制在 A 级。选择长拳套路为测试项目,为了保证成绩的直观性,在分类中选择几个较有难度的动作。( 表2) 通过三场自选 A 级难度动作的长拳竞赛武术套路,每场套路中包括一个动作难度和一个连接难度,取三场比赛的平均成绩,比赛完全按照竞技武术套路的评分规则。【表2】
论文摘要
  
  从整套动作质量、整套动作难度和演练水平来评分,来对比大学生的复杂动作成绩差异。根据表3 所示,两组大学生实验前在 A 级难度比赛成绩对比没有显着差异。【表3】
论文摘要
  
  1. 5 实验方案
  实验准备: 实验前教练对实验组的运动员介绍表象训练能够起到的作用,然后教练把重新编排的具有一定难度的武术套路动作装订成册,发给实验组运动员进行预习,要求熟记每个技术动作的练习口诀。这是因为只有对表象的整体具有了真实感,才能逐步使这些真实的表象清晰化。有助于提高表象训练的效果。【图1】
论文摘要
  
  首先,教练员在第一周开展全套动作的示范练习。对实验组的队员在进行整套武术套路动作技术训练。其中,在难度动作中的旋风脚360 度 +马步、旋风脚360 度 + 坐盘和腾空摆莲360 度 +坐盘练习时,进行细致演练和录像回放,使得运动员有信心完成该动作,以达到生理和心理相一致的水平。使实验组大学生建立起清晰明确的视觉表象,通过不断强化练习,逐步形成和完善每个技术动作的肌肉运动表象。

  其次,在16 周的训练过程中,每次训练前 20min,创设相对安静的环境,对实验组运动员进行语言引导。在武术套路运动表象形成过程中,语言具有完善和强化运动表象的作用。

  在训练中教练要利用武术套路的特点用口诀的形式来提醒技术动作的练习,同时要求大学生用同样的口诀形式来巩固相应武术套路的动作表象。训练结束后 10min,要求运动员去想象自己训练中完成最好的一套动作,在具体的难度动作中的旋风脚360 度 +马步、旋风脚360 度 + 坐盘和腾空摆莲 360 度+ 坐盘练习中,要结合口诀来回想自己在完成动作过程中是否按照口诀的要求去做,并只进行最好动作的高峰体验回想。实验组运动员还要在晚上统一时间到指定教室,由教练员统一进行10 分钟左右的语言引导表象训练,由运动员自己进行模拟比赛环境全套武术套路动作顺利完成的表象,第三,随时注意表象的唤醒,在实验组运动员初步掌握武术套路的各个技术动作之初,就要要求运动员首先唤起学过的动作表象,在头脑中重现,随后开展训练。

  通过每四周组织一次正式比赛。在正式比赛前的准备中,按照表象训练要求营造较为安静的环境,然后采用表象训练法对实验组大学生实施干预,教练言语引导大学生对武术套路的动作表象,过程是: 放松,完美发挥的动作表象交替进行。

  1. 6 实验控制
  将30 名山西中医学院进行集训的大学生,随机分为各 15人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竞赛状态焦虑水平和套路比赛的总体水平没有显着差异。两组的身体素质训练都穿插着相应的力量、速度、耐力等训练,以保证有足够的身体素质基础来完成套路动作。武术套路的动作技能则采用同样的难度动作训练,每次训练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计算单位时间内的动作完成次数、成功率以及整套动作难度和完成质量。实验组在训练前后都要采用表象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训练。实验组的表象训练在时间和次数要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来合理安排。因为严格的表象训练会消耗很多能量,因此在身体素质训练过程中要采用中等强度的素质训练,同时增加表象训练的次数,以避免因为身体疲劳而降低表象训练的效果。

  实验组每周训练 3 ~4次,每次分为赛训前、赛训后和晚上休息前,共计 30min。并且要进行完整的全套动作表象训练。

  实验时间为2013 年9 月 ~12 月共计 4 个月的时间,以周为单位共16 周。每四周组织一次正式的武术竞技套路比赛。

  比赛规则采用国际武术竞赛规则的评分标准。16 周后,两组大学生进行正式的校内竞技武术套路比赛,比赛标准严格按照正规比赛设置。在赛前 20min 对两组大学生进行运动竞赛状态焦虑量表的调查和数据分析,同时对比赛后的五项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 1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赛前焦虑水平对比分析
  两组大学生在16 周后的正式武术套路比赛前 20min 重新进行一次赛前运动焦虑问卷调查,根据表 4 所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认知焦虑和躯体焦虑维度对比可以看出,P <0.05,实验组的赛前焦虑状态显着低于对照组,而状态自信心 P <0. 01,非常显着高于对照组。【表4】
论文摘要
  
  2. 2 武术套路竞赛各个项目统计结果分析
  根据表5 所示,在实验后两组大学生在 A 级难度自选长拳比赛结果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整套动作质量和演练水平 P <0.01,呈现非常显着性差异,在整套动作难度中 P <0.05,呈现显着差异。【表5】
论文摘要
  
  3 讨论与小结

  3. 1 表象训练能够提高大学生武术套路比赛中的心理素质
  由于大学生的训练水平相当,因此在套路比赛中受到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心理负荷、环境变化、比赛规模等因素。实验组大学生在经过16 周的系统表象训练后,在正式比赛前的表现例行表象训练能够有效降低焦虑水平,并且在状态自信心方面有所提高。较低的心理负荷水平意味着技术动作的稳定性。
  
  3. 2 表象训练能够提高大学生武术套路的比赛水平
  从实验前后套路比赛的成绩对比结果看,实验组大学生经过系统的表象训练,能够取得比对照组更好的比赛成绩。在A 级难度的套路比赛结果来看,实验组的三个标准评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说明表象训练在较低等级难度级别的武术套路训练和比赛中有较为明显的效果。

  3. 3 对表象训练的一些认识
    目前关于表象训练并没有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受到的影响因素也非常繁杂。表象在已知的技能获得、技能形成、技能完善方面的应用时还需谨慎。这与大学生在正式比赛中受到生理变化、心理变化、赛场环境、以往经验、对手竞技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关。

  参考文献:

  [1] 曹湘英,姚卓. 竞技武术套路形成的主要技术特征分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2007.
  [2] 姜霞. 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比赛状态焦虑及影响因素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
  [3] 汪明. 表象训练提高运动技能效能的心理机制[J]. 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
  [4] 漆昌柱,徐培. 表象训练的概念、理论及主要研究领域、现状与分析[J]. 体育科学,2001 .
  [5] 马启伟,张力为. 体育运动心理学[M].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413 - 430.
  [6] 张力为,毛志雄. 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M]. 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55 -58.
  [7] 祝蓓里. 运动竞赛状态焦虑量表( CSAI—2 问卷) 中国常模的修订[J]. 心理科学,1994.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