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外国哲学论文

塞尔后期的意向性指称理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09-20 共9498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塞尔专名指称理论的发展进程
【第一章】塞尔专名指称理论体系研究绪论
【第二章】塞尔前期的专名指称理论
【第三章】 塞尔后期的意向性指称理论
【第四章】对塞尔专名指称理论的评价与反思
【结论/参考文献】塞尔指称理论演变与内涵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3 章 塞尔后期的意向性指称理论

  1983 年,塞尔出版了他最具代表性的着作《意向性:论心灵哲学》。在这部书中,塞尔发展了一种意向性理论来作为他整个哲学理论的基础。意向性理论是从心灵哲学的角度对于语言问题的重新理解与建构,塞尔将其引入到对专名问题的说明中,批判了以克里普克为代表的因果历史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与他前期的簇描述理论具有本质区别的意向性指称理论。

  3.1 塞尔对克里普克专名指称理论的批判

  3.1.1 克里普克的因果历史理论

  克里普克直接批判了弗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塞尔的描述理论,从可能世界语义学出发,提出了一种新的专名指称理论——因果历史理论。

  在对描述理论进行批判之前,克里普克首先从可能世界理论出发,提出了严格指示词理论。克里普克将指示词(包括专名、自然种类名称和摹状词)区分为严格指示词和非严格指示词:严格指示词在每一个可能世界中都指示同一个对象,而非严格指示词则不然。从这一点上来看,专名和摹状词具有本质的区别:专名是严格指示词,它在每一个可能世界中都指示同一个对象;而摹状词则是非严格指示词,它们的指称是偶然的,在不同可能世界中可能指示不同的对象。

  在严格指示词理论的基础之上,克里普克对自弗雷格以来的描述理论传统进行了批判,其中既包括弗雷格和罗素的关于专名本质上是限定摹状词的理论,也包括塞尔改进之后的簇描述理论。克里普克指出,描述理论将专名与某一个摹状词或一簇摹状词进行等同,认为这些摹状词就给出了专名的涵义,这种理论从根本上是错误的。专名是严格指示词,而限定摹状词则是非严格指示词。作为非严格指示词的限定摹状词描述的是对象的偶然属性,而偶然属性在有的可能世界中是不成立的。

  例如,当我们把亚里士多德等同于亚历山大帝的老师或者根据这一属性来指称亚里士多德时,有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在某些可能世界中,亚里士多德并没有成为亚历山大帝的老师。这样,我们的指称就没有办法成立。簇描述理论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只要认为专名具有涵义,也就是说它通过描述指称对象某些特性的非严格指示词来进行指称,那么都会面临同样的问题。所以克里普克严格区分了专名和摹状词,并指出作为严格指示词的专名都是没有涵义的。所有类型的描述理论的共同错误就在于他们没有意识到专名是严格指示词,在一切可能世界中指称同一对象。

  既然专名在本质上不同于摹状词,克里普克也就否定了关于专名凭借摹状词而进行指称的描述理论,那么专名究竟是如何实现指称的?克里普克认为,我们无法给出一组充分而必要的条件,但他给出了一种关于专名如何指称的粗略描述,也就是着名的因果历史理论:"举行一个最初的‘命名仪式’,在这里,对象可能以实指的方式来命名,或者这个名称的指称也可以通过某个摹状词来确定。当这个名称一环一环的传播开来时,我认为,听说这个名称的人往往会带着与传说这个名称的人的相同指称来使用这个名称。"[19]80

  根据因果历史理论的描述,专名的指称是通过一条由命名行为开始的语言使用者之间的因果传递链条实现的,借助于与该名称相关的历史事实而非某个摹状词来指称特定对象的。这一过程包含三个关键因素:最初的命名仪式;因果传递链条;在这个传递链条上后来的说话者与先前的说话者指称保持一致。因果历史理论突出了专名使用的社会历史性特征,打破了长期以来在专名指称理论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描述理论传统,一经提出便引起强烈的反响,得到了众多语言哲学家的支持。描述理论和因果历史理论形成两大对立的阵营,两者之间的论战一直持续至今。

  3.1.2 塞尔对因果历史理论的批判

  克里普克的因果历史理论提出之后,专名指称理论主要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些哲学家赞成因果历史理论的主要观点,并提出了一些关于因果历史理论的修正理论;还有一些哲学家则对因果历史理论持批判的态度,继续支持并发展描述理论。

  塞尔属于后者,他坚持维护描述理论,提出意向性理论并将其引入到对专名指称理论的研究中,批判以克里普克为代表的因果历史理论,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一种有关专名指称的意向性理论。

  塞尔指出了克里普克的因果历史理论的几个主要弱点。克里普克将他的理论定性为直接指称理论,但无论是他所谓的命名仪式还是因果链条都不是纯粹的:克里普克认为在命名仪式上专名的引入可以通过实指或者描述的方式,这完全是描述论的,而当我们对那根外在的因果链条进行回溯时,它只能延伸到对指称对象的命名仪式,并不能延伸到对象本身;因果链条本身也并不是纯粹的,克里普克在前提中已经预设了在传播链条上听话者会带着与说话者相同的指称来使用专名,这就要求有意向内容的介入:无论是指称的识别还是指称的传递,都离不开意向内容的作用。

  但克里普克显然忽视了这些意向内容的作用,他认为,问题的关键不是说话者认为他是如何获得指称的,而是那根相关的实际的交流链条。

  因此塞尔认为,克里普克所谓的因果传递链条是外在的,无法确保专名的指称,因果历史理论对于确定专名的指称来说是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的。后来的研究者所提到的那些反例都说明了因果链条的不充分性。埃文斯提出的"马达加斯加"的例子就构成一个很好的反例。"马达加斯加"最初是非洲大陆的某一部分的名称,但由于马可波罗的误会,使用它来指称远离非洲海岸的一个岛屿,也就是说,专名"马达加斯加"的指称发生了改变,而这一改变后的指称成为了我们今天使用"马达加斯加"所指称的对象。在这个例子中,马可波罗显然是想要使用"马达加斯加"去指称"他由之听到这个名称的人"的相同指称,但由于他在使用这个名称时并没有准确地知道它究竟指称的是哪个对象,所以导致指称发生了转移。达米特指出,克里普克的错误就在于其前提中已经假设在传递链条的每一个环节中,每个人都是以相同的程度,相同的方式了解专名的指称的[20],但事实上这个假设并不成立,专名指称的转移就印证了这一点。同时,因果链条也不是专名指称的必要条件,在很多专名的使用实践中,并不存在因果传递链条,我们仍然能够成功地确定指称。塞尔所举的是"拉美西斯八世"的例子。关于这个专名的所指,我们所指甚少,《简明传记词典》对他的说明为:"世人对其一无所知的众多古代法老之一"[21]245,所以显然不存在一条可以追溯到他本人的因果传递链条,但我们仍然能够使用这个专名来指称他,所依据的正是由我们的知识网络所形成的意向内容,这一内容包括:他就是那位继拉美西斯七世之后统治埃及的法老等。所以我们可以使用"拉美西斯八世"去指称在位时间介于拉美西斯七世与拉美西斯九世之间的埃及法老,即使不存在与这个专名相关的因果历史链条。这些都足以说明因果传递链条并不是专名指称机制的关键因素。

  克里普克本人也注意到了他的这一学说存在诸如无法确保指称的准确传递等问题,但他强调,他并不是要提出一种完整的专名指称理论,而只是给出一种比描述理论更好的关于专名如何进行指称的解释。然而,因果历史理论果真比其他指称理论更加符合专名指称的实际情况吗?下面本文将重点研究塞尔的意向性指称理论,并通过比较说明究竟哪种理论更符合专名指称的本质。

  3.2 意向性指称理论

  3.2.1 意向性概念的引入

  塞尔在他早期的着作《言语行为:语言哲学论》中已经涉及到有关意向性的内容。如塞尔曾强调,语言交流的重要特征之一就在于它具有意向性,语言的意义与使用者的意向性密切相关。到写作《意向性:论心灵哲学》一书时,塞尔则将全部重点放在对意向性的系统研究之上,试图发展一种有关意向性的一般理论,为研究言语行为理论和意义、指称理论等提供哲学基础。

  意向性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最早出现于经院哲学中,表示的是一种具有意向的存在状态。在现代哲学中最早使用意向性概念的是奥地利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布伦塔诺,布伦塔诺的意向性具有唯心主义的色彩,他使用了"意向性的内存在"的概念,将心理现象定义为通过意向将对象包含在自身中的现象[22].在此基础上,塞尔发展出了具有他个人独特风格的意向性理论。关于意向性,塞尔将其定义为:"意向性是为许多心理状态和事件所具有的这样一种性质,即这些心理状态或事件通过它而指向或关于或涉及世界上的对象和事态。"[21]1意向性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的指向性和关于性。在这一点上,塞尔继承了以往关于这个概念的基本看法。但与前人不同的是,塞尔是从语言与心灵的关系的角度来发展他的意向性理论的。塞尔在对言语行动进行时考察发现,言语行为是带有意向性的,语言总是由具有某一特定意向的人给出的。他通过对言语行为和心灵意向状态的进一步比较发现,言语行为与意向状态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同构性,具体表现为:言语行为包含命题内容和以言行事行为的力量,与此相类似,意向状态也由意向内容和心理模式两部分构成;意向状态和言语行为一样,都存在不同的适应指向之间的区分,言语行为有语词向世界、世界向语词等四种适应指向,与此相对应,意向状态也有心灵向世界、世界向心灵等四种适应指向;意向状态内在于言语行为之中,在做出每一种带有命题内容的以言行事行为时,我们都表达出一种带有那种命题内容的特定意向状态,而这种意向状态正是言语行为的真诚条件;言语行为和意向状态都具有满足条件,而且言语行为的满足条件与被表达的意向状态的满足条件相同。

  正是由于看到了意向状态和言语行为之间的内在关联,塞尔开始通过意向性来分析语言的意义问题,逐步确立了意向性在语言中的基础性地位。语言的本质在于表征实在,但塞尔指出,语言表征实在对象的能力并不是内在的,而是源自心灵的意向性。我们在言语行为中通过意向性将意义加之于语言之上,言语行为的描述能力只是派生的意向性的一个特例。所以塞尔强调,心灵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是比语言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更加基础的哲学问题,语言何以能够关涉到外在实体这个问题必须回到心智和意向性之上,语言哲学只是心灵哲学的一个分支。意向性比语言更基本,理应成为解释认识活动和言语行为的理论基础。塞尔从对言语行为理论的研究中发展出了他的意向性理论,并通过意向性理论来重新分析和解释语言问题[23],更为重要的是,此时的他已经突破了语言哲学的限制,将心灵哲学和语言哲学结合起来,并把心灵哲学置于他哲学体系的核心位置,完成了从语言哲学到心灵哲学的研究转向。意向性理论是语言哲学和心灵哲学的交汇点[24],通过意向性来分析语言问题,是这一时期塞尔哲学的重要特征。

  3.2.2 意义的产生机制

  语言的表征能力源自心灵的意向性,但意向性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状态而语言则是一种外在的物理形式,那么我们是如何经由心灵的意向性实现语言的表征的?从内在的意向性到言语行为有一种物理层次的实现,这一实现的过程同时也是意义的产生过程,塞尔的意向性理论正向我们揭示了语言意义的产生机制。

  塞尔通过研究发现,意向状态和言语行为都是具有意向性的,但是意向状态的意向性是内在的,意向状态本身就具有一种内在于其中的意向性并因而具有表征能力;而言语行为的意向性则是派生的,语句和其他实在世界中的对象一样,它们的表征能力不是内在的,而是源自于心灵的意向性。心灵通过意向状态来表征世界的方式是通过满足条件,当意向状态的内容是一个完整命题并有适应指向的时候,这个意向状态的内容就决定着满足条件。每一个带有适应指向的意向状态都是对其满足条件的表征。满足条件是连接心灵、行动和言语行为的基本概念[25],对语言同样适用,语言表征实在的方式也是通过满足条件。塞尔通过对言语行为中意向结构的分析发现,在我们做出每一次言语行为时,都存在两个层次的意向性:一是言语行为所表达的意向状态,二是做出该言语行为想要完成的意向,塞尔分别将其称为"真诚条件"和"意义意向",其中被表达的意向状态的满足条件和言语行为的满足条件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当我们在做出言语行动时,我们有意地把与意向状态相同的满足条件施加于对意向状态的物理表达之上,从而将心灵的意向性施加于并非本身具有意向状态的语言实体之上,使语言具有了意义,得以表征和指称实在对象。意义意向使得我们的语言产生了意义,塞尔进一步将其分为两个层面:表征的意向和交流的意向。表征的意向是这样一种意向:作为这种意向的(所需之物意义上的)满足条件的组成部分的物理事件,本身就具有(需要意义上的)满足条件;交流意向则不过是说,听者应该认识到做出这项行动是想要完成表征意向[21]173.塞尔严格区分了意义意向的两个层面,并认为表征先于意义因而表征意向先于交流意向。表征意向独立于交流意向,它把一种意向状态的满足条件施加于一种外显行动之上,并因此来表达那种意向状态。塞尔认为,表征的意向是意义产生的核心要素,大部分言语行为的意义意向是表征意向,一个人可能只具有表征意向但没有交流意向,相反的情况却不成立。对表征意向的强调是塞尔研究言语行为意向性的重要特点,其结果是导致塞尔在对言语行为尤其是指称进行说明时不可避免地出现诸如忽视交流等问题,这一点本文后面将会详细论述。

  通过以上对言语行为与意向性的分析塞尔得出,意义是更加初级的意向性形式的特殊发展,我们可以根据并非本质上是语言的意向性形式来定义语言的意义。塞尔的意向性理论为我们展示了语言意义的产生机制,强调心灵意向性在语言的表征乃至意义的产生中的重要作用,语言的指称只是心灵指称的一部分。语言依赖于心智,如果没有心灵的意向性,那么语言只不过是一些没有意义的声音。意向性理论为语言意义的产生提供了理论根据,理应成为语言哲学研究的基础。这也正验证了塞尔对于语言哲学和心灵哲学关系的界定:语言哲学是心灵哲学的一个分支。

  以上是从心灵的意向性到语言的意义的生成过程。从具有意向状态到做出指称等言语行为还需要一些其他程序,塞尔将其总结为三个步骤:首先是一些外在化手段,以便使他人能够识别所要表达的意向状态;其次,做出这些行动,从而达到用于语言之外的社会目的;第三,引进约定程序,使得以言行事要旨成为约定。经过以上三个步骤,我们就实现了从具有意向状态,到生成意义,最终完成言语行为达到以言行事行目的的语言过程。

  3.2.3 基于意向性的专名指称机制

  本文接下来将要重点说明的是,塞尔是如何从他的意向性理论出发来为专名的指称机制提供解释说明的。通过对专名指称理论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专名指称理论的基本问题在于专名如何与它的指称对象建立联系。对此塞尔前期持一种指称的簇描述理论,认为专名预设了一组充分多的、但迄今尚未明确规定其数量的描述性陈述,借此来建立表达式和指称对象之间的联系,从而实现专名的指称功能。在构建了一种有关意向性的一般性理论之后,塞尔便将其运用于对于专名指称的说明,形成了一种基于意向性的专名指称理论。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语言的指称依赖于心灵的指称,而心灵的指称依赖的是包含背景和网络在内的意向内容,所以专名的指称必须依赖于意向内容。专名的指称是由与这个名称相关联的意向内容决定的,满足说话者心灵当中与这个名称相关联的描述性意向内容的对象即是专名的指称对象。专名的意向性理论是对前期簇描述理论的发展,是塞尔将研究的重点转移到心灵哲学之后提出的一种新的指称理论,此时的塞尔突破了传统指称理论的局限,从心灵哲学的角度将意向性引入到对专名指称的说明中,用意向内容取代了前期的簇摹状词,将语言哲学和心灵哲学结合起来,标志着专名指称理论发展的一个新的高度。

  专名问题看似一个简单的问题:我们需要反复谈到相同的对象,于是就为其创立一个专有名称,这个名称就被用来指称该对象。但一个非常关键也是以往最被忽视的问题在于,指称对象不是天然独立存在的,它不是先于我们的表征系统给予我们的;相反,把什么算作一个对象或者算作相同的对象,这是我们如何划分世界的一种功能,而如何划分世界从而形成语词与对象的对应关系则取决于我们的表征系统。前文已经指出,一切表征归根结底都是源自心灵的意向性,所以心灵的认知在专名的创制和使用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对于专名指称的说明必须把我们的表征系统,以及某种独立于专名的心灵表征内容考虑在内,这些表征可以通过感知、记忆、限定摹状词等方式,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必须要有足够的意向内容,以便识别和确定指称对象。由此可见,专名的指称和意向性密切相关,指称的实现依赖于意向内容的作用,在这种前提下,意向性理论显然为专名指称机制提供了一种更符合语言实际的说明,而任何不考虑这些因素的直接指称理论则都是不可能成立的。

  任何指称都必须借助于意向内容的作用,但专名和摹状词实现指称的方式显然不同。塞尔从与意向内容的关系的角度对专名和限定摹状词进行了区分:限定摹状词直接表达了一定的意向内容并通过它来确定指称,而专名则缺乏明确的意向内容,但这并不意味着专名的指称不需要中介性的意向内容。由于语言的指称总要依赖于心灵的指称,所以专名的指称必定要借助于意向内容的作用,只不过关联在专名之上的意向内容并不是明确的,而是包含我们的知识网络和背景能力在内的一簇与指称对象特征相关的描述性内容。意向内容属于心灵的层面,它是专名涵义的来源,相较于语言对世界的表征,意向内容的表征更具一般性。早期的塞尔只是单纯地在语言的层面考察专名和摹状词的区别,得出专名通过簇摹状词实现指称的结论,而此时的塞尔则深入到心灵的层面触及语言的本质,通过意向内容的解释揭示出指称的根源。

  网络和背景的概念在塞尔的意向性理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塞尔认为,意向状态并不是以一种孤立地方式发挥作用的,任何意向状态都是作为某一包含其他意向状态在内的网络的一部分起作用的,而整个网络又以由实践和习惯等构成的非表征性心理能力为背景。对塞尔的专名意向性理论的理解不能忽视网络和背景的作用。

  在塞尔看来,语言的意义不仅是一个意向性的问题,也是一个惯例的问题,是由二者共同决定的,而惯例就是通过网络——背景来影响语言的意义。专名的指称对象必须是在一定的网络和背景条件下通过一簇意向内容确定的,其中有些内容是潜在的,并不会被说话者表达出来,但有时恰恰是这些潜在的意向内容决定了专名的指称。

  前文已经提到,针对专名是否具有有涵义这一基本问题,当代哲学中形成了描述理论和因果历史理论两大相互对立的理论派别。作为描述理论的坚定支持者,塞尔从意向性理论出发对因果历史理论进行了批判。塞尔认为,无论是专名的命名仪式还是因果传递链条都离不开意向内容的作用,单纯外在的因果链条是不可能确保专名的指称的。塞尔通过对比意向性理论和因果历史理论得出,专名的确是以一种与他提出的关于意向性的一般性说明相一致的方式,即通过规定内在的满足条件来进行指称。而对于描述理论的反对者所提出的那些"反例",塞尔经过分析后认为它们总的来说是无效的。对于某一个专名,说话者会在心灵中形成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意向内容,决定专名指称的正是这些完整的意向内容,而不仅仅是某一个信息。所以我们不能仅仅依据说话者所说或可能会说的东西来判断指称,每一个成功的指称都只是因为它满足了说话者心灵当中的包含知识网络和背景能力在内的完整的意向内容。所有描述理论的反例的错误之处都在于他们没有意识到意向内容所起作用的方式,只是看到了主体可能会说的东西而忽略了背景和网络的作用。

  专名的类型非常之多,不同类型的专名因为与语言使用者的关系不同,因而发挥指称作用的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塞尔在《专名和意向性》一文的末尾曾对专名的不同指称情形进行了区分说明。但是指称作为一种言语行为,涉及到太多的语用因素,包括专名的使用者和语境等,因而对它的完全分类和说明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我们提供一种一般性的理论说明。塞尔的意向性指称理论称得上是一种比较成功的理论。它从语言的使用出发,抓住了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心灵意向性,基于意向性理论来考察专名的指称实践,强调语言使用者的意向内容在专名指称中发挥的作用,为专名的指称机制提供了较为合理的说明。

  3.2.4 专名的严格性:对可能世界理论的回应

  针对克里普克等人从可能世界的角度对描述理论和意向性理论的批驳,塞尔进行了回应。克里普克认为摹状词具有涵义因而是非严格指示词,专名要想保持指称的严格性就必须没有涵义。塞尔论证的重点在于说明限定摹状词或者意向内容并非一定是非严格指示词。首先,任何描述决定对象同一性的本质特征的摹状词都是严格指示词,在不同可能世界指称同一对象;其次,有些限定摹状词即使没有描述决定对象同一性的特征,但它们可以通过与现实世界建立索引的方式而成为索引性指称表达式,索引性的指称表达式通过显示被指称对象与该表达式本身的言说之间的关系而进行指称,它们的指称也具有严格性,所以这些限定摹状词也就成为了严格指示词,能够在不同的可能世界中指称同一对象。以上两种情况表明,表达特定意向内容的限定摹状词也可以作为严格指示词使用,因而对专名指称的意向性说明能够保证专名在不同可能世界中指称的严格性。因果论者所认为的专名没有涵义才能实现严格指称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其对塞尔的批驳也是不成立的。

  在笔者看来,克里普克强调专名是严格指示词,在所有可能世界中指称同一对象,这是没有问题的。但作为其理论基础的可能世界理论和本质主义思想则存在着一些问题。克里普克在考察个体事物的本质时涉及与现实世界不同的非真实情形,如在考察专名"尼克松"时,克里普克提到在一些可能世界中尼克松不是 1970 年时的美国总统,但事实上这个反事实假设很有问题。模态逻辑中的逻辑必然性是一种极强的必然性,但现实中个体事物的本质则是一种较弱的必然性,它与现实世界息息相关。蒯因就始终否认有任何关于对象的必然性[26],认为必然性都是相对于兴趣而言的。的确,个体跨一切可能世界而具有的本质是没有的,至少是非常少的[27].所以在运用可能世界理论分析事物的本质时,应尽可能地限制可能世界的范围,摒弃非真实情形[28].受其可能世界理论的影响,克里普克认为个体事物的本质是它的起源,如亚里士多德的本质就是他由之起源的受精卵,这也是与常识不相符的。这些都使克里普克的专名理论存在极大的缺陷。与之相比,塞尔对于本质和可能世界的理解显然更加合理,其对于专名的意向性说明也能够满足专名作为严格指示词的要求,表现出了更大的理论优越性。

  克里普克等人的因果历史理论仅仅关注如何实现专名的指称这一问题,所以产生了诸如信念之谜等无法解决的难题。塞尔理论的一大优势在于,他将作为意义理论的专名理论和作为指称理论的专名理论两种解释统一起来,从而表现出了极强的解释能力。根据专名的意向性理论,说话者将与某一专名相关联的意象内容簇通过某种弱于定义的关系与该名称联系起来,在一些情形中这些意向内容能够作为命题内容的组成部分,既保留了自弗雷格以来的描述理论的优点,同时也避免了该理论可能产生的荒谬推论。此理论既能为如何实现专名的指称提供说明,同时也可以解释专名在包含它命题中所具有的描述意义,从而为解决有关存在陈述、同一性陈述和意向状态的陈述中的悖论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和解决方案。

  3.3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研究塞尔后期的专名指称理论即意向性指称理论,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克里普克的因果历史理论以及塞尔对它的批判。克里普克从可能世界理论出发对描述理论进行了批判,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因果历史理论;塞尔批判了克里普克的理论,认为该理论既不能为专名的指称提供充分条件,也不是专名指称的必要条件。第二部分重点研究了塞尔的意向性指称理论,首先分析了塞尔从言语行为理论到意向性理论的发展进程,塞尔是在对言语行为理论的研究中逐步发现说话者的意向在言语行为中的重要作用,继而深入到对于意向性的系统研究中,并通过意向性来说明语言问题;本章系统地阐释了塞尔将意向性概念引入到语言中对语言的意义和专名指称的说明,在此基础上对塞尔的意向性指称理论进行了全面地分析,说明了基于意向性的专名指称运作机制。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